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亲自登门


本站公告

    对赵国的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之后,下面就该进一步了解赵抗这个人了。目前虞允文只总结出赵抗这人守信、公正,而其他方面则一无所知。因为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同。要从这些差异极大的叙述中找出真相,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没有办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虞允文最后还是决定先借自荐和赵抗面谈一次再说,至于劝服赵抗这件事,可以等充分了解他之后再做。于是,虞允文便在赵抗例行接见各路人才的日子来到了招贤馆,结果他却发现赵抗根本没来,难道他招贤只是一时之兴吗?一问之下才知道,并不是停止招贤,而是为了提高效率,改成自荐者每人呈递一篇不超过百字的介绍自己的简短文章,然后赵抗再从中选择出对自己有用的人才予以接见,这样一来速度便可以大幅提高。

    事实上,这几个月里,赵抗已经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招贤上,虽然自己不堪的名声对其有较大的不利影响,但来自荐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不过赵抗很快就发现,这样每个人都接见过去,实在太消耗时间了。而且会造成大量人才由于运气不好,始终得不到面君的机会。

    于是赵抗便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要求每人写篇简短的自荐文章,因为赵国的行政风格是简单而高效,如果他们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么便没有留下去的必要了。不过考虑到,这样可能会忽略掉那些能力一般但眼光出众的人才,赵抗又加了一条,除了写自荐文章以外,也可以指出赵国治国治军方针与措施中的不当之处,一样不能超过一百字。

    事实上,虽然之前的招贤效率不高,但还是来了不少人才,其中口才机变出众的有三人,很适合做外交使节;能够胜任市长(赵国地方分市、县两级,行政主官称为长,与军队同,方便百姓理解,市长就直接对中央负责,目前他们的上司是赵抗本人,将来则是开府丞相。)一职的有二人,能够胜任县长一职的有十一人。至于能力稍差一些,但也能担任一些辅助官职的三流人才,赵抗则是采取写出短评后,让各级主官自行挑选的方法,收效不错。

    除了这些正规的人才以外,招贤还招到了一些“歪才”,比如一个叫金石的中年人,擅长模仿字迹,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即使以赵抗那敏锐无比的观察力,不仔细看的话也是分辨不出来的,更不要说其他人了。诸如此类的还有十几人,这些人在大陆诸国往往是不受重视的,赵抗则不然,只要有用,他便会留下,这些“歪才”们自然一个个感激涕零。

    虽然这几个月来颇有收获,但是能够胜任几个要职的大贤,却一个都没有。所以赵抗仍然不得不一人干几个人的活,每天只能睡不到二个时辰,要是一般人早就垮了。如果赵抗要求放低一点,他现在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可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赵抗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所以他便只好继续劳累下去,直到有真正的王佐之才出现。

    除了忙于公务,赵抗还尽量挤出时间读书,他在建国后的第二天,就发布了一个诏令。他将自己看过的书籍目录列出,要求境内臣民如果献上目录以外的书籍,便可以受重赏,当然,也不是什么书都要,他同时还列出自己感兴趣的范围,在其中的书籍才收。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快就有数千册各式书籍献上,其中甚至还有一些是竹简,赵抗的知识量也因此而进一步增加。

    江晨星自认对赵抗很了解,但她怎么也想不通,明明是一个这么懒的人,怎么在工作和学习时能如此勤奋。赵抗的解释是“工作是没办法,目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能我来做,再苦也得坚持下去。至于学习嘛,我喜欢学习,所以并不觉得苦,我懒归懒,思考可是很积极的。”

    招贤的方式更改以后,赵抗的时间宽松了一些。虽然每天都要花点时间,看几十篇至百十篇自荐文章,但比起一个个接见来说,可要有效率得多了。

    “终于看到批评文章了!”,赵抗不觉精神一振。这几天里收到的全是自荐文章,没一个人敢对赵国的方针政策批评鞭笞的,令赵抗很是失望。他所渴求的大才,必须是个敢担待、有魄力之人,如果连批评政策的勇气都没有,就算能力再强,也是坐不了这个位置的。赵抗眼神略略扫过,发现这篇文章好像超过了百字,本来按规矩是要丢掉的,但是赵抗难得收到一篇批评文章,所以还是耐心读了下去。

    “首先是外交方面,这里面说得很有道理啊!”,赵抗忍不住赞了一句,这篇文章说道,赵国的外交政策非常失败,居然与天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敌对关系。而就算国力再强盛,在同一时间也只应该有一个敌对国家,也即是说必须团结尽可能多的盟友为我所用,集中力量打击对赵国威胁最大的国家或势力。

    其实这一点赵抗也已经意识到了,但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解决这个问题。国内他抽不出身,再说他口才并不是强项,名声又那么差,自己去的话,说不定还有反效果。虽然前不久招到了三个外交型的人才,但也只是彼此关系良好时才能胜任,要靠他们改善赵国糟糕的对外关系,根本就没可能。

    “这家伙居然还卖了关子,说解决的方法等面谈时再详细解说......”,赵抗笑骂道。

    接下来是军事方面,才看两句就到百字了,赵抗笑道,“居然说,已满百字,后面的没兴趣可以不看,这家伙挺有意思的啊!”,他当然是接下去看拉,文章中提出赵国目前穷兵黩武,并不是好事,“国虽大,好战必亡!”

