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参透造化,神通自显(上)


本站公告

    虚之又虚,与天合体。空空空,空中有实功。若还纯寂灭,终是落顽空。

    昔日伏羲氏梦得河图洛书,始作八卦;轩辕黄帝梦见龙甲神章,方得奇门遁甲;大禹梦阅龙马玄龟,遂炼九鼎;老子梦入先天玄黄混沌,悟得太上忘情,故有《道德经》;庄周梦蝶,方能悟得逍遥游。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信则常有,不信则无,这便是或许有或许无,说不清道不明。

    这里说的便是黄华峰这等境况,无中生有,法从虚中来,神通自显。似梦非梦,似醒非醒,灵台不灭,慧觉常存,实是无上修炼之法。

    梦中修炼这等匪夷所思之事,唯有传说中佛门圣人的入梦**,相传这等功法练到极致便可梦中证道。在梦里,阿弥陀佛化身世界万物,磨炼心志,顺从自然,以无限接近大道。

    “高科技喽!梦中闻道?”黄华峰目瞪口呆,沉醉在无上**中良久,突然喃喃说道:“果然是参透造化,神通自显。”

    话落便见黄华峰双眼神光爆射,那房门立即无风自开,他身形一闪已消失不见。

    此时正值天蒙蒙亮,旭日将升,阴气遁散,阳气渐盛,天地元气最是精纯浓郁之时。阴阳交泰,氤氲紫气盈盈而生,乃是修炼良辰。

    这时蒋淑云正在宫殿门前迎着东方旭日将升之处吐故纳新,采氤氲紫气以求长生久视之道。就在东方刚刚露出一丝曙光之时,黄华峰的身影突兀地出现在西玄山洞的最高峰上,来时无声无息,仿佛他本来就存在于峰顶上似的。

    西玄山洞虽然四季如春,但这座最高峰恐怕有三千多米高,山腰以上都是常年大雪覆盖,峰顶更是风雪凛冽。但黄华峰浑然不惧风雪劈打,任那温度低得可怕,他却是卓立在山顶,渊渟岳峙,巍峨伟岸,万道晨光照耀遍洒,像是威武金甲天神,更胜神仙人物。

    他仿佛化身为天地的一部分,或本来就是这山顶上的一块岩石,又像是虚空中的一粒尘埃,却是看得到感应不到。倘若有人在此目睹,当会更倾信于他亘古以来便一直存在于此,与日月同升落,与天地共长鸣。

    黄华峰此时正沉醉于一个匪夷所思的境地里,双目紧闭,神光自存,可知日月长明、星辰昭辉,更懂风雨雷电、山呼海啸。在黄华峰的神光里,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水皆有生命一般,或呼叫,或咆哮,或欢欣,或悲号,抑或倾诉,莫不与道契合。

    就这样,黄华峰站在山巅纹丝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任凭风吹雪盖,恍然不觉时光流淌。过了一个多月,黄华峰的身躯开始动了,天目中一道白光闪过,香气缭绕,他的身形倏地化作一道流光飞遁到上空,四肢舒展状若拥抱。

    此时,忽闻平地一声雷响,天地骤然变色,乌云密布,狂风嚎啕。整个中沙群岛都是眨眼风云变幻,一下子电闪雷鸣,呼啦啦一声狂风暴雨倾盆而下,轰隆声中恍如天崩地裂,一副世界末日之状。风雨交加,雷电劈打,狂风摧残,黄华峰的身躯却隐隐产生一道盈盈光芒散发在外,像是要对大自然抗衡。

    风吹雨打,电闪雷鸣,黑乌乌的天宇之下风雨愈加猖狂,愈有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之势,就在这时,忽见黄华峰身上的淡淡莹光陡然爆发,金光大闪,璀璨夺目。随之便见他仰天一声长啸,其声如龙吟,声势浩荡,却仿佛与天地交感一般,隐约应和着风啸雨声,交映着雷电轰鸣。

    正当时,一缕神光冲体而起,仿佛化作神龙遨游九天,唰地一声破开黑漆乌云。性光普照,万物销溶,不过片刻,乌云消散,雷电渐小,风雨渐歇。

    说来话长,其实只是风雨雷电交加,天地感应,生出无坚不摧生生不息的巍然之势,黄华峰借助天人合一,达至道心交泰。此际天地便是黄华峰,黄华峰便是天地,天地威力浩荡无匹,疯狂灌注进黄华峰的体内。

    随着无数天地元气疯狂涌入,太极运转,分化阴阳,体内的真种霎时嗡嗡作响,发出一阵龙鸣虎啸,状如惊涛骇浪,浩荡无匹响彻天地。在这一瞬间,整个中沙群岛都响彻着龙虎齐鸣,其声宏大刚正,余音未尽时嗡嗡作响而不绝,闻者莫不骇然失色。

