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新朝 王莽改制


本站公告

    在同时期的中国,一个叫王莽的人正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他创立了王氏“社会主义”。不幸的是,王莽的“社会主义试验田”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王莽改制之前,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人们盼望明君,盼望救世主,可是汉朝的皇帝: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汉元帝“柔仁好儒”。他在做太子时,就建议宣帝“宜用儒生”。宣帝训斥他:我朝一向“以霸王道杂之”,怎么能“纯任德教!”

    宣帝叹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霸道”是法家的治国之道,是法治;“王道”就是儒家的治国之道,是德治。“霸王道杂之”就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刚柔并济,软硬兼施,两条腿走路。

    “纯任德教”是瘸腿的鸭子,必“乱我家”。

    汉武帝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独尊儒术,一是开疆扩土。这两件事被放到了一起可能令人诧异,但事实的确如此。汉武帝一面推崇儒术,一面四处出击,开疆扩土,称霸东亚。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或者说,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讨论姓资姓社,不管黑猫白猫,该霸道就霸道,该王道就王道。

    他上台后穷兵黩武,变法改革,苛法酷吏,霸道十足,一旦发现局势有异立即转而休兵养民,安分守己,宽待百姓,大行王道。

    文景两帝向以仁慈著称,可文景时期刑罚之繁之酷毫不逊色于秦朝。

    汉朝是“霸王道杂之”,真正的“独尊儒术”可能要等到宋朝。

    儒家强调仁义而不是武力,因循守旧、崇古、保守而缺乏与时俱进、改革、进取的精神。

    儒家兴盛的宋、明,经济、技术、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在外族侵略面前节节败退,宋亡于元,明亡于清。

    宋、明是儒家原教旨主义者,对儒家思想不允许做一丝一毫的更改,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到迷信的地步。并且“防民甚于防贼”,重“安内”轻“攘外”。)

    元帝上台后崇儒尊孔,选用儒生,以儒家经义做为治国指导方针。

    南越海南岛屡番作乱,朝廷很是头疼。元帝不知是否应该出兵###,求教于儒生:“经义何以处之?”古代的圣人碰到这事该咋办呢?

    儒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尧舜禹三大圣人,最盛时的地盘也不过千里。为什么呢?圣王对蛮夷的态度是“欲与声教则治之,不欲与者不强治也”,不强求。

    海南岛“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他们竟然父子在同一条河里洗澡,还能用鼻子喝水,简直是一群不知廉耻礼仪的禽兽。“弃之不足惜”。

    “臣愚以为非冠带之国,禹贡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无以为”。这句话说得掷地有声:非我礼仪之邦,但凡《尚书•禹贡》和《春秋》没有记载的地方,都可以放弃。

    元帝于是下令:“民有慕义欲内属,便处之;不欲,勿强”。人家要是羡慕我们的仁义,自愿归顺我们,就留下。不愿意,我们也不要勉强。

    海南岛于是被放弃。

    边疆诸郡陆续被撤消。

    中国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创下的硕大版图,经过后几代皇帝的共同“努力”,在王莽初期已经恢复到秦朝初期的水平。

    元帝任用一帮只会“嚼古”的“书呆子”治国,在位16年毫无建树。

    元帝在昭君出塞后几个月一命呜呼。

    之后的汉成帝是个好色之徒,眼里只有能歌善舞的赵飞燕。而那个身轻如燕、小巧玲珑的赵飞燕,人美心不美,自己生不出孩子还嫉妒其他妃子。一通阴谋暗算,把汉成帝给生生地绝后了,皇位只好传给侄子。

    汉哀帝也是个好色之徒,但不好女色好男色,比较前卫。

    他和他的《断背山》朋友董贤感情特别深。有一次和董贤睡午觉,哀帝有事先起,但袖子被董贤压在身下,哀帝看董贤睡着正香,不忍心惊醒他,就用剑把袖子割断了。

    “断袖之痞”就是打这来的。

    但是董贤齿白唇红、温柔体贴,哪哪都好,只有一个小缺点,就是也没给皇帝生了孩子。

    皇位传给他的堂兄弟、汉成帝的另一个侄子汉平帝。

    汉成帝即位时只有9岁,大司马王莽代掌权力。

    王莽据说长得象青蛙王子,大嘴叉,没下巴,眼睛突突着,说话“呱呱”的。

    王莽很丑,但是很温柔。全国知名的大好人,大善人,人丑心不丑。

    王莽是个圣人。

    王莽在家是个大孝子,且不说如何尽心侍奉寡母孤嫂,就是伯父病重,他也床前床后衣不解带,比亲儿子都亲。结交的朋友都是有学问的名士,谈吐文雅,彬彬有礼。王莽自己学问也大,挑头编过书。

    王莽即使做了官也丝毫没有小人得志的意思,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时刻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王莽带头把俸禄、赏赐,甚至家财捐给穷人,自己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其他的官太太来串门,竟然把他夫人误当做粗使的丫鬟。儿子杀了一个奴婢,他竟逼着自己亲生儿子为之偿命。

