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一 文与诗(可以看看)


本站公告

    古剑?菊花?酒

    原道人

    古剑

    古剑,有绝世之锋,有屠龙之术,精光可射天地,长鸣敢比雷霆。惜十之八九总被裹以美革,饰于架上,压于匣底,甚或埋没于尘埃弃置于山海,久而锈披,满面苍苔。然任锈斑何等厚重也蚀不去我藏玉之胆,凭人世几番沧海桑田也磨不掉我流云潜锋,但有一日得逢琢玉之手,即烁耀精芒挥决浮云横扫六合。

    古剑,乃激浊扬清之道也。古有黄帝挥之斩蚩尤,合炎黄,定天下,开文明;吴有专诸藏之刺王僚,牺自身,成阖闾,霸春秋;秦有刘邦拔之斩白蛇,起沛县,法三章,围垓下,兴汉室。越有勾践可灭吴,汉武八服镇五岳,刘秀秀霸诛王莽,曹操孟德定中原,诗仙太白青城传,稼轩长铗以击天。而集古剑道之大成者当是文天祥。

    文天祥生逢乱世,入仕后临危受命,于南宋覆灭在即之际以文弱之躯率义军抗元,凭弱抗强,屡败屡战,威震蒙古十万铁骑。可惜生逢未世,南宋将灭大势已去,终因孤军难支寡不敌众而被俘,但他虽国亡身陷仍坚守民族气节誓死不降。在四年的囹圄生涯中,他经受了常人难忍的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坚拒了上至皇帝下至亲友的利诱劝降,忍受了妻女为奴的割心之痛,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三月拒绝了元世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亲口承诺,慨然赴死,杀身成仁,其万古流芳的浩然正气,其永存汗青的赤胆丹心,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或为国为民或为理想为自由,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千载已逝,今日再次仰望先生,犹觉其如一把流光青虹的名剑,立起——光芒万丈,躺倒——万丈光芒!

    菊花

    菊花,有千姿百态的花朵,有姹紫嫣红的色彩,有清隽高雅的香气。可供观赏,可布置园林,可美化环境,可食,可酿,可饮,可药。它既有“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的娇柔妩媚,又有“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的孤标亮节;既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英雄豪气,又有“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的的不屈不挠。

    菊花,为避浊隐清之道也。古往今来无数洁身自好的文人墨客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屈正则夕餐秋菊之落英;魏世祖奉食菊以长生;元微之遍植秋菊绕篱边;黄冲天报与桃花一处开;杨万里重菊花而鄙黄金;陆放翁收菊作枕;李清照以菊自比;郑思肖画菊独钟;蒲松龄爱菊成癖;张恨水书出买菊。而最能契合菊花隐逸之道最给体现菊花高风亮节者非陶渊明莫属。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他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这时,桓玄正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他当然不肯与这个野心家同流合污。元兴三年,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起兵讨桓平叛。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并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刘裕称帝后的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陶渊明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功臣无辜,因私宠佞,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就辞职隐居。义熙元年,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从此再未出仕。

    陶渊明辞官归乡,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义熙四年,住地上京失火,迁至栗里,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即便如此他仍坚拒亲友劝其出仕的好意。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出仕,仍被其婉拒。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却能固穷守节,即使饥寒危及生命也不能使失节合污。公元427年,陶渊明在饥病交迫中与世长辞,终年63岁。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开创了中国田园诗的先河。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纵观先生一生,爱菊如痴,植菊不辍,效菊高节,尽得菊之精髓,称其为菊花之神毫不夸大。时光荏苒,先生已逝千余载,可其“举世皆浊我独醒”的清隽高雅,其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孤标亮节仍如田园幽菊一般香萦人间。

