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文昌剑宗(下)


本站公告

    吐出最后一口浊气,蒋淑云察看了一下下丹田,顿时喜上眉梢,喜滋滋道:“想不到一宿打坐,真气精进至斯,好像从小溪变大河了!”

    黄华峰笑道:“日出日落的刹那间,一抹性光生出,乃是天地阴阳二气交泰,氤氲紫气诞生。此刻,采氤氲紫气为己所用,对修行一途大有裨益,可以事半功倍。”

    黄华峰的筑基法子乃是实打实的道家绵长的调息炼气之法,讲究按部就班,步步为基,历经千锤百炼,把基础打得夯实。性命双修,筑基时重在命修上,身体是很重要的,故而道家先贤才会创出内家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内家调息炼气的妙法已被证明是最容易采到氤氲紫气的,这也是蒋淑云修炼神速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这是道家功法的妙用嘛!”蒋淑云微微一笑,“道二真人没事了吧?”

    她却是有意扯开话题,瞄了一眼正醒过神来的道二真人,问出心里疑问。见到蒋淑云相问,黄华峰也会意道:“没事,就换了一个躯壳,看起来还年轻了许多呢!”

    黄华峰的语气轻松中夹着一丝得意,擅长夺舍之法,也是成仙不得寻求长生不死的另一途径。他的得瑟,佳人并无回应,反而一脸古怪神色,黄华峰乍现不解之色,奇道:“怎么了?”

    蒋淑云忍俊不禁道:“没什么,只是乍见邋遢的道二真人陡然换了个玉树临风的形象,而且身份也变成了曾经厮杀的敌人,心里一时接受不了罢了。”

    黄华峰听得此话,心下一乐,自己初始时也是一时反应不过来。想了一下,他小声道:“道二真人的记忆现在有点错乱,诸多事情记得颠三倒四的,脑子乱糟糟也记不清自己到底是道二真人还是霍垣,应该是灵魂融合的后遗症。你说话注意点,别一不小心刺激到他了!”

    蒋淑云神色震惊道:“晓得了!多好的一个人,想不到就这样毁了,他这症状还能慢慢痊愈吗?”

    “我似乎想起了一些事情,我们是师兄弟对不对?可是印象中我们怎的又成了生死敌人?”正当黄华峰欲要回话时,忽见道二真人急匆匆赶了过来,一脸热切说道。

    听到此话,饶是黄华峰绞尽脑汁也不知如何回答,此时蒋淑云眼珠子一转,隐含戏谑道:“我来告诉你吧,事情很简单的。你本名霍垣,绰号道二真人,乃是齐云山文昌宗掌教之子。嗯,至于这位仁兄,他与你不打不相识,打过之后方知彼此竟是世交的师兄弟关系。”

    道二真人恍若醍醐灌顶,迷茫立散:“原来如此!只是我怎么会失忆了呢?”

    蒋淑云一向端庄矜持,这时却来了唬弄人的兴致,忽真忽假添油加醋地把事情经过述说了一遍。见到蒋淑云侃侃而谈,说着假话不打草稿,黄华峰那是佩服万分的,金庸大侠说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此言果然不虚。她长得并非倾国倾城,但胜在端庄矜持、雍容高贵,另有一番纯真的韵味,说出来的话自是令人毋庸置疑。

    道二真人无疑是信服蒋淑云所说的话的,他此时方知自己乃是是被一个邪魔(道二真人的原躯壳)猝然偷袭导致失忆。不过人死如灯灭,他很是大度地与黄华峰把自己的原躯壳葬了。

    自今以后,道二真人本名便叫霍垣,成了黄华峰的师弟。但黄华峰虽然认了他,却害怕这个师弟的“师门”前来寻自己复仇,不敢长久逗留,急忙趁早赶路。三人夜宿日行,行色匆匆,不敢走大路,专抄小道行走,一者为了避开倭寇大部队,二者更怕遭遇文昌宗。

    长江以南,倭寇尚未大举进攻,三人先是绕了一个大圈来到黄山,然后走石台县,过江西、湖南至湖北。一路疾走,四日后,三人来到了江西星子县泽泉地带。

    星子县是一个颇为传奇的地方,背依庐山,临近鄱阳湖,自古以来就是儒人雅士挥墨风骚的修隐之地。钟灵毓秀,神秘莫测,千年传承的禅宗便是兴盛于此,山水自有一股巍然之势,令人油然生畏。

    黄华峰三人跨过峭壁,来至观音桥旁,但见一座石桥凌空飞架两边凌崖,桥下壑深万丈,激流穿石,浪涛滚涌,水花飞溅。乍见此状,道二真人不由赞道:“真是鬼斧神工!“

    黄华峰也是颇为感慨,天然的峻峰险境处处有,但像观音桥这般巧夺天工的奇物却是少见。三人趁着观看胜景这会儿,喝了几口泉水解渴,只等歇息过后便再次启程。正在这时,忽听一阵刀剑剧烈激撞的响声霍然传来,阵阵吆喝声急剧暴起,声音渐行渐近,这厮杀像是正往三人落脚处波及。

    三人一阵诧异,不知谁人竟敢在佛门禅宗的地盘上撒野,忙循声望去。一处凌崖上,只见一位青年剑修执着一柄吞吐着青色光芒的宝剑,辣手无情地大肆开杀,口里兀自怒喊道:“好哇!原来你们是东洋人!快说,是不是你们杀了我的霍垣师弟,否则他的宝剑怎会在你们手上?”

