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项羽那边的日子就很是不好过,可谓艰难日甚一日,仿佛真的已经陷入日暮途穷的境地了;尤其龙且的死更是令一向自负的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真的不敢再小视韩信了,这是霸王平生的第一次,他当即缄默了半晌。不过,他最终也没有说什么“龙且误我”一类的愚话,这才是真正的男人!而一向高傲、不肯低头的他也终于被自己的虞美人说动了:她劝他向韩信暂且低一下头,于是他思考再三竟答应了。
于是,项羽便派出了一位名叫武涉的说客,去劝说韩信不要再听命、受制于刘邦,不如恢复战国群雄并立的局面好。此人乃对韩信说道:“大王且听在下一言:前者,天下共苦秦久矣,而相与戮力击秦;及秦已破,乃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息士卒,顺应民心……今独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不异寇盗乎?既已破三秦,又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我楚,其意非尽吞天下则不休,其不知厌足亦如是,何为己甚也……不知大王您意下如何?”
“呵呵,这个嘛,汉王本属无奈,天下诸侯分立之势即如逆水行舟,只恐不进则退……根底还在项王当日?##还??灾寥诵牟环??鋈诵牟还啪靡樱?袷逼窨稍偻??眨看苏嫱跽咧?艘病???
“呵呵。然汉王不可做寻常观,恕在下直言,实一反复之徒也!其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一旦得脱,则背弃盟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也如此,望大王三思。”
韩信为此而默然了好一阵,这委实有些触到了他的痛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他刘邦的人品是有些瑕疵,不过他也多是情势所逼迫,于是韩信便又接口道:“夫就大事者当遗细行,丈夫处事又何须拘泥小节,今汉王仁义布施于天下,斯已足矣,过项王之强暴不知凡几……昔日伯夷、叔齐尚且不能见容于周武王①,圣君千得,何妨一失也……”
“呵呵,大王又不然!大王今自以为与汉王为同心之厚交,亦为之竭尽股肱之力,奋智用兵,然必终为其所擒矣。愿为大王细言之:大王之所以能有今日,此皆因项王之尚存也,若项王一旦有失,则大王必危矣;纵观天下大势,当今二王之事,权即在大王您,大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而他日项王若不存,则大王之祸乃不旋踵也……况且,大王与项王亦素来有故,项王一直视大王您为手足,您当日弃项王而去,项王未尝不叹息流涕也,然匹夫之志尚不可夺也,况志坚如大王者耶?!此番而来,虞夫人还曾特别关照在下,一定记得代夫人问候大王,夫人希望假以时日再与大王您聚首,把酒言欢、聊叙别情……”
武涉说及此,韩信竟一下子就站起身来,他先是果然被迷惑了一下,既而便只是冷笑了一阵:我韩信若无今日,他虞夫人真的还会记得、这世上有一个在项王帐下曾经效力过的傻小子吗?呵呵。不过一会儿他又默然地坐下了,实在不提也罢。
最后武涉便进入了正题,即劝说韩信与楚修好以自立:“大王您既功高而震主,何不反汉乃与楚连和,三分天下而王之?而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您一意助汉而亡楚,岂当为智者所取也?深望大王三思!”
此时的韩信也确乎动起了真感情,最后他也干脆地回答道:“古人有言: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②之辈尚且不惜一死以报知己,今反若背信弃义,则何异于禽兽也……本王昔日事奉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划不用,更数为其所戏侮也,故无奈之下乃背楚而归汉。而反观之下,汉王不以本王出身微贱、无甚资历,竟一朝信我而授我以上将军印,予我以数万众;更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所求必应,故我得以至于此、乃有今日声位之隆也!饮水尚且思源,为人岂可忘本,汉王既深亲于我,我背之不祥之至……你可去回报项王,我韩信虽死亦不负汉王也,再一并谢过项王与夫人的好意……”
其实那些一直窝在心底的话他终究是不会轻易说出来的,不管虞姬究竟想不想见他,但他想见她的心却是相当急迫的,只是碍于大事未就才没有显得那么冲动。等待了那么久,有时候竟仿佛已习惯了等待。
韩信的态度很是坚决,武涉于是绝望而去。当武涉如是回报项羽时,他和他的夫人虽然有大不悦,可是从心底还是油然而生出了对韩信的莫大敬意。大丈夫何以无愧于天地之间?不过信、义二字,如此虞姬便终于忍不住私下对她的夫君感叹道:“韩信果然人如其名!”
只是他们都还不晓得人心的复杂,韩信也不晓得,尽管他自身是那样与众不同。
① 见《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伯夷、叔齐乃系商末周初的两位儒家眼中的贤者,也是亲兄弟,孔子即道此二人“求仁得仁”。
② 见于《史记、刺客列传》。
作者题外话:“呵呵,这个嘛,汉王本属无奈,天下诸侯分立之势即如逆水行舟,只恐不进则退……根底还在项王当日?##还??灾寥诵牟环??鋈诵牟还啪靡樱?袷逼窨稍偻??眨看苏嫱跽咧?艘病???/p>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