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学派的致思方向也有坚持“经世致用”传统和走向天理玄虚的分歧。既把经学、理学视为实学,而又在实际的运思中使“天理”虚化无际。例如二程说过:“治经,实学也。……如《中庸》一卷出,自至理推之于事。如国家有九经,及历代圣人之迹,莫非实学也。”还说:“学在知其所有又养其所有。实事实非能辨,则循实事,天下之事归于一事,是乃理也。”
由于强调实用的绰头,后来理学最终成为中国儒家的主流思想。只可惜这个理是儒士们埋头苦思,借用佛道学说延伸出来的哲学。对于实际而言,仍然过于玄,并且也不将算术、工匠的知识囊括在内,最后只能用在哲学上,而根本无法为后世发展的根源“自然学科”提供足够的土壤。
也就是说理学在实用性上有其天生的局限性,这是一件很独特很悲哀的文化现象。中华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在清朝之前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可是偏偏就产生不了现代化科技的基础――自然学科。
黄明晰有时候认为,如果在这个理学未完全发展大成的时候,加以引导,抢占实用的名头,进一步发展实学,是否可以改变中国后世几百年动乱的命运。毕竟自然学科的动力在于繁荣的商业,反过来又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顶峰朝代,它最受困扰的其实不是土地问题,而是在于商业经济的管理跟不上去。由历史可知,大宋本身虽有几次大内乱,但并没伤到筋骨,农民起义并非是大宋灭亡的主因。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如果有一套学说可以跟上商业的发展,说不定资本主义应运而生。
一个很诱人的想法!黄明晰仍处在热血的年龄,他很有试试看的意愿。
说来黄明晰穿越已经近一年了,他原本不懂宋代的官话中州话,虽然同是汉语,但语音上的差别让他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勉强不致于成为聋哑人。无可否认,程老夫子那传统儒士的专业精神起了很大作用,每当黄明晰一看到老夫子那条视如珍品的戒尺,他就条件反射的两手心发痛。
高韧性的竹板带着高速狠狠地拍打双手,那种竹笋炒肉的味道,还有受损的自尊,黄明晰为此刻上深深的记忆。
以后有机会回到现代,可以学“疯狂英语”的李阳那样来个“竹笋英语”,定是赚地盘满钵满。试想象一大堆人在天安门广场煞白着脸张着两手掌等待受罚,做老师的拿出金光闪闪的法宝??????无量戒尺,摆出一个手执皮鞭的**女王的姿势。
“嘿嘿!”
“黄东邪!”
为了标榜自己不是白丁,黄明晰给自己起了字,就是从小学被喊开的外号,“东邪”,别号:桃花岛主。
“有!”黄大侠正意淫得爽,骤然听到老夫子一声大喝,急急忙忙地站起来,将面前的玩具似的矮桌挨椅撞得七零八落。周边立时响起一连串清脆的孩童笑音。
黄明晰恶狠狠地横扫身边端坐的一群七八岁的小书生。那群家伙早跟他熟络万分,个个吐舌眯眼做鬼脸。
虽然他在大谢岛已是有资产有人马的大资本家,但在他的救命恩人兼老师的程老夫子眼里,他还是个教化不深的蛮夷汉人,这种文明歧视的后果是他不得不跟一群小孩一同接受老夫子的启蒙。
“哦,你们大我啊!翻脸了,我翻脸了!今晚谁也别想听我讲故事!”黄明晰对这群白眼狼作出最有力也是唯一能拿出手的威胁。
“黄东邪!”
