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没有想到神宗皇帝非常的薄情,办完那事便一走了之,再也不回头,但她的心里存在着希望,尤其是自己的肚子一天天的增大,她的希望也越来越大,每次想到不久她就要为皇帝生小孩了。她的孩子将成为皇家的皇长子、皇长女,心里就要说不出的高兴。
她知道,等孩子一生出来,她本人的身份地位也将起到一个变化,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是个宫女了,无论如何也会弄个嫔妃当当,就连她的家庭也会因此鸡犬升天,所以这个付出还是值得的。
老太太既然已经猜到是儿子所为,知道王氏怀的是龙种,心里当然高兴。.盼孙心切的皇太后欣喜异常,便借神宗陪宴的机会,当众问起这件事,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印证。欢欢喜喜的李太后,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皇儿却态度冷漠,说不曾有过,一口咬定这件事不是他干的。
李太后这才明白,这个皇帝儿子根本没把她的宫女和马上就要出生的孙子放在心上,只是在寻欢作乐,图一时之快,并未有丝毫为国家的江山社稷考虑的意思。皇帝既然否认,事情就弄大了。这件事必须有个印证,一定要有一个说法,这是必须的,印证以后对谁都好。大家想啊,一个未婚女子在宫中居然突然怀孕,而且还不是皇帝的种子,起码皇帝否认这件事,哪还了得,深宫大内根本就不可能有其他人,王氏宫女也没出过宫,这孩子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这个孩子也像当年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们的老爷爷的身世一样充满了神秘,朱元璋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至今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也将永远成为一个谜,去让那些没事干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慢慢的去琢磨研究去吧,估计再过一千年也不会有任何成果,很有可能成就几个大牌的学者,几个人因此得到世人的追捧,就像于丹等因为百家讲坛发财的学者们一样。.李老太太只好令人取出《起居注》,当面验对。这会儿,李老太太还是朝廷的当家人,这件事必须弄清楚,这既是对皇家声誉负责,是对皇家的后继有人负责,也是对王宫女负责,当然李太后也希望通过论证,能让她有一个孙儿,从而,打发她在深宫里的无限寂寞。.李太后相信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因为按照明朝制度规定,皇上有私幸必有赏赉,这件事也一定要在《起居注》上记录下来的。一会儿有太监将《起居注》拿来,有凭有据,铁证如山,神宗皇帝知道瞒不过了,只好承认确有此事,向李老太后做着检讨,说:“母后,那是孩儿一时糊涂,做下的丑事,孩儿后悔莫及,请母后原谅孩儿。”老太后本来就没有责怪的意思,这会儿见到既然事情已经查证,确实是神宗皇帝所为,王宫女肚里的孩子也确实是神宗的,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龙种,也就不再追究,趁机安慰说:“皇上,我老了,到现在还没有孙子。.这次若生个皇子,你就立了一件大功,这也是宗社的福分,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事情已经至此,李太后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按道理神宗皇帝应该高兴才对,但李太后这一次极为反常,让神宗皇帝忐忑不安,觉得不对头。如果在平时神宗皇帝犯了错误,要求严格的李太后就对不会轻饶,一定要严厉处置,这一次,事情得到证实,说明皇上再说假话,王宫女怀孕确实是他所为,始乱终弃。神宗皇帝不但没有受到处罚,老太后反而对他奖励一番,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太太说:“是你做的就是你做的吗?你贵为皇帝,男子大汉,连着一点的责任都不敢负,将来如何把江山社稷交给你。.苍天有眼,这下子好了,终于给了我一个孙子,过不了多长时间我们朱家就有后了。你做了一件大好事,王氏也是我们朱家的有功之臣,皇儿以后一定要好好的对待她们母子才对。”老太太欢天喜地,不停的表扬着这件事的主人公。