    王莽的人品、人缘、能力在朝中都是头一份的。全国上下把王莽当做圣人、楷模来传诵。

    汉成帝突然病死,两岁的刘婴被立为继承人。因为他的年龄太小,王莽先让他做太子,自己做摄政皇帝,后来改称“假皇帝”,也就是代理皇帝。

    老百姓用编颂歌、送金匾、写联名信等方式希望王莽能做真皇帝,拯救天下百姓,重振朝纲。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拉大,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因为赏赐、买卖、巧取豪夺,汉朝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大批农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或者成为流民、盗贼,或者转而成为地主的雇农。勉强维持的农民负担越来越重,成为雇农的农民更得向地主交纳一半的收成。

    一些人以工商致富,以农业守富,把在工商业赚来的钱买成土地。土地的收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红利。这种理财方式比现在的储蓄吃息、买楼出租收益更高、更稳定。

    一些人因为天灾,一车良种保春播,秋收两捧煮一锅,只得卖地保命,苟延残喘。

    种种情况造就了地主阶级和贫下中农,勉强保住地的就相当于富农和中农。

    民间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加重了社会矛盾,百姓的生活日益艰难。

    贤而且能的王莽被百姓视为救世主,中国的弥赛亚。

    王莽顺应民意,让小皇帝退位与他,建立了新朝。

    针对时弊,作为救世主,公元8年王莽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他宣布,土地全部收归国有重新分配,禁止土地买卖和兼并,使耕者有其田。实行土地国有制,恢复古代均田制。一对夫妇一顷地,多退少补贫富齐。

    同时期的罗马是通过移民的方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比方把失地的农民迁往迦太基。另外欧洲地广人稀,土地兼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规定奴婢是家里的一分子,不准买卖、虐待、杀害。他试图通过冻结奴隶买卖方式逐步消灭阶级,消灭压迫。

    同时代的罗马,奴隶问题是个大问题。奴隶人数众多,反抗频繁。为了安抚奴隶,罗马决定有条件地释放奴隶,使奴隶看到自由的希望。)

    设置五均司市官,管理工商业。向工商界征收10%的利税。高抛低收,平抑物价。除盐、铁、酒、铸钱外,山泽、赊贷也列入国家专营范围。因为祭祀、丧葬需要贷款,不收利息,但因为经商贷款,要收10%的年息。

    王莽改革币制,新货币的币值与其实际价值脱钩。他发行了一种“大钱”,重量仅是西汉五铢钱的二个半,却能当五十个五铢钱用。

    五铢钱的“铢”是一个重量单位,五铢钱就是五铢重的铜钱。根据出土的五铢钱测算,一铢大概克。

    以前的铜钱标重多少实际重量就是多少,否则就视为劣币,类似现在的假币。铜是有价值的,因此它的标重也就是它的币值。

    新朝货币与含铜量脱钩,类似现在的纸币。好处是方便携带,一个克的大钱币值等同于170克的五铢钱,但坏处是无节制地发行会造成通货膨胀。)

    另外,王莽建立干部的退休金制度,规定离退干部享受原薪金的1/3,一直到死。加大投入文化教育方面的投入,增建学校并扩大招生范围,建立了知识分子的福利房制度。

    总而言之,王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改革,并且改革措施非常具有超前意识。

    但是曲高和寡,他的超前意识不被人接受,朝内外因为不见其利先见其害而强烈反对甚至反抗。

    他推行土地改革、奴婢解放,可朝内外乌泱泱一片大地主、大奴隶主,他的新政无异于与虎谋皮。哪个肯老老实实交出即得的利益,吐出进嘴的肥肉。

    他推行货币改革,但是脱离铜本位的货币必须以强大的国家信誉做担保,人们担心新朝命不长久,拒绝使用新货币,仍然坚持使用币值与价值相等的五铢钱。

    他的其他经济改革措施也有与民争利的嫌疑,引起工商界的反对。

    心急的王莽希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密集出台各项改革措施。为了推行新政,他不惜动用酷吏苛法甚至连坐。官吏百姓因为买卖田宅奴婢以及牵连受罚的不可胜数,监狱爆满。

    民怨沸腾。

    时逢国内灾害连年,饥民遍地,“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先后揭竿而起。刘玄、刘秀等汉室宗亲趁火打劫,他们靠着大汉王朝的影响力起兵复汉。

    新朝面临着是秦朝末年的状况。“赤眉”“绿林”如当年的陈胜、吴广,刘玄、刘秀如当年的项羽、刘邦,而王莽――昨日的圣人今日的公敌――正如万夫所指的胡亥。

    王莽被燎原的星火迅速吞噬。

    随着王莽被叛军所杀,他的新王朝和他改革也灰飞烟灭。

    新朝只存在了十五年,如同当年的秦王朝。

    刘秀在随后的“楚汉相争”中胜出,复辟了大汉王朝。

    因为刘秀的汉朝建都洛阳,所以历史称之为东汉,以前建都长安的汉朝称为西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