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本站公告

    李?写信给岳父王文统,说自己非常想念儿子李彦简,要他速回山东。

    得知李?的儿子李彦简回到山东,忽必烈已经预感到事情不妙他让月赤察儿把姚枢叫进汗宫。

    早在金莲川幕府时,忽必烈就十分欣赏并重用姚枢,他知道在几次重大转捩点上,姚枢都给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姚枢是有名的程朱理学家,他向忽必烈提出过上千言的治国之道,从定典立纲常,到兴学校,重农桑谈得面面俱全。

    “眼下,李?的儿子李彦简回山东去了,怎么办?”忽必烈对姚枢直截了当地说,“我觉得李?反我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大汗,李?乘你北征阿里不哥之隙,濒海捣燕,闭关居庸,惶骇人心,为上策,与宋连和,负固持久,数扰边,使吾罢于奔救,为中策,如出兵济南,待山东诸侯应援,此成擒耳。”

    “李?会走哪条路呢?”忽必烈不希望姚枢给他之乎者也,他只想知道答案。

    “李?要走的路只有出兵济南。”姚枢的语气不容置疑,他回答得很干脆。事态的发展证实,姚枢的预见极其敏锐、准确,也为忽必烈的及时决策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当初姚枢到达漠北时,忽必烈还只是位普通的藩王,但忽必烈胸有大志,身边聚集了一批智谋之士,这是姚枢下决心跟随忽必烈的重要原因。在当初蒙古王族的权力之争中,忽必烈之兄蒙哥取得蒙古汗国大汗之位。为了把天下控制在拖雷家族手里,蒙哥汗将漠南汉地军政事务全权委托给忽必烈掌管。对于早已思大有为于天下的忽必烈来说,那是多年梦想一朝得圆的时候。他大喜过望,大张筵宴,与幕府众多谋士名流庆贺。对于整个忽必烈利益集团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因此众人都忘乎所以,兴高采烈,奉觞称贺,只有姚枢一个人坐在席中默然无语。待至席散众人走了以后,忽必烈让人留住姚枢问到,众人在席间皆作贺词,你独默然而坐是什么缘故。当时,姚枢等的就是这一问,他直截了当说,今天下土地之广,人民之殷,财富之阜,有超过汉地的吗?军政大权全都归了我们,大汗还管什么?以后大汗身边的人乘隙进谗言,大汗必定疑心、后悔,因此将夺了你的权。不如只接下兵权,将行政权力交回,请大汗派出相关机构掌管。这样才势顺理安。一番话让忽必烈听得一头冷汗,他恍然大悟之后,按照姚枢的建议,把汉地政务交还蒙哥。从后来的事态发展看,这种韬晦之计是十分必要的,自古君权的排他性都会产生惨烈的后果,自相残杀的事例不胜枚举。随着忽必烈在汉地站稳脚跟,声望日隆,蒙哥汗也扫清了异己,对亲弟弟的猜忌之心,顿时强烈起来。在忽必烈掌管漠南兵权的第二年,蒙哥汗大封同姓,命忽必烈于南京关中自择一处以为封地,忽必烈与众谋士商议,大家计议不定,姚枢说,开封一带逼近黄河,水道迁徙无常,土薄水浅,四处有盐碱地,不若关中深居腹地,险要可恃,土地肥沃,古名天府陆海。忽必烈遂愿处关中。蒙哥汗对忽必烈说,关中虽好,但人户寥落,所得财赋,你如何够用呢?我瞧怀孟一带地方,人烟很是稠密,如今也归你掌管,方可以调剂得平。忽必烈招纳人才,精心治理,那两个地方后来都成了他的根基。姚枢又上书忽必烈分析了征宋以来蒙古军队的种种失误,指出在历年征战中军将唯利剽杀子女玉帛悉归其家,所掠人民尽没为私奴。这不仅造成了南宋人民誓死抵抗的形势,而且所下之地城无居民,野皆棒莽,军事战果根本无法巩固,决不是安邦定国之策。他建议忽必烈变春去秋来专事掳掠的军事行动为分屯要地,以守为主,亦战亦耕的长期战备,在蒙宋交界地段屯垦戍边,等到边备充实,方可有大的作为。不久,忽必烈征得蒙哥同意试治河南陕西施行姚枢的这一策略,当时立经略司于开封,以忙哥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使屯戍军队耕战结合,屯田唐邓等州,在西自襄邓东至陈亳桃源一线布置重兵,并构置工事与南宋边境上的重镇襄阳成犄角之势,宋兵至则御之,去则耕种。置都运司于卫地,通过黄河转运粮草,河南成为蒙古军日后进攻襄樊的根据地,也成为忽必烈的重要根基。忽必烈在汉地的一系列行动,尤其是他率军平定大理,既打通向南商路,又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使他的势力和声望大大提高。蒙哥对忽必烈有了猜忌之心,指派亲信阿蓝答儿到忽必烈封地,设置专门机构钩考局借经济问题开始说事。姚枢对此洞若观火,他对忽必烈说,大汗君也,兄也;大王弟也,臣也。这事没法儿计较,远离朝廷本来就容易遭受不白之冤。当务之急,是要彻底消除大汗疑忌,这是釜底抽薪的办法。他向忽必烈建议将自己的妻子和世子送到首都和林,送到蒙哥汗的眼皮底下,在那里长期定居,以表明忠诚心迹,这样,蒙哥汗的疑忌自然会解除。并一再敦劝忽必烈返回漠北回到大汗身边彻底解除他的猜忌。忽必烈先后两次遣使觐见蒙哥表白自己愿意归牧漠北的心迹,得到蒙哥的诏许后,忽必烈即驰归和林。兄弟相见,忽必烈潸然而下,蒙哥汗下令撤销了钩考局。蒙哥也需要忽必烈,为了征服南宋,他离不开已经赢得汉地人心的忽必烈。钩考虽然停止了,但忽必烈仍然被解除兵权,留居漠北。蒙哥此举,可见当初的疑忌有多严重,双方的裂痕有多深,也可见那时忽必烈的危险有多大,他采取的对策多及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忽必烈总算保全了自己。进攻南宋的蒙古东路军连连失利,蒙哥想到了忽必烈并令他率军南下。蒙哥汗阵亡后忽必烈在漠南开平即皇帝位,从此,在潜开邸时就思大有为于天下,无远近亲疏之分任用殊方绝域豪杰智谋之士的蒙古藩王,终于让他潜邸的开平成为蒙古的政权中心。忽必烈在潜邸所聚集的文武才能之士,其中主要是儒士,则在他即位之后,大多成为参与帷幄之密谋,制定社稷之大计的柱石之臣。忽必烈终于在开平登上汗位后阿里不哥也在和林自称奉遗诏宣布为大汗。忽必烈亲统大军前往和林,阿里不哥自知不敌,便放弃和林撤到西北的谦谦州并千方面派阿鲁忽主持察合台汗国的国事,筹集兵械粮草,并假意与忽必烈议和。忽必烈留也先哥镇守和林,派宗王移相哥驻守边疆自返开平。阿里不哥对移相突然袭击,移相溃败。阿里不哥挥师南下,忽必烈与他大战于昔木土脑儿,阿里不哥大败北遁而去。忽必烈要姚枢预测李?动向,可见他对益都事态始的警觉。李?的岳丈王文统已被忽必烈任命为中书省平章政事,月赤察儿截获了他们之间的书信,里面写有期甲子字样,忽必烈知道李?已经透露出自己的预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