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本站公告

    “耶律先生,你这样说,言下之意,就是我一定会成为父汗之后的皇帝?”

    “是的,三王子。”耶律楚材带着醉意,但他的意识是清醒的。他知道窝阔台会成为成吉思汗的大汗。窝阔台即位以后也准备把新占领的中原地区分赐给亲王和功臣。耶律楚材说,裂土分民,容易引起彼此间的不满和猜疑,使矛盾扩大化,产生尾大不掉的毛病,不如多给他们一些金帛。窝阔台说已经答应他们了,怎么办呢。耶律楚材说那就由政府派遣官吏到各州县收税,颁发诸王功臣,不让他们擅自科征,把向地方征税的权利收归中央,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于是制订了每五户出丝一斤以给诸王功臣的政策,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实力。当时,诸路官吏均兼管军民财三个方面的事宜,权力极大,往往肆为不法,骄横异常,不仅生杀自专,而且各州郡地方之间,也常因争权夺利,彼此相攻,有时连皇帝也无法统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耶律楚材建议各州郡置长吏专管民事,设万户府总领军政,设课税所管理钱谷。他们之间势均力敌,不相统摄,力量有限,骄横的气焰就会受到遏止。窝阔台采纳了这个建议,制订了地方官军民财三权分立的制度。结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实力,压制了地方势力的滋长,避免了分裂因素的扩张。耶律楚材还在他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后,尊孔用儒始兴文治。他知道蒙古帝国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武功,因此在初期对文治是不够重视的。耶律楚材对窝阔台说,天下虽得之马上,而不可以马上治。经常向他宣传周孔之教。后来,窝阔台认为很有道理,便要耶律楚材推荐一批文臣到政府部门任职,试行汉法。耶律楚材于是把当时著名儒士陈时可、刘中、周立和、吕振派往燕京、宣德等地征收课税,后来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蒙古统治者试用文臣治天下的开始,耶律楚材创议之功是不应忽视的。此后,耶律楚材继续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最主要的有求孔子之后,得五十一代孙孔元措,奏请封为衍圣公付给林庙地世袭其位,以示尊崇,又下令招收因战乱而散亡的礼乐人才,还接受著名学者元好问的请求,把许多沦为俘虏的儒生解放出来分配适当的工作。他还以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为由,建议用儒术选士试图恢复唐宋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计分经义词赋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也可参加考试,如果主人隐慝不遣,其罪当死。那次考试共得儒士四千余人。他们充实到各级政府机构中去,当然大大改善了官员的文化结构,对由武功向文治的转变,是有重大意义的。他还立法执法,制止贪暴。蒙古建国初期,法制极不完善,各地州郡长吏贪暴之风十分严重。他们生杀任情,孥人妻女,劫取货财,兼并土地,胡作非为的事很多。耶律楚材针对这些情况请求窝阔台颁布法令州县非奉上命,敢擅行科差者罪之。贸易借贷官物者罪之。蒙古回鹘河西诸人,种地不纳税者死。监主自盗官物者死。应犯死罪者,具由申奏待报,然后行刑。这些法令的颁布执行,对制止不法官吏的贪暴之风,稳定社会秩序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了使政府的法令得到认真贯彻执行,耶律楚材常常挺身而出,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贵作斗争。有一次,窝阔台的宠臣杨惟中等人包庇杀人犯,耶律楚材得知便把他拘留起来加以审问。窝阔台听信谗言一怒之下不辨真假,反而把耶律楚材抓了起来,既而又感到不对,有些自悔,命人把耶律楚材放了。耶律楚材却不肯罢休,他说臣位至公卿,辅佐陛下处理国政。陛下下令逮捕我,认为我有罪,应当向百官宣布我的罪在哪里。现在却又释放我,说明我没有罪。这样轻易反复地处理问题,有如儿戏。如果国家真遇到什么大事,能够这样处理吗。在场的大臣们不觉大惊失色,都为他这种犯上的语言捏一把汗。不过,窝阔台毕竟不是一般昏庸的皇帝,他对耶律楚材的耿直是信得过的,不仅没有发怒,反而温言相劝,我虽然贵为皇帝,难道就没有一点过错吗。这种君臣互相信赖的精神,是政治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耶律楚材以儒治国的思想表现在经济方面是促使蒙古统治者尽快适应中原地区高度发展的封建制度,恢复战乱的破坏创伤,制止苛重的赋敛剥削,把封建经济推向正常发展的轨道,他阻止将农田辟为牧地的建议。窝阔台即位之初,有个名叫别迭的蒙古贵族说,中原地区的汉人不懂得畜牧业生产,对于我们没有什么用处,不如把他们全都杀了,好在那里开辟牧地。