    酒

    酒,乃天地之尤物,乃食中之精灵。酒入腹虽不能充饥,不能解渴,但其能润神激心,外控言行。古往今来,上至宫廷王公大臣,下至市井贩夫走卒,高贵者,卑贱者,都喝酒。人类生活因有酒而丰富多彩,人类历史因有酒而斑斓多姿,茫茫尘寰因有酒而增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因有酒而添许多悠长的滋味。历史的长河因对入了酒,水奔流得更浪漫,翻腾起的浪花千古后仍使人感到精彩。酒之于中国,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成了一种文化象征,一种精神象征,渗入了中国人的骨髓。古人云: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今人言: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酒,乃戏浊藏清之道也。“醉里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杜康三滴血成酒;仪狄以酒医大禹;刘项斗智鸿门宴;光武勒马望张弓;曹操煮酒论英雄;关羽刮骨笑举酒;羲之酒兴作兰亭;刘伶一醉三年睡;靖节公田半酒粮;道子饮酣画如风;香山酒诗八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太祖杯酒释兵权;武松醉酒降恶虎;东坡东堂醉不起;易安东篱把酒吟;公望不醉不能画;板桥难得酒糊涂。至于进入喝酒最高境界之人,真正将酒中三味发挥得淋漓尽致者,唯李白。

    “诗仙”李白,终生嗜酒如命,虽一生漂泊不定贫时多于富时,但腰间葫芦无论贫富无时不盈酒。“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他喝酒的名气几乎与他的诗不相上下,其未被明皇赏识之前即在长安城成为“酒中八仙”之首,赢得诗酒谪仙之美名。这固然可能是因为他天性喜酒,不过纵观其经历,可窥得他迷离的醉眼里,流露出的恐怕有三分应是天生我材不得用的无奈,三分应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气,三分应是任侠纵横蔑视礼教的狂放,唯余一分方是沉醉于美酒中的飘然欲仙 。

    酒中乾坤大,诗里剑气扬。酒张扬了李白的风流倜傥,酒孕育了李白千秋浪漫。酒成就了他的豪放不羁、洒脱乐观的诗情和张扬自我的浪漫主义情怀,他的饮酒诗歌则更将酒与诗的关系演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其诗风也因酒的参与而显得更为豪放、飘逸、浪漫。“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于青山绿水间,把酒临风,醉眼惺忪的李白,却依然诗如泉涌,醉笔生花,挥洒出一首首千古绝唱。《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金陵凤凰台置酒》、《客中作》《南陵别儿童入京》《金陵酒肆留别》等一篇篇溢满酒香的诗文,气势豪迈,意境奇特,想象大胆,语言夸张。得意时,他尽饮莫使金樽空,失意时,他抽刀断水举杯消愁;送别时他“ 金樽清酒斗十千”,孤单时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对待功名他“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与友同乐他”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酒抱琴来”。李白离不开酒,李无处不在饮酒,无时不在深醉,有条件要喝,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喝。没钱怕什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切的一切,都可随杯中酒一饮而尽,随笔下诗淡然而消。“嗜酒见天真”他的真,就如他口中的酒,掺不得半点儿水。他让自己的绝代风姿在酒中充分的释放,他让自己的满腹才华在诗中尽情的张扬。

    千古而下,唯李白,方显酒之真,之烈,之香。唯李白的诗,方能让中国的酒文化美名远扬,唯李白的杯,方能让中国的文化酒挥发得淋漓尽致,万古流芳。

    “酒入豪肠,三分豪气,七分诗情,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诗人已乘一叶扁舟飘然远逝,留给我们的是他那醇烈如酒的诗歌,还有那浪漫如酒的人生传奇。时至今日,每当掀开《太白全集》时,一阵阵浓郁的酒香仍扑鼻而来,不读,已醉了。

    三分之一的古剑,我取其刚;

    三分之一的菊花,我取其清;

