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资料总是好的!!


本站公告

    主要人物(一)

    崔立(?-1234)金末大将。将陵(今山东省德州市)人。出身无赖,蒙古军南下时,他参加河北地主武装为军官。1232年(金哀宗天兴元年)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围城中,被任命为西面元帅。次年杀宰相,立梁王承恪为监国,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他以与蒙古军议和为名,搜刮金银送梁王和留汴皇族入蒙古军营,欲效法刘豫为傀儡皇帝,后为其将领李伯渊等所杀。

    《金史.列传第五十三.崔立》:“崔立,将陵人,少贫无行......性淫姣,常思乱以快其欲。”1232年,蒙灭金主力后攻汴梁,双方伤亡百万亦未能易手,转而封锁,汴梁百万军民陷入空前饥饿。金哀宗撇下百姓出巡蔡州。“时汴京内外不通,米升银二两。百姓粮尽,殍者相望,缙绅士女多行乞于市,至有自食其妻子者,至于诸皮器物皆煮食之,贵家第宅、市楼肆馆皆撤以爨。”守城官员完颜奴申与习捏阿布昏聩名,此时却决死报国。左司都事元好问曰:“自车驾出京,今二十日许,又遣使迎两宫。民间汹汹,皆谓国家欲弃京城,相公何以处之?”阿不曰:“吾二人惟有一死耳。”好问曰:“死不难,诚能安社稷、救生灵,死而可也。如其不然,徒欲一身饱五十红衲军,亦谓之死耶?”“众愤二人无策,但曰死守而已”。“明日戊辰,西面元帅崔立......率甲卒二百横刀入省中,拔剑指二相曰:京城危困已极,二公坐视百姓饿死,恬不为虑,何也?......立麾其党先杀阿不,次杀奴申”。“即谕百姓曰:吾为二相闭门无谋,今杀之,为汝一城生灵请命。众皆称快。”后禁劫掠,稳秩序,迫金室降,一城百姓得救。崔亲自出城往蒙古大将速不斛处投谒归降后,又数往蒙军请求不杀掠、许百姓出城挖野菜充饥。蒙入城后未按惯例屠城。但是崔立对自己行为毕竟缺乏底气,请元撰文刻石以记其功。元百般推脱,由一布衣文人刘祁代笔,留下一桩公案。“四月,北兵入城。立时在城外,兵先入其家,取其妻妾宝玉以出,立归大恸,无如之何。”“李琦者,山西人,为都尉......入京,附崔立妹婿折希颜,娶夹谷元之妻,妻年二十余,有姿色,立初拘随驾官之家属,妻舆病而往,得免。琦娶之后,有言其美者,立欲强之。琦每见立欲夺人妻,必差其夫远出,一日差琦出京,琦以妻自随,如是者再三,立遂欲杀琦。琦又数为折希颜所折辱,乃首建杀立之谋。李伯渊者,宝坻人,本安平都尉司千户,美姿容,深沉有谋,每愤立不道,欲仗义杀之。李贱奴者,燕人,尝以军功遥领京兆府判,壬辰冬,车驾东狩,以都尉权东面元帅。立初反,以贱奴旧与敌体,颇貌敬之。数月之后,势已固,遂视贱奴如部曲然。贱奴积不能平,数出怨言,至是与琦等合。三年六月甲午,传近境有宋军,伯渊等阳与立谋备御之策。翌日晚,伯渊等烧外封丘门以警动立。是夜,立殊不安,一夕百卧起。比明,伯渊等身来约立视火,立从苑秀、折希颜数骑往,谕京城民十五以上、七十以下男子皆诣太庙街点集。既还,行及梳行街,伯渊欲送立还二王府,立辞数四,伯渊必欲亲送,立不疑,仓卒中就马上抱立。立顾曰:“汝欲杀我耶?”伯渊曰:“杀汝何伤。”即出匕首横刺之,洞而中其手之抱立处,再刺之,立坠马死。伏兵起,元帅黄掴三合杀苑秀。折希颜后至不知,见立坠马,谓与人斗,欲前解之,随为军士所斫,被创走梁门外,追斩之。伯渊系立尸马尾,至内前号于众曰:“立杀害劫夺,?淫暴虐,大逆不道,古今无有,当杀之不?”万口齐应曰:“寸斩之未称也。”乃枭立首,望承天门祭哀宗。伯渊以下军民皆恸,或剖其心生啖之。以三尸挂阙前槐树上,树忽拔,人谓树有灵,亦厌其为所污。已而有告立匿宫中珍玩,遂籍其家,以其妻王花儿赐丞相镇海帐下士。”

    个人名节与众生性命孰为轻重?江山社稷与黎民百姓孰为根本?观古往今来,个人节烈之勇多,敢于任事之勇少。如蒙金之战中,抵抗无术驱羊投虎者博得美名,而勇于任事、敢于担当者却身败名裂。悲夫!