“有!”黄明晰立刻挺直脊背,姿势立得如一丝不苟的军人。这是他近几个月的成就。利用商业运作得来的资金,他组建了一支百人的保安队,并用现代的军法去操练,加上自己以身作则,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至少比大学军训好上几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何解?”坐在前面大桌子上的程涵老夫子停止摇头晃脑,冷冰冰地喝问这个自称从泰西这个蛮夷之所归来的不思进取的学生。
“孔子说: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件很愉快的事吗?”黄明晰恭恭敬敬地回答。
讲心的一句,黄明晰对老夫子是敬畏有加的,不单因为他是救命恩人,还因为他算是老夫子的弟子。只有在古代才知道师徒的名份有多大的份量。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这个称法,意味着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是要负了一辈子的责任的。弟子对老师,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一个学生纵然中了状元,官作得很大了。回到家乡,看见老师,而老师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和当年从师一样。
后世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永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黄明晰出身在这种“师道精神”早已泯灭的后世,对此的感触不可谓不深刻。正是这种感情,使他对这个鸟不拉屎的荒岛产生了特别的亲切感,没有急冲冲地往这个时代最繁荣的梦幻城市宋都开封赶去。
不过,老夫子的另眼相看也不是好受的。若不是老夫子一力坚持,黄明晰绝对拉不下那个脸皮混在一群六七岁的小童中间读《论语》。
《论语》在这个时代是一部用来启蒙的儿童读物。当初宋太宗要升赵普为相,有人讥笑他学识浅薄,只识得一部儿童读物《论语》而已。太宗以此问赵普,赵普反驳中带有自嘲之意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后世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时代只是个有趣的闲话,直到南宋朱熹一力推举,弯曲事件本意,奉之为经典,朱熹死后又有后人据此抬高《论语》的地位,北宋时期的儿童读物到了后世变成一句话顶其它书籍百句的真理名言。
程老夫子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没一丝下垂,带着八方帽,象一个逼真的木雕,此时脸上稍稍露出一丝笑意,转而即隐,酷着脸示意黄明晰坐下,又做补充:“学乃诚心求教。习是温习所学。悦者,心中愉快矣。
诚心求教甚么?圣贤之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凡人不可缺,须学才知之。
如何学?人之初,性本善,真纯不伪,就名曰「道」。礼记中庸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是道之正解。其中天性知者,称曰良知,就是性「德」。又有天性能者,称曰良能,就是性的「仁」善。三者乃内之根本。本体具备,由内至外。「艺」术百工,一切事物,有形无形,此为本也。凡六艺四教,典章文物等,都包括其中。不过因时增减而已。此是外之大用。
孔子之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非读书人,亦可享用,不分彼此。”
程老夫子说得口快,突然想到面前的只是一群十岁以下的孩童,根本不可能听懂自己所言,不由心下苦笑,赶紧打住。他此是二程的传人,虽学识未能有奇解,却也中规中举,学问上稳扎稳打,亦为儒士所景仰。人前往求教,他为之解惑,一来一去,人多了,名气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程老夫子暗暗叹一口气,他沦落荒岛以教导小孩为生的境况未尝不是声名所累,所谓人言可畏,在众目睽睽之下,名士一举一动都有人注意,时常受到议论,压力之大非常人所能想象。
“黄东邪,你有何体会?”黄明晰坐在一群小儿中间,牛高马大,鹤立鸡群,每次都是他中标。
“格物致知,由内致外,依善据德,择前人所说,听众人所言,去芜存精,成就圣贤之道。”黄明晰暗里哀叹,不偏不倚恭谨回答。
“善哉!善者从之,不善去之。依善据德,去芜存精。学之一道,东邪得其中窍门矣。”程老夫子击节赞叹。不得不说在众多蒙昧小儿中有一个思维敏捷、见识独特之学生,实是令人赏心悦目之事。
老夫子的课是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每隔三天会有半天休息,那是登州秀士过来求教的时间。
