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自幼聪明好学,16岁时离家求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他与其侄陈庸、陈谕同中进士,时人称“陈家三俊”。陈一生在外多处为官,善察民情,清政廉洁,《宋史》称其“为政严而不残,不愧为清官良吏。”
陈任长沙知县时,当地有名海印国师的恶霸和尚,因常出入章献皇后娘家府第,广结权贵,仗势占人民田,夺人园林,庶民敢怒而不敢言。陈知情后,不惧权贵,惩治海印,收其强占的民田园林退还民众,县人为之震动,赞颂不绝。
陈任湖北房州知州时,房州竹山有名党军子的大盗,杀人越货,极其猖獗。供奉官崔德斌奉令缉捕此盗。崔缉盗不得而枉杀山民向氏,并枭首南阳伪称党军子。陈希亮识破此冤案,将崔德斌收监后流放通州。后陈捕杀真党军子于商州,县人大快。
宋嘉佑二年(1057),陈任开封府判官,朝廷因三司事务繁忙,命陈兼任“开拆司。”时荣州(今四川荣县)产盐,曾有十八口盐井卤水枯竭,当地税官不顾盐户被没收财物,并酌情减免盐税,深受盐民拥戴。
陈任陕西凤翔知县时,适逢当地饥荒,陈令粮官借发官仓粮谷十二万石赈济,粮官深恐难于回收,陈以身担保,使粮谷得以借发。秋收以后,民众主动归还,咸感其德。
北宋时,汴河改道流往宿州(今安徽宿县),后汴河之桥被洪水冲毁。其时在宿州的陈希亮为此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横跨汴河、用巨木架空而成的“飞桥”,既便利行船,又消除了过去“水与桥争”之患。为此,朝廷下诏褒扬陈希亮,并推广此“飞桥”建造法。此建桥法是当时世界桥梁建造史上绝无仅有的,中国艺术瑰宝《清明上河图》中,便画有此类“飞桥”。
宋英宗即位后,陈希亮退官归隐,不久病逝。后朝廷追赠陈为工部侍郎,其遗作有《陈希亮文集》10卷,以及《钩易图辩》、《制器尚象论》等书卷。
青神县内盛产多种竹子,尤以茨竹(也称慈竹)资源特别丰富。农户宅旁,家家种茨竹,户户有竹林;山野河岸之间,也有大量茨竹分布。据测定:全县蓄积量达5600万公斤,年采伐量可达成1800多万公斤,具有筒长、节稀、纤维长、拉力好、韧性强、易于启篾拉丝以及耐水、耐酸、耐碱、受冷热巨变不起化学反应等特点。多年来,群众以茨竹为原料,从事竹编生产,世为传统。本世纪60年代后,竹编逐步由自编自用发展为商品化生产,由简单实用的传统竹编发展为重视欣赏、兼顾实用的工艺竹编。产品愈出愈新,工艺愈转愈精由粗编、细编而至精编、套绘精编。到80年代,工艺竹编产品达830多个品种,内销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外销欧、美、港、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国内外许多艺术、文物馆所和名人大家的赞赏,有的作为珍品收藏陈列。“青神竹编”发展成为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门类,县获“竹编之乡”的称号。1990年,全县专、副业工艺竹编人员共达6000余户,计2.9万余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年总产值261万元,从业人员人均增收90元,相当于当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32元)的16.92%。
“青神竹编”按照外观形状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套绘竹编3个大类。各类竹编均拥有当今名师高手,产品特色纷呈。其中,著名的有:被称为“竹编状元”的竹编艺术师殷超、艺术师吴德全、助理艺术师陈云华以及竹编高手李建华、袁汉清、罗华灿等人。
扇类:以旅游工艺扇为主体,有宫扇、桃扇、团扇、五角扇、蝴蝶扇、儿童扇、染色扇、彩扇等50多个品种。具有扇体玲珑轻便,扇面插图生动,做工考究,实用与欣赏结合等特点。县内竹编厂家及农村专业户均能生产。编制时取“一年青”优质茨竹。裁截成筒,退去竹青,启成薄如纸张、细达16丝以上的篾丝(每厘米宽度分丝16片以上),晾干染色,然后按照设计式样及插花、插字图案编织扇体,编成后再通过“圆边”、“插柄”而成。由县竹编工艺厂生产的旅游工艺扇从1984年以来,先后获四川省计划经济委员会金质奖,被评为1985年四川省优质产品、第18届全国旅游产品暨内销工艺品交易会优秀产品、1988年全国轻工名优产品展销订货会“群众满意工艺品”,广销杜甫草堂、峨眉山、庐山、黄山、桂林等许多旅游景区。所编儿童扇1988年被四川省儿童用品委员会评为优秀儿童用品,随旅游工艺扇一起畅销各地。
席类:包括床席、枕席、几垫、椅披、沙发垫,等等。具有实用、美观、高雅、清凉、透气等特点。床席多用带青长蔑,编作人字、方格、万字等面花。其余品种则与编制扇类相仿,唯更重实用,每多顾客慕名订购。
挂屏类:包括各种类型的中堂、条幅、横幅、楹联、斗方、扇屏,多属欣赏型高档精编。具有构思新颖,做工精细,风格高雅,图象逼真等特色。屏面可随人意愿,编织各种不同形式的山水、人物、书法、绘画、花鸟、虫鱼,功同以笔临纸,更显高雅隽秀。操作工艺类似扇类,但要求更高。一般要先行设计,制成图案,然后对应图案编制。篾丝要求“细若绢丝,薄如蝉羽”,行蔑要求“丝毫不差,扣合原稿”,编制难度很大。一些珍品为适应顾客“藏珍秘奇”的要求,生产厂家往往应买方要求实行限量生产。其代表作品主要有:
画屏•“九龙屏”由中岩竹编工艺厂创作,县竹编工艺厂和中岩竹编工艺厂均有生产。其中,县竹编工艺厂生产的“九龙屏”在80年代中期一幅价值3000元。中岩竹编工艺厂生产的“九龙屏”为北京博物馆收藏。画面水天相接,九龙飞舞盘旋,吞云吐雾,吐水喷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隐寓“龙的传人”正奋起腾飞。
画屏•徐悲鸿“奔马图”中岩竹编工艺厂及县竹编工艺厂独创产品。“百帝图”屏画编织了中国历史上从炎帝开始到“末代皇帝”溥仪为止的100位皇帝像,人物造型都不相同。“百子图”则编织了各种不同体态的100个幼儿。工艺水平都很精湛,日本客商订购“百帝图”、“百子图”各5件,以作收藏。
书法组合挂屏•苏东坡手书《楚颂》、《赤壁怀古》由中岩竹编工艺厂首创。中岩竹编工艺厂和县职业中学校办竹编工艺工厂生产。每屏由4幅条屏组成,全按坡翁手体,惟妙惟肖,几可乱真,深受各界名家赞叹。
佛像挂屏•“乐山大佛”由乐山市电影公司姜成俊设计,县属竹宝斋竹编工艺厂厂长殷超于1982年编制。佛像庄严,气氛肃穆,构意和做工均属上乘,被乐山市人民政府购作礼品赠送联合国人口普查代表团贵宾。
画屏•“骏马图”、“熊猫图”、“梅竹图”均为县职业中学校办竹编工艺厂于1990年亚运会召开时应乐山市教委订购生产,作为捐赠亚运村礼品。“骏马图”和“熊猫图”各长3.29米、宽1.29米。骏马神采飞扬,熊猫憨态可掬。分别被陈列于亚运村贵宾接待室。其余50幅“梅竹图”条幅,被分赠各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及高级官员。
书、画配挂屏•“乌尤寺山门”殷超创制产品,屏面正中为乐山乌尤寺山门,两侧配以对联:“绿影一堆飘不去,松涛竹韵水中央”。被作为政府礼品赠与日本贵宾。
双面画屏•“秋雪图”县职中校办厂创制。产品正面运用描绘手法,编成落叶扬枝、小桥流水、老翁茅舍的隆冬写意;背面运用衬托技巧,呈现银珠挂枝、薄水轻冰、皑皑白雪的寒冬景象。表里互为衬托,更增加了屏画的新意。
此外,还有“迎客松”、“仕女图”、“鹰击长空”、“兰草蝴蝶”、“八仙过海”、“喜鹊闹梅”等,都颇有代表性。
篾编:以生产各式提篮、挂篼、花插、盆套、果盘、旅游帽等实用欣赏型产品为主,间或应市场需求,少量生产专供观赏的工艺品。其主导产品具有精致、美观、实用、价廉等特点。工艺特色是运用平面竹编技巧编织各种立体物件,融平面竹编与立体竹编为一体。编制时,一般均有模架,运用事先备好的蔑丝在模架上编出主体,然后“锁边”、“插饰”、有的并需“插衬”、“插筐”、“插提手”。因产品不同,蔑丝有扁丝、圆丝、蔑片、篾皮之分;粗、细、宽、窄也各不相同。技艺虽不如挂屏精、细、难作,但亦十分讲究。其代表作品有“船型提篮”和“竹编金鱼”。均为县竹编工艺厂生产,同于1982年赴罗马尼亚展销,分别获得四川省对外友协一等奖和全省优秀奖。最富代表性的作品有3代“竹龙”,在80年代后期曾轰动成都、乐山等地。
第一代•“长龙过江”1988年春节应乐山市要求,由县文化局组织策划,汪明中、唐桂元、殷超、李建华、杨德龙等人集体设计制作。龙身全长30米,龙体直径1米,分为龙头、龙眼、龙身、龙鳞、龙口、龙须6大部分,全由竹编合成。龙头主骨架为一细编篓状配以额、角造型;龙眼为圆箩上辍圆篼;龙身由10多节2米多长、可以单独转动的竹篓连成;龙鳞由1000多把不同形状、规格的工艺扇组装;龙口上唇作箕状、下唇为一大花篮;龙须全是斑竹马鞭。表演之日,乐山全城轰动,引为壮观。
第二代•“神龙飞舞”1989年6月为参与乐山市龙舟经济交易会而制。较之第一代,更精、更轻、更活,并新增了仪仗队竹编配套饰物。出游“飞舞”之日,“龙”字前领,后随4面宫幡,再是两盏全由小屏组合而成的宫灯,灯后两面巨形宫扇;“神龙”两侧,各有1小龙穿梭巡弋,再配以烟幕作云雾状,气势雄伟,“神”气活现。龙舟经济交易会开幕式上,“神龙”通过主席台时,中央领导张爱萍和省、市与会领导均大加赞赏,报以热烈掌声。
第三代,“双龙闹海”1990年春节,殷超应成都文化公园邀请,为参加成都市“花会”展览而作。两条龙各长30多米,龙身最大直径1.1米。《四川日报》以“全国最大的竹编龙”为题作了专门报导,备受中外参观人士称赞。
竹制品以罗华灿为代表,生产各种类型的桌、椅、几、凳、床、柜等家具。具有古朴、高雅、美观、适用等特点。仿古而不泥古,古中隐透新意。制作以水竹为主要原料,通节,填沙、火炙,取直或弯曲,再按设计穿逗拼装成型,然后配套、加饰而成。产品中的新式组合凉床、沙发、套几,“太师椅”等,都很具代表性。
竹编套火烩,以竹制立体物件为主,例如床头、柜面、椅披、桌沿等等。平面竹编除扇柄套烩外,一般较少应用。县内竹编套烩以周维、杨德龙等人为代表,肯有笔路流畅、写意奔放、画面生动、工艺精湛等特点。根据不同制品,套以不同字、画或其他图案。以编带烩,以烩扬编,二者相得益彰,更增风韵。近年来,火烩工艺发展较快,已由套烩发展而成单独作烩。火烩技艺也由竹编套烩发展到板烩、屏绘、绢绘等多种形式和题材,与“青神竹编”一起,并称“工艺双绝”,唯名声不如竹编宏大。
山势高峻的峨眉山气候寒冷,古人说它“山顶四时如大冬”。山上虽然奇花异树、仙草仙药多,但四季蔬菜、瓜果时鲜却少。
一年冬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金顶卧云庵。当他到斋堂吃饭时,见和尚们吃的都是豆干、泡椒、盐笋之类的菜。就问道:“峨眉山乃仙山宝地,有的是仙菜,你们怎么不吃呢?”和尚们听他这样说,便问:“请问老居士,仙菜在哪里?”老人用手向山上一指:“仙菜就在山上。”和尚们抬头往山上看去,只见一片白茫茫的积雪,什么也没有。就奇怪地问:“老居士,我们怎么没有看见呢?”老人说:“请随我来!’’