    对于这个观点,赵抗有自己的想法,不过他也没因此而生气。毕竟人无完人,对方并不了解赵国核心的机密,当然不可能什么都正确,这点有必要在见面时进行解释。

    “不过谈到南洋诸国,他的这个主意倒是很有参考价值,扶植傀儡政权吗?”,赵抗对此很感兴趣,目前剩下的南洋国家都多少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同化起来难度较小。而且他们没有尚武的传统,拿来练兵的价值其实也不算太大。这篇文章提到的方法,倒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既能保证南海航线的安全,又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赵抗接着看下去,“关于引进更多移民的问题,如果财政可以负担,那么便可以采取出钱赎买奴仆或奴隶的方法,这很有价值。金国目前手中至少还有二百多万奴隶,而西夏手里也有数十万,南宋的奴仆数量应该也有几十万,另外,南宋还有几百万被大庄园限制自由的佃农。这些人如果全赎出来的话,我国的人口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增。财政上应该吃得消,奴隶也并不是很贵,何况我也不是每个都赎,其中素质较好的应该人数在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的样子,以我目前手中雄厚的财力,绝对没有问题。”,现在赵抗觉得自己已经没必要再看下去,尽快见到作者才是当务之急。

    很快,招贤馆的馆长就被传唤过来,“这篇文章是谁写的?”,赵抗指着刚看的那篇文章问道,

    “完了,我就知道要出事,明明陛下治理得那么好,你瞎批评个啥啊!”,馆长以为是那篇文章触怒了赵抗,脸色都变了。那篇文章正是虞允文所写,虞允文待人谦和,才学过人,相貌堂堂而又气质优雅,馆长对他的印象其实是很好的。想到这里,馆长连忙为其开脱道,“陛下您千万别动怒,这是个脑子不正常的无知小子写的,我们大赵一片繁荣,哪儿有这么多弊政啊!”。

    “脑子不正常?”,赵抗冷笑一声,“你脑子才不正常!他叫什么名字,现在住在哪儿?”

    馆长不敢隐瞒,答道,“他说他叫余文,四川人,目前住在离招贤馆不远的一个小客栈里。”,说完心生叹息,“不是我不帮你,自求多福吧!”。“余文”是虞允文自报的假名,他并不想真的在赵国任职,自然不会报出真名了,至于籍贯,因为口音是瞒不了的,所以就干脆说了老实话。在此刻馆长心中,这个“余文”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真是可惜了......

    “呃,你先在就带他来见我!”,赵抗站起身来对馆长说道。

    馆长听后一愣,“看陛下的表情,不像是要惩罚他啊,不过也难说,陛下向来喜怒无常的......”

    “你还站那发什么楞啊?”,赵抗呵斥道,“还不快去!”

    馆长这才反应过来,就要转身离开,却听见赵抗又说道,“算了,你带路,我去他那吧!”

    “看来真的不是要惩罚他啊......”,馆长心里松了一口气。

    在临走之前,赵抗又向馆长询问了虞允文的相貌口音等情况,在知道他有身高达到六尺四寸这个少有的特征,而且显然家世也算不错之后,他便命令情报部门立即从已掌握资料里查查,看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随后便离开了王府。

    因为距离不远,很快赵抗便到了那家客栈。可惜虞允文外出逛书店了,现在还没回来,馆长就要派人去找,赵抗却摇摇手,“无妨,我等会就是了,就当是休息一下了。”,因为和虞允文所谈的内容可能涉及机密,所以客栈里的客人全被请出去了,当然赵抗还是自掏腰包赔偿了每人两天的住宿费。同时,柳叶和三十六女卫也将整个客栈控制下来,以绝对保证不出意外。“陛下,这么做不会把他吓跑吧?”,柳叶问道,确实这个架势有些过于夸张了,如果判断力差的人可能还以为是要抓人呢,而胆小的人还真会被吓跑。

    赵抗听后只是笑笑,“放心,敢写这种文章的人,怎么可能会被这架势吓走?再说如果他连是不是来抓他,都看不出来,也就不值得我如此看重了。”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虞允文和时俊回来了,看到眼前这阵仗,时俊连忙一脸警惕地拉住虞允文。虞允文却将他的手挡开,说道,“没事,你看那些护卫的眼神,虽然警戒心很强,却没什么杀气,进去吧。”

    由于虞允文的相貌特征太明显,连女卫们都认出这正是赵抗要找的人,就立刻通知了在里面等待兼休息的赵抗。赵抗立刻出迎,连有些凌乱的头发都没来得及整理。这是虞允文第一次在近距离见到赵抗,他得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果然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啊。”

    虽然相貌体型几近完美,但过于随便以至于显得有些缺乏教养的行为举止,使得赵抗缺乏那种与之相称的高贵气质,虞允文不由微皱了下眉头。赵抗刚要开口,就见一个应该是情报人员的黑衣男子有些突兀地出现在他身边,他便接过递来的密件看了起来。很快赵抗便收起密件,对虞允文说道,“余文是你的化名,你的真名叫虞允文,表字彬甫,四川仁寿县人,父亲虞祺是现任四川梓州知州,我说的对吗?”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