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小节、背水一战(下)


本站公告

    当诸将把斩获的敌人的首级及俘虏名单都献上而互相称贺之时,正在大摆庆功酒宴,这时候便有人禁不住好奇地问韩信道:“兵法上说列阵应该右倍(背)山陵,前左水泽⑤,以为佐助,而今大将军您却偏让我等背水列阵,反其道而行之,还说破赵会食之语……我等先前很是不服,以为大将军不过戏言,而今我军居然真的大获全胜,实在令人叹服之至,亦不胜疑惑之至!为此,特烦请大将军给小的们示下,敢问大将军您究竟是采取的什么制胜之策呢?”

    韩信早已料到诸将会有此问,斟酌再三之后,他不禁神秘地笑着说道:“呵呵,其实,这也是兵法上的教条啊,只是可能你们大家都没有认真体会罢了。兵法上不是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说来,我韩信平素还没有贤德到让诸位将士们人人都为我效死命的份儿上,我不过驱使着一群如同赶集的人作战罢了,人人只会为各自而战而已,不能齐心合力,稍遇挫折,大家便容易败散,正像今日的赵军一般……然而,也只有暂时绝了大家的生路,人人才能一致对敌,奋勇而无所顾及,否则以赵军之强,我军岂不必败无疑……”

    然而诸将听后,仍然无不为之感慨道:“大将军英明,这哪里是小的们所能企及的啊!”

    “呵呵,这其实也是项王当年战胜秦军的计谋啊,我不过因地制宜,多出了一路奇兵而已……不过,兵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诸位还当为我保密啊!”韩信仍旧带着那一丝神秘感地说道,当然他其实并不怕大家说出去,因为普通的士兵可能根本就听不明白。

    “诺!”大家最后一致应承道。

    韩信也尤其没有忘记延揽人才,毕竟人才永远是最觉欠缺的。他在战前就听闻了广武君李左车的贤名,很是推赏不已,方今又是用人之际,所以他便事前下令将士们不得擅杀广武君,并悬赏千金有能致生擒李左车者。

    果然,重赏之下,不乏勇夫,李左车结果就被绑缚到了韩信的营帐中。只见那李左车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韩信于是微笑着亲自上前去为他解开了身上的绳索:“呵呵,让先生受惊了,韩某罪过!”这李左车还有一点不明就里,于是韩信便又将他让到东面的上座,在向李左车行过了一个庄重的师礼后,才自己乖乖地坐到了西面的下座上。

    这韩信倒的确比李左车年轻很多,不过他毕竟也是一军主帅,又是得胜之将,而这一来,可让李左车这个明白人明白得多了。于是李左车受用之余,架子也端下来了,开始放松起来;他倒也干脆得很,也没有过多谦让和推辞,看来他一向也是对韩信不乏敬意和好感的。

    于是几杯压惊的茶水让过之后,韩信便开门见山地向他问计道:“在下想向北攻取燕国,向东攻取齐国,先生您看这如何行得通呢?”

    李左车自然还是没忘了推辞了一番:“呵呵,在下听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而今在下不过大将军您手下一败军之将而已,哪有什么资格谈论此等大事呢?”

    而韩信却接着笑道:“先生多虑了!在下也听闻,昔日百里奚居虞国为臣而虞灭亡,在秦国为臣而秦称霸,难道这是因为他在虞国愚蠢而到了秦国就变得聪明了吗?不过只是在于他的话那做君主的用与不用、听与不听而已……诚令成安君听取先生之计,则在下等早已成先生之擒矣,安得在此饶舌!而幸得成安君不用先生计,所以在下才能得此良机侍奉先生呀!在下是诚心以待,望先生不要再推辞了吧……”

    韩信的一番礼贤下士之举终于令李左车完全扫除了顾虑,他们本来就都是那种愿为知己者用的人。于是,李左车乃道:“在下听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只惟恐在下的计谋不足以成就大事,但只愿效在下一番愚忠而已!”

    “呵呵,先生谦虚了,还请不吝赐教!”

    “呵呵,想来那成安君也是人中之豪杰,不乏亦有百战百胜之计,可是一旦而失之,军败壁垒之下,身死?水之上,竟落得如此不堪境遇,这不能不说耐是大将军您更高人一筹啊……大将军涉西河,虏魏王,擒夏说于阏与,今又一举而下井陉,不出一日竟破我赵军二十万众,更诛成安君、擒赵王……大将军今已可谓名闻海内、威震天下,那农夫们莫不停止了田间劳作,而备足了上好的衣食,就专等待着大将军您的一声令下,则人人无不愿为您效劳呢!若此,大将军之所长也。”

    “哈哈,这哪里是我韩信一个人的功劳,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啊!有请先生讲下去吧。”这句话有些言不由衷了,他的确已经沾沾自喜起来。

    “现在,汉军士卒劳苦,其实已很难再疲于奔命了!假使大将军您再强行出兵,顿之于千里外燕国的坚城之下,恐怕是很难轻易便会取胜的吧。况且如此一来,士气必然也会因此受到不利之影响,粮食补给也可能要出现诸多困难,而这也就又为齐国防范汉军的进攻提供了准备的时间啊……燕、齐两国既相持而不下,那么汉王与项王的对垒相抗之结果就会越发的不明朗,而经久亦必多生变故。若此,又是大将军您的短处了!在下愚钝,但也知道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应以长击短。望大将军三思!”

    “嗯,先生所言极是有理!还请先生具体指教之!”韩信乃拱手行礼道。

    “方今为大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于一时,镇守赵地而抚恤其孤老,令赵民心悦诚服于大将军,更成大将军得人之名……而百里之内,大将军麾下,且须牛酒日至、好生款待,以善养士大夫与士卒们之锐气,乃只当向北作势威逼燕国而已……然后,便可派遣一能言的辩士奉咫尺之书,将我之所长示于燕国,燕国一向小弱,今更闻大将军威名,必不敢不听从!燕既已从,再令使者东向告齐,齐骚扰多日,人心思安,亦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无以移大局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韩信听过之后,竟不禁拍手称快:“好!先生虑事诚深远也,请先生再受在下一拜!”他真的非常庆幸这个李左车没能和自己成为对手,否则可要有大麻烦了,真是天命哪!

    自然,没有人不认为这不是天命。

    的确,群策群力才是克敌制胜的根本之计,尽管有时候难免“多则惑”,但有心之人贵在择取善言。

    尤其,虽然韩信很多问题也想得到,但未必却想得周全,起码他对于很多外交上的事务还生疏、麻木得很。最后,他自然是听从了李左车的计策,也确实收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他派遣使者出使到  了燕国,很快,燕国竟真的得以望风归顺(齐国还没来得及去)。此诚善之善者也,更是兵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然而现实总是有别于理想的,一定的杀戮很多时候绝非是多余的(比如对付齐国的策略)。

    后来,韩信又遣使去向汉王刘邦回报,并趁势请求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刘邦只得应允,不过他却又忽而也对张耳猜忌起来。说来,他们也不过势利之交而已。

    人情薄如纸,不能不防啊!可这却是韩信的不及之处。

    ⑤ 指借助有利地形保护侧翼安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