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起草可能是96年左右的事情,直到97年底才玩到仙剑、绝代双骄什么的(其实那个时候才开始玩电脑,那时候叫电脑房),所以不要认为我要抄袭仙剑。好在我的故事讲的并不是古代的故事,而且我的名字也于仙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讲述‘仙’与‘剑’与‘主’的故事。而且时代是近代(写这些东西时候还想着是未来的事情呢,一眨眼就2009年了。时光啊……),不是武侠类的,但也不完全是奇幻风格。或许可以是基于科学世界观的对人类潜力和许多技术的运用造就的新世界的事情。
笔者认为其实每个人都是科学家。当我们学习到了知识后信则吸纳,疑则摒弃。于是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笔者想写本书,是笔者本着自身价值观为主线,世界观为舞台,物理理解为依据,人性为话题的一部综合笔者少年经验的一个集合体。然而有时候不得不屈于现状。因为笔者的世界观里并不认为时间可以穿越,也不认为除了这个世界以外还能制造异次元。但是当时年少,不懂得空间永恒性,也不知道物质相对性(正反物质湮灭),也不太懂得什么是平衡,所以在相关于异次元空间这一块是借鉴别人的理论。
关于空间笔者认为空间是永恒存在的,只是状态会随着事物发展而变化。但是没有任何事情是极端的。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被笔者命名为‘万有引力世界’就像牛顿所问的: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呢?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可惜的是这位大物理学家没有问过,为什么G是正值,它会不会改变。虽然g的值及其微小但是我相信它是会变的。随着反物质的发现我们不难看出宇宙的真面目!
显然空间就像一座巨大的能量体。其中存在着能源,也就是力量。当正反物质生成时会向相反方向激发射出,一般正反物质会迅速消失,相撞湮灭。于是很有可能在浩瀚的宇宙中这个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有其对应的反物质。由正反物质相撞的高发区将我们的世界与相对我们而言的反物质世界隔离开,我们不可能跨越一步(除非您想自己试试当原子弹的滋味)。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告诉了我们带有质量的东西都带有能量,而且无比巨大,这就是物质的真面目——能量。
于是一切物质由能量构成,但是为什么在本来空无的宇宙中会生成物质呢?
笔者认为是由于空间游离能量(即没有变成物质的能量)过剩导致的,当游离能量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像当压力到达一定大的时候碳原子会开始改变排列一样,能量也开始随着压力的变大变化其排列的方式,于是生成‘物质’。当然,这里生成的物质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得多,对于我们而言可能会完全无法察觉它的存在,要知道我们发觉空中有气体这回事就已经很不易了。但是随着物质的生成,能量的聚合化的进行,能量的密度会减少,于是‘压力’也会随之减少。这个‘压力’我想就是后来被发现的万有引力常量g了。不过这个g的变化幅度一定相当的低,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或许100年1000年还算是个数字,可是对于宇宙而言,或许……连个零头中的零头都不是了。随着我们对宇宙理解的加深我们也不难发现宇宙是聚合着的。几乎所有的大型星体都是环绕、崩塌、变大、吞没、凝聚、崩塌、爆炸、产生更重物质并再环绕的过程,于是世界越来越重。
当这个进程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像刚打开的可乐瓶子二氧化碳气体会放出一样,世界进入‘万有斥力世界’,那时候万有引力常量g会是负值,于是重物质排斥轻物质,可能那个时候只有小的星体才可能存在生物了,不过可能我们将没有陆地可以像现在一样乱跑,前提是人类能活到那个时候。‘万有斥力世界’将会以分解为主。当然,当这个进程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就会再度进入‘万有引力世界’,如此循环。
笔者将这种理论自主命名为:宇宙波动论。一个循环周期以物质密度为纵轴成正弦曲线的趋势进行。在书中的作用无非是想告诉大家,任何物质都是有能量构成的,能量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如果能够将能量的活动方式掌握并利用的话……或许您只要有能量……物质这东西……
之后的另一个理论极其的有意义,就是爱因斯坦的理论中所说的物质附近能量线导致空间变形的理论。个人认为也可以理解为是导致空间的稀薄,稀薄地区的空间局部‘压力’比其他地方要大,所以才能支撑着众多的能量保持着物体的状态,它像自来水管的一部分被您挤压时会加快水流一样的道理,稀薄的空间不能放进更多的物质。于是有了一种新的概念——‘无间’。无间即为没有空间的地方,它将无法承载任何物体,当然这个‘无间’即使存在也必将无法达到,无法生成,但是为了创作需要我们可以制造出无限接近于‘无间’的空间,具体在书中有什么用呢?敬请拭目以待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