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教导团成立


本站公告

    革命是靠精神的,不错。不能全无凭借,徒手是不能打倒枪炮的。枪炮倒不怕少,不怕旧,但是总要有开校时仅仅发下三十支,才勉强给卫兵守卫。开校后两三个月,仍然石沉大海,毫无影响

    苏俄补充我们的枪械船,快到了,叫我们预备收。哈!哈!天大的喜事,全校自长官以至于学生,无不兴高采烈,尤以一般要革命的学生,喜得无地自容,拍手打掌,说今后革命有家伙了,不愁了。眼望远航船之到来,日如望岁。然而不久就知道,明日下午可到。于是大家忙起来了,收拾储藏的地方,保管点收的人员,俄国兵船官兵的招待,绳子,杠子,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夕阳将向西了,炮台上的了望,报告快到了。我与多数人都跑到校门外,码头上迎候。远远见白色三烟囱的兵船出现了,满船挂起旗饰,船尾上悬的一面红旗,角上有白的,是斧头镰刀。咦!这是我们与国的国旗。炮台礼炮响了,兵船的礼炮,一替一声的在答了,于礼炮一致一答的声中,渐渐靠近了学校江中,抛了锚。在这时将停未停之际,斜刺里尾巴上插着一支青天白口满地红的国旗的小汽艇飞跃而出,浪花四溅。扑!扑!扑!!飞向大船而去。却原来校长、校党代表,及顾问先去慰访。几辞返,跟着船主,及二三位军官(海军)上岸来答拜。经过一番来往之后,船主下令靠黄埔码头,我们大码头上顿时现出活气。我们码头是木料做的,五寸宽的洋松条及洋松桩,水深有二三十尺,面积突入水面倒不小,形如工字,十足的可以靠这船。如是过了夜。天明了,全体动员,学生做了码头小工,队上官长做了工头。大木箱,小木箱,一箱,一箱又一箱;大的大到一丈见方,少的至少总有三五尺。七八个人一杠的,一二十人一杠的,多到四五十人的一杠。不熟练的小工抬得实在吃力,一串如梭来往不息。“哼!哈!”的声不绝,个个笑脸不收,“呵呀我的衣服抬破了”、“脱了它”,“咦!肩头皮烂了”、“不要紧,让我垫上棉花来抬,”“不行了!不行了!息一下”,“哪有这些麻烦,赶快的入库。”大众闹闹噪噪。由起重机卸下来,系上索子直往里抬,如是抬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告清楚。长枪八千支,还有小手枪十支,这小手枪,小的好玩,可以装在洋服上边小口袋里。当时就少了一支,并没有追出。是管理方面的疏忽,是与学生无干的。八千支完全有刺刀,俄国式的步枪,每枪有五百发子弹,是一个很大的数量,无不欢天喜地。说道:“今后我们不愁了,革命有本钱了。”有的抬得饭都不要吃。这一次踊跃的情形,决非第二次第三次所能及的。

    教导团是黄埔军校建立的一支新式武装,它的组织编制和党代表制度在后来的国民革命军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复制。在平定商团、二次东征中,教导团几乎无役不从,取得了显赫的功绩。然而长期以来,史家对于教导团的论述,或寥寥数笔,简略带过,或着重于其在二次东征和平定杨刘中创下的辉煌功绩。

    黄埔军校酝酿成立教导团,最早应始于1924年7月。7月1日,军校成立革命军事研究会,凡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都是会员,每月开会一次,会纲中就有革命军成立之计划和革命军成立的编制之研究等内容。