老人领着众和尚翻山越岭,涉溪跨涧,来到一个白雪皑皑的山坡上。他指着山坡说:“这里就有仙菜。”和尚们说:“怎么我们还是看不见呢?”老入不慌不忙地从身上摸出一面金黄锃亮的铜镜一照,顿时积雪消融,化成淙淙雪水往山下流去。一瞬间,奇迹出现了,只见奇花满坡,绿树如春。老人指着一只长着锯齿形叶片的矮树丛说:“这就是仙菜。”和尚们一看都不相信,他们说:“这叶子长得又厚又尖,怎么能够下咽?”老人顺手扯起一株,指着根上一个像芋头一样的东西说:“仙菜在这里!”和尚们半信半疑,也跟着扯了许多背回庙里。
老人又去选了两块大石头,用白泥在上面画了两扇磨子,然后在磨眼上放了一只大木桶,在磨盘下放上一口大锅。他把扯来的东西洗净放进大桶里,又在磨旁绕了三圈,大喊一声“转!”那磨子就自动飞转了起来。只见一股灰黑色的汁水从磨扇四周流到磨盘里,又从磨盘流进锅里。老人再用手往锅里一指,锅里的汁水立刻凝成一块块像豆腐一样的灰黑色的东西。老人忙叫和尚们把这些东西全摆到山上去。
此时,纷纷扬扬的雪花正不断从天上飘落下来,和尚们奇怪地说:“老居士,
天上在下大雪,摆在山上岂不被雪冻坏了?”老人说:“你们只管按我的吩咐做吧,我自有道理。”和尚们怀着好奇心,把那像豆腐样的东西摆在山坡上。等到摆满了山坡,老人就用扇子往山坡轻轻一扇,只见山坡上卷起了一阵大风,吹散了满天雪花。大风过后,满坡阳光灿烂,不一会儿,就把仙菜晒得起了蜂窝一样的小孔,像冻豆腐一般。老人哈哈大笑地说:“快收回去吧,够你们吃一阵子了!”说完,转眼间就不见了。
后来,峨眉山人都学会了这个做法,吃的时候把它放在水里泡软,再放进油锅里加上笋干烧得黄酥酥的,味道十分鲜美。峨眉山仙菜的美名很快传遍了四方。因见它像蘑芋,又是用雪冻出来的,就给它取名叫“雪蘑芋”。
峨眉山市雪魔芋食品厂:有朋自远方来,你用什么美味佳肴款待呢?你到千里之外去探亲访友,带什么礼物去馈赠呢?可别忘了“金顶牌”雪魔芋。峨眉山顶,茫茫积雪。积雪下是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厢盒,盒中盛满灰色的海绵状物体――雪魔芋。五十年代,贺龙元帅视察峨眉山时曾指示:“这(雪魔芋)大有发展前途,应大力生产,满足人民的需要。”1964年,峨眉供销社在金顶办起了雪魔芋加工厂,在全国首创了“金顶牌”雪魔芋。产品以其弹性好,不糟化,口感度好等特点独秀一技,领其风骚。1984年,1989年连续两届获四川省优质产品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产品畅销省内外,颇受中外游客青睐。
如今,峨眉山市将雪魔芋产品列于“星火计划”发展项目,作为发展旅游不可缺少的配套产品努力开发。现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改人工生产为机器生产。目前,已进入实验阶段。年生产能力为15万斤,大大地缓解了供求矛盾。
乐山隐形睡佛:由乌尤山、凌云山、东山自然形成。睡佛头南脚北,仰卧于岷江东岸,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米。乌尤山如巨佛的头颅,峰巅高低错落的山势和枝丫参差的树冠,把巨佛的前额、眼、鼻、嘴唇“塑造”得栩栩如生。凌云九峰中的栖鸾、集凤、灵宝、就日四峰则酷似目佛的胸、腹、腿等部位。东岩则毕肖佛脚。尤为奇妙的是乐山大佛深藏在巨佛的肩腋之中,出现了“佛中有佛”的奇观。1989年5月广东省顺德农民潘鸿忠发现后,媒体竟相报道,四方游人纷至沓来。观赏隐形睡佛的最佳处在岷江西岸滨江路观佛楼一带。
另外,至1994年先后建成乐山大佛旅游索道、东方佛都、佛国天堂等投入运营。正在建设中的有篦予街旅游商业街等。
乐山大佛游览索道。横跨大渡河《铜河),连接江心扑风洲,全长,600米。由乐山市大佛索道公司引进,为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脉动式单循环厢式客运索道设备。
东方佛都。座落于凌云山后,依山势而成,占地170亩,总投资3000万元。由画家万一宾总体设计,乐山大佛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承建。1994年5月对外开放。东方佛都总体设计分为9个部分,荟萃并再现了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所产生的佛文化艺术精晶。
佛国天堂。美国万达国际有限公司与乐山大佛乌尤文物保护管理局合资修建。整座殿宇矗立于凌云山丹霞峰,呈现浓郁的唐代古建筑格调,精美的雕塑及故事性浮雕等艺术作品使香客游人置身于弥勒“兜率”净土盛况。
篦于街旅游商业街。中国城市规化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乐山市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总公司承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总投资约2800万元。至1994年底,工程拆迁工作和基础工程建设任务已经完成。搬迁居民及单位216户,计800余人,拆除旧房1800平方米,新建居民还房小区12000平方米。
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可不是吗?曾在夹江生活过的两条龙虽说是同爹、同妈,但他们的习惯爱好可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
传说有一年东海龙王一胎生九子,于是天上贺、海下敬,可把东海龙王高兴惨了,一阵忙碌之后九条小龙已能腾云一尺高、驾雾八尺长,皆因腾云驾雾乃龙的天性,如人行走的本能!
每条龙都有一颗龙珠,随小龙诞生的时候一起出世,只是那颗龙珠大小及颜色和珍珠一般。那颗龙珠会随那条龙修练的功力一起长,直到那颗龙珠大如拳头,色如金黄,那条龙才算功德圆满,便可上天入地、随心所欲、龙腾四海……
如果不勤加修炼,那条龙便会腾云不足一尺,入地不及数寸,法力斗不过小妖,功力不及人间的勇士,在海中、在仙界那条龙便被呼为懒龙。所以在我们夹江周边地区那些懒人被人呼为懒龙皆因有此一说而得名也。
借东西不还的人被称为赖龙;不经主人同意随便吃、随便拿人家东西的人都被呼为烂龙;靠打、砸、抢收取保护费的人被称为滚龙。为什么收取保护费的人被称为滚龙?还是因为有夹江的这个传说而得名。
话说东海龙王一胎得九子,为那九条龙取名字就费了海下众神好大一番周折。待得那九条龙能板会跳之后才将名字定下来:龙太子生性活泼,能滚会翻,所以叫敖滚;二龙斑斓辉煌,所以叫敖斑;三龙腾云驾雾,旋转自如,叫敖旋;四龙敖典,因学文识字快,练武姿式美,海下众神皆曰:此龙实乃其它八龙之典范,故名;五龙敖通,是因为一身法术通天彻地;六龙敖谰,是因为体力最强,法力最高使水推舟力挽狂谰、如臂使指;七龙敖雳,是因为风随影动、声若霹雳;八龙敖麒,因长相俊郎,善解人意,见之则吉,如麒麟、似凤凰;九龙则因先天不足,生性不好动,闭目打盹常爱盘着身体,东海龙王向玉帝、王母求了一个蟠桃,只要蟠桃树开花结果就让东海龙王到蟠桃园去选一个最大、最美的蟠桃让九龙能够后天得补,法力大进。所以九龙叫敖盘又叫敖蟠。
古人有易子而食一说,是因为人在饥饿的时候还舍不得吃掉自己的亲生骨肉,只得将自己的儿女拿去换成别人的儿女回来吃,自己换出去的儿女就让别人吃了充饥,落得个眼不见心不繁。
当父亲的教自己的子女练武其实也一样,教自己的徒弟豪不容情,一但见自己的子女太刻苦便会心有不忍,有时还暗暗落泪。人间有情,神仙也不例外,于是东海龙王便将九子分派至各仙山名川的河流湖泊,并命令那里的龙王们严加督促,到期那些龙王们便和九位龙子同赴东海考较法力、功夫,更考文章、仙规,有奖、有罚……
因为敖蟠先天不足、后天没补,所以东海龙王将敖蟠交给敖滚,让他们相距不足百里修练,以便敖滚能多照顾敖蟠,敖滚带着敖蟠来到夹江让敖蟠在二郎庙附近修练,敖滚则到了犍为金光寺附近住了下来。
各位朋友!敖滚带着敖蟠来到夹江和犍为住下来的时候可没有二郎庙和金光寺!
