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宣室策对


本站公告

    如刚进入宣室,迎面便见一身玄服白衬的天子深情着自己。 贾如还没来得及跪伏在地,天子已经抢先一步双臂相扶,硬生生将他托住,同时开口说道:“好你个贾三缸,朕……朕足足等了你一年啦!

    “贾三缸?”,贾如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哈哈一笑后抬手向上托起天子的双臂,就着半跪之势说道:“臣,陈仓县令贾如拜见陛下!”。

    “好好好!你我之间,不需搞这套繁文缛节”,萧问天笑着把贾如拉起来,上下打量他两眼后跟着说道,“起来,让朕好好瞧瞧,身板还硬朗否?你这幅身板呀,朕还要借用几十年呢!”。

    “回陛下,臣草莽之人、起身芥末,无它,惟命卑寿长耳!”。

    萧问天听贾如如此回复,含笑瞪了他一眼道:“什么叫草莽之人、起身芥末?朕偏要说,将相本无种,历数我大汉的将军丞相,多半都是一朝将相天下闻。贾如啊,将相之气度,你该学一学了,京都朝堂可不是陈仓小县”。

    天子这么说,表面上是在训斥。可贾如哪能不明白,天子只字片语之间,已经把他将来的路设计好了。而且,今后肯定会一步一步将他推上合适的位置,需要的不过是时间罢了。

    “陛下放心,臣省得”,贾如敛容正色道,“卑臣既然来了,就没想再回去。陛下对臣心心相惜,昔日陈仓之时臣早就铭记在心。而今,陛下以少年锐气廓清朝野掣肘,如蛟龙入海而腾挪于天地之间。臣虽不才,恰逢此建功立业之盛世,安能不用命乎!”。

    “好!雄心尚在,大有可为呀!”,萧问天的赞许脱口而出,“来来,坐下说,就跟朕一起在台阶上坐吧。朕可有满肚子的疑问请教于你呢!”,萧问天指了指身后的漆木台阶说道。

    天子此举无非出于恩宠,可贾如哪里敢跟天子比肩而坐?饶是贾如向来放浪不羁、杯盏之间时常睥睨天下,但君臣尊卑可是大防,出自儒门的他不会连这点规矩都不懂。

    低头环顾四周,贾如弯腰拾起不远处的一块席垫,挨着萧问天的下首跪坐下来,略整衣袍之后说道:“陛下请讲,但凡臣想过的、知道地,定会一一仔细禀明”。

    萧问天不再勉强贾如。自己一屁股就着台阶坐下。思索片刻后正欲发问。不料身后地赵一躬着腰。手里拿块绣团打断了他地话头。“陛下哎。天甚寒、地底下凉着呢。您还是垫块东西吧”。

    萧问天没说什么。随手接过绣团垫于臀下。看着贾如便打开了话匣子:“贾如啊。这一路。你和许党定是日夜兼程吧?要不你先且休息休息?”。

    “不用不用”。贾如连忙摇头婉拒了天子地好意。“这一路呀。臣与骑郎将且饮且走。于马背之上遍阅我大汉地壮丽河山。快哉快哉!所以呀。陛下尽管放心。卑臣地精神头好着呢”。

    话说回来。其实萧问天也没那个耐心再多等上一时半刻。所谓夜长梦多。王商已经拘押两日。有些事情不能再拖了。必须给太皇太后和朝中地公卿大臣们一个明白无误地交代。

    具体怎样处置王商三人。萧问天心中已有成见。他犹豫不定地是。王商既去。在朝中必然会留下一片巨大地权位真空。该由哪些人去填补为好?想想自己地舅舅王凤说要面见自己。多半与此有关。一叶而知秋。如今地朝局。看似一片平静之下。不知有几多势力在暗中蠢蠢欲动呢!

    还有。即使属于自己地班底完全搭建妥当。那也算不上自己目标地终点。

    恰恰相反,择贤能者上位,不过是自己一展宏图之志的**。可是,纵然有万丈雄心,家国大事并非儿戏,非自己一人之力所能及也,千头万绪又该从何处入手?而贾如,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文士,正是自己应该求助地人。

    于是,萧问天把话转入正题,收起一直挂在嘴角之上的笑意,开口说道:“如此也好!不瞒你说,适逢朝局大变,许多事情朕心中还无定见。这几日当中,朕无时无刻不在焦急地盼望你能早些到来呀!”。

