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青年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屠刀之下坚守着中华的尊严,忘记了我们的尊严是怎样在“猪尾巴”的役使之下退化为不知廉耻的奴性与卑微、从而面对西洋和日俄只有落后挨打,也忘记了满清政权是如何将无数华夏古籍付诸刀笔、是如何用文字狱和暴政的罗网窒息了炎黄子孙几千年的血性与灵性,更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后代一旦成为失去记忆的民族,将不仅仅会淡忘那七千多万屹立的尸骨,而且会遗忘汉人之所以称为华夏的原因:“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我们的礼仪和服章、我们的知耻与仁义,以及我们不屈的自由。
如果忘记了那268年的压迫,那我们所拥有的,就注定是驱策、屠杀、奸淫、笼络和虐待。
如果忘记了那268年的奴役,那我们所拥有的,就注定是成王败寇、弱肉强食、蛮夷戎狄这三大枷锁。
如果忘记了那个政权的所作所为,那我们所剩下的,就只能是重复他们的作为――对先进事物的恐惧、对高贵人性的压制、对真相的涂抹,以及对一切生命肆无忌惮的剥夺。
如果我们留给后代的只是一副遍布行尸走肉的地图,那我们中国将没有蓝图;如果只是一堆用来填写“汉族”二字的表格,那我们炎黄子孙将不再有人格;如果只是一部满清万岁的谎言史,那就连畜生也不会怜悯我们这个堕落的民族!
所以,若我们生活在满清时代,将义无返顾地摧毁那个政权。庄胤城、朱方旦、戴名世、汪景祺、钱名世、查良嗣、曾静、王肇基、丁文彬、朱恩藻、邹容,这些独立思想的人士虽然大多被满清千刀万剐、九族灭门,我们却愿意步他们的后尘,为每一个大写的人添上新的脊梁!沈阳、济南、扬州、江阴、嘉定、昆山、嘉兴、常熟、海宁、广州、赣州,苏州、金华、厦门、潮州,沅江、舟山、湘潭、南雄、泾县、大同、汾州、太谷、泌州、泽州,这些家园虽然被满清变作了一座座血城,我们却不惜再多一掊焦土,直到每一根辫子用每一个尊严的灵魂来斩断、用每一滴敌人的恶血来偿还!
现在,我们生活在满清覆灭、中华光复的时代,似乎不必担心黑暗的卷土重来。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幕幕歌功颂德的辫子戏,康熙变成了千古一帝,乾隆变成了十全老人,清军入关变成了紫气东来,剃发易服变成了轻喜剧,而那些从北京转战到台湾的抗清英雄、那些血与肉做成的长城,竟然变成了阻碍历史潮流的小丑!与之同时发生的,是旗袍的猖獗、人口的减丁、政策的倾斜、宗族的泯灭,是每一个汉人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因。难道,这一切的发生,仅仅是因为“中华”由汉人的原称变成了以汉人为主体的国家代称,或者是因为侵略者的后代成为了当今的国民,所以那三百多年前的禽兽,就顺便成为了中国的救星?!
因此只能有一个判断――政治上的满清虽灭,文化上的满清却逍遥法外。
因此我们必须要拿起批判的武器,进行二次反清,直到驱散奴役文化的乌云,彻底重现尊严的文明。
华夏士人没有死,他们只是在沉默中等待着爆发。我们是他们的学生,也是他们的战友,我们决心像辛亥前辈那样,把每一粒米饭,都作为射向满清文化的子弹,把每一个脚印,都踏上满清文化的豚尾,置所有风雨于度外,一切为了胜利,一切为了尊严!
二次反清,是反抗满清文化,因此我们要与谎言绝缘,要防止把自己变成第二个满清。尽管在夹缝之中需要经受那些麻木者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但我们不怕,因为我们履行着祖先与后代的责任。
二次反清,是反抗满清政权的文化,因此我们要区别对待当今的满族公民,要以从轩辕黄帝到中山先生一贯坚持的“天下为公”原则为指导,捍卫包括满人在内的每一个人的天赋人权。尽管生物的冲动不易克制,但我们也要丢开暴力――这个弱者的武器,为的是打开中华复兴的唯一局面――一个理性的社会形态。
二次反清,是反抗满清政权遗留下的奴役文化,因此我们要与形形色色的极权文化、专制文化和霸道文化,寸土必争地奋战,从文艺、文娱到文史,从医师、律师到教师,从每一张报纸、每一本杂志、每一部图书、每一出晚会、每一档电台、每一站论坛开始,尽我们全部的合力,去拿下属于华夏的话语权,去净化一个曾经正气浩然、外王内圣的中国!
“汉人强,满人亡”,这不是民生文化,而是畜生文化,故曰:满清文化。
“宁与外贼,不与家奴”,这不是民权文化,而是猪圈文化,亦曰:满清文化。
“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欣”,这不是民族文化,而是家族文化,一种一姓文化。这更是绝无仅有的满清文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华夏文化,注定和满清文化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华夏文化,不是从满清文化的尸体上踩过去,就是让满清文化从自己的尸体上踩过去!
这,就是我们发誓把二次反清进行到底的宣言,就是对所有不理解者的一个郑重答复。你们要么选择与华夏文化一起走向最终的胜利,要么选择与满清文化一起迎来最后的死亡,如何选择,是你们的自由。正确的选择,则意味着你们的尊严,意味着人性和文明的尊严。
万事有不平,
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
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
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
我心无绝时。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