其实,老太太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老太太刚刚二十几岁就已经守寡,如今十年又过去了,在宫里虽然是锦衣玉食,享尽人间富贵,什么事都不用发愁,什么东西也不缺,唯一缺的是爱情和亲情,享受不到一点点人间的温暖。.她每天面对的不是宫女就是太监,没有一个男人关怀体贴,也没有一个亲人的关怀,何等的寂寞,何等的无聊啊?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能够经受如此的煎熬实属不易。李太后也就是生活在深宫大内之中,如果在平常百姓家除了她坚决要守节以外,否则,说不定也会红杏出墙,与别的男人爱的死去活来,成就一段佳话。既便如此,也有野史说李老太后和张居正如何如何,好像他们真的也有一腿,把一段风流艳史说得神乎其神,像真的一样。实际上全是胡说八道,完全是诽谤,别有用心。是张居正得罪了天下的文人,这些文人为他泼污水,原因就是因为李太后对张居正太信任了。.这种说法是根本不可能的,你想啊!偌大一个宫廷,高宫深墙,门口及周围有多少人守卫着,有多少大汉将军、锦衣卫、东厂、西厂的特务,还有无数的太监宫女,他们如果真的有一腿不可能不被人发现,甚至张居正连边都没有沾上,就会传到万历皇帝的耳朵里,再说,张居正是何等人物,何等的精明,他在生活中也不缺一个女人,绝对不会像多尔衮一样的痴情,不会办这个蠢事。在张居正的心里政治就是他的生命,权利就是他的一切。如此一个视权势为生命的政治家怎会授人以柄,自毁长城,在这些小事上被人打到,被人泼污,让人家把自己说的一塌糊涂,狗屁不是。.这个李太后也不是一个蠢人,更不会办这种让人唾骂的事情,所以野史上的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是对张居正的诋毁,是因为张居正的改革得罪了天下的权贵和文人才子,但是又迫于张居正的权威明里不敢造次,暗地里制造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诽谤张居正发泄他们的愤恨。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冤假错案,陈世美被人说成是个被人唾弃的负心汉,实质上并非如此,他并没有抛弃秦香莲,而是得罪了一个文人,文人编出这段故事,让他成为千古罪人。秦桧在历史上虽然由他一些不对的地方,但他并不是一个卖国贼,也不是一个大奸臣,他也曾想办法救过岳飞,但是皇上要杀岳飞父子,他也抵挡不住。.岳飞父子被害死在风波亭上以后,一些文人不好意思说皇上,就把罪过加在秦桧头上,构成一大冤案。就连清朝的雍正皇帝因为严厉处罚了一大批权贵,再加上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斗争,雍正是个胜利者,在胜利之余也招来不少的骂名,甚至牵连到雍正的母亲,以发泄他们心中的怨气。
现在李老太太盼孙儿心切,之所以急切的证实这个孩子的身份无非是想早点抱上孙子,合情合理,非常正常,普天下每一个即将当奶奶,当外婆的人都是这样一种心态,都会有这个举动,马上就要见到下一代人了,那是何等的令人激动和向往啊?这件事《明史?光宗本纪》这样说:“吾年老矣,犹未及昇孙,倘生男,宗社福也,何必相讳。.”如此经过一番对质,人证物证具在,神宗皇帝再也无法抵赖,无话可说,只好认下了这个还未出世的孩子。这还不算,李太后认为既然承认这件事情是皇帝所为,那么孩子的母亲就必须有个名分,龙子龙孙没有一个有身份的母亲就太不成体统了。李太后想身为皇帝也不能无情无义,把人家当成泄欲的工具和人家办完那事,就当成一个破鞋子随手就扔,显得皇家人太不是东西了。李太后语重心长的说:“孩子,做人要厚道,要讲情义,孩子的母亲还是要有个名分才行。”神宗皇帝是个听话的孩子,尽管心里不大愿意,但既然老母亲有旨意,没有办法,他就只好先将王氏封为才人,数月后又封为恭妃。王氏宫女终于如愿以偿,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一路跌跌撞撞,路走的很艰难,但还是成了半个主子,她一直愁苦的脸上也有了一丝的笑容。但是,还没有等她笑出来,苦难便不断的降临到她的头上,灾难在她的身上一直不肯退去,缠绕了她一生的时间,一直到死都没有摆脱苦难的阴影。
皇帝是金口玉言,正是神宗皇帝的一句话,让这个可怜的小皇子幸运的活了下来,捡了一条性命。要是神宗皇帝死活不承认这个皇子,也许明朝的历史就要改写,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个朱常落,明朝的第十四代皇帝也就不会有光宗这个人,皇帝的一句话就让历史的尘埃落下来了,明朝的历史就按照他本来的轨迹发展下去,大明帝国走向衰亡已经变的不可避免了。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前进的步伐,任何人也不乏阻挡。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