    与青年对敌的乃是一位矍铄的扶桑老者,也持着一把宝剑,剑术虽然不及青年,却胜在法力高深,但见两人杀斗得激烈万分,一时难分高下。在两人周围,散落着十数位倭国修士,以合围阵势把两人圈在内里,但却再无人敢靠近前去,显然是被方才杀怕了。

    黄华峰耳目灵聪,看得一清二楚,也把青年的话听得一丝不漏,顿时眉头紧皱,想不到这文昌宗来得那么快,却是如何是好?正当时,只听那扶桑老者狞笑道:“支那人,你到地狱了,自然会有人告诉你!”

    这位青年正是张铉,此时闻言,怒不可竭,一剑逼退敌人,跳出圈外,探手入怀拿出一支响箭往天上一放,霎时响箭鸣动,以一种特殊的波荡传扬开去,千里方圆的修士都可听见。这是齐云山一脉的号箭,听到箭声,但凡齐云山一脉的门人弟子乃及至交好友都会闻声而来。

    青年、宝剑、响箭,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道二真人不无疑惑问道:“那青年人是我的同门吗?我怎么觉得好像认识他似的?”

    “趁他们不注意,我们赶快赶快这是非之地!”黄华峰眼见青年射出响箭,心下大骇,忙低声道:“敌人狡诈,很可能想引你出去,你千万别上当!倘若那青年果真是你的同门,你也无需担忧他的安全,他正在召集人手呢!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先离开这里。”

    道二真人默然,倒是认可了黄华峰的话语。当下三人蹑手蹑脚躲藏着众人的眼光,借着凌崖峭壁的遮掩悄悄溜走,待走到千米之外,立时发足疾奔。但三人虽然小心谨慎,仍然被愈打愈近的双方发现了形迹,只是迫于杀斗,没有余力追杀罢了。

    张铉不经意间看到道二真人的背影,当即惊咦一声,不过由于被倭寇缠得紧,一时半会倒也想不到这身影明显就是自己的“师弟”。

    经过这一段插曲,黄华峰哪还敢带着道二真人向武汉赶去,为了摆脱追兵拦截,三人渡过长江,径直往北方而去。入河南,过洛阳道,三人已然到了中国北地。黄华峰打定主意,先把道二真人这个烫手山芋送给走才是正道,他想,延安的各位革命家会需要这种人才的。

    话表两枝,封钲、冯芮依两人联袂下得齐云山,只是慢了片刻时间,待他们出了宗门已然看不见张铉的踪影了。但师命难违,两人丝毫不敢怠慢,漫山遍野搜寻着张铉的形迹,同时探查霍垣出事的地点。

    这一片山脉,除了齐云山外,尚坐落着黄山,绵延不绝,山大峰高,云深林密,要想找到一个活人都颇为艰难,遑论找一个死尸。绕着这一片地区兜兜转转了老半天,两人依然是一头雾水,找不到丝毫蛛丝马迹。

    落脚在一个山腰上,冯芮依注目四望,皱眉道:“那么大一片山脉,也不知张铉师兄跑哪去了,要是再找不到他,怎么向宗主交待?”

    封钲淡淡道:“怕什么?以他的修为,除了老一辈的怪物,谁还能杀得了他不成?”

    乍听封钲漠然的语气,冯芮依脸色微恼,瞪着他道:“张铉师兄心性纯然,一向不喜参杂进宗门内的纷争,你又何必视他为眼中钉呢?”

    冯芮依不说还好,一说此话,顿时令封钲勃然大怒:“我嫉妒他的修为高过我这个当师兄的,行不行?你要是不习惯我的小人心性,大可离去啊,去找他,他一定会很好对待你的!”

    说着,封钲嘿嘿冷笑。冯芮依乍然变色,就欲拂袖而去,但想及以前种种,她的心立时软了下来,满腔怒气大消。她柔声道:“以前我是一位丑丫头、笨丫头,众位同门的兄弟姐妹都不愿理会我,唯有你照顾着我,我怎么会离你而去呢?就算你打我骂我,我也是不会走的。”

    封钲微微感动,情不自禁握住冯芮依的玉手。便在这时,忽听一声细若游丝的急促响箭声传来,仿佛微弱得难以听见,但封钲、冯芮依两人却觉得这响箭是那么突兀,那么响亮。两人相视一眼,踏着飞剑,朝着声响处一溜烟飞去。

    (今天一章,明天补上一章!刚回来,太累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