敖滚是龙太子,未来的东海龙王,所以敖滚不但读书勤、练功更刻苦。敖滚的那颗龙珠不但日见收发自如、更加熠熠生辉,随敖滚的功力见长……
敖蟠虽然先天不足,练功不能持久,但身倦之时便勤加思考,将功夫的每一招,每一式想得特别透彻,而且将招式中的缺陷修补得更加完美。并将文章分段推敲,由此文才大进……
敖蟠因为先天体弱,所以特别同情弱者,见严父慈母病重,看孝子贤孙病危敖蟠都会将那颗龙珠用来帮人疗伤。
大家都说:龙珠替人疗伤之后会法力大减、功力大失。其实那也是因龙而异。那些只顾自己的龙,怕损失自己的法力和功力,仅用少量的灵气来助人疗伤,那时龙珠里灵气聚集,外面精气焕散,所以龙珠灵气虽失,但精气不补……
敖蟠同情心重,救人心切,每次都将那颗龙珠的灵气用得精光,那颗用光灵气的龙珠一到晚上便熠熠生辉、彩光环绕,四周的精气如潮水般?入那颗龙珠……
敖蟠一开始很吃惊,但不久后便明白了:龙珠是精气、灵气聚集之地,随着自己的修炼那颗龙珠的容量增加,一但用光了灵气但容量不减,外面的精、灵之气便会被龙珠自动吸引进去,用之越多,所吸精、灵之气则越多。敖蟠无意中将龙珠灵气用完反而因祸得福,练功更是事半功倍,不久之后敖蟠的龙珠便渐渐地象敖滚一般大小和颜色了……
话说仁寿黑龙滩龙神家族姓乌,龙王姓乌名达,有一子一女。儿子生来体格健壮,出手伸脚速度异常快,习文练武门门皆精、样样皆棒、所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乌棒。女儿生来瘦弱、纤细,但美丽异常,龙王两口子爱若宝贝、情比心肝,所以后人称自己最钟爱的人都呼曰:心肝、宝贝。这个称呼皆由此典故而来……
龙王两口子爱自己的儿子,但更爱自己的女儿,因为龙女生得营养不良、纤细、瘦弱、两口子捧在手里怕伤着了,含在嘴里怕被口水化掉了,虽觉龙女美丽异常,但担心龙女身材小,生命力也小,怕把名字取大了折了龙女的福,所以给龙女起了一个名字:乌小倩
乌小倩自幼随哥哥习文练武,所以待得长大后竟然长得身材高桃、健美修长、容貌美丽更胜天上仙女。
乌棒命中注定合该倒霉,遇到了自己的克星敖滚,因一时的不慎竟让自己被铜钟镇压千年之久,此是后话不提。
话说敖滚带敖蟠到嘉州修炼,因两兄弟和乌棒两兄妹年纪相当,所以大家情窦未开、两小无猜、义比知音、情胜兄妹……
四人虽然年纪不大,但都位列仙班,体力更胜常人。在兵器榜中剑为君、刀为将、枪为贼,皆因剑走轻灵,更为装饰之物,所以被奉为君;刀历来横劈直砍那种气势胜勇士、似猛将,所以称为将;枪走偏峰,如毒蛇吐信、指东杀西、象贼一样的滑溜、似贼一样的难防,所以枪在兵器榜中被呼为贼,这些称呼皆由此而来……
敖滚使剑嫌太轻、使刀又嫌刀身太宽,在水中使起来阻力太大,在陆地上练得烂熟的武功,回到自己的水世界反而处处受制一时气恼之下,将十八般兵器统统地扔了,敖滚一时气恼,乌棒、乌小倩一时情急,都不知该怎么办,只有敖蟠哈哈大笑……
三位被笑?了,又不知该怎样让敖蟠止住笑声,只得心急火燎地待敖蟠笑够了,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敖蟠哈哈大笑地说:既然大哥嫌剑太轻了,又嫌刀太宽了,何不做一双比剑重、比刀还窄的剑呢?两者取其长,总该大哥称心如愿了吧?
三位听了后一愣,随既哈哈大笑。三位这一笑,倒把敖蟠笑?了,脸红耳赤地想:我这个主意好象不错吧?
