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起点


本站公告

    五天后,热闹非凡的山里纳邦村终于重归平静。由于陆续有人加入,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收集到的草木灰平均有三千筐之多,五天下来,共收草木灰一万四千多筐,李云帆共为此支出150余两白银,李家偌大的菜园已被堆积如山的草木灰占去了一半。

    每人除了从挣到了约三钱银子外,还得到了一块至少价值三钱银子的肥皂。一时间,肥皂这么个昂贵、稀罕的物事就以这样的方式在山里纳邦村的各个角落里流传了起来。

    三钱银子虽不算多,但在这年月也勉强够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口粮。这在闹饥荒时更是救命钱。众人感念李云帆的恩德,和那土人的械斗却早已被忘到了一边,这场风波算是平息了。

    而那些土居汉人毕竟与这边的客家人矛盾很深,到五天结束,在李兆丰的柜台上也没出现一个土人的身影。也不知道是他们不敢过来,还是压根就没人将这条挣钱的路子告诉他们。

    众人歇了,李云帆、李兆丰和石达开却越发忙碌了起来。除去存放草灰的地方,那五亩多的菜园已经被制造肥皂的大锅占了个满满当当。菜园旁边的几亩地李云帆也准备买下,一并作为未来的肥皂厂厂址。

    由于怕雨季来临让草灰受潮,所以肥皂的生产也开始加速。经过李云帆一段时间的实验、改进,一整套还算完备的肥皂制造工序被确定下来。

    然后李云帆又以每人每月五钱银子的月钱留下了那些棚户、无地耕种的壮人和客家人约一百五十人,算是这肥皂厂的第一批员工。

    这些人中的八十人按照生产的工序被分成五个项目组,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可以开始工作,李云帆一直留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着手挑选头脑灵活、聪明好学的年轻人重点辅导,以此培养未来的工长。

    与此同时,由于生产肥皂需要生石灰,李云帆和石达开在那座刚被山火烧掉的山脚下,开一家石灰厂。

    李云帆又想起现代水泥的制造应该就是石灰石与黏土混合后高温煅烧后的产物。所以在建立这个石灰厂的同时,研究水泥是下一步的工作。石灰厂的筹建则又用去了大约五十个人。

    剩下的二十多人则被用来筹备一个供应肥皂厂油品原料的榨油厂。由于这榨油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计,因此李云帆决定通过收购几家已有的榨油作坊并通过整合、留用原有人才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李兆丰已经与几家作坊的东家开始接洽。

    不得不说,在这次化解来土械斗的活动中,李兆丰默默无闻但却帮李云帆分担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他的存在让李云帆可以从很多具体的事务中脱身,来居中统筹整个计划的施行。

    而石达开最大的作用则在于他在客家人、壮人里的很高的声望。别看他还不到17岁,但只要有他在,总能让数百号人镇得服服帖帖,各安其事。

    而与这些雄心勃勃的计划相配套的是李云帆根据记忆和自己设计出来的一项项规章制度。这些规矩涵盖之广、规范之细致已经远远超出了现在普通的手工作坊的程度。

    军人出身的李云帆深知凭空搞起三个可以容纳一百五十号人就业的厂子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他要面对的是这些不识字、没什么协作经验和拥有种种劣根性的清朝农民。

    让一个农民变成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人并没有那么简单,那么一整套完善、甚至有些严苛的制度、并保证其切实的得到执行便显得非常必要。毕竟李云帆想得是以这几个厂子来作为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有力的支点,而不是单纯想养活这一百多人……

    ……

    在前几日第一次得知李云帆真实的想法后,石达开、李兆丰等人虽有一定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李云帆这建立三个厂子、容纳一百五十到二百人就业的想法给震住了。

    五天时间给五百号人散出一百五十两银子容易,可长期养活一百五十号人可不是闹着玩的。每人每月五钱银子外加一顿午饭,这一个月下来光工钱差不多就要近百两银子。再加上各种原料、给官府老爷们的上下打点的花销,要一旦生意不好,李云帆手里那八九百两银子都不够糟半年的。

    石达开当时的意见就是让李云帆先别这么着急地铺开大干,还是先慢慢将这个小规模的制皂作坊运营起来,然后在徐图进取。

    李兆丰则还是默然地执行着李云帆下达的指示。不过在心底里,李兆丰对李云帆的这些作为还是很好奇的,其实打从他这位堂兄决定减租减息开始,李兆丰就想看看李云帆到底要做些什么。

    李云帆知道石达开等人身上的小农意识的局限性。这个时候还处于封建农业社会的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资本的真正威力。小农意识让人将辛苦挣来的钱攒起来。而资本的运作却是要求如何更合理地将钱花出去以换来更多的钱。

    而且李云帆也明白自己没有这慢慢发展的时间。再过不到四年,这里就会爆发一场绵延14年的暴力革命。如果他不能在这四年里拥有一定的实力,那等到乱象纷呈之际,在座的各位包括石达开和李云帆都只能像一片片枯叶般在滚滚大潮中随波逐流罢了,这是他最不愿以看到的局面。

    所以李云帆又拿出了他花好几个夜晚加班加点赶出来的三个工厂筹建的详细计划书和一些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系列的工人培训计划和工厂的规章制度。

    第一次见识到这种集中体现了现代军事参谋专业化作业,以及运筹学、管理学和控制理论等多学科的综合协作而成的可行性计划和规章,包括石达开、李兆丰在内的所有人都如同听天书一般。再加上李云帆一手简体字也给双方的交流产生障碍。不过解决方法也简单,由李云帆朗读,石达开记录下来,算是完成了文件的翻译。

    就这样,李云帆不等石达开、李兆丰将整个计划全部消化,便迅速地开始了动作。他每晚都将第二天要执行的各种任务细化、摘要,然后在第二天开工前的一个小时里召集石达开、李兆丰在内的十个人开会,给他们详细讲解每天需要做的各项工作的重点。

    后来加入核心会议的七个人里有三个是石达开的亲戚,有四人则是李家的年轻子弟。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或多或少都读过些书,年纪又都不大,可塑性较强。所以他们加上石达开、李兆丰和李云帆这十人就构成了最初的领导层。

    石达开的能力自然可以独挡一面,他被分派去筹建石灰厂。李兆丰带着一学过些数学和算账的人来负责几个厂子的总体财务。而其他六人则两人一组负责各项事务,李云帆居中调度,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开始几天,问题自然源源不断,李云帆的工作量很大。但一段时间过后,当众人逐渐领会了李云帆的意图和工作的重点后,各项工作的推进速度得到了提升。

    再加上李云帆分批次给个组别的工人的培训逐渐展开和深入,从肥皂厂开始、再到石灰厂,至少这两个厂子的生产可以小部分顺利运营了起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