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猫鼠之论


本站公告

    现在桓谦对道生的才学广博程度佩服不已。

    道生作为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的**,的确是没少读书。

    道生一直博闻强记,虽然一心向佛,不过这么多年以来,也没有一刻中断了读书。这一次他之所以随军出征,只不过是因为桓阀固请,难以推脱罢了。

    如今天下人都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佛教高僧在民间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一位高僧,威力有时候更甚于十万精兵,桓玄雄踞荆州,而庐山就在其治下。桓玄志在天下,当然知道如果能得到庐山慧远相助,那么他日后成就王图霸业必然会更加顺利。

    只是可惜面对桓玄相邀,慧远大师却拒不从命,以他曾经立誓众生礼佛不下庐山为由,数次推脱了桓玄相邀。这一次桓玄又派人上山固请,慧远推脱不得,便只好让他的**道生替他一行。

    道生虽然只是慧远的**,可他同样也是难得一见的高僧,桓阀也稍觉满意,就连桓谦一路上对道生也是毕恭毕敬,如今骑在马上对道生抱拳说道:“大师佛法精深,实在是让我等凡夫俗子眼界眼见顿开,与大师交谈,受益颇多。”

    道生生**谦和,微笑着连称不敢。

    “这次有大师随军,我就能在阵前时时聆听大师的佛法教导,有大师的佛法加持,我军必然能大获全胜。”

    对于桓谦的这种思维,道生不敢苟同,其实在他心中,佛法虽然广袤无边,可却也不是信奉了佛法就能打得了胜仗,否则姚秦更宠信佛教,两边都有佛法加持,那究竟是谁胜谁败呢?

    事实上,不只是姚秦,江北胡人对佛法的崇信程度远比南朝更甚,就连当年的苻坚,也是举国推行佛教,当时多少名僧汇聚长安,如果有佛法加持就能获胜,那当年淝水之战苻坚又怎么会败亡?

    不过道生当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争论,转移话题说道:“胡人数十万大军虎狼之师,不知将军打算怎么破敌?”

    桓谦虽然是个士族子弟,不过桓阀叱咤风云多年,桓家子弟必然不可能是绣花枕头。此次出征其实桓谦早有打算,沉吟说道:“胡人势大,实在不宜强攻。”

    看得出来桓谦这话似乎还有下文,道生也不说话,静等他继续说。

    虽然荆州与蜀中唇齿相依,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要出兵相救,可桓阀的态度始终是不能白白发兵,在这个过程中获利才是桓阀的目的,桓谦当然知道,所以他有一个不折损兵将而退敌的好办法,说道:“胡人这一次人马虽然众多,不过为了快速翻越巴山,现在可以说是孤军深入,补给的重要尽显无疑。我们可沿巴山驻防,从后截断其粮道,胡人必然不战自乱。”

    道生虽然佛法高深,可对行军打仗他是半点也不懂,本来他以为纵使桓谦善于用兵,这一次以十万人马援救蜀中,纵使能胜,也免不了一番惨烈的征战,可现在听了桓谦的战略布置,原来他竟早有了兵不血刃之计,也不禁眼前一亮:“将军果然妙计,蜀中北部都是丛山峻岭,补给不易,如此一来,只要我们沿巴山北上,切断胡人粮道,胡人必然慌乱,到时胡人无粮,军心一散,再对胡人围剿,必然可大获全胜。”

    谁料桓谦却摇着头说:“大师只说对了一半。”

    “哦?”道生不解:“那将军的对敌之计是?”

    桓谦笑道:“大师所说的前一半再对不过,蜀中北部都是丛山峻岭,我们只要沿巴山北上,切断胡人粮道,胡人必然慌乱。”

    “那然后如何?”道生追问道。

    “然后?此计到这里就已经大功告成,何来然后?”

    “切断粮道就完了?”道生更困惑了,他虽然是个和尚,可也知道切断粮道不过是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的前提:“此时攻打胡人,胡人定然**翅难飞,可将军只是断其粮道,胡人必然奋力突围而出,如果胡人的兵马逃过巴山,岂非后患无穷?”

    桓谦笑道:“不止如此,到时我还会在巴山之上留一条生路,以让胡人撤回巴山以北。到时蜀中**或许会随后掩杀,不过这与我荆州兵马就丝毫也没有关系了。”

    道生是佛门高僧,当然不懂得权谋**,问道:“将军既然发兵援助蜀中,为何又不一助到底,以绝后患?”

    桓谦不答反问:“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老鼠,那又要猫何用?”

    道生一楞。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桓谦继续解释说道:“猫鼠也是一样,如果这世间再也没有了老鼠,又有谁愿意养猫?”

    听了桓谦这么一说,道生略有所悟:“将军的意思……”

    “如果蜀中北面没有了来自胡人的压力,我桓阀的势力又怎么渗入蜀中?”桓谦笑着问道:“大师可知为什么我桓阀能够盘踞荆州数十年屹立不倒?”

