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朱棣坐在书房里看着各地锦衣卫传上来的密报,身为藩王,带兵夺位,这个近乎开国之君的皇帝,对于自己皇位是否巩固,还是心存很大的疑虑的,尤其是朱允文的死活下落没有弄清楚,使他心神不宁,疑虑重重。于是在酷吏纪纲的提议下,朱棣违背祖制,恢复锦衣卫,侦查百官,刺探民隐。
书房里寂静异常,朱棣面前的书案上放着大宁府送上的密报,自从即位以来,这朵颜三卫就一直是他的心头之病,本意想收回当初与朵颜三卫借兵时的割地之约,可又怕与那塞外蛮夷以言而无信的印象,而破坏他优待四夷的怀柔政策,所以虽有心驱逐已然南侵的朵颜三卫,但是却一直因师出无名而只好作罢,只有加强大宁府以及周边地区的军备和谍报工作,以防朵颜三卫出兵南下,侵占大宁。
之前两月大宁府传来密报称鞑靼太师阿鲁台与朵颜三卫秘密接触,似有联盟之意,后虽传回消息显示朵颜三卫并未答应阿鲁台联军南下的建议,但是朱棣心里仍是非常不安。自从永乐十二年(1414)北伐蒙古,大败瓦剌后,瓦剌实力大损,给了鞑靼部阿鲁台活动的舞台,一开始阿鲁台还示弱与明,但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鞑靼部实力大涨,这两年来愈发嚣张,数次南下骚扰云川归化等地,现在又想联盟朵颜三卫,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正在朱棣考虑是否要向鞑靼用兵之际,今日大宁府传回的密报让朱棣眼前一亮,“恒隆祥,刘晋,狼军,‘朱棣自语道:“呵呵,有点意思,青田刘氏还真是让朕惊喜啊,只要你刘氏真正忠心于我,给你个泼天的富贵又如何!看来这狼军确实没有解散啊。”
做为曾经戍边北平的燕王,对于纵横塞外的狼军当然相当熟悉,虽然狼军当时名义上属宁王所辖,但是实际上狼军并不用听从宁王号遣,因为当初建军时洪武皇帝给了狼军行事处断之权,一是为了方便刘震能根据蒙古的形势随机应变,二也是为了显示对开国元勋刘温的宠信。因此靖难之役中朱棣虽然裹挟宁王一起南下,但是狼军并没有跟随宁王入关,因此朱棣心里对这支纵横塞外的强军还甚是疑虑了一番,直至狼军未奉建文帝诏谕入关平叛才让朱棣放心下来,但是随后狼军宣称解散却又让他扼腕不已,做为戍边之王,朱棣深知狼军的重要性,毕竟靖难之役是他朱家的家事,但这边疆安宁却是国事,做为一代大帝,朱棣对于孰轻孰重还是分得很是清楚的。因此现在朱棣从锦衣卫的密报分析中得知那恒隆祥可能就是狼军化明为暗后的一处组织,心里还是喜多于惊的,至于这凭空冒出的恒隆祥少东主刘晋,朱棣一下子也就有了兴趣。
沉思片刻,朱棣扬声说道:“来呀,传诚意伯刘祁来见。”
“是,奴才这就去”站在角落里的当值太监牛公公躬身应道,转身走出书房。
------------------------------------
处州青田,刘府,做为开国元勋刘基的府第,刘府并没有想象中的奢华,虽然占地极广,但是房屋建筑凝重古朴,毫不张扬。绵绵春雨中透出一股别样安详的味道。
后宅,深深的庭院中鲜花盛开,绿树掩映,在春雨的滋润下现出别样的娇嫩。后宅偏院里传出隐隐的念佛声,刘柳氏坐在后宅小祠堂内,手持佛珠,闭目念着经文。下首,一个青衣男子拱手恭敬的立在旁边,做为世袭诚意伯刘祁的弟弟,在刘祁质于南京的日子里是刘府事实上的主人,但是刘清心里明白,座上的这个老人,才是刘府真正的主人。柳氏是他爷爷刘基四十岁时纳的妾,其时柳氏十六岁,而刘基发妻已亡故三年,留有一子刘琏,后柳氏生一子刘震。刘琏继承诚意伯爵位质于南京,死于任上。刘琏留有两子,而妻早亡,于是柳氏抚养两人长大。柳氏为人亲善,但颇有谋略,在刘基被毒死后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柳氏苦心经营,在门生故旧的支持下将刘氏家族支撑了下来,甚至还略有发展。想到这里,刘清愈发恭敬起来。
良久,柳氏诵经完毕,看了一眼立在一旁的刘清,开口说道:“震儿的事情,我都知道了,这孩子自小就甚有主见,这些年来的作为也算趁了他的心意,本想让你去关外跑一趟,将他的遗骸还有灵位迎回来,毕竟他也是刘家的人。只是刘晋这孩子接手了恒隆祥那摊子事情,我们刘家的那点势力也就浮上了水面,其实这样也好,索性放在了明处也能叫京里那位少点猜忌,你哥哥的日子也能好过点。但是现在让你出关却是不能,那样显得动作太大了,一来京里会不放心,二来对刘晋要做的事情不利,还是等京里有消息来了再说吧。”
“是,还请奶奶您节哀,身体要紧,这府里上上下下还要靠您老支撑着呢。”刘清躬身答道。
“知道了,下去吧,晋儿那里你传个话给他,就说我老了,让他早点结束关外的事情,早点回来让我看看,他也算是我刘家的人了,还没真正进过刘家的门呢。”柳氏挥手说道。
“是,那孙儿告退。”说完刘清躬身退出了门外。
祠堂内柳氏摩挲着手上的佛珠,轻轻一声叹息,两行浊泪顺着面庞流了下来,嘴里念了一声:“震儿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