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拼 代后记(2)


本站公告

    寻找英雄:黑道小说诞生的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大众文化,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仿佛一夜之间,港台电影、流行歌曲、武侠言情书籍开始全面征服内地的市场。人们的视听趣味突然被解放了,但本土的产品还没有来得及提供,巨大的市场空白对来自港台和海外的文化产品如饥似渴。

    这段时间,金庸的武侠作品和琼瑶的言情小说,可以说是图书市场的代表。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些作品对所谓人性的弘扬。英雄主义在武侠故事中得到释放,而情欲则在言情作品中找到共鸣。

    真正促使大众文化在图书领域井喷的源力,得益于新世纪的前夜――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广泛应用,使中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网络十年,在数以亿计的网络文学中,以宣扬英雄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以重复的主题进行同质化创作的玄幻、架空、虚构军事小说等作品,其实都可以看做是传统武侠和传奇小说的变种。英雄主义小说、情欲小说(即都市言情及艳情、耽美小说)、大话戏说历史作品、新现实主义小说(官场、职场及反腐),基本构成了网络文学的整体面貌。

    海量的作品、重复的题材、劣质的写作,很快被网民和更广泛的读者所厌倦,网络文学不断地向新的题材进行探求。在这种背景下,一直存在于现实的边缘生活群体――黑道,应运成为写作题材也就在情理之中。而近年来盗版碟市上最为火爆的品种之一――黑道电影,也对这种写作选择和阅读趣向,给予了足够的启发和借鉴。《低俗小说》《两杆大烟枪》《美国黑帮》《摇滚黑帮》,北野武的系列黑帮作品,乃至更早的《美国往事》《教父》,港片《蛊惑仔》《黑社会》,黑帮一直是电影界最为钟爱的题材之一。

    除开题材突破的欲求和黑帮电影的影响,读者心理上的潜在欲望,也是黑帮小说形成热潮的原因之一。

    有人说,不管是港台还是大陆,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多少都有些边缘背景。出于对真相的习惯性隔离,人们宁愿将口口相传的小道消息奉为真相。在贫富分化加剧,养老和教育、住房成为新一代人的困境时,黑道小说和官场小说一道,以虚构的文学身份,隐秘地向人们传达着曾经发生的事情。聪明的读者从中寻找着非凡的经验,也遵从了他们世俗的逻辑,并且保持了缄默。书写者和阅读者,用他们的默契支撑着真相的天空,并且获得了一种共同保守秘密的快感。

    一天夜里,我在朋友的带领下,在广州一家酒店会见了浪翻云。与博客上的照片和书中关于胡钦的描写一致,不甚高大的身材,明亮的眼睛,还有握手的瞬间传来的力度。在一壶普洱的陪伴下,我们随意地谈起一些事,关于小说中的人物,还有他们未被写出的故事。他不经意地提起,某天收到了来自小沈阳的信息,在网上,他们交谈了一小段时间,得知小沈阳也是《打拼》的读者。又谈起在香港过境深圳时,在道边看到小沈阳的巨幅广告,想到东北曾经是传说中黑道兴旺的所在,便很想抽空问一下小沈阳,究竟《打拼》中的黑道故事,与东北的有何异同……

    其实,我很想告诉他,所有的黑道故事,基本上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有写故事的人。

    江寒烟

    9年7月10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