    三分之一的美酒,我取其真。

    负一柄古剑,拈一朵菊花,携一壶老酒,履古道,迎西风,跨过人生的起跑线,我飘然前行。

    乡愁

    原道人

    缓调素琴,欲翻出五十弦塞外声,指尖却飞溅出禾影斑斑;轻展彩笺,欲泼洒千古风流,笔锋却低吟出柳笛绵绵。

    轻挑珠帘,极目四顾,都市的夜喧嚣如昼,车水马龙、迎来送往、南腔北调以一种纷繁泼辣的律调交织成一曲红尘交响乐,低沉地笼罩在无眠的夜空,灯红酒绿里浸透了工业化的纸醉金迷。月亮升起来了,寂寞地挂在夜空,城里人习惯性的快节奏,使月缺月圆对影自怜般的古典忧伤,难以为继,只有我这等都市过客在键上指移走铿锵也将息,举头望夜空之际,才会生出“天上有明月,年年照相思”,“每当夜风走过,总踩痛我思乡的弦”之类的旅人俗病,于是一汪浓烈的乡愁便溢满双眸……

    乡愁,是儿时从柳梢头窥我折笛的圆月,当柳笛喑哑时却悄悄扯片云遮挡住笑颜;

    乡愁,是老屋发黄的相框,镶嵌着一张张童年少年时的稚嫩瞬间;

    乡愁,是古老庭院中最后的一盏煤油灯,在陈旧的故事堆里,静静地听爷爷雨读、晴耕;

    乡愁,是黄淮平原乡村五月的金黄麦穗,低头凝神倾听布谷鸟关于丰收的长篇大论。

    呵!乡愁,你是游子深夜难眠时一杯满溢的乡色酒,在醇醇的谷香中深深品味灵魂与故乡的交融—

    故乡是原野,我则是原野上的一株蒲公英,即使随风漂泊千里,最终仍要植根于原野宽厚的胸膛;

    故乡是青山,我则是青山间的一缕浮云,无论光芒万丈或是黯淡如烟,都要环绕在青山之肩;

    故乡是大海,我则是大海中的一尾小鱼,即使游到地球的极端,还是会偎依在大海的温暖的怀抱。

    呵!故乡,夜夜入梦时令我沉醉的地方。你缩短了空间,凝固了时间,净化了游子的迷茫。在你的世界里,永远没有污秽,没有邪恶,没有痛苦,只有柔和的月色,只有温馨的爱。千山万水怎能阻隔你我魂牵梦萦的心弦共鸣,即使我远渡重洋也永远不忘那一声声牵心动腑的深情呼唤!

    在岁月奔腾的长河中,我把思念化作巨人手中的绳索,抛向时光掠过的一片片帆,紧紧套住的只有你,故乡!

    在宇宙浩瀚的星海里,我把思念化作亿万光线,撒为时光的天网,满网拉出的仍是你,乡愁!