    ~~~~~~~~~~~~~~~~~~~~~~~~~~~~~

    金末,金朝京城西面元师崔立杀掉完颜奴申和完颜阿不,勒兵“入见”太后,并且一太后名义传召梁王完颜从恪为监国,自称左丞相、尚书令、郑王,亲赴蒙古兵营议降。崔立此人,“性淫狡,常思乱以快其欲”。他约降蒙古后,马上派人烧掉京城城墙上的楼橹防具,并假称蒙古军旨命,亲自“鞠审”随金哀宗出逃的官员妻女,随意奸污,日乱数人。同时,崔立又把梁王及其近亲囚禁于宫中,入皇宫私取珍宝无数,运载填充于他自己在京城的大宅子里。他又指使兵人,在城中帮助蒙古兵搜掠金银,拷打折磨官员百姓,百毒备至,使城中百姓生不如死。

    五月间,崔立催逼金国两宫皇太后、梁王、荆王以及诸宗室五百多人北行,送俘蒙古,以三十七辆大车装载,把金国皇族端个底掉。“次取三教、医流、工匠、绣女皆赴北”凡此种种,太后、皇后、妃子、公主等宗室女眷皆成蒙古人胯下玩物,同1127年北宋皇族的悲惨情状如出一辙,并无太大分别,惟一的分别是当时的金国皇帝奔逃在外。

    金军大败之后,蒙古兵烧杀掠夺,满载子女玉帛。金国人民颠沛流离,文物流失,田园荒废,官军只知龟缩城内,百姓受苦,美丽姑娘也成为蒙古用来换取牛羊的商品,终老沙漠。此情此景,与百多年前北宋汴京沦陷前后的惨状不出左右。

    蒙古兵入城后,恰值崔立在城外为蒙古人催迫金室皇族上路,不料想蒙古兵“先入其家,取其妻妾宝玉以出”,崔立“闻讯大哭”,也无可奈何,真正的立时报应!不久,崔立自己也被属下李琦、李伯渊等人斩杀,汴京军民“争剖其心生啖之”。

    主要人物(二)

    武仙(?~1234)金末地主武装首领,封建九公之一(见九公封建)。威州(今河北井陉旧威州)人。贞?二年(1214),蒙古军侵掠河北时,他组织地主武装聚守威州西山,被宣宗诏授为权威州刺史。兴定元年(1217)三月,金将石海据真定(今河北正定)叛金。他领兵斩石海,降其部众,进驻真定,任权知真定府事。四年,授任知真定府事,兼经略使,遥领中京留守,权元帅右都监。同年,宣宗把活动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势力较大的地方官吏、地主武装首领九人,晋封公爵,企图利用他们保聚被蒙古军残破的河北等地州郡。他被封为恒山公,管辖中山(今河北定县)、真定府、沃州(今河北赵县)、冀州(今河北冀县)、威州、镇宁(今河北获鹿)、平定州(今山西平定)、抱犊寨(今河北获鹿西)、栾城、南宫县等地。在九公中,号为最盛。八月,在真定降蒙古军。蒙古木华黎以部将史天倪任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武仙为副。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武仙杀史天倪,叛蒙归金,被蒙古军击败,自真定南走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年,哀宗复封他为恒山公,置府卫州(今河北汲县)。七年,他率军收复蒙古军占领的潞州(今山西长治),旋被蒙古援军击败,撤还卫州。蒙古军进围卫州,金援军击败蒙古军,解卫州围。武仙奉调屯胡岭关,扼金州路(今陕西安康西北西州故城)。八年十二月,赴邓州(今河南邓县)与完颜合达、移刺蒲阿军会师,企图阻止蒙古军经邓州攻南京。天兴元年(1232)正月,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被蒙古军击败,仅以从骑四十余人逃至南阳留山,收溃军十万人,兵势稍振。三月,南京被蒙古军包围,金哀宗以他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河南行省,诏与邓州行省完颜思烈合兵救援。八月,兵行至密县东,完颜思烈冒进兵败,他退回留山。后谋取裕城未成,兵败于柳河。遂徒军邓州、淅川(今河南淅川南旧淅川)。天兴二年,金哀宗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遣使召他赴难,他率军自淅川溯流而上,谋取宋金州。三年,蔡州城破,金亡,其军瓦解,率十余骑走泽州,为戍兵所杀。

    主要人物(三)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卒于获鹿

    元好问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他的祖先原为北魏皇室鲜卑族拓跋氏。相传,他的祖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一说为秦王拓跋翰,另一说为南安王拓跋余)。后来,后来的祖先又随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市)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北魏分裂之后,户籍落至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五代时期以后,又由河南移家平定州(今山西省平定县)。他的高祖元谊,在北来晚期徽宗宣和年间(1119-1225年)官忻州神武(虎)军使。曾祖元春(一作椿)任北宋隰州(治今山西省隰县)团练使,又从平定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任柔服(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托克托附近)丞。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平时诗酒自娱,著有《东岩集》。