    7月底,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命令陈果夫在上海设立招募机关,招募教导团士兵,据陈果夫回忆:“校长转来一张总理的委任状,要我与赵澄志、刘祖汉三人为招兵委员,并由校长指定我主持其事,那是为了黄埔第一、二两团教导队招募的;校长要我们在江、浙、皖三省招募新兵”。招募机关设在法租界内新开的河泰新旅馆[3],为免引起上海的军阀和各方势力的注意,招兵的工作是以募工的名义暗中进行的。后来,蒋介石又多次从广州遣人到沪协助陈果夫,如1924年10月18日,“派王懋功、戴任、陆福廷赴沪募收北兵,并令福廷招收江淮土著,额定5000名”;后来奉派到上海从事招生工作的还有王伯群、胡公冕、陈乐亭、周少游、孙良等人。士兵的来源有温州、金华、徐州、杭州、台州、嵊县、处州、奉化及苏北、皖北等地,其中以温州、金华、徐州三处为最多。招来的兵员采取统一押送的方式,每次百来人或数十人不等,每人“发给一张船票几角钱零用外,另外又分发了些席子罐头,饭菜规定几个人合用,才派押载员押上船运往广东”。由于上海的宪兵、捕役、包探、流氓的骚扰,浙江军阀卢永祥等人的阻挠,齐?元、张宗昌、洪兆麟、范石生等各路军阀的诱骗和截留,加上士兵中途私逃和因查验出隐疾报废者,招兵工作困难重重,损失很大,如1924年11月13日,蒋介石去电滇军首领杨希闵,索讨被其下属胡思舜截留的97名新兵,但最后送回来的只有23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教导团的成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在招募兵员的同时,蒋介石还积极为成立教导团做准备工作。8月11日,蒋上书政治委员会,请求决定革命军的募练计划,预定先“募练三营以为整顿现有各军及以后新练各军干部之用,此外预备步兵三团,炮兵、工兵各一营”,在计划书中详细阐明了革命军的兵种、规模、人数、枪数、开办费用,以及募练时间和步骤等问题。8月19日,蒋介石向中央执行委员会送呈了《中央军士教导团编制意见书》。9月3日,蒋介石正式委派军校战术总教官何应钦筹备教导团,组织和训练都采用苏俄新制。9月19日,军校招考教导团学兵,取录72名,后又在投考学生中挑录了22名。同时,蒋介石与廖仲恺联名上书中央执行委员会,呈报教导团的开办费及日常费用预算表,并请求指定机关逐月按数拨给。10月3日,蒋介石任命沈应时为教导团第一营营长,并将教导团第一营调往虎门进行训练。10月12日,蒋介石命何应钦兼任教导团团长,陈继承为教导团第二营营长。11月14日,蒋介石任命军校教练部教官王俊为教导团第二营营长。11月18日,蒋介石任命校长办公厅中西文秘书王登云为教导团团党代表。11月20日,教导团全团正式成立,全团人数约1500人。12月,军校开始组建教导第二团,遂改称原教导团为教导第一团。12月2日,蒋介石任命军校教练部主任王柏龄为教导第二团团长,教练部军事教官顾祝同兼该团第一营营长、林鼎祺兼该团第二营营长,随后又任命张静愚为教导第二团团党代表。

    教导团的编制采取“三三制”的原则,每个层级以阿拉伯数字“三”来划分,每团3营,每营3连,每连3排,“营有营长营党代表营附各一,连有连长连党代表连附各一,排有排长副排长各一,此外每连尚有见习官若干人”。另外,教导团还设有侦探队、机关枪连、辎重队、通信队、卫生队等机构。

    此外,教导团还设立了炮兵营和暂编独立营等机构。1925年1月15日,蒋介石任命蔡忠笏为教导团炮兵第一营营长。1月22日,蒋介石任命罗为雄兼教导团暂编独立营营长,2月5日,任命唐震为独立营营党代表。

