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倒没令杜新感到太大的惊讶,毕竟从日本回来时,他已经得知主席回在近段事件会见他,只不过杜新没有想到会这么快,他们上午才刚刚返还回来,现在主席就要见自己。
杜新紧张的拉着杨婉的手,只是他第一次来中南海,以前只是听说过这里,因为这里从来不对外开放,只有中国领导人在会在这里居住。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故宫西侧。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水域的意思,因为地处北京中南方位,故称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
金朝时期在今日中南海的北半部有太液池和大宁宫,“太液秋波”为形成于金朝的燕京八景之一。元朝修筑大都时,将太液池包入皇城之中,在其周围布置了三组宫殿,即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元朝的太液池范围相当于今日的北海和中海。
而后来南海和北海的建筑群最终定型始于明代。明朝明成祖定都北京后,从1406年起营建新的皇宫,明朝宫城在元朝宫殿的位置基础上向南移动,因此皇城城墙也随之南移,为丰富皇城园林景观,开挖了南海,挖出的土方和开凿筒子河的土方堆成万岁山(即景山)。北海、中海、南海统称“太液池”,属于皇城西苑。北海与中海以金鳌玉蝀桥为界,中海与南海以蜈蚣桥为界。
清朝定都北京后,撤消皇城内诸内廷供奉衙署,将西苑大片土地改为民居,同时在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周围设置“内红墙”,御苑范围退缩至内红墙之内。相对政治象征紫禁城,清帝更喜园居,顺治、康熙、乾隆诸帝均在中南海内兴建殿宇馆轩,作为避暑听政之所。同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及皇帝按礼制在十二月从颐和园移居紫禁城时,也多在中南海内居住,仅行礼时前往紫禁城。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曾将光绪帝囚禁于南海中的瀛台。
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中南海成为俄军驻地,苑内文物陈设被掠一空,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占领北京后,居住于中南海仪鸾殿。溥仪即位后,曾在中海西岸集灵囿修建摄政王府。
1911年清帝逊位后,中南海被袁世凯占用,成为北洋政府总统府,袁世凯称帝时期,中南海曾改名“新华宫”,同时宝月楼拆外墙,更名为新华门。从此,新华门取代西苑门成了中南海的正门。此后中南海又先后被用作北洋政府的总统和总理办公地,以及张作霖的“帅府”。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中南海作为公园对民众开放。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接管北平,将国民党军委北平行营设在中南海。解放军和平进驻北平前夕,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搬进中南海办公。
1949年后,中南海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驻地和部分国家领导人居住的地方,老式建筑多处被拆除或改建。入住中南海的多为重要的领导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因此,中南海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高层的代称。
中南海目前不对公众开放参观。1977年至1985年曾对公众开放南海的部分景观,包括丰泽园、瀛台等。
杜新与杨婉随着两个身着军装一脸严肃的男人,走进这历史悠久而神圣庄严的地方。
中南海的建筑风格很不错,依稀可以感到几丝古朴的气息。
两个军人将杜宇杨婉带到紫光阁的门口,不过他们却将杨婉拦住了,或许是因为主席只想见我的缘故。
这紫光阁位于中海西北岸,位于中海西岸北部,阁高两层,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黄剪边绿琉璃瓦,前有五间卷棚歇山顶抱厦。后有武成殿。面阔五间,单檐卷棚歇山顶。明武宗时为平台,台上有黄瓦顶小殿。明世宗时废台,修建紫光阁,清康熙时重修,成为皇帝检阅侍卫比武的地方。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和四十年(1775年)两次增建,悬挂功臣图像及各次战役挂图,并陈列缴获的武器。同治十二年(1873年)六月初五日,同治皇帝在紫光阁接见了日、俄、美、法、荷、英六国使臣并接受了他们递交的国书,这是清朝政府第一次正式接见外国使臣。1949年后改建为国事活动场所。阁后有武成殿。面阔五间,单檐卷棚歇山顶。
杜新轻松的拍了拍杨婉的俏美的脸颊,同时淡然一笑道:“好了,你在这里等我,我会马上出来的!”
杨婉点了点头,同时四处观赏起来,这些军人都知道杨婉与杜新的身份,所以他们并没有组织杨婉四处观看。
杜新随着一名身着很正统的男子,走进紫光阁,里面的设施很简单,但是还可以看出清朝时期的那种古壁琉璃的装饰美态。
“杜先生,主席就在里面等你,你现在可以进去了!”男子带着杜新在紫光阁里面走了片刻,停在一处房间门口说道。
杜新点了点头,同时轻轻的扣了一下房门,此时他的心,没有来时那般紧张了,因为他忽然想起了主席那亲切的笑脸,那样一个和蔼的老人,有什么可紧张的呢!
片刻之后,房门呗轻轻的打开了,可是门前出现的并不是主席,而是一个杜新怎么也没有猜想到的人,一个可以说十分熟悉,而且还经历过生死的人。
~~~~~~~~~~~~~~~~~~~~~~~~~~~~~~~~~~~~~~~~~~~~~~~~~~
(PS:二更到,希望大家支持山海~)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