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礼定师生(上)


本站公告

    晨阳初起,戚耿吾便带着独孤擎飞下抱琴峰,飘然落在凌祭崖南面的满谷花木之间,沿着细沙幽径缓步向隐于竹林深处的嘉文馆走去。

    独孤擎怀中抱着一个八角锦盒,内置精墨一品、古砚一方、酽茗一筒、馨香一束,正是夜来秦桑柔自独孤氏先辈遗物中拣选出来给独孤擎当拜师礼物用的。

    戚辛夷借此机会跟着母亲在库房中转了一圈,这才知道自己家里原来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好玩儿物事,当下便缠着母亲索要库房钥匙。遭到秦桑柔呵斥后,又急忙改换口风,声称自己也要跟哥哥一样去上学,要进库房找寻合适的拜师礼物。

    秦桑柔闻听此言倒是心中一动,暗想女儿也快满六岁了,整天在家里嬉游总不是什么好事,倒不如送她去学些真知。于是跟丈夫说好,来日也送戚辛夷入学。

    只是嘉文馆自来只收男徒,一线天中的女童若想求学,须得去与嘉文馆相距十余里的崇经堂。早饭过后,戚氏伉俪便分携二小去求学。

    凌祭崖下花木葱茏,芳香气息随风远播。独孤擎虽在竹林之中行走,却宛如置身花圃一般。八角锦盒中的四样珍异礼品也不时逸出清幽香气,闻在鼻端大畅心怀。

    戚耿吾面带微笑,似乎回忆起了什么赏心乐事,忽然说道:“擎儿,你可知道,当年为师年幼之时也曾拜在嘉文馆苑老夫子门下读书。想来这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可当时情景却如昨日一般记得牢靠。”

    摇头轻笑两声又道:“咱们要去拜见的这位苑老夫子,乃是我们一线天圣教的文宗。道德渊深,学高身正。自六百年前在嘉文馆中设帐至今,为我圣教育人无数。你从今日起师从于他老人家,须当心怀敬重,谨遵教诲,不得顽皮偷懒,知道了么?”

    独孤擎应道:“弟子知道。——师父,你刚才说这位苑老夫子六百年前就开始教学生了,那他现在岂不是有六百多岁了吗?”

    戚耿吾笑道:“苑老夫子妙悟至理,养生有道,天寿绵长,积于今日,七百岁都不止呢。”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冷笑道:“哼哼。九年前,玄都山的老牛鼻子曲鹿涯活够了五百岁。一干徒子徒孙为讨老道士欢心,广邀天下正道门人齐赴玄都山为他贺寿。还称曲老道是什么‘正寿真人’,马屁拍得山响。却不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那曲鹿涯给咱们的苑老夫子当孙子都嫌太小呢。”

    独孤擎想了一想,说道:“‘正寿真人’?我听奶奶讲过一个道士画符驱鬼却被恶鬼上身的故事,那个道士的名号就叫做什么什么‘真人’。奶奶说凡是道士都喜欢人家称呼他‘真人’的,这样才显得有本事。可是师父,你刚说的那个‘正寿’又是什么意思啊?”

    戚耿吾伸出右手食指在身前一笔一划地凌空书写,说道:“‘正’字共有五笔,每一笔就是一百岁,玄都山的道士们用以喻指曲鹿涯的五百岁整寿,故而称之为‘正寿真人’。可是这些道士们只顾了溜须拍马,却不想‘正寿’二字很容易使人想到‘寿终正寝’这句话。结果弄巧成拙,贻讥天下。世人都说,玄都山曲鹿涯是‘寿已终而人未寝’,行尸走肉而已。”

    独孤擎听师父说得有趣,不禁嘻嘻一笑。旋又问道:“师父,那我们为什么不给苑老夫子也做个大寿,好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世上最长寿的不是那个‘正寿真人’呢?”

    戚耿吾道:“苑老夫子为人平和谦冲,淡泊宁静,最厌恶的就是那些虚名俗念。圣教上下原也有意为他老人家庆贺华辰,却被他老人家婉言谢绝了。苑老夫子说名扬于外不过速祸之途,心清于内才是修真之道。他自己虽然寿逾七百岁,古今罕有其匹,但是比之于长天大地、玉兔金乌,则不过是万古之一瞬尔。所以他老人家自三百岁后就再没有庆贺过寿辰,自己都把生辰八字给忘了。唉,苑老夫子如此从容心性、超然境界,真令我辈心生仰止啊。”

    师徒二人说话间转出竹林,迎面便是一条清澈小溪横于身前淙淙东流。

    独孤擎跟着师父踏上青石小桥,在桥心处顺流远眺。但见这条漂满各色花瓣的小溪一路向东,曲曲折折不知绕了多少个弯子,最后隐入凌祭崖东面的苍翠松林中去了。

    戚耿吾抬手指着清溪上游,说道:“擎儿你看,那边的一片花海便是‘千卉原’,水中花瓣都是从那里漂过来的。你师妹辛夷今日要去求学的崇经堂,便在那‘千卉原’上,离此不过十几里路程。”

    独孤擎凝目望去,果见小桥西边远处的平地上一片锦绣,明艳之极。阵阵香风正从那里悠悠吹来,中人欲醉。忍不住赞道:“真好看哪。——师父,以后我功课不忙的时候,可以到那边去找辛夷玩儿吗?”