    天子还没有发问,贾如脸上挂着浅浅微笑,只管静静地听着。他知道自己该扮演什么角色,他也知道,天子肯定会把他心中的疑虑细细阐明。

    果然,没有停歇多久,贾如听见天子继续娓娓而谈:“贾如,毋庸讳言,我大汉朝延续一百多年后,积聚至今已有不

    病。国力疲惫、百姓困苦,朝政昏然、吏不得力,方面与民争利。以致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社会阶层之间矛盾重重、对立尖锐。你给朕说说,这样一种状况,朕到底能做些什么?又该从何处入手?”。

    天子越说越心急,那种掩饰不住的痛心之情溢于言表。贾如待天子言毕,也不寻思些花言巧语加以安慰,一句斩钉截铁的话脱口而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凡事应一步一步来。卑臣以为,陛下当前应优先考虑两件事:其一、彻底整顿吏治,革新行官制;其二、强化君权,牢牢将大汉的军队握在手中!”。

    贾如奏对地两项,萧问天已经考虑到一半,那就是整顿吏治、革新官制的问题。

    而那后一面项,正好点醒了萧问天。他想起来汉朝之前的那个年代,想起了一句永远颠不破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一个上位者,一个驾驭万民的皇帝,把军权牢牢掌控在手中实在太重要了!所谓政令,只要有国家这个物什存在,它就永远跟在军令之后。只要背后坚定地站立着忠于国家、忠于自己这个皇帝地雄师铁骑,那自己的话,还有谁敢不听?!

    “有道理!”,萧问天不由得赞出声来,“贾如呀贾如,你果然有些不拘一格地心思!嗯……这两项不过是一个基础,要想我大汉的富强,这些远远不够哇!你应该知道,朕,并不想做一个守成之君”。展望国家未来地发展,萧问天还想再听听贾如的后续之策。

    “陛下,这些说起来话就长了”,贾如回道,“泛泛而谈,首先得倡教化,给天下地士子百姓一个共同信仰,使我大汉之民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优越感;其次,在人才的遴选擢拔、考评等诸多方面进行改制,务必疏通每一个子民的晋身之途,如此方能广纳贤才;还有,移风易俗,提倡尚武之道。所谓腹有诗书、腰悬长剑,我大汉的士子都应当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

    “还有么?”,贾如的话音刚落,萧问天紧随而问。

    “当然还有!”,贾如笑道,“上面几点只是精神品貌层面上的事情。所谓大国强民,不仅要有强悍的精神,更要有富足的物质。要想国运长盛不衰,富民才是根本!所以,在爵禄、律法、田制、税赋、丁口、农工商制上都要更化改制,让利于民,力求富之。民富则安、民安则天下定。民心即天下呀,陛下!”。

    “说得好!”,萧问天拍案而起,口中不断的复述着:“大国强民,不仅要有强悍的精神,更要有富足的物质……民富则安、民安则天下定,民心即天下!说得太好了,甚合朕意、甚合朕意!”。

    萧问天的双臂环抱胸前,在殿中的方柱之下来回折转两圈后继续说道:“概括你的说法,其一是统一天下万民之思想,增强对我华夏民族的认同;其二,倡导相对公平,只要是有才之士,不分门第、不问出身,朝廷悉数收入囊中;其三,藏富于民,贫者愈贫、富者更富之势要把握在一定的限度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革新官制、军制,大力强化中央集权。贾如,是这个意思吗?”。

    “回陛下,卑臣是这个意思。但臣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都是些大而空乏之言,真要行动起来,还需要许多细致的条文方案才行”,说到这里,贾如沉默一阵,似乎在心里盘算着什么。

    少顷,贾如抬起头看着天子说道:“陛下,汉家治国自有制度,王霸之道相杂之。臣窃以为,这也是当世无出其右的治国思想。臣的那些革新主张,不过是在“王”、“霸”二字的具体内容上做文章。“王”、“霸”二字啊,背后隐藏着万千之言啦!至于如何改,方方面面的琐碎之处,臣认为不是一日一夜就能替陛下讲完的”。

    “嗯,这个朕知道”,萧问天点了点头,“其实朕关心的,就是你刚才阐述过的那些东西,朕只需要掌握战略上的脉络。至于更化改制上的具体方案条文,不是有你在么?朕不会去插手的。总之,你要明白朕的意思,你要替朕革新出一个锐意进取、知礼尚武的华夏民族,你要替朕革新出一个钱粮满仓、兵威赫赫的中央之国!知道么,这是你我之宿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