    1、组建革命军的动议,孙中山在分析10年来党务不能尽量发展的原因时驳斥了“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党必须与军分离的缪说,指出“故吾党宣传功夫,往后应极从军队着手,庶无可以立统一之基础”,首次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党军”和注重向军队宣传的意见,并令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确定组训军队的计划。1923年12月间,廖仲恺在中央干部会议上,概略的勾勒了军事革新的蓝图:“暂定六百人的‘军团’,教授内容以‘欧战后的军事教育’、‘惟党可以造国之教育’与‘政治关系’为主,并预计‘办去一年内,可以求两师真正党军’。”至于教导团之所以迟至24年9月才开始着手组建,与招兵的进度、黄埔军校一期生分发见习,满足了教导团所必需的大量、可靠的下级干部等因素的作用有关。2、关于教导团的编制问题,实际上早在讨论筹办军校时就有所考虑。鲍罗廷在札记中谈到创建军校的情况时说:“校址已经选定,最近将一切准备就绪,学校将开始运转。学校开支预计每月1.5―2.5万元,这取决于是否接受我们关于每个营设3个连的提议,还是孙本人提议的6个连。”这也是黄埔军校“以校建军,以军卫党”原则的一个极佳的佐证。1924年8月,蒋介石在革命军的募练计划中指出,“步兵每团步枪约计二千三百零四杆至二千三百四十杆(因二种编制未能确定),机关枪六杆,其人数合官兵、夫役与输卒共计全团人员为三千五百六十九名”。10月8日,孙中山手谕蒋介石,力主改革新兵编制,有“此为我所定之制,则欲练成之后,可以应我方寸之用也,倘开练之时已不能行我之制,则练成之后我亦无心用之矣”、“倘今日开练之始不行我制,待至练成时谓能听我指挥我绝不信也”等语,并随函附上步兵编制表一份,以六人为一伍,六伍为一列,三列为一连,六连为一营,六营为一团,每团官兵人数合计约4017人。仍坚持其编制每营六个连的提议。但实际成立的教导团人数大大少于上述两数。据蒋介石在对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和官长训话时提及,教导一团约1500人左右。一团步兵1056人(步972,官84),若包括特种部队,则在1500―1800人左右。3、教导团即等同于革命军、党军,这一地位的确立,似在1924年10月中下旬左右。1924年10月11日,孙中山在给蒋介石的信中,仍然要求将俄械迅速运到韶关来训练革命军:“新到之武器当用以练一支决死之革命军,其兵员当向广东之农团、工团并各省之坚心革命同志召集,用黄埔学生为骨干,练兵场在韶关”。可见在此时,通过募兵方式组织起来的教导团仍然不符合孙心目中的革命军标准。然而在1924年10月27日孙写给蒋介石的信中要求“兄之新军两月练好之后立调来韶听我差遣”,28日,孙中山在写给蒋介石的信中再次谈到练兵和枪械处置的问题时说:“兄言两月内可练一支劲旅,如现时已经开始训练,则不必移训练地到韶,……所练之队为数几何,五千乎?抑八千乎?如是五千,则所余之三千枪必要即日运韶以利北伐。”相隔仅仅10多天的时间,教导团在孙心目中的地位已是大大提高了。据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五、六次会议记录,1924年10月27日,该会在审议各区党部全权代表会呈请转请准予组织党团军案时,处理意见是“函知该会本党已在黄埔组织党军,同志中有愿服务党军者,可自到该处听候考验入营”。1924年11月11日,“总理令新军改称党军”。为何在短暂的时间里有如此巨大的转变呢?,当与蒋介石在10月14―15日两天内迅速平定商团事变、黄埔军校学生和教导团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有关。蒋介石作为平定商团的总指挥,命令军校第二三学生队开往广州,参加了攻打商团总部西关等战事,教导团第一营则听候虎门要塞司令陈肇英的指挥,该团第四连开往沙角。在这场事变中,蒋介石果敢、迅捷的指挥调度能力,学生军军容严整、作战勇敢、不扰民的表现,与湘军、滇军、桂军、粤军等旧式军队对比鲜明,必然令孙中山对蒋介石及其所训练的军队有了极强的信心和高度的评价。4、在教导团从筹备到创立的过程中,蒋介石对其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教导团初创立时,士兵逃亡现象较为严重,蒋介石亲自写信给教导团第一营营长沈应时,授以防止逃兵的各种方法;为了便于管理和教育教导团,蒋介石将原住在校本部的学生第五、六队和工兵队、辎重队迁到讲武学校旧址和海军分校去,挪出地方让教导团驻扎;蒋介石还多次对教导团士兵训话,内容包括当兵的意义、打仗、办事方法等各个方面;凡是与教导团相关的各种规章、条文,大到连坐法、革命军暂行恤赏简章、革命军编制草案,小到革命军格言、立志歌、放枪歌等等,蒋介石都亲手拟订,极少假手他人。教导团军官的委派,军职长官由校长蒋介石选派,并受其指挥;党代表由校党代表廖仲恺在“教官学生中挑选富有政治学识者任命”,营级以上干部须呈报中央审批。

    大致说来,教导团军官的来源有三个方面:(1)从黄埔军校的教官中调任;(2)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毕业分发;(3)从社会上公开招考。

    教导第一团团长何应钦少将

    党代表王登云中校

    参谋长朱棠少校

    第一营营长沈应时少校

    第一营党代表胡公冕中尉

    第二营营长陈继承中校

    第二营党代表茅延桢上尉

    第三营营长王俊少校

    第三营党代表蔡光举

    侦探队队长孙常钧

    辎重队队长邓振铨

    刘立志因为毕业成绩优秀,被任命为第一营第一连第一排长

    12月初,第二批招募的新兵到达广州。于是蒋介石决定再编一个教导团,称为“黄埔教导二团”。原先那个自然便是“一团”了。教导二团的主要军官是:

    团长王柏龄,党代表张静思

    一营营长顾祝同,党代表胡公冕

    二营营长林鼎棋,党代表季方

    三营营长金佛庄,党代表郑洞国

    这样,由学生队到教导团,由一个团到两个团,团变成师,师变成军,黄埔军象滚雪球一样的涨大了,嗷嗷待哺的黄埔婴儿在滚动中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