敖蟠的主意确实不错,待得三位笑够了,才告诉敖蟠:这个主意确实不错。敖蟠才恍然大悟,于是几位找来巧工良匠,按4位的主意打造了这对奇门兵器。
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打造和使用,最终才将这对奇门兵器打造出来。这对兵器有剑的手柄,有剑的模样,只是剑脊特别厚,剑身的模样是棱形,所以这对兵器被定型后,被那四条小龙称为:锏
各位朋友!你们看:这对兵刃的名字也同“剑”一样。只是那对兵刃被流传于世后,少了在水中的使用,不但少了很多招式,连锏身也由过去的棱形做成了长方形。
乌棒见敖蟠的主意多,也?着敖蟠为他设计一种象刀一样狠、象枪一样滑的兵器。经过乌棒陆续提出的要求和敖蟠的不断改进,最终做成了一种兵器,那枝兵器象枪,枪头处多了一个月牙形的弯刀,能砍、善刺,被称为:戟
那种戟和古代用于作战和礼仪用的戟模样完全不一样,但威力更胜,那时候大家传说天和地都是方的,那枝戟的威力和天一样大,那枝戟的月牙象美女画过的眉毛一样漂亮,所以那枝戟有一个威力象天大,好听得胜过美女的名字:方天画戟
乌小倩也看得眼热,但还用不着乌小倩开口,在乌棒的方天画戟还没定型、还没取名的时候,敖蟠已经为乌小倩设计出了适合乌小倩使用的兵器。乌小倩使用的兵器就是用东海寒铁做的两枝笔,那两支笔有一尺多长两端象画眉用的笔头,笔的中端有指套,那两支兵器戴在手上后,能够旋转如风,可挡对方的暗器,还能在水中使用的时候劈浪分水、运转自如。并且自古称赞美女皆有娥眉一说,所以那对兵刃被称为“分水刺”、又叫“娥眉刺”。
敖蟠待得3人的兵器铸就,才开始设计制作自己的兵器,那3位将自己的兵器练熟并自创十余绝招后,敖蟠才最终定型并做出来,那3位一见敖蟠做成的兵器,皆嗔目结舌、连声称赞……
敖蟠做成的兵器似枪、但更象刀,只见那件兵器有3个枪尖还有6面刀,能使剑的招术,能用刀的绝招,不但比枪还滑溜,更胜枪的难防。最早大家都称它为“三枪六面刀”,后来才被人们称为“三尖六刃枪”或“三尖六刃刀”。
这四件兵器因为在峨眉山下铸就、创造,所以后来被峨眉派收录为峨眉武功。
大家都知道少林的绝招有拳棒双绝,武当的绝招为掌剑双绝,峨眉派有3绝:掌绝、拳绝、灭绝。
阿呸!看来这人还没霉得过,又一次提到尼姑。看来还是该小心一点,等想好了再说。峨眉派有三绝:掌绝、拳绝、剑绝。
峨眉派的“掌、拳、剑”三绝天下知晓,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峨眉派另有4件镇山的兵器和绝招。
大家都知道峨眉山现在是“中国第一山”,各位在观看了峨眉派的4件镇山兵器、演练的招式及兵器的出处后是否也会惊叹:峨眉山不但是“中国第一山”,峨眉派的武功是否也能够称得上“中国第一”?
……
赵昱字仲明,与兄俱隐青城山,师从道士李珏。隋末拜嘉州太守。时犍为潭中有恶龙为害,昱率军士千人,及舟男属一万人,夹江岸鼓吹,声震天地。昱乃持刀没水,顷江岸尽赤,石岸半崩,吼声如雷。昱左手持龙头,右手持刀,奋波而出。州人顶戴,事为神明。
赵昱斩蛟时年二十六岁。戎装、披金甲、珠冠锦绣、?弓挟矢。
隋未天下大乱,昱弃官隐去,不知所终。后因嘉州江水涨溢,蜀人见青雾中白马引数人鹰犬弹弓猎者,波面而过,乃昱也。民深感其德,立庙于灌江口,奉祀焉,俗曰灌口二郎神。
赵昱和其兄都拜青城山道士李珏为师,赵昱尽得师傅真传,特别是道家的秘传法术:缩地法和凌空飞剑更是随心所欲、运用自如……
赵昱修炼得能够通灵的宝贝叫桃木剑,在飞禽走兽还有人中,只要有机缘、有悟性都能得道成仙,只是在修炼得道的过程中稍有一念之差便入了妖魔道,难得善终,得不到好的轮回。便如敖滚一样,本来是仙班的星宿,却因一念之差,不但没有善报还被分成身首两处镇压,永世不得轮回!
草木因无脚有根,难得移动;有腰不能弯,无法下拜;有臂不能曲,无法行参;有口不能言无法许诺。所以极难成精、更难位列仙班。桃树是草木当中容易得道成精的极少物种之一,赵昱用百炼乌钢为剑,千年桃木为柄,经多年的修炼后那柄剑便通了灵,在他还没发现那些鬼怪的时候,或是那些鬼怪想加害他的心念一起的时候,就能引起他护身宝剑的感应,那柄剑就能及时地跳出剑匣来保护自己的主人……
赵昱深通法术,早就认识敖滚两兄弟还有乌棒两兄妹,平时将那4位龙神敬若师长,还和大家惺惺相惜,这次听说敖滚为了练功胡乱吃人,也曾请求敖蟠、乌棒还有乌小倩3位龙神相劝,怎奈乌棒心虚不开腔,敖蟠和乌小倩又劝不回正走火入魔的敖滚,一番相劝无效之后赵昱便率自己的同门七位师弟同敖滚恶战数场,怎奈自己只是人间的勇士怎敌得过仙界的恶龙?
如果不是自己有出神入化的缩地法和7位师弟也有一身超凡脱俗的本领,恐怕早被敖滚将自己和七位师弟化作精灵之气而被融进了他的龙珠之内。
一日赵昱正在太守府苦思冥想,忽见一人身材高大、修长;一身白衣飘飘,哈哈大笑地跨入房内,赵昱一见大喜,连忙请他坐下,询问他此次来的目的……
赵昱一见大喜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九龙敖蟠。
敖蟠向赵昱道歉说是自己不能劝回自己的哥哥,又不能助赵昱向自己的哥哥动手,百般无奈之下想到一个好主意:将敖滚的武功和绝招告诉赵昱,然后再将自己的兵器传授给赵昱,只有如此方能一战成功!
赵昱将敖蟠告诉自己的武功一一记在心里,赵昱一见敖蟠滔滔不绝、越讲越多,不禁暗暗着急:我的天啊!再讲下去我怎么记得了这么多?