    戚耿吾连忙摇头道:“这可不成。你不知道,崇经堂里的周师姑向来不喜陌生男子接近她的女弟子。你若是冒冒失失地闯了过去,不被她打出来才怪。周师姑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坏,你还是别去惹她的好。”

    独孤擎心中忽感好奇,问道:“师父啊,您说的那位崇经堂里的周师姑,不会也有七百多岁了吧?”

    戚耿吾轻斥道:“没大没小。我的师姑你该称呼为‘太师姑’才对。她与我父亲,也就是你的太师父平辈,如今顶多也不满三百岁,还不及苑老夫子一半的寿数呢。”

    独孤擎讶道:“我的太师父?我还有个太师父吗?怎么从来没见过他呀?”

    戚耿吾笑道:“你的太师父就是我们一线天的前任天主,早年跟你一样也被选为二系圣童,不过是第二十二代,比你高了一代。他老人家一百一十九年修行期满之日,便因德行道法出类拔萃被当时的教众推举为天主,执掌圣教两甲子。去年任满卸职后,便出山云游散心去了,至今仍是游踪缥缈,音讯全无。不要说是你了,就连为师我也有整整一年没见过他老人家了。不知道他老人家如今正在哪处胜境游玩呢,连封圣大典都懒得回来参加。”

    ※ ※ ※ ※ ※ ※ ※ ※ ※ ※ ※ ※ ※ ※ ※

    独孤擎出神半晌,正想再问些太师父的事情,忽见师父转身向来路笑道:“大哥,三弟,你们可来晚了。”

    独孤擎回头一看,只见左释天和聂冲霄正携着各自弟子步出竹林,便对轩辕掣和令狐挚笑道:“大哥,三弟,你们也来晚了。”

    竹下四人闻听此言同时发笑。戚耿吾含笑斥道:“没规矩。要先拜见过你的大伯和三叔再去跟你的小兄弟们叙话。记住了吗?”

    独孤擎应道:“记住了。”赶忙下桥向左、聂二人施礼。

    六人相互招呼已毕,便一同过石桥,入芳林,又行数十步,眼前忽然出现一片澄碧浅塘。池塘正中乃是一座浮于水面的精雅水阁,正有数十名少年童子坐于阁内持卷诵读,琅琅书声清人肺腑。

    独孤擎紧随师父沿着白石曲桥向那水阁行去,隔着桥边石栏望见水面风荷团团如盖,水中游鱼历历可数。又见远处塘岸边青鹿白猿结伴取水,巨龟灵鹤各自憩息,不禁回想起了悬淙山故居之旁的巨瀑深潭,心情忽转落寞。

    左释天当先步入水阁,只见一位身材微胖鹤发童颜的灰袍老者正坐在书案之后闭目品茗,忙上前施礼道:“学生左释天携劣徒前来拜望老夫子,老夫子一向安好?”戚、聂二人也随之行礼。

    这位寿逾七百岁的苑老夫子闻言微启双目,蔼然笑道:“啊,你们都来啦。好哇,好哇。当年的三个猴儿崽子如今摇身一变,都成了本教圣师啦。嗯,有出息,有出息。不枉老夫当年辛苦**你们一场啊。”

    戚耿吾笑道:“老人家,几年不见,您还是清健如昔,硬朗如昨,真令学生们喜出望外呀。”

    苑老夫子指着他笑道:“怎么,我活得结实,你倒觉得意外?莫非你小子还记着当年老夫罚你抄写三日的旧仇,一直在心里盼我早死不成?”

    戚耿吾哈哈大笑道:“岂敢,岂敢?老夫子您万寿无疆,学生若敢诅咒您老人家,只怕等不到咒词应验,学生自己就先寿终正寝了。”

    聂冲霄也笑道:“老夫子如今是风华正茂,学生们就是死后投胎再死一次,您也仍有八百多岁好活呢。”

    苑老夫子开怀大笑,连连摇手道:“胡说,胡说。哎呀,我说聂冲霄啊,老夫记得当年你们那一班猴儿崽子里面就数你最为顽劣,送你出馆时老夫还很不放心,着实叮咛了几句。想不到你在外面竟然越长越窝囊了,都这把年纪了,却连个媳妇儿也没弄到手,实在令老夫很失望啊。”

    聂冲霄抱拳打拱道:“我的老恩师啊,您明辨天地之理,洞察万物之机,怎么反倒不明白学生我的一片苦心呢?学生幼年蒙恩师您悉心教导,自然懂得长幼尊卑之分、轻重缓急之别。婚姻嫁娶乃是人生大事,老恩师您尚未出手,学生我怎敢妄动?

