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道意之争


本站公告

    清晨,洛阳城外,邙山。

    一处断崖上,于吉与桓飞比肩而立。从崖俯瞰,能见滔滔大河之水奔流东去。目睹

    河山壮丽之色,桓飞不由心怀大畅,抛开一路随军征战的心力 疲乏,闭起眼睛,有

    些贪婪的吸着春晨独有的新鲜湿润气息。

    白发白眉的于吉端详着朝阳下桓飞充满刚毅的脸,昨夜他以无上神功替桓飞疗伤后,

    就已经听桓飞说了自己的来历。“有趣的年青人啊!”于吉微微笑笑。“桓飞,你

    在想什么?”

    听得于吉发问,陶醉不已得桓飞睁开了眼睛,“于真人,小子正在想,世人为何要

    为名利而彼此征战不休?而不懂于如此美丽的河山中去享受充实美好的生活。”

    于吉眼中划过一丝异彩。“我有些明白为何一贯标榜代天择人的管家为何会独独看

    上你了。”说着信手背负身后,再断崖上来回走了几步。

    “哪里?”桓飞摇手,想也不想道,“原本我才不想当什么救世之人,我只想回去

    我自己的时代,不过眼下没有办法可想,我也只是想替天下安定出自己的力而已。”

    顿了顿道:“其实我挺□慕道长和管先生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在这天地间,不为世

    事所扰。”

    于吉脸色微微一抖,现出苦笑之色。“若在十年前,你说的或许没错,而今,我们

    这些方外之人早已被卷入了世事之中了。”说着抬头看了看朝阳,沉声问道:“桓飞

    你可听说过道德经?”

    桓飞略一思索,脑际灵光咋现:“道长说的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那是道家珍籍,

    万世留存啊。”

    于吉眼光一闪,“万世留存?老子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正受我辈信奉。”顿了顿,

    给桓飞解说道:“世人称我等为道人,信奉的道家学说与春秋始传下的儒、法、墨

    等百家并齐,其实道门真正起源於秦亡后的黄老,广传则更是于光武之后。道家信

    奉老子「道」的学说,奉老子为教主,故称道教。”

    说道此,于吉眼神突然一黯,“道家虽经极盛之时,但时至今日,却已一分为二,一

    派就是自古流传下的太平道,而另一派是数十年前四川张陵自称为首代「天师」而

    创出的天师道,之后就是两派为争夺道家正统斗的你死我活。想想就令人心寒。”

    桓飞忽有所悟,问道:“两派是否有各自坚持的道家理想?”

    于吉惊喜交加,“正是。我等太平道,信奉道德经说的大道天下,已己忧人,信奉

    大道者乃天下太平,提倡道者入世悟道,即但凡道者须入世间,以济世救人为己任,

    行止间悟人生大道。若有闲,异日我可将我师所著《太平要术》传于汝一观。”

    桓飞眉头一皱,这样说来太平道家似乎是以天下太平为追求目标。似乎和自己知道

    的道家有所不同。

    “而天师道信奉得悟大道,终如老子般白日飞升,追求的是个人修行。提倡道者出

    世修行,远离世间,专著个人修行,又有什么炼丹之学,信奉的是道家、方士、阴

    阳家和谶纬书的混合物,间或也杂有儒家学说。”于吉不屑道。“总体说来,就是

    入世与出世之争!”

    几句话间,桓飞已经明白了原来天师道才是他所熟悉的道家。

    于吉叹了口气,“本来天师道创立,我等也无异议,百家争鸣嘛。可是,天师道为

    争道家正统之名,数次派高手约战,两派先后死伤高手无数,终结下深怨。”

    桓飞首次听闻这段道家争雄。不由细心听下去。

    “最后终不是善了之局,才有了当年太平道第一高手的吾师南华出面挑战天师张陵

    之事。”

    桓飞不由神往。“这一局究竟是谁胜了?”

    “不分胜负!”

    “不分胜负?”

    于吉点点头,“两人在泰山之巅对战三天,无论武功,道功,互在伯仲之间,最后

    是个和局。”低声一叹:“最后两人达成和议,以大江为届,各自传道,互不侵犯,

    直到其后两人继者续此未终之战。”

    看了看日渐高升,于吉似乎深深陷入了一场回忆,“二十年前,就是我替吾师续此

    未终之战!”

    “道长?!”桓飞一阵惊愕。

    “二十年前,天下已现动荡之局,所以此战对我太平道至关重要,我赶赴泰山,应

    战对手是张陵的后人张衡。”

    “终於幸不辱命,一日一夜后,我与他互对一掌后,两人都身受重伤,我硬压下伤

    势,以假想诈胜了此局,拼着养伤数年,把天师道止在西川传道,为我师弟能在北

    方太平举事提供了时机。”

    桓飞这才有些明白太平起事的主教太平道是什么。对太平道追求的天下太平不敢再

    有小视之心。虚心问道:“太平举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于吉点点头,道:“问的好,自桓帝驾崩,国政日乱,继位的灵帝又优柔寡断,滥

    用私人,亲信奸宦,兼之国策频频出错,面对外族再也无力压服,对内则苛政酷刑,

    迫害天下才人,先后有两次党锢之争。如此外忧内患,苛政之下,百姓民不聊生。

    太平举事只是为了救黎民于水火,灭奸邪平乱天下而已。”

    桓飞终於明白了,正要说话,就听于吉又道出了惊人之语:“其实这只是大条道理,

    太平举事真正的目的则是救民之信仰,以免日后有亡国灭种之局。”

    说着,于吉伸手一指,“就在那里!”

    桓飞顺手看去,依稀那是洛阳之西。

    “洛阳雍关之西,便是毁我黎民信仰,始我大汉之难的根源。”于吉须发皆胀,接

    着一字一顿,仿佛要把字敲入桓飞的心中。

    “若不除去,我炎黄子民终将亡国灭种!”

    ---三国风云起,谁知天下途!---

    ***

    张陵:不认识俺么?张天师总知道吧?不知道?张道陵就是俺。

    张衡:不认识俺?张鲁他爹。

    作者笑:又是大家猜的时间,请大家猜猜洛阳之西究竟有什么?如果熟悉历史,应

    该马上知道答案。哈哈。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