敖蟠讲了半天才停了口,哈哈大笑地对赵昱讲:实在对不起!因为我没有时间了!只能对你讲一遍,其它记不住的没有关系但我的“三尖六刃枪”你一定要记住最后一招,这一招讲究的是借力打力,对方击枪头,枪头的反击力最大,击枪尾,尾部的反击力也大,或对方击枪头,枪尾的反击力更大,击枪尾,枪头的反击力也最大,这一招只有十八式,但不管千变万化只离不开借力打力的目的和意图,所以这一招叫做:万佛朝宗
只见九龙敖蟠将手一杨一句咒语后手中便多了一枝手腕般粗,长约6尺的三尖六刃枪,敖蟠一路使起来看得赵昱连声喝采:这支三尖六刃枪不但能使剑的招术,能用刀的绝招,不但比枪还滑溜,更胜枪的难防,三尖的地方还能象叉一般的防守反击。直把赵昱看得目瞪口呆……
敖蟠边使枪边说招术的名称,看看使到最后一招猛见敖蟠一步纵过来,一个弓步,身子低伏,那支枪似狡兔、如闪电般的从下往上挑到了赵昱的腹部……
赵昱吓出了一身冷汗,也来不及思索,顺手抽出背后的宝剑便侧身砍在三尖六刃枪的枪尖上,只听得一声龙吟虎啸的声音传来,敖蟠已变换了脚步,只见敖蟠一收后腿并迈了出去,一步站稳后已是和赵昱面对面的站着,敖蟠被赵昱砍下去的枪头原地打了一个调,那支枪杆正挟风带雨般地砸向赵昱的头顶,赵昱的剑正砍在下方,一时不及收回,只得本能地闭上双眼举起左手往后一仰……
只听“叭嚓”一声巨响,摔得赵昱眼冒金星,浑身如散架一般的疼痛。赵昱摔在地上一时无法动弹,待得自己眼前不冒金星时才爬起来一看:摔散架的可不是自己,而是那把核桃木做的椅子,平时这把椅子刀砍不进、火烧不着,没想到在自己亡命的一躲之后,居然把它坐碎了……
这一下可把赵昱摔得浑身僵硬,只得艰难地往前跳了几步,靠在桌子上举目一望,那里有敖蟠的影子?
赵昱知道这不是梦,因为他见到的武功招式只有天上的神仙才能使得如些一气呵成、攻守兼备、出手皆夺命,无一不是杀着,无一不是妙招。
最让赵昱担心的是敖蟠告诉他:我没有时间了!只能对你讲一遍……
赵昱越想越害怕,连忙将他的七位师弟喊了过来,吩咐各位严加守备,如遇敖滚不可力敌,只能用剑阵和符咒接战,并用缩地法逃命和纠?……
赵昱知道乌小倩最喜欢和敖蟠在一起,敖蟠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次首尾也没见着,怎么找得到敖蟠?于是赵昱带着爱犬骁畋到了黑龙滩找龙女乌小倩。
骁畋是赵昱当道士时收留的一条流浪狗,那条狗只跟随在赵昱身旁,赵昱的道行越深,那条狗越聪明、越精壮和越漂亮,这次赵昱要找敖蟠,犍为又是非常时期,七位师弟只嫌人太少,不敢说人多,为了互通信息,赵昱只得将骁畋带了出来。
赵昱将骁畋带在身边,使个缩地法,只一步便将骁畋从犍为带到了仁寿黑龙滩,赵昱一进龙女的家便暗叫不妙。
……
乌棒由于夹攻敖蟠时未尽全力,内伤又不重,所以在赵昱力杀敖滚时冲开一条血路后落荒而逃,逃至青神西龙地界被闻讯而至的如来追上,将一口铜钟罩在乌棒的身上,镇压在西龙思蒙河中,西龙的善男信女们怕那口铜钟罩不住法力高强的乌棒特地在铜钟之畔修了一座玉佛寺来留住如来,直到现在青神玉佛寺后的河中还能看到那口化着石头的铜钟,在枯水季节还能看到上面刻有“阿弥陀佛”的咒语。
西龙乡位于青神县城西5公里。治地临思蒙河,河流蜿蜓如龙;侧岸青山环抱形同飞凤,故名龙凤场。原来乡名亦称龙凤,后与西附乡合并,分取两乡首字合成新名,是为西龙。
黑龙镇位于青神县境北端,紧靠岷江西岸,距县城7公里,属岷江冲积平坝,东西和西北面均与眉山县境接壤,治黑龙场。传有“黑龙太子”于涨洪时跨黑龙直入场边庙宇修炼,场因此传说而得名,镇以场名而称。境内地势平坦,灌溉和交通均较方便,是县属著名古堰――鸿化堰的灌区首段,青眉公路贯穿全境。其靠近岷江部份,建国前岔河交错,洼地连片,是洪水肆虐、疟疾流行的重点灾区。建国以后经过多年治理,筑防洪堤7.7公里,填岔河造地4000余亩,从根本上解除了洪灾和疟疾危害。
黑龙镇龙女寺就在黑龙镇往眉山走的场口对面山上,当年那里是黑龙太子乌棒的修炼道场,自从乌棒妄图修炼捷径,将敖滚带入了邪路,以至于有这一仙界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发生后,当地人对乌棒恨之入骨,本想拆其庙宇,毁其金身,但有感于龙女乌小倩的美丽善良,于是没收了黑龙太子的道场,供起了黑龙太子的妹妹乌小倩。
如今的龙女寺,大殿之侧还有跪地求饶的黑龙太子,大殿正中有龙王、龙母分立左右,中间的乌小倩身材高挑,健美修长,那对会说话的眼睛能随你的行走而转动,彩带飘飘,长袖轻舞……
我相信:只要九龙敖蟠的一声轻呼,龙女便会随敖蟠云游四海,傲笑于天地之间……
各位朋友!当你们见到龙女寺的龙女脸现忧愁,眼含思念的模样,我相信你也一定会和我一样想起那首歌:信箱出现一张美丽的名信片,这里的山脚飘有袅袅的烟,但我仅要的却是背面,你熟悉的字迹经己相隔多年。那一句是你离开时的玩笑话,搁在我心里汇成堆成了塔,你就这样拨开了它,在信箱前我就是那个木偶,线等着你来拉……
敖滚重伤之后用计搬山将敖蟠压在山下,敖滚在久战、负伤之后无法搬起一座山,那座山还余一小块在原地,那半座山如刀劈斧削一般,当地人都称为垮山。
从“黄土陶瓷有限公司”对过去是一条往夹江公墓走的旧路,在成乐高速公路开通后,在“黄土陶瓷有限公司”不远处修了一条公路直通叶高山,那条旧路就越来越没人知道了,就是在那条旧路的马村河桥上能看到那座垮山……
被敖滚搬走的大半边跨山被扔到了离蟠龙镇不远的地方,那地方方圆十多公里都平坦如镜,只有蟠龙镇后不远的地方很突兀地有一座长约1千多米、宽约3百米、高约2米多的一座山,那座山不知该怎么称呼,因为称山但它不高、又无峰;称它为丘陵也不准确,因为上面也平坦如镜,无丘亦无棱。山上还有一条斜斜的通向很深地方的一个洞,那个洞比水桶稍小一点,曾有人用三节电池的电筒照过,洞里有青烟袅袅,深不见底,其乡人曰:那里是白龙洞,曾有白龙出入。
在隋末、唐初的时候那里曾修建过一座象那座山一样大的蟠龙寺,里面供的是白龙敖蟠,所以那个镇才叫蟠龙镇。镇的对面场口有一个飞机场,就是那个飞机场在不开飞机的时候还欢迎大家在上面踩,是希望大家去把地基踩结实一点,免得场地下坠影响开飞机。
……
马村河经蟠龙流到二郎庙的盘渡,那条河不长,但却分段有几个名字,马村河从马村流出来后叫戴河,戴河之后是蟠龙河,蟠龙河之后又叫马村河一直流到青衣江……
当年敖蟠被敖滚打得吐出了龙珠,那颗龙珠掉到了顺河场下游1公里的地方,当地人将那颗龙珠供奉起来,那颗龙珠不但能治病救人而且还能自动吸收日月精华补充能量,所以那个庙子被称为灵珠寺,当年那个庙子可比夹江磁佛寺大!