这种变先进为落后的建议,反映了某些习惯草原生活的贵族的无知,这种人虽然可能只是个别的,然而如果不加阻止,一旦被采纳作为政策,后果将不堪设想。耶律楚材非常敏锐地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及时指出天下是广阔的,四海是富裕的,各地的人民都会勤劳生产,只要我们的政策好,他们就可提供大量的财富,怎么能说无用呢。窝阔台说如果真象你说的那样好,国家收入增加了,又何必杀人呢!就按你的意见办吧。一场破坏中原农业经济的灾难被制止了。他还建议窝阔台用课税的方式代替军事掠夺,蒙古立国之初,战事频繁,军费所需,多属以战养战。赤裸裸的军事掠夺,不仅给社会经济造成不必要的破坏,而且来源也极不可靠,妨碍了战事的顺利进行,耶律楚材向窝阔台建议说,陛下即将南伐,军需应该早日筹措,如果建立税收制度,仅中原地区的地税、商税、以及酒醋盐铁山泽之利,每岁就可得银五十万两,绢八万匹,粟四十万石,军费就不成问题了。窝阔台同意试行,于是在燕京、宣德、西京、太原、平阳、真定、东平、北京、平州、济南等十路设立课税所,选派汉人儒者担任其事。次年秋天,各路使者将征收到的粮仓簿籍和金帛实物进呈,窝阔台高兴地对耶律楚材说,你没有离开我的左右,却搞来这么多的钱粮,真了不起呵。对他更加信任,不过,当时的税制尚未定型,税则税率各地很不一致,大体上是蒙古以马计,西域以丁计,汉人以户计,难免混乱与不便,急需改进。大臣忽都虎等人主张按人丁多少征收赋税,耶律楚材说,自古以来,在中原都没有实行过以丁收赋的办法。如果强制执行,人民必将逃散,赋税就收不到了。看来,耶律楚材是想要减轻人民的负担,但是不少入主张对人身课税,以谋求财政收入的增加,结果未能作出最后的结论。后来耶律楚材制订了新的赋税制度,户税就是每二户出丝一斤交给国库,每五户出丝一斤交给诸王功臣。地税就是上田每亩三升,中田二升半,下田二升,水田五升。商税是十分之一。有人认为这个税率定得太轻了。耶律楚材说,史的经验证明,许多法最初定得轻,后来都变重了,如果开始就定得很重,后来的人民就无法过活了。这种轻税的思想,对恢复发展生产是有好处的。他放俘虏提高劳动者的地位,蒙古灭金后,大批百姓掠为俘虏,北返途中,逃亡者十有七八。窝阔台下令严查停留逃民及资给饮食者,皆死。无问城郭保社,一家犯禁,余并连坐。此令一下,立即引起了广大百姓的惶骇不安,虽是父子兄弟,一经俘虏也不敢相认,逃民无所寄食,多死于道路。耶律楚材对窝阔台说十多年来,我们执行存抚百姓的政策。因为百姓是很有用处呵!现在我们已经统一了中原,他们还能逃到什么地方去呢?岂能因为一个俘虏,便把数十百人连坐处死呢。窝阔台顿然醒悟,立即解除了这个禁令。不过,当时诸王大臣将校在战争过程中,仍然将大批人民掠为驱口,动以万计。驱口的身份很低,任凭主人驱使买卖,毫无人身自由可言。这不仅是对劳动力的摧残,而且也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耶律楚材于是奏请下令括户口,凡属驱口并令为民,慝占者死。大批驱口被释为民,地位提高了,对发展农业生产当然是有好处的。抑制高利贷势力,反对过分剥削是耶律楚材做的又一件大事,后来蒙古贵族为了获取巨利,曾委托回回商人发放高利贷,年息百分之百,一锭银十年后本利可达一千零二十四锭,时称羊羔息,为之倾家破产的很多。耶律楚材奏请子母相侔,更不生息使高利贷势力稍有抑制。当时政府官员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竟然允许商人扑买。商人们勾结权贵承包了全国的课税、差发,甚至连地基、水利、河泊、桥梁、渡口、猪鸡也承包了。这种把国家财政经济命脉全都交给商人的作法,是十分有害的。耶律楚材说这是贪利之徒,罔上虐下,想出来的恶主意,为害甚大,决不能干。耶律楚材还在衡量,给符印,立钞法,定均输,布递传,明驿券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都是有关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由于这样,庶政略备,民稍苏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耶律楚材作为窝阔台的中书令,利用其有利的地位和权力,确实在促使蒙古统治者接受汉法,适应中原地区封建社会的要求,建立必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史称窝阔台汗的统治,量时度力,举无过事,华夏富庶,羊马成群,旅不赍粮,时称治平。其中当然应该有耶律楚材的功劳和贡献。耶律楚材取得成功的道路,是并不平坦的。他的政治改革一开始就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燕京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竟以旧怨,诬告耶律楚材率用旧亲,必有二心,务欲杀之而后快。窝阔台对耶律楚材也不是全都言听计从。有时耶律楚材发现某些事情做得不对极力辩谏声色俱厉言与泪下,窝阔台汗不仅不体谅耶律楚材的好意,反而说什么你想要打架吗,你就知道为百姓哭鼻子。窝阔台后来甚至下令把耶律楚材捆绑起来,妨碍了耶律楚材以儒治国理想的彻底实现。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了。