    夕归老农

    原道人

    当夕阳的红晕

    染遍了你花白的胡髭

    拂去沉睡于嘴角的烟蒂

    捶下酸痛的腰

    锄头便甩上了肩

    麻木的双脚也迈出

    迈出一丝轻松

    红瓦片间缕缕炊烟

    泼洒出

    一幅

    水墨田园

    饭香缠着细语

    一同

    飘漾

    咀嚼着自己的汗水

    咀嚼着自己的辛劳

    咀嚼着扯不完的家长里短

    咀嚼着平淡而忙碌的三百六十五天

    儿女殷切的向往

    孙孙天真的梦想

    都氤氲在

    你

    悠远的烟圈

    烈日下的汗珠

    以及

    沉甸甸的麦粒中

    夜深了

    你把梦想播在犁沟里

    很实在 很实在

    手心的老茧

    却

    磨透了

    祖辈的

    期望

    思念

    原道人

    将思念揉碎

    揉成 一瓣一瓣

    昨日的清香

    你唇间那朵甜甜的沉默

    惟一绽放于我的胸膛

    捻亮你眸里的灯塔吧

    我的爱人

    我可以守望到天地合的

    那个刹那

    掬一捧月光

    夹于尘封的日记

    跋涉过

    锈蚀的琴弦

    拨开陌生的面孔

    一张张 一张张

    黯然四顾

    猛一低头

    惊喜

    一池睡莲都粲然

    折一张宽阔的荷叶

    捧起你滚动的笑靥

    施施然

    竖立一杆水晶路灯

    挂起一串梦寐

    梦乡那造虹的雨

    便

    轻轻的 悠悠的

    渗入

    似

    水

    流

    年

    月色入梦

    原道人

    是燕来晚时的迟暮

    往往有一声道别

    在西方的地平线

    化为轻絮

    轻托着月牙儿的莲步

    飘过

    又一个滑落的日子

    轻佻的云把曾经的羞涩

    抛散在天空

    一朵朵最淡的往事

    便于我唇边

    默默绽放

    一种叫酩酊的慵懒

    串起丝丝软软的月色

    编织成一页醉人的相思

    穿过浓浓的树阴

    遗落于清香的小径

    被清风拾取

    夹在鸽子的羽翼里

    投入那扇虚掩的心门

    可曾听见

    几声归雁

    穿越驰隙流年

    惊醒了

    旧梦里

    古老幽暗的缠绵

    乡村里没有爱情

    原道人

    乡村里没有爱情

    奶奶如是说

    冬天是农村的休假日

    铅灰色的黄昏

    厚厚的土墙 层叠的小瓦

    击落了漫天的风刀雪刃

    在噼啪的火苗边

    在陈旧的故事堆里

    我静静地依偎在奶奶的膝旁

    静静地听着奶奶发黄的顿挫抑扬

    俺嫁给老头子那年才十六

    自打媒婆来后俺就猜他啥模样

    直到入洞房那天

    俺才见到老头子的浓眉方脸

    老头子给俺掀盖头时那胳膊多壮啊

    奶奶说这话时

    语气很平常

    在一明一暗的昏黄中

    我托着腮

    盯着奶奶脸上密密的褶皱

    一层一层搜寻

    被火光映出的晕红

    八岁那年的晚春热得反常

    我跪坐于高粱杆扎的灵棚

    稀薄的孝帽

    洇透了水渍

    奶奶颤巍巍扶着拐杖

    俯靠在灵桌边

    罗嗦的话

    一遍又一遍

    死老头子

    说好了操持俺一辈子

    咋说话不算数了呢

    死老头子

    ……

    ……

    ……

    奶奶说这话时

    攥着一顶旧红盖头

    不停地用力擦拭着爷爷的遗像

    在呜咽嘈杂的唢呐声里

    我偏着头

    细视奶奶松驰低垂的眼袋

    一环一环搜寻

    那一滴

    被骄阳炙出的水珠

    乡村里没有爱情

    娘如是说

    农历五月的庄稼地

    是农民们的健身房

    镰刀快速划过麦杆的清脆刷刷声

    老牛拖曳石磙的沉重吱呀声

    都喘息在夕阳的余热下

    和打麦场边的小憩中

    在泡桐肥密的叶下偷一丝阴凉

    缠着娘讲一讲

    与爹曾经的青春时光

    俺与你爹的婚事是经亲戚说的媒

    结婚前只见了两次面

    那时俺不敢瞅你爹的脸

    只是每回偷看一眼

    只觉得小伙个高白面挺耐看

    俺就相中了

    后来……

    娘说到这就打住了

    再不肯有片言

    任凭我百般胡问歪缠

    只是用她那把大蒲扇

    呼嗒呼嗒地扇动晒红的笑颜

    那个夏天我刚满十五岁

    正是青春驿动朦胧少年

    总觉得爹娘浮生

    如水平淡

    怎未闻书本中满纸蜜语甜言

    只听得唠唠叨叨家长里短

    怎未睹电视里满眼温馨浪漫

    只见那忙不完的家里地间

    十五岁的我

    抱着日记

    一行一行搜寻

    那一抹

    被油盐酱醋调去的齐眉举案

    乡村里没有爱情

    面对着

    祖辈父辈一生的平淡

    面对着

    几千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悠然

    面对着

    亿万农夫世代固守的田园

    已浸染于现代文化多年的我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