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兰山下,中国与外蒙古之间有一片广阔的土地,生活着内蒙古阿拉善盟的牧民们。
阿拉善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阴山余脉与大片沙漠、起伏滩地、剥蚀残丘相间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有贺兰山、合黎山、龙首山、马鬃山连绵环绕,雅布赖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著名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高大沙山互不连接,峻峭陡立,巍巍壮观。在三大沙漠中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盆5百多个,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许多冲沟中一般有潜水,有些出露成泉。绿草如茵,湖水荡漾,被称为沙漠中的绿洲,是良好的牧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某片本该诗情画意的绿洲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景观。
“以地质找矿为荣、以献身黄金部队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几条大幅标语在迎风招展,标语下面是十几辆喷涂了迷彩色的重型卡车,还有几部大型挖掘机停在边上。
四周整齐地排列着十多顶大型帐篷,几十米外的地方有5个矿洞,向着蓝天白云张着大嘴,三三两两穿着迷彩服的军人从矿洞进进出出。
午饭过后,大部分官兵都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也算是一种休闲娱乐了。野外部队不象驻扎在城镇的部队生活多姿多彩。真的是“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单调至极。
武警黄金部队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迫切需要黄金战略储备时应运而生的,走千山涉万水,不辞劳苦找黄金,为我国黄金地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为国家黄金产量突破百吨大关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人说黄金部队官兵有一双好脚板,没有行不通的路,没有趟不过的河,没有翻不过的山。为了寻找金矿,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打破一个又一个找金禁区的神话,用忠诚和热血为共和国熔铸成一座座灿灿金山。
五年的军旅生涯,同样也造就了刘华坚忍不拔的性格。
刘华,现年28岁,1998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当初四年本科毕业,怀着对军营的向往和憧憬,携笔从戎,入伍到了武警黄金部队某部。刚穿上笔挺学员军装的热情还没有消退,就随部队开到了阿拉善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呆就是五年。这里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摄氏6-8.5℃,最冷的时候达-36.4℃;最热的时候却有41.7℃,但是矿产资源却十分丰富。
有一次,刘华所在的分队深入连当地牧民都不敢涉足的无人区。车队在途中陷入沼泽地,被困荒野。官兵们在冰冷刺骨的泥沼中挖泥、填坑、推车,拣遍了方圆5公里地面上的石头铺路垫车。第三天,所带的食物已经消耗得所剩无几,20余名官兵只能就盐巴喝稀饭。半个月后,基地官兵几经周折赶到现场,看到满身泥污的官兵横七竖八地昏躺在地,无不痛心落泪。
还有一次,酷暑6月,腾格里沙漠边缘。小分队官兵在取样途中迷失方向,被困戈壁滩三天三夜。白天地表温度接近60℃,夜里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绝境中靠喝自己的尿液维持生命。等援救的官兵找到他们时,昏迷在戈壁滩的他们已奄奄一息,浑身沙土,面目全非。黑色的血迹把脚掌和鞋底粘结在一起,露洞的胶鞋底散发着焦糊味,沾满鼻血的26件黄金矿石样品却完好无缺地压在官兵的身下。
长年无规律的野外生活,使刘华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和胃病。他经常是每天早上起来,吃上几片药就到野外奔波找矿、维修机械,晚上又熬夜编写报告和设计方案。
“刘工程师,队长让你到3号坑去检查一下机器……”一名小战士跑来找刘华。
“好!”刘华现在职称已经是助理工程师,但是对上级的指示从来都不打折扣。
----------------------------------------
阿拉善一词,最早记载于《蒙古秘史》,为汉语贺兰山的音转。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