第十二章 真正的儒家


本站公告

    当夜,唐伯虎四人留宿在老学正在家中。

    江南的夜色最是迷人,小桥流水,池塘荷花,充满儒雅园林院落,虫鸣声断断续续;抬头就是一弯新月,柔和遍洒大地,照耀在池塘中,缭绕中好似梦境!

    院落之中,有一凉亭,借着月光可见两个隶字曰“听命”的匾额,很是稀奇少见!

    凉亭之中,有一老者与一少年对坐在石桌上下棋,棋局接近尾声。

    少年人眉头紧锁,手中不时捏弄着黑色的棋子,看着局中快被老者截杀的“黑龙”,默然不语。老者一脸的淡然,微笑着望着少年;不时得端起酒杯,啧啧有声!

    片刻之后,“老师,我输了。”少年叹气道!

    “呵呵,难得,难得!心中可有不服?不甘?”老者捋须笑道。

    刚才还一脸颓唐的少年一听此话,顿然一笑,“嘿嘿,三局两胜,好歹赢了您一局。老师啊!”语气之中加重了“老师”两字,奚落之意明显!

    老者听闻面带尴尬,拿起酒杯遮掩。“哼,你这娃娃,一如儿时那般调皮,逮到机会就消遣老夫。”说罢老者起身,背负双手,迈着八字步走出凉亭。

    少年赶忙跟上,细看老师脸色,唯恐惹怒老者!

    两人围着院落走了几圈,老者开始有些气喘,又步入凉亭。

    “老了,老了!哎,岁月不饶人啊!”老者感叹道。

    少年宽慰道,“哪有?!老师您尚可饮半坛老酒,怎能言老?”

    “十数年前,你来老夫这里始学儒家孔孟之道,那时你一稚嫩的顽童,顽劣不堪,可却天纵奇才,文思敏捷;转眼之间,十数年过去,站在老夫面前的翩翩少年,剑眉星目,儒雅非凡,才华横溢!到底哪个才是我的学生唐寅唐伯虎?!老夫有时竟不敢相信,苏州四杰有二出自我的门下。”老者笑看少年!

    唐伯虎听到老学正如此夸赞自己,不由一愣,笑道,“老师谬赞,学生愧不敢当!学生一如儿时顽劣,这些年一直笑话不断。想必老师也有耳闻!”

    “赤子胸怀,荒唐未尝不是打破束缚的手段!老夫不是那种酸儒,只知道之乎者也,死读书却不解孔孟之道精髓,偏解圣人之道,束缚自我,不思进取。却自以为恪守圣人操守,就是君子就是名士,任何超出圣人言论之外的思想均视为异类,离经叛道!可笑可笑!”老学正越说越气愤!

    唐伯虎双眼大睁,胸中骇然,没想到明代儒者竟然也有如此见地的人物,而且这人竟然是自己的启蒙老师,虽然近些年不常看到,老学正是第一次在他面前吐露对儒学的看法。在这时的主流儒家说法来讲,绝对算的上离经叛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圣人都奉行的道理,圣人都还不断进步,而后人却固守自封,到底谁才是离经叛道?”老学正继续说道!

    唐伯虎现在已经被老学正这番话震惊的快傻掉了,谁说古人没远见?!抽他一大耳光!他郑重的整理一下儒衫,及其严肃的朝老学正一鞠到底!“学生受教,今日方知老师远见博学,学生顿然醒悟,胜读十年之书,今日才知儒家真言。老师当称大儒。”

    “大儒?哈哈!伯虎你有见到哪位大儒落魄到教书的夫子?!”老学正凄然笑道!“大儒?!宋时王安石,苏轼均为一代大儒,可最后却落得如何下场?!老夫不配与之相比,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儒,有所作为,虽败犹荣!而你老师我做都没做,空有一番抱负,又有何用?!”

    王安石变法失败,苏轼治理地方,政见与顽固派对立,郁郁而终!他们尝试着改革儒学,进步思想,最终都没有好下场,可谓天妒英才!

    唐伯虎心有所思,并未接话!

    “伯虎,你可知这亭上匾额所书何意?!”老学正自己斟满一杯酒,问道!

    “听命?!绝非听天由命之意,学生以为老师是有感而发聆听生命真谛之意,如闲云野鹤般归隐之意,又如酒意琴声之胸怀激荡,稍许不甘几许失意。”唐寅道!

    “一半一半,听命,天命所归?听命,我五十岁之时,意识到我终究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顿感失落,于是解职归田;原想安静的度完余生,独自感伤!”老学正感叹着,“我开设学堂,就因我还期待最后的希望,我没能完成的抱负可以由我的弟子完成,抱着这点希望,或者是我对自己的安慰坚持着,谁料天命所至,老天给了我最后的希望,那就是你与孟晋!从我见到你的那刻起,我就知道真正儒家还没有亡,我还有希望!哈哈!”

    唐寅知道,所谓“听命”是老师对儒学的热爱,是老师对儒学的希望,是老师儒学的梦想!是他的一生,一位孤独老人最后的呐喊!

    老学正醉了,面色潮红,却精神焕发,整个人都充满斗志!

    “伯虎,你与孟晋不同;孟晋有太白遗风,狂放不羁;文采飞扬,疾恶如仇!亦侠亦儒!却太过阳刚,不通变革!多少有些偏离儒家真意。而你唐伯虎,知进好学,正气凛然,能屈能伸,你的前程,我无法预料。”

    随着酒意的上涌,老学正的言语更加引起唐寅兴趣。

    “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从小你跟着我读书,我看到了,你可知?”老学正道!

    “请老师赐教。”唐寅虚心道。

    “不争!或者在你看来这是中庸之道,实则不然;中庸之道,说白了就是“棉里针”,先礼后兵,有最后的原则,绝不退让!而你的不争,却是性格使然,固然你也有最后的底线,但是你还是太过善良,过于仁,则为懦;懦又让你做事犹豫,不够果断,一致空有才华,却不得重用!你会有有许多的弯路要走啊,伯虎!”

    唐伯虎如遭雷击,老学正说的不错,性格啊,真是难改!

    许多事情都有第一步,只要勇于迈出那一步,之后虽然艰难也不会再犹豫,第一步才是最难得,因为需要面对的人是自己。

    “老师,我该如何做?”唐伯虎满目真诚的问道,

    老学正也是一脸正色,“改变,如何改?!我教不了你!如果你改不了,或许我就是你的前车之鉴!”

    师徒两人之后相对无言,片刻之后,“早些休息去吧,夜已深!”老学正起身道!

    唐寅伴着老学正回去休息!一路之上,老学正不再招呼唐寅,自顾自的念叨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老学正最后进屋的时候,看了一眼唐伯虎,最后说了句话,便关上房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唐寅恍然,这就是第一步;你只有经历了许多,才会学会许多,怪不得人说,吃亏是福!

    改变,难也不难,在于做与不做!或许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唐寅抬头望月,这么些年安逸的生活让他当初要做人上人的想法逐渐暗淡。而今老学正的一番话,让唐寅又陷入沉思。不变或许又是一次默默地人生,无法为身边的人们做出回报!变,一切将会大不一样。原本的想法是想让自己的命运不再像理事那般坎坷多难,对于这个时代不会大的改变。

    他还在犹豫,月色正浓!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