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有三个维度,就是说,需要有三个坐标来确定空间中的一个点c,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是连接它们的直线,两条平行线只在无穷远处相交,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等。这些定律在学校里被讲授着,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高度精确地成立,两点之间的空间距离总是与测量者无关。
时间只由一个数来量度。与空间维度不同的是,它总是只朝一个方向流驶,从“过去”流向“未来”。由观察上和情理上都可确认,一个事件的原因总是在其结果之前,这种不可逆转的次序称为因果律。
时间与空间一样,对所有观测者都是相同的。既然速度没有上限,所有的钟,无论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多远,都能被即时地调为同步,并继续保持指示出一致的时间。因此,伽利略一牛顿时空的因果结构就归结为,一个在空间同时地延展的现在时间,把过去和将来分离开来。
把时间和空间作为独立实体的观念遭到与牛顿同时代莱布尼兹的强烈反对,他以哲学论据坚持时间和空间只能是联系于物质而存在。
两个世纪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实了莱布尼兹的观点,时间间限和空间距离都不再是固定的量,它们依赖于观测者与被观测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
时空中的一个点是一个事件,由三个空间坐标和一个时间坐标来确定。两个事件间的间隔是不变量,但现在是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的结合,每一个都不再单独守恒。
一个观测者随身携带的钟测量的时间称为原时,与相对观测者运动的钟所测量的时间是不同的。尽管这种差别只是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才变得显著,这个新的时间律还是带来了令人惊讶的后果。
假设有两个年龄为20岁的双生子,其中一个去作探索宇宙的旅行,他以297000公里/秒的恒定速度(光速的99%)飞到一个20光年之遥的行星上,并立即返回。他携带的钟表明自己出门在外6年,但留在地球上的那一个却说已过去了40年。
他们二人所经历的时间确实是不同的,生物钟也像原子钟一样会受影响。两兄弟的年龄也可以用他们心跳的次数来测量,宇航员回来时确实只有26岁,而他的同胞兄弟已是60岁。
在所有连结两个事件(在双生子故事中是飞船从地球出发和回到地球)的世界线中,没有加速度的那一条所耗的时间最长。
宇航员在其航程中必须加速和减速,这两种情况的效果并不相抵消,他的原时因而总是比他的兄弟短得多。
年龄的差别并不仅仅取决于旅行者的加速度,而且还有赖于航行的总持续时间,这里单讲加速度只是为将宇航员时间与地球时间作比较。
将上面的双生子故事变一下!
现在假定飞船有一个恒定的加速度,其大小等于地球表面上的引力加速度,这对宇航员来说要舒服得多。
飞船的速度将迅速增大到接近于光速,而不能达到光速,飞船上的时间将过得比地球上没得多。
按照它自己的钟,飞船将用2.5年时间飞到最邻近的恒星(比邻星),它与地球相距4光年;
经过大约45年,飞船就飞出了40光年;
经过10年就到了银河系中心,而地球上将是过了15000年;
在25年里(短于宇航员的年龄),飞船将能在整个可观测的宇宙中邀游一周,行程是300亿光年!
此时的风十一也是很迷惑,以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对时光机器所代表的智慧文明来看,回到过去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用说当今社会的各种理论,虽然只是从理论上可以进行比较合理的猜想,但毕竟,那高度发达的文明,把这些理论付诸于实践是完全有可能的.
人类的文明史说起来洋洋洒洒、浩浩汤汤,但说白了,也就5000年,这相对于整个地球文明来说,简直是弹指一挥间,更何况那浩瀚的宇宙……
思前想后,绝对这种穿越不是小说和科幻,而是极有可能的,而且从主机的口气来看,说的很轻松,好像是小菜一碟一样,因而,打心里很想去所谓的过去玩一玩,可是,又怕一去不回,而且,龙教授和花の雨还在山顶上等着的嘞…
“怎么样阿?”主机急切的问道,其实主机的而目的很简单,它只想把他们留住,目的是想用他们手中的令剑。
“去了回不了怎么办?”雪狼直接反问。
“放心!既然有能力送你们去,当然有能力接你们回来!”主机急切的想把这装交易做成!“你们是我们的主人,我们当然会全心全意为你们服务的,其实我们机器是最忠实的,比起你们所谓的狗更忠实!”
“我们才不想去你们主人的时代!”雪狼道。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