初仕金为开州同知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占燕京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他早已对腐朽的金王朝失去信心,面对干戈四起生灵涂炭的神州大地,他决定以自己的才华辅助成吉思汗,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随成吉思汗西征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曾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在后为窝阔台即位后耶律楚材倡立朝仪,劝亲王察合台行君臣礼以尊汗权,从此更日益受到重用,被誉为社稷之臣,初执掌中原地区赋税事宜,建议颁行便宜一十八事设立州郡长官,使军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反对改汉地为牧场,建立赋税制度,设置燕京等处十路征收课税所。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的政治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举颇多,主要有保护农业实行封建赋税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提拔重用儒臣,反对屠杀生命,保护百姓生命,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反对扑买课税,禁止以权谋私,主张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也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耶律楚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多才多艺,是一个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卓越修养和多种贡献的人。他编有《西征庚午元历》还主持修订了《大明历》,他酷爱诗歌写过不少诗作,现存于世的有《湛然居士文集》共14卷。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30年,多有襄助之功。后脱列哥那称制时,因屡弹劾皇后宠信之奥都剌合蛮,渐被排挤。公元1244年5月14日,悲愤而死。砥柱中流断,藏舟半夜移,消息传出,倾国悲哀,许多蒙古人都哭了,如同丧失了自己的亲人。汉族士大夫更是流着眼泪凭吊这位功勋卓著的契丹政治家,他们的良师益友。蒙古国数日内不闻乐声。正如其同时代人暮之谦在《中书耶律公挽词》中所言:忽报台星折,仍结薤露新,斯民感天极,洒泪叫苍?。到忽必烈时依然遵耶律楚材的遗愿,将他的遗骸移葬于故乡玉泉以东的瓮山,即今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耶律楚材是辽代东丹王耶律倍的八世孙,出生于金代末期一个高度汉化的契丹贵族家庭。其父年届六十得子欣喜异常,感慨不已,吾六十得其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所用。便根据《左传》楚虽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为儿子命名楚材,字晋卿。后来,他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他随从成吉思汗和窝阔台远征四方写下了大量诗歌,其《湛然居士集》收录了660余首诗。他的诗应酬之作颇多,往往流于率易缺少锤炼。他随蒙古大军西征万里对边疆的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在诗中生动真实地描绘了奇瑰壮丽的西域风光。

    “都说你是精于玄学,会预知以后一些事情的。”窝阔台显得有些兴奋,他觉得耶律楚材说他日后必为成吉思汗之后帝王,心中当然有几分悦色。“如果我真的能面南背北,楚材,到时候,我就定为你来辅佐我。”

    “是的,这是成吉思汗交待过我的。”耶律楚材喟叹一声吟了起来。

    “寂寞河中府,

    连甍及万家。

    蒲萄亲酿酒,

    杷榄看开花。

    饱啖鸡舌肉,

    分餐马首瓜。

    人生唯口腹,

    何碍过流沙。”

    “楚材,我知道,你现在是没有真正发挥你的才能。”窝阔台叹息一声,“我也看出来了,就算我接任父汗以后,恐怕也未必天下太平。”

    “是的。”窝阔台嘿嘿笑了笑,“有些话,我是不能说得太明白的。现在,我已看个明白,宫中是没有人与你抗拒的。要说以后,可能出错就出错在女人身上。”

    “先生通于玄学,可以算一下的。”

    “天机不可泄露。”

    “不能说?”

    “不能说。”

    “先生,如果你认为能说的时候,还是要告知我一二的。”

    “嗯。”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