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作奴男作仆,空劳稗史记兴亡。
瑟瑟秋风中,文天祥站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目送着20万垂头丧气的宋军登船。
前天,宋理宗赵昀已经批示贾似道全部答应刘华的条件。贾似道进入重庆府,向吕文德等官员宣读了皇帝的敕令。于是,从昨天开始宋军分批乘船撤离,蒙军开始接防。而文天祥却“意外”地被刘华留下来,当所谓的蒙宋联络官。贾似道当然巴不得这个眼中钉、肉中刺留在刘华这里,最好刘华哪天一刀砍了他,自己可就更高兴了。所以贾似道二话没说就帮赵昀答应了,昨晚和蒙古人喝了一夜酒,今天还是被人抬上船的。
当然,蒙宋议和协议早已经签好了,除了割让重庆和每年增加的岁币外,主要还有:一、两国结为友好邻邦,互派联络官;二、双方全面通商;三、两国百姓出入自由……
“哎,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文天祥吟诵的是北宋苏洵的《六国论》,此文道尽了六国灭亡的前因后果----苟且偷安,日日不安。
“履善,挺有雅兴的嘛!”一阵粗犷的声音传来。(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详见作品相关)
文天祥一转头,吓得半死。刘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他的身旁了,边上还有几十个侍卫分散四周。
“参见大汗。外臣只是在吟诗,风花雪月的玩意儿,有污大汗圣听。”文天祥连忙狡辩,只希望这个蒙古大汗汉文水平别太高,否则将引来杀身之祸。
“哦,六国论也是诗吗?本汗怎么不觉得它风花雪月呢?”刘华童心大发,故意吓吓文天祥。
看着刘华满脸横肉、浓密的络腮胡和彪悍的身材,一双三角眼精光四射,文天祥顿时汗流浃背,不敢说话。
“哈哈……想不到豪气冲天的文侍郎也会害怕!”刘华有一种征服后的成就感,看来23岁文天祥还是没有几十年后那样“威武不能屈”。
“履善,别担心,本汗不是你想的那样残忍好杀!”刘华看看差不多了,也适可而止。
“还不好杀?攻下成都府,全城军民被你杀了不下二十万!”文天祥心里嘀咕,可是不敢说出来。
儒家教出来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识时务,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所以历朝历代,儒家当官的“忠君爱国”比谁喊的都响,但大部分投起降来争先恐后,根本没有气节。“每多仗义屠狗辈”,倒是没什么文化的普通百姓却成了民族的脊梁。
“其实,苏洵说得也不全对。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刘华开始侃侃而谈,“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宋军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宋廷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文天祥作为南宋时期文人的佼佼者,但是历史局限性也不言而喻,哪能达到7百多年后的现代人的理论高度,被刘华一席话惊呆了,半天合不上嘴。
“履善,可能你对本汗抱有成见。本汗以前确实心狠手辣,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圣人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自从本汗死过一番后,很多想法都变了。实话告诉你,本汗决定不再攻打宋朝了,以后将善待各族子民。你作为一个汉人,难道不想本汗属地的上千万汉人过得好些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本汗不久将在领地进行一系列改革,你心中的抱负只有在本汗这里才能得到施展!”刘华向文天祥抛来橄榄枝。
“大汗美意,外臣愧不敢当。但食君俸禄,为君分忧,外臣岂能辜负朝廷的栽培!”文天祥对自己在宋廷的际遇还是清楚,但是怎么也拉不下面子投诚蒙古人。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慢慢来了。哪怕你是孙猴子,也跳出不如来佛的手掌心。”刘华暗想,随后笑了笑,转身离去。
不管怎么说,和文天祥打的第一仗算是赢了。
-------------------------------------
贾似道确实在1259年到蒙军议和。当忽必烈、兀良合台合围鄂州时,南宋大震,用贾似道集军汉阳,作为鄂州后援。但贾似道毫无胆略,逗留中道,诸将亦不遵约束。当听到鄂州守将张胜败死后,贾似道大惧,密遣心腹将王哀,到蒙古营,请称臣纳币。忽必烈不许,部下郝经谏道:“今蒙哥大丧,国家无主,宗族诸王,谁都虎视眈眈。如果阻碍其他王爷即位,我们将势且腹背受敌。不如与宋议和,马上北归,另外再派一支部队迎先帝灵舆,收取帝玺,召集诸王会丧,议定嗣位,那时大王应天顺人,自可坐登大宝了。”忽必烈之所以后来继承汗位,全凭此一谏。
忽必烈大悟,随后与宋朝定议,让宋朝割让长江以北之地,及岁奉银绢各二十万,乃退兵北旋。兀良合台方东应忽必烈军,引师攻潭州,嗣得议和消息,移师而东,及至鄂,闻忽必烈已还,遂亦北去。贾似道反令夏贵等,杀他殿卒百余人,诈称诸军大捷,献俘宋廷。昏头磕脑的宋理宗,竟信他有再造功,召使还朝,封卫国公,大加宠眷,真正奇事!不是奇事,实是呆鸟。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