敖蟠被敖滚打得现出了原形,摔到离木城不远的地方化着了一座山,那座山被当地人称为大旗山,我觉得命名不准确。
敖蟠的龙角被打掉了,所以化着那座山后起山形不像龙,倒像是一只像上爬的蚕,那是因为敖蟠至死还向着东海的方向,所以那座山的水向西流,一直流到木城和三宝的脚下汇入青衣江才向东流去……
所以我以为大旗山应该叫敖蟠山、九龙山、蟠龙山或者就叫白龙山!
敖滚的一颗龙珠在赵昱杀了敖滚后就被留在了犍为,人们在那个地方修了一个庙子来镇守,由于那颗龙珠金光灿烂,日夜发光所以那个庙子就被称为金光寺。
各位朋友!一定有人会想:还是犍为的金光寺名字好听些!!
敖滚的龙珠被镇守在犍为金光寺,而敖蟠的那颗龙珠被供奉在夹江灵珠寺,要知道当年夹江的灵珠寺不但规模比磁佛寺大得多,香火当然比犍为的金光寺还好!难道犍为金光寺的名字会比夹江灵珠寺的名字还好听?
敖滚的身子也被留在了犍为,那颗龙脑袋却被赵昱送到了夹江血祭了敖蟠。敖蟠的道场在二郎庙盘渡,因为千佛岩是夹江水路的咽喉地带,所以赵昱将敖滚的脑袋镇在了青衣江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地方……
《夹江县志》(89年版)654页上记载“求雨:久旱严重,便求神赐雨。一是抬菩萨求雨,上百成千农民顶着烈日簇拥神像上街,居民家家摆设香案,化纸磕头。如甘江二郎菩萨进城求雨,善男信女,跪拜者不计其数。一是‘耍水龙’,锣鼓声中,几个乡民玩舞草龙,户户设香案迎接,并向龙泼洒清水,龙过后遍地水湿,民以为龙能得水,可望下雨。还有私塾蒙童抬孔子木主求雨,或者取‘笑狗天落雨’民谚而抬狗求雨的,一群娃娃沿街喊叫:‘天老爷,快落雨,保佑娃娃吃白米……’或用抬炮轰击千佛岩龙脑石以求雨。”
各位朋友!现在该明白其它地方求雨都是拜神求龙王,而夹江却是用炮轰龙鼻子求雨的典故了吧?
很多到过青神黑龙的人看到龙女庙龙女手中捧的那颗龙珠都以为是乌小倩自己的。其实是他哥哥乌棒的那颗龙珠。由于玉佛将乌棒镇在了西龙思蒙河中又没收了乌棒的那颗龙珠,所以乌棒后来特别懒,每次乌小倩求玉佛将乌棒放出来让他回黑龙看望自己的父母,乌棒总是懒洋洋地躺在思蒙河中不肯动身,要他的父母来西龙看他。乌棒躺在思蒙河中就像一条大莽蛇困在山上睡觉一样,所以在乐山地区将那种懒虫赖在床上不起来或是不关心自己父母的人统称为:困山乌棒
各位朋友!你们能明白在乐山地区被称为滚龙或困山乌棒的含义了吧?
被称为滚龙或困山乌棒的人就是混得过今生,来世一定没有好报!
天理良心
在乐山地区乌鱼也被称为乌棒,那种鱼哪里都有,身材溜长、圆嘟嘟的身子,嘴里还有锋利的牙齿,因为吃小鱼、大虾所以游得飞快,一身肌肉活刷、肉里无刺,所以在乐山地区名次仅在黄腊丁、粑赖子之后,身价昂贵。
有的人说困山乌棒太懒了,手脚都退化没有了,所以才成了现在的模样;也有的人说困山乌棒现在还困在西龙山上,它的真神被罩在思蒙河中,它的妹妹肉身化作了一只凤凰守在哥哥的身边,她的真神还守在黑龙的龙女寺不想走,她还在苦苦地等待着敖蟠。现在的乌鱼并不是退化后的乌棒,而是人们在借乌棒的名字在骂那些乌鱼,那种鱼吃小鱼、大虾,现在还在做那种类似于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勾当,难道还不该骂吗?