    元好问出生后七个月,即过继给他的任县令的二叔父元格(后元好问称他为陇城府君)。

    元好问生活的时代,正是金元兴替之际,金朝由盛而衰被蒙古灭亡,蒙古本是金的臣属,崛起后征伐四方而灭掉金国。在这样的大战乱大动荡的社会环境里,元好问也经历着国破家亡,流离逃难的痛苦煎熬。

    大致来说,他的一生可以分成这样几个大的阶段:21岁前,他过的是学生和公子哥儿的优裕生活。这20来年,随着他的过继父元格,转徙于山东、河北、山西、甘肃的县令任上,一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很早显露出文学才华,8岁即因作诗而获得“神童”的美誉。虽然初次参加科举未能魁名高中,但因多遇名人指教,学问大为长进,打下了做诗为文的深厚根基。太原王中立(字汤臣)、翰林学土路铎(字宣叔)、名儒郝天挺(字晋卿)等都对元好问有过指教师授的功劳。另一方面,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科场失意的打击,使元好问养成了嗜酒的不良癖好。

    22岁至35岁,是元好问科场多次挫折和遭受战祸、家破人亡,由山西逃难河南并在豫西逐渐定居时期。其间,他备尝了人生的痛苦艰辛。不过,通过应试汴梁,他得以与朝中名人权要如赵秉文、杨云翼、雷渊、李晏等交接结好,不仅在学问上受到高明的指点,诗文大为进步,而且为以后的仕途进退也打下了重要基础。

    自35岁中博学宏词科入选翰林院,到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二年(1233年)汴京城破被蒙古兵俘虏,是他宦海浮沉和仕途最终结束时期。这一时期,他因不满史馆的冷官生活,很快辞官回豫西登封家中闲居。后被荐举出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再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经历蒙古围城、崔立叛降、汴京城破、被俘囚押的饥饿忧愁、流血流泪、生离死别等恶梦般的生活。

    自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被蒙古兵俘虏,押赴聊城羁管软禁,到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年)八月49岁结束羁系生活,他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冠氏之间,并逐渐与蒙古国的汉军首领严实、赵天锡等接上关系,生活逐渐好转和自由。这期间,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奸贼的误国,并为了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以“中州”名集,则寓有缅怀故国和以金为正统的深意。从窝阔台十一年(1239年)秋他50岁时返回故乡忻州,到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他68岁时在获鹿寓舍逝世,是他的遗民不仕和为金史编纂四处奔忙搜求有关资料时期。这期间,他的交游范围更广、作诗为文更多,对蒙古国的态度也逐渐转变。

    主要人物(四)

    雷渊(1184~1231)金代良臣,诗人。字希颜,一字季默。大同市浑源县人。3岁丧父,7岁发愤读书,家贫,衣履破烂,坐榻无席,毫不介意。常袒肩露足,安坐读书,专心致志。稍长,从当时名学者李屏山游,遂知名。至宁元年(1213)考中词赋进士甲科,调任泾州录事。后因牵连入狱,出狱后改官东平,授徐州观察判官。凡事为民着想,百姓画像感念。兴定五年(1221)任英王府文学兼记室参军,转任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因书言五事,得到宣宗赏识。任事刚直,弹劾不避权贵,出巡郡邑,发现奸豪不法之徒,立予笞杀。至蔡州曾杖杀500名豪强犯法者,时号"雷半千"。遭豪强嫉恨,陷于诉讼,被罢官落职。数年后,宰相侯挚推荐,被起用为太学博士、南京转运司户籍判官,徙官翰林修撰。

    《金史》称:雷渊,字希颜,一字季默,应州浑源人。父思,名进士,仕至同知北京转运使,注《易》行于世。渊庶出,年最幼,诸兄不齿。父殁,不能安于家,乃发愤入太学。衣弊履穿,坐榻无席,自以跣露,恒兀坐读书,不迎送宾客,人皆以为倨。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后改东平,河朔重兵所在,骄将悍卒倚外敌为重,自行台以下皆摩抚之,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不数月,闾巷间多画渊像,虽大将不敢以新进书生遇之。寻迁东阿令,转徐州观察判官。兴定末,召为英王府文学兼记室参军,转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言五事称旨,又弹劾不避权贵,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誉,奸豪不法者立?杀之。至蔡州,杖杀五百人,时号曰“雷半千”。坐此为人所讼,罢去。久之,用宰相侯挚荐,起为太学博士、南京转运司户籍判官,迁翰林修撰。一夕暴卒,年四十八。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