三天一求教,十日一论道。大谢岛孤悬海外,没什么读书氛围。老夫子的“往来无白丁”的志向有点不合实际,所以每到学生来访之时,老夫子心情特好。
时间过得很快,下课了。一挨老夫子迈八字步施施然出了门,小豆丁们欢呼着团团将黄明晰围了,高声着他讲故事。
“不讲故事不准走!”孩子们态度的坚决好比西方国家圣诞节时小孩那“不给糖果就捣乱”的决心。
黄明晰以讲故事闻名全岛是个意外。当初为了能够快点学会中州话,黄明晰开始坚持每天说一段笑话,又或是故事。开始时口齿不清,大家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只是围起来指指点点。在中原强大文化精神影响下,宋人对蛮荒之地出来的人既好奇又蔑视。即使他们只是底下最底层的贫民,然而天朝大国文化上的优越使他们看外国人就像看猴子猩猩一样。
黄明晰很无奈,这个时代的地域局限使当今每个文明都局限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这时代只有开封或江南才有夜生活,对于岛民而言,天一黑了就只剩下生孩子的活动外,再无其他娱乐,所以初初几天,黄明晰受到超乎寻常的欢迎,每说一句话都能引起一阵欢笑,他常被窘得不知所措。
让他受到鼓励的反倒是道学脸孔的程老夫子,他自此至终端坐在黄明晰面前,聚精会神地听他说话,喜怒不形于色的表情虽然平常让人生畏,但此时倒能安定人心。
到了后来,黄明晰的口齿伶俐起来,从现代信息爆炸中过活的人耳闻目染,在单调的古代显示出惊人的威力。一个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精彩故事信手拈来。童话系列的《白雪公主》、《拇指姑娘》、《水晶鞋》、《买煤炭的小女孩》、《三只小猪》等等,又有革命系列的《白毛女》、《半夜鸡叫》、《多收三五斗》等等,几十篇的短篇故事加上不时抖出的一些笑话立时让黄明晰从蛮夷一下直飙为大谢岛最受欢迎的人物。
可是讲了几个月的故事,黄明晰肚子不多的墨水也快挥发殆尽了,有点黔驴技穷。他扰扰脑袋,为难地对着面前的一群群小萝卜头说:“今晚晚饭之后再跟你们说,好不好?我正在酝酿着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人与妖之间的传奇爱情小说,《白蛇传》。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保管让你们听个够本的。”
眼见小孩还是不依,他无奈地说:“要不来一个寒号鸟的故事?”
“说过了,说过了!”“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小孩们嚷嚷道。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说过了,说过了!”“芝麻开门!”
“你们的记性真好!来段僵尸道长吧?”
“林正英师傅,小僵尸蹦蹦跳!”“月亮光光月光光,月亮光光照床上??????”
“我有很多僵尸故事没说完,只是记不着了!”黄明晰嘟囔着,他为难地按太阳穴,突然灵机一动,神秘地说:“我讲一个非常恶心的笑话,你们回去告诉爹娘,保管他们笑得合不拢嘴。”
程老夫子其实并没离开,他挨门站着,对黄明晰的故事十分感兴趣。古时诸子百家争鸣,个个贤人皆喜爱讲故事以喻深意,庄子便是个中高手。黄明晰的短篇故事岛民或许只是听着新鲜,然而对他这等读书人而言,自能听出个中味道。
“结局偏颇,然而纵观全篇,眼光却在我等士人之外,其着眼关注黎民之苦,实为独特。”这是老夫子对《白毛女》的评价。文中为民请命之意让他赞叹,但义军打土豪分田产,无法无天的做法让老夫子无法理解,从而也加剧了他注意黄明晰,努力用圣人之道教化这个出生蛮夷之地的天才的使命感。
黄明晰自不知老夫子在外偷听,只嘻嘻地笑着,神秘地说:“一艘船失事后,一女子和十名男子漂到了一个荒岛上。一个月后,女子自杀了,因为她觉得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实在太恶心了!一个月后,男子们决定把女子埋了,因为他们觉得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实在太恶心了。一个月后,男子们决定把女子挖出来,因为他们觉得这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实在太恶心了。一个月后,神仙决定把那个女子复活了,因为他觉得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实在太恶心了。”
程老夫子愣了半响,一股无法竭制的笑意自心底涌起,他浑身颤抖,憋得满脸通红,只念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匆忙落荒而逃。
“好了,回去告诉爹爹娘亲。然后问他们怎么解,好不好?!”黄明晰不知自己这个笑话差点将老夫子数十年修心养性炼成的木板脸给破功了,他笑眯眯地一一摸了萝卜头的脑门,打发他们回家。至于这个笑话让多少家庭喷饭,浪费来之不易的粮食就不是他考虑的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