    道生摇了摇头,桓谦解释说道:“我们桓阀之所以能够盘踞荆州,无非就是因为江北有胡人的威胁罢了,若是没有胡人,朝廷又要我们荆州强兵何用?我们桓氏门阀又怎么能像如今这般壮大?”

    听了这些话,道生豁然开朗。

    “所以说,在某些时候,如果消灭了敌人,其实就是断了自己的根本;而反过来,养敌才能自重,我荆州的势力,才能不断壮大。”

    道生虽然佛法高深,可到了钩心斗角的时候,他自叹聪明才智上,比起桓谦来可是远远不如,连桓谦都比不了,遑论桓玄。

    桓谦笑着说道:“就在我们发兵抗胡之前,我族兄桓恒,早已经随使入蜀,只要北方胡人的威胁不除,我桓阀必然能渗入蜀中,将来蜀中局势,也必然在我桓阀的一手掌握之中。”

    都说桓阀一直是在隐忍,大有图谋,如今看来果然是深有权谋之术。道生心说。

    …

    …

    而此时的姚秦大军,还依然被杜希名牵扯在湔江江畔。

    姚硕德本意是想在此处伏击前去救援平武的援军,可却没料到对方竟然先一步察觉出了自己的意图,并且依据蜀中崇山峻岭与自己拉锯周旋了起来。

    杜希名虽然人马并不多,只有原建康带来的新军五千,和最近招募的一万流民,不过杜希名带兵有方,熟知兵法,且战且退,在群山中与姚秦大军打起了游击。姚秦人马虽众,可却始终不能将其围而歼之。

    姚硕德可以说是姚秦最杰出的军事家,这并非虚言,当时北方混乱,政权也不少,彼此攻伐,姚秦能有今日的威势,当中就少不了他姚硕德多年南征北战,他为姚秦不知曾立下过多少汗马功劳。

    只不过再厉害的人也有打眼的时候。现在,他就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湔江之前的这些人马只不过是杜希名虚张声势的疑兵之计。

    杜希名虽然只有一万五千人马,不过他下令每次在埋锅造饭时都使灶数多于实际所需数倍,又常常令兵士故意在山中扬起漫天沙尘,使远处误以为山中有大军调度的假象。又分兵隐与群山之中,于夜晚时而鼓声大作,使姚秦的兵士彻夜不能安枕,生怕随时就会有大军前来劫营。

    杜希名在群山中周转,这几天来姚硕德始终没有机会与晋军正面交锋,一直**不清晋军虚实,也不知道是不是晋军的**敌之计,他熟知兵法不敢冒进,也只好严阵以待,打算以不变应万变。

    直到吕浩在平武城前大败逃回,残兵与姚硕德大军会和的时候,姚硕德方知中计。

    吕浩自知兵败,主动向姚硕德请罪。连姚硕德自己都无意中了晋人的诡计,他也不好降罪于吕浩,只是大怒说道:“南人果然狡诈。”

    殊不知兵者诡道,当初被他打败的那些人,又何尝不是说他姚硕德狡诈多端?

    大怒之下,姚硕德虽然损失的并不大,只是前将军吕浩手下的数万人马有些折损,可他领兵作战多年,战无不胜,何时吃过这等的暗亏?早就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一雪前耻!

    姚硕德还没来得及下令,他身边的那名军师终于沉吟说道:“将军暂且息怒,如今我们孤军深入,巴山之上行路艰难,如果粮道再被断……”

    军师并没有说完,不过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连姚硕德也忍不住心中一惊!

    姚硕德战功累累,这些可不是吹出来的,他带兵作战多年,设自己是对方将领,此时已经解了平武之围,而面对三十万大军孤军深入,隔着巴山天险,必然会断其粮道,这样就能不战而胜了。

    姚硕德虽然心惊,可他带兵多年,头一次被人像个小孩子一样被人戏弄与鼓掌之中,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想了想说道:“兵法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我军现在并没有什么折损,无功而返,岂不是锐气尽失?敌军若要断我粮道,我何不以战养战,因粮于敌?”

    姚硕德所说的这番话出自孙子兵法,大意是说善用兵之人,兵员不征集两次,军粮不运送三次,兵器装备可以从国内带来,可粮草应尽量从敌方夺取,这也就是孙子兵法作战篇中以战养战的论断。

    进行战争时候,必须要保障好后勤补给的问题。粮草供应至关重要,历史上多少著名战役,失败的一方就是输在了粮草之上。

    军师见姚硕德主意已定,要因粮于敌以战养战,只好问道:“将军难道要回攻平武?”

    姚硕德摇了摇头:“如今敌军刚刚解平武之围,必然重兵防范,去打平武得不偿失。我军多是骑兵,应该设法让晋**军到平原上与我交战。”

    军师苦笑摇头:“有城可守,敌军又怎会放弃有理地势,到平原上与我军交战?”

    “兵法说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姚硕德微微一笑,这一句话也同样是出自孙子兵法,意思就是说,如果想要攻而必取,那就要去攻打敌人所不设防的地方。片刻后姚硕德继续道:“兵法又云,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那将军打算去攻哪里?”

    姚硕德铺开地图,指着其中一处,斩钉截铁的说道:“成都!”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