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本站公告

    重庆缙云山军校,某阶梯教室。

    “一、人谋。所谓人谋,即人的智谋韬略……战国时期,秦欲伐齐,而忌齐楚联盟。于是,秦派张仪使楚,以割地六百里为饵,诱惑楚王,并以明珠宝玉贿赂南后,破坏了齐楚联盟,最后将齐楚各个击破。2000多年前的伊尹,在协助商汤灭夏桀时,第一年出主意,叫汤不给桀进贡品,以激怒夏桀。当夏桀调九夷之兵伐汤时,汤赶忙赔礼道歉,补进贡品。到第二年,汤又不给进贡了。这时,夏桀只能调来三夷之兵。于是伊尹献策说:桀已经没有力量,可以对桀作战了。汤联合诸侯军,设伏于山西邑的鸣条,诱桀出战,结果桀被汤打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鸣条之战。这些都是谋略在战争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作为一个将领怎样具体谋划和指导一场战争或一个具体的战役战斗呢?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将帅要善于以各种手段隐匿自己的企图,迷惑引诱敌人,给对方造成错觉和不意,为歼灭敌人创造条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计策或谋略。”刘华正在给军校学员讲授《孙子兵法》。

    虽然他后世只是个武警黄金部队的技术军官,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比这时最高明的军事家多了几百年的战争经验,所以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说的头头是道。

    “二、兵势。【其势险,其节短】,是为将者必求之术。势者,用兵之势又称态势,不是指形式格式。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讲的不是一个人有万夫不当之勇,而是讲这个人占有险要的关口,一人居关而守,万人攻而不取,这个势,是地势之利。《孙子.虚实篇》上的[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是指体力地势之利。用兵打仗必须造成有利布势,孙武曰[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四川有种鸟,绿色的羽毛,像八哥。这种鸟,嘴很尖,它在高空中发现水中的鱼,就将双翅夹拢,依靠全身重量,自天而降,有时竟能捉到比自己大几倍的鱼儿。《势篇》讲的【其势险,其节短】,就像这种鸟,冲下来很猛(势险),时间又很短促(节短)。这样一来,力量再大的鱼儿也难以抗拒。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在作战斗部署、战役布势中都力求这种险峻之势。这样,敌人想要挡住我之进攻,就犹如抓沙子搪水,徒劳无功。战争中如何发挥“势”的作用,应肯定五点。即:一靠将领的谋略,谋略优势应为兵势之首,多谋善断而得“势”,少谋寡断而失“势”。二靠部队的数量、素质,即实力的优势,那怕是局部的优势也好。三靠有利的地形、地势。四靠掌握有利战机,审时度势。五靠勇猛迅速,顽强作战。孙武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也就是这个道理。”

    “三、奇正。关于正兵、奇兵问题,正兵和奇兵是辩证统一的,是为将者必须掌握的重要原则。所谓“正”,就是按照通常的方法部署兵力,进行作战;所谓“奇”,就是根据战场上的具体情况,运用计谋,灵活地使用兵力,诸如我军所擅长的伏击、袭击、偷袭、奔袭等。一句话,“奇正”之运用,是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灵活变化的。在中国,兵家大凡论兵,没有不祖述《孙子》的,那些较有作为的将帅,都是懂得兵法的,并能熟练运用奇兵和正兵。战国时期孙膑的围魏救赵之战和减灶示弱、诱敌深入的马陵之战,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等战例,都能证明正兵和奇兵在战争中巧妙运用和互相补充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不注意情况的变化,不研究新的战争特点,把兵法原则死搬硬套,是免不了要失败的。由奇正的辩证关系,我们研究出了出奇制胜的四个条件:第一,要善于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间、地点和方向上用兵。第二,用兵之奇,关键是用在敌人的致命点上,即对敌战略、战役有决定作用的要点上。第三,出奇制胜的决策行动要快,要有胆略,要周密计划,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第四,奇正相生,讲的是军事辩证法,一定要避免绝对化,战术上永远也没有一种万能的制胜之道。”

    “四、虚实。《孙子》的用兵如“率然”,“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九地篇》),“避实而击虚”,“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等表述,应作为虚和实的中心思想,知兵势,解奇正,讲的是一般制胜条件,而要正确地选择作战目标、作战方向和指导军队的作战行动,还必须切实把握住虚和实这个环节。用兵之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变化无穷,为将者的计谋盖出于此。三国时的“空城计”是虚构的,但虚构得合理。虚实运用要得当。诸葛亮的“空城计”是逼出来的,搞的是虚而虚之,未免过于冒险而带有偶然性。我们要学习他的虚中有实,才能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现代作战,掌握好虚和实这对环节,有五条要记住:一是要熟知敌方将领用兵的特点,多疑者使之更加狐疑,寡断者使之更加犹豫。二是虚得合理,虚中有实,切忌虚而虚之的冒险主义。三是弱军对强军,大抵先示之以弱,后发制人,看出敌人破绽之后,再筹奇兵而击之。四是实中有虚,行动要特别注意伪装,巧妙而合理,使敌人难以预料,难以识破。一般先给敌人以甜头,诱敌深入,方好关门打狗。五是虚和实是辩证的统一,是变化的。因此,将领要聪明、多谋、善断、灵活、主动,才能正确掌握,巧妙运用。”

    “五、灵活。要用兵灵活,掌握战场主动权。要特别强调巧、猛、疾三字。所谓巧,就是巧妙而精奇;所谓猛,就是要猛虎扑羊般的气势;所谓疾,就是调动军队,指挥作战要快、要敏锐。用兵灵活要体现在巧妙地采用虚实行动。诸如,声东击西,佯动于此,实动于彼,奇正变化,因敌制胜。要能【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势篇》);【攻其所必救】(《虚实篇》),出其所不意。战略指挥要使全局都活起来,一个重要的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要善于用将。如果用将不当,这个将不能适应战场情况的急骤变化,贯彻不了总的意图,战局就难以活起来。三国时,诸葛亮用马谡为将,令其守街亭,就是不当的一例。因为马谡是个仅懂得一般战术原则,而不知道灵活运用的书呆子。灵活性和主动性,一要善于抓住影响战局的带关键性的问题,着重体会和理解巧、猛、疾三个字,要巧用智谋,要有压倒一切的气势,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结束战斗;二要有一个目的,几个方案;三要选将得力,用人适当。这样,不利可以争取为有利,被动也可以争取为主动。”

    “六、用间。《孙子》兵法最可贵之处,就是能从战争实际出发,在了解敌情基础上制定战略战术。孙武主张对敌方地域的广狭,人口的众寡,粮物的库存,军队的状况,以及我方要攻取的城邑,要攻击的目标,都要查个明白,以作为三军行动的依据。他注重用间,推崇【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的故事,认为【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楚汉战争中,项羽之所以败走乌江,自刎身死,除迷信武力,匹夫之勇,残杀降卒,分封诸侯,不用人才,缺乏政治远见和谋略思想等原因外,其多疑信谗也是一致命所在。在用间问题上,既要巧于用间,还要警惕上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军将领一定要注意谋略训练。用兵打仗,施谋定策,研创新的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将领员必须随机应变,灵活用兵。岳飞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打破思想上守旧的成见,才能使军事学术有所前进。要重视智囊团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将领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以不断提高我们的谋略水平和指挥艺术。”

    “陛下,恕罪!打断您一下,这是四王爷发来的紧急军报!”军情处副处长董文炳出现在教室门外,低声报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