    “我大哥跟我是一个心思,都想等您为我们找到一位好师娘之后再行谈婚论嫁。至于我二哥嘛,您也知道他从小就会算计,生怕自己寿数不够,等不到您老人家的喜筵开场,自己就先孤独终老了,所以才忙不迭的早早娶了我二嫂过门儿。他其实也是大有苦衷的,您老人家可别怪他。”

    众人闻言一齐大笑。苑老夫子皓首轻摇,嘿嘿笑道:“胡闹,胡闹。该罚,该罚。”

    独孤擎自从见到戚耿吾那一刻起,便觉得他面慈心正,不怒而威,令人心生敬重。不料此刻他却像个调皮孩子一样促狭跳脱,与平时的清高严肃模样迥然不同,不禁大感好笑。

    令狐挚一直对恩师聂冲霄宽和柔懦任人捉弄的性子不以为然,这时见他取笑起苑老夫子来竟然才思敏捷口齿伶俐,惊喜之余自不免又对他高看一眼,暗想:“原来师父这么能说哪,看来他以前果然是在让着我,不跟我一般见识啊。”

    两位小圣童心意相通,对视一笑,均想:“看来这位苑老夫子人很好啊,以后我们也可以跟他随意说笑了。”

    苑老夫子待人声稍静,摆摆手道:“够了,够了。你们来了这许久,正经事情还没说呢,疯言疯语倒是一句紧接着一句。唉,这帮猴儿崽子学了你们的坏榜样,老夫以后可就没有舒心日子过喽。”

    一直微笑旁观的左释天闻声说道:“老夫子教训得是。我们此来尚有要事未办,二弟、三弟,不可再闹。”

    苑老夫子却并不领情,哼哼一笑,说道:“三人之中数你最坏,明明跟你两个兄弟是一样的坏心思,却放任他们两个胡闹,自己在一旁充好人。你以为老夫不知道么?废话少说,快办正事。”

    左释天忍笑说道:“是是是。我等奉秦天主令谕,特来送本教新科圣童入嘉文馆求学,望老夫子恩准。”

    苑老夫子“啊”了一声,说道:“那先让老夫看看三位新科圣童吧。”

    左释天忙招轩辕掣上前,说道:“老夫子,这便是新科长系圣童轩辕掣,现在学生门下受艺。略备了些小束俢,请老夫子过目。”

    轩辕掣自怀中取出一个小小锦盒,双手奉交书案之上,恭恭敬敬地伏地三拜,说道:“请老先生笑纳。”

    苑老夫子审视轩辕掣片刻,“嗯”了一声,点了点头。伸手正要打开盒盖,却忽又将锦盒按住了。转过头对左释天挤眼儿一笑,神色间竟然十分顽皮。说道:“小子,老夫眼界之宽,自认天下无双。倘若你这盒中之物实在拿不出手,老夫就不必当众打开让你小子出丑了吧。啊?”

    左释天坦然笑道:“盒中之物虽然拙劣,但既敢拿了出来,就不怕老夫子见笑。”

    苑老夫子笑道:“有你这句话便好。如此老夫可就打开了。”

    原本在水阁中安心读书的一众学童自这些人到来之后便不约而同地收了声息,满是好奇地打量着三位圣童,不时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几句。后来听到三位圣师跟苑老夫子对答之际妙趣横生,频频爆出哄堂大笑。此刻眼见到了圣童献礼拜师的时候,更加坐不住了,“轰”的一声围了过来,伸脖跷脚地向里探视。

    苑老夫子轻启盒盖,却见锦盒内放着一只青色香囊。不禁疑惑地看着左释天,说道:“你怕老夫丢钱,所以送老夫一个钱袋子是吧?”

    左释天笑道:“布囊之中另有玄机,老夫子一看便知。”

    苑老夫子捏起青囊在左掌中一倾,顿觉掌心清凉适意,一缕爽气沿着手臂脉络直通头顶,脑中为之一清。定睛看时,只见掌中物事竟是一枚深青色的小巧圆石。丝丝白气自石面上的无数细密小孔中不绝逸出,沁人心脾。

    苑老夫子欣然点头道:“嗯,这是‘清凉石’,仅产于西极神山山腹水脉之中,成形后便随源天江水流出神山。人言此石乃是神山水精,有清心宁神之效,佩之可以长生。老夫今日一试,果然倦意尽释,尘念顿消。只是这‘清凉石’一千年才产一枚,实为天物。老夫何德何能,敢起贪心?快快收回去吧。”说着将“清凉石”纳入青囊交还左释天。

    左释天躬身将青囊佩于苑老夫子腰间,笑道:“学生半年之前寻访圣童行至西极神山脚下,在源天江头偶获这枚‘清凉石’。虽知此石极为难得,但于学生这等福薄之人却也无甚大用。若是佩在身上难免累赘,有心扔掉又觉得可惜。想来想去,还是暂且寄放在老夫子这里,等学生将来年老体弱之时,再向老夫子讨还以求长生。”

    苑老夫子微笑道:“‘清凉石’如此宝物,落在你小子手里真是倒霉。也罢,既然是新科长系圣童拜师之礼,老夫便笑纳了。——轩辕掣,你且站在一旁,让老夫看看新科二系圣童是何人材。”

    ※ ※ ※ ※ ※ ※ ※ ※ ※ ※ ※ ※ ※ ※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