现在的西龙过去叫龙凤场,那对龙凤不是情人而是一对亲人、是兄妹。你看现在的孕妇,如果生的是一对男孩或女孩都叫双胞胎,如果是一对男女或几男几女都叫龙凤胎。
各位朋友!你们现在明白龙凤的含义了吗?龙凤有时是指情人,有时是指兄妹。
“从碧云亭临窗眺望,在其西北方向相邻山头的茂密丛林中,隐现出一座青瓦红墙的庙宇,几重殿堂依山取势由西往东逐级升高,透露出一派宏大宽绰的气势。这座庙宇,便是以崇奉李冰父子及赵昱、杨戬而远近闻名的?南古祠二郎庙。
二郎庙选址于九盘山,与其地在明代曾建过武侯祠与邓艾庙有关。据万历丁巳(1617年)出任夹江县令的董继舒在其《诸葛祠记》中所载,‘九盘坂之浒’曾有分祭武侯与邓艾的庙宇,因感‘祠武侯并祠邓艾,汉、贼将两立乎?’遂‘撤艾祠’、‘改建侯祠’于县城之南。此后,未闻再有祠宇兴建。
几十年后,可能因清顺治初年造成川蜀‘赤地千里’的旱灾诱发,到康熙初年遂在该地旧祠原址的地基上改建了二郎庙。当时其地虽已开凿灌溉农田的堰渠,但因设施简陋,长年失修,无以抗御干旱,人们为求免除灾祸,往往把希望寄托于神灵,因治水俗称二郎神并先后成为川主的李冰父子,由于在古南安(今乐山)有凿溷岩以避水害的业绩,自当受到南安属地夹江县境内百姓们的崇敬,于是塑造神像供奉香火实属自然。
二郎庙的发展,是沿着民间信仰俗神的道路,由小到大逐步演变的。最初它可能只是供奉李冰父子的专祠,到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李冰父子被皇帝敕封为王以后,百姓们对其信奉就更加虔诚崇拜了。同时,因信奉者多为农民,于是与其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民间俗神也随之渗人,象雷公与电母、风神与火神、猪福神与地母神之类的神像,就在九盘山上的二郎庙落了户,主殿之外又添修了配殿来供奉新迁移来的神像。后来,由于乡绅豪户的介入,带有等级特征的一些神像也就随之渗入,因而统治神界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在二郎殿后的山地上另建专殿供奉起来了。尽管如此,在民众的观念里,,二郎庙依然主要是敬奉李冰父
子的地方,人们祈盼的依然是李冰父子能为自己消灾免难。
以二郎庙民间信仰为基础形成的一些民俗活动中,影响较大的要算盛夏求雨和春秋庙会了。‘盛夏求雨’通常在干旱年份进行,祈求的是老天下雨消除干旱以利栽种。届时,人们将木刻神像从神座上请下来,抬着神像列队前往县城和集镇上游行,神情显得分外虔诚专注。过些日子下了雨,人们就看作是‘感动了天老爷’。‘春秋庙会’。则每年都要举行,是祭祀二郎神中最为重要的礼仪,用意在于对神灵‘酬山高海深’之功。到时,远近民众成群结队来到庙中,上供敬神,为庙中香火最旺之时。
近年,公园管理处为保护文物古迹,对二郎庙进行了修缮,重建了年久颓废的配殿,使旧貌换了新颜。今日来游,从江边拾级登山,走完百步石梯,二郎庙大殿就在眼前。大殿中,左中右排列着三个神龛,分别塑着不同的二郎神像:
正中:李二郎――李冰父子。即‘灌口二郎神’,因凿离堆、引岷水,除害兴利,治水有功,各地都设祠庙供奉。
左侧:杨二郎――封神榜上那位长着三只眼睛,手执三尖两刃刀、带着哮天犬的威武神将杨戬。
右侧:赵二郎――隋代嘉州太守赵昱。他在任时,曾亲率勇土仗剑入水‘斩蛟’,平息水祸,造福地方,受到嘉州百姓崇敬。后被唐太宗追封为神勇大将军,唐玄宗加封他为赤城王。在乐山、夹江一带有祠祭祀(今乐山城内九龙巷尚存龙神祠旧址)。
三龛二郎神像的同殿享祀,同其他地方的二郎庙相比较,实在是别具特色,非同一般。据说,这是耗费了专家们不少时间和心力才作出如此安排的。谁为老百姓造福谋利,老百姓就崇敬谁,古往今来概莫能外,这是明摆着的道理。
1935年版《县志》有言:‘其山九折,环绕江上,为县治之屏蔽’,可见其形势之险要。清初名士王士祯游历此处后,写有《九盘望峨眉》诗句:‘绀壁临千仞,萧萧木叶黄,水流通越西,峰远人江阳’,描述了此间的自然风貌。古代曾以‘九盘羊肠’之名作为县内十景之六,对其风光特色有诗述云:‘自古竟传蜀道艰,九盘犹不易跻攀。萦回鸟迹前仍后,曲绕羊肠去复还。屏蔽?南垂带砺,纲维汉北锁江关。王阳莫道邛崃险,至此应须未解颜。’今天,这里满山松林密布,遮天蔽日,一派浓绿。林中公路曲折蜿蜒,乘汽车可直抵碧云亭下。然而,那饱经历史沧桑,尽阅人世变迁的羊肠山道,古迹尚存,为游人保留着攀登寻幽的去处。”
这一节选自干树德、张致忠“碧云亭揽胜”,书中记录的只能代表另有一说而已,自从清末至解放夹江人不是为了保命就是为了饱肚子,将敖蟠的传说忘了,才会有此一说。所以九龙敖蟠的传说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了,敖蟠又名敖盘,排行老九,九盘山既是九龙敖盘的修炼之地,山脚下有渡口,名曰盘渡。蟠龙镇还有一个水桶般粗的一洞,名曰白龙洞。
各位朋友!有这样多的地名作证,你还不相信敖盘排行老九,是一条白龙吗?
据说在解放前还见得肖公嘴的河滩上有一个象城门楼子一样大的“斩蛟台”,在1938年8月19日遭日军飞机轰炸后那个地方就只有一堆七零八落的条石了,又经过几十年的水涨潮落,那些条石也被冲得没了踪影……
据在肖公嘴冬泳的朋友们告诉我:冬天江水很浅而且还很清亮,那些水性好的朋友们游出去有丈把远的地方便喜欢将身子圈起来,然后猛然调一转将头扎进水里,身子高高地坚在水面上,那个模样象慢放的高台跳水的入水式,功夫差的人常常向四周歪斜着倒过去,于是便会引来围观者的一阵阵叹息;只有那些功夫好的人一个倒栽葱,然后慢慢地入水,比起高台跳水来不但象慢放的镜头,而且连水花花也不崩一个起来,常常让围观的人们禁不住地鼓掌呐喊……
只有那些能笔直入水的高手才能看得到那里的水下还见得到一些零散的条石,很多都被淤泥掩埋,露出来的一角或半截都长满了青苔,过去人们以为那是修城墙剩余的条石,经我向大家打听的时候那些冬泳爱好者才恍然大悟:那些条石肯定是“斩蛟台”的遗迹了!
听那些老茶馆的老茶客们介绍:当年赵昱在犍为斩蛟后被州人视为神仙,赵昱恨敖滚巴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于是将敖滚的尸身留在犍为,将龙头送到夹江血祭敖蟠,路过嘉州时应州人的请求将敖滚的龙头祭在肖公嘴以儆效尤!
那次赵昱率领的船队就停靠在肖公嘴,那时肖公嘴还只是一个码头据人居住的嘉州城还远得很。赵昱送龙头的船队还没出发,嘉州城的居民们便都知道了,于是大家自动集合起来开山打条石,搬运、修砌等良匠不用大家安排便聚集了上万人,那次嘉州城真可谓万人空巷,大家捐米献菜不计其数,肖公嘴那几天青烟袅袅、饭菜喷香……
待得赵昱的船队到了嘉州时肖公嘴的斩蛟台已经修成了,赵昱应大家的请求将龙头放在斩蛟台上祭了3天才将敖滚的龙头押送至夹江盘渡血祭了敖蟠,一番仪式之后赵昱又将敖滚的龙头镇在了青衣江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地方,唐初之时人们怕敖滚的脑袋没人管理,落得消遥自在便在龙鼻子对着的山崖上刻了一尊3.2米的弥勒坐像,让敖滚死后也得不到自在。
为了弥勒大佛能日夜查看敖滚的脑袋所以那尊佛像刻得很高,人们不坐船到青衣江里可看不到那尊佛象。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