    有道是:“雷声隆隆震虚空,电光霍霍觅真种。”

    又道:“产在坤,种在乾,乾坤交,真夫妻相恋,真生命育成,圆陀陀,光灼灼,万象生辉。”

    随着这一声龙吟虎啸,真种霎时碎裂化作雾气蒸腾,沿着人体最神秘的黄道中脉升到关元穴中丹田。此际,中黄直透,一缕缕先天真一之精从虚空中来,与真种所化的雾气相合,瞬时在中丹田化作球状雾气。雾气蠕动,呼吸之间便循环三百六十五个周天,然后猛地化作一道淡淡的虚影,正是炼精化炁大成之后成就的不灭元神。

    这时运转的周天,非是小周天,乃是大周天;大药渐成,上补下炼,行的乃是大河车。小周天在于有为,大周天在于无为,到了炼炁化神,一切都是以无为行有为之法,看似不用功,却无时无刻不在参悟中,看似用功,却又不执着于打坐修炼中。

    古语有云:“十月胎圆入圣基。”说的就是大周天以黄庭中丹田为鼎,下丹田为炉。可不要小觑这一步功夫,在道家丹道中,以后天神识为火,先天元神为木,五行生克本是木生火,木为火母,修行时却要逆反而行,火生木,是谓儿产母。儿产母,先天元神即成。

    先天元神之中有一点灵光,称之为真灵。真灵内里又有一缕神光,乃是先天真一之精。先天元神出现之后,三魂七魄便会按一种无上妙法与先天真一之精相容在一起,至此元神不灭人便不会死,而人不死元神便不会灭,是以又称之为不灭元神。

    其实自打固锁精关,使得一身后天浊精不生,先天元精补足,达至返精补脑时,元神便已渐生。炼精化炁时,却也有了元神,只是那时先天真一之精未生,元神尚不是不死不灭,因而一般道家中人都不屑称之为元神。

    化出先天元神乃是炼炁化神的初步,开始与天地感通,天地真阳与我身真阳合归而服食于中黄正道之虚无境中,炁之精微运化强烈而深广,神炁入归大定,动极而静,静极而动,自有无限天机,神息相依于虚空之中,无内无外,肉身之运化任其自然,到此入于真空炼形之初阶。此称之为真阳育胎。

    且说黄华峰到了炼炁化神之境,身形愈加飘渺,待到风雨消散,翌日清晨旭日初升之时,黄华峰忽的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言罢,黄华峰身形一折便落在湖岛上,摄来两块巨石竖在杨柳树旁,然后运指如刀,书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一个人修炼到炼炁化神这等地步,种种方面与以前都不可同日而语,性子更加洒脱、随意、自然,心胸广阔,行事也更加知天机明气数,一切顺天应地。

    故而在庙前书上杜工部这句诗是大有深意的,这短短十个字却是道出了黄华峰大彻大悟而悟出的真谛。以天地为师,以自然为法,再现阴阳演化,融会神通妙术。

    见到黄华峰,两女俱是欣喜,蒋淑云激动道:“可成了?”

    黄华峰微笑道:“功夫不负苦心人,今日终于修得不灭元神,到时元神出窍,呼吸之间便可遨游天地,行遍五湖四海,真是妙不可言。”

    张思璇闻言,奇道:“有那么神奇?你倒是说说怎个妙法?”

    黄华峰笑道:“妙不妙,妙上妙;玄不玄,玄中玄,真是说不清道不明。”说着,黄华峰一指两块巨石上的诗句,道:“你只要读透这两句诗,当可知道怎样个妙法了!”

    两女却是看得个不知所以然来,黄华峰只好道:“一阴一阳谓之道。算了!你们以后会慢慢明白的,现在也不用冥思苦想了。”

    当下黄华峰解答了一些蒋淑云修炼时遇到的疑惑,便带着两女往大殿走去。来到殿门前,黄华峰看了一眼门旁的两个大鼎,忽生灵感道:“我等以后会在此地隐修,却要为这地方取个名字方好,以后这这座宫殿便叫朝圣殿,这湖叫空桑湖,那最高峰当唤造化峰。”

    却是黄华峰忽的想到那位神秘的凤瑟仙姑,若有所思,冥冥中似有牵连,故而灵机一动取了这个名字。

    随后,三人入得大殿,只见五尊石像摆放在正中,他们忙上前拜了一拜。正宗道家传承自远古三皇五帝,他们不拜神,但拜这五人却是理所应当,因为他们正是道家流派的创始人之一。

    此时,黄华峰修成元神,展出的神念饱含念力即精神力,无形无质,可大可小,居中应势,上可穷碧落九霄,下可透幽冥黄泉。待到元神大成,性与道合,虚灵致静,寄托虚空,更是可以一念之间穿透天地古今、三千宇宙乾坤。

    (补上一章)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