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卢老爷大堂训子


本站公告

    家驹刷牙,她拿着痰盂接着.她看着家驹嘴里的那些沫,身子向后仰,害怕溅到自已身上.

    家驹侧过脸来:"我一回来就对你交代了,不能再叫相公,我是留学生,你整天相公相公的,叫得我像个前清的县官儿.就叫我家驹."

    "俺不敢."

    "这有什么敢不敢的?西洋夫妻之间都叫亲爱的,这怕什么?我出了一阵子洋,什么都看到了.中国毁就毁在这些没用的礼数上.我在德国读了一个外国人写中国的笑话,说甲午海战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礼数太多.炮手装一个炮弹冲着管带一磕头,问该不该放,等磕头回来了,日本人的炮弹先打来了.还弄这些没用的礼数.以后守着咱爹不叫,光咱俩的时候就叫家驹.这就叫一声我听听."

    妻子托着毛巾脸红了,低着头,嗫嚅地小声试叫:"家驹哥."

    家驹气得笑了:"你这是刚从前清出来,又进了话本儿.把那哥字去了,重新叫."

    妻子的头更低了,羞怯地努力着小声叫:"家驹."

    家驹满意了:"这就对了嘛,叫常了就自然了.新时代,新女性.等我忙完了,我教你拉提琴,说洋文.也不知道当初朝廷里那些狗屁大夫从哪儿弄来的招儿,让慈禧这个熊娘们儿活起来没完.这个熊娘们儿真是死晚了,耽误了中国.我在国外感受最深.一想起清朝的那些王八蛋,气就不打一处来.曾国藩左宗棠也得不是时候,帮着满朝苟言?喘.孙中山也是生晚了,早该掀了清朝这个烂摊子."

    翡翠不敢抬头,好像清朝的罪责该由她承担.

    家驹对中国历史评价过后,开始洗耳恭听脸,妻子手端着毛巾小心侍候,随时准备递上去.

    家驹洗完了脸,开始着装,竖起白衬衣的领子,打开衣橱找领带.

    妻子忙问:"你找什么,相公?"

    家驹把眼一瞪,妻子赶紧低头改口:"家驹,你找什么?\'

    "领带,我昨天打的那条."

    妻子忙从晾衣的竹竿上取来,递上:"我昨天晚上刚洗了."

    家驹看着洗耳恭听土家的领带,皱皱巴巴,无奈地向后一仰脸,手也松下来:"这东西不能洗.嗨!不错,不借,还没把我这西装洗了."说着回身取过另一条.

    妻子端着领带问:"那脏了怎么办?"

    家驹打着领带:"脏了,你就放在那里,千万别洗耳恭听.我捎到上海去洗.这不是水洗的东西."

    妻子更纳闷:"洗件衣服还得去上海?"

    家驹打好领带,拿过浅灰西装穿上:"翡翠,咱慢慢地来,有些事儿一时半会说不明白.走,咱先去给爹请安.这个礼数暂时不能破."说着自已也笑了.

    卢老爷端坐上首,等着朝拜,老太太表情倒是高兴.

    卢家驹西装革履地进来,微微颔首:"爹,娘,早晨好!"

    翡翠还是老式的规矩,低低头,握拳在腰:"爹,安康!"又冲老太太如此一下,"娘,安康!"

    家驹坐在靠近卢老爷的鼓形镂空凳子上,骏坐在他对面,好似文武左右,家驹进来时家骏已经起立,这时他给哥嫂请安:"大哥好,大嫂好."然后重新坐下.

    卢老爷看着自己制定的这些仪式还没离谱,刚才的怨气消去一些.翡翠过去给公婆倒茶,倒完了茶,老太太顺手拉住大儿媳的手:"翠,咱娘俩里屋里说话.老二家---"家骏太太闻声上前:"娘."老太太吩咐:"你爹和你大哥他们要说办厂的事,你也别在这里支应着了.给你钱,去割二斤肉,晌午咱蒸个丸子吃.捡着那五花三层的买,太瘦了不香."

    卢老爷多少有些不悦:"这不年不节的蒸的哪门子丸子!"

    二太太答应着,老太太从兜里掏出一张潮乎乎的纸钱,并不理会丈夫的不满:"俺家驹出洋这些年没饿煞就算命大的.我听着那些吃头,就觉得不垫饥.去,蒸顿丸子我说了还算.去吧."

    卢老爷怕当众再遭到更沉重的反击,顺坡上驴地笑了笑.

    二太太得令去了,老太太领着翡翠去了里屋,大概是问问家驹夜间的表现.

    卢老爷的脸色再次严肃下来,他上下打量着家驹,家驹多少有点发毛,也跟着看自己,没发现什么毛病,就冲爹笑笑.

    "家驹,你回国这么些天了,这打扮儿也该换换了吧?"

    家驹笑笑,不反驳.

    家骏在对面精力集中,两眼乱转,随里准备回答问题.

    这里再看家驹那身西装和铮亮的皮鞋,确实与环境有些不相称.他油头铮亮,戴着克莱克斯金边眼镜,帅气中透着阔气.

    "你也知道了,家骏已经把青岛染厂户给过了,这就算是真正买下了.你打算怎么干?说我听听."

    家骏插进来说:"光过了过户,那律师行就要了十块大洋,真贵!律师这钱来得容易."

    家驹觉得那都是些小场面,不屑地笑笑:"怎么干,这没问题,我这几天就想到青岛去.只是掌柜的还没找到合适的."

    卢老爷放下茶碗:"我给你说了多少遍了,那陈寿亭就行.可你说人家是土染匠.让你和人家见见面,你都不肯去周村.家驹,这要是干大事,首先一条是礼贤下士."

    家驹说:"爹,不是我不见.缸染,瓮染,硫酸.黑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机器染,机器印花,他连个字也不认,能干什么?不用说别的,他连电灯兴许都没见过."

    卢老爷说:"你这话我就不爱听,电灯我也没见过,但是就是这没见过电灯的供着你出的洋.周村的染织全国有名,现在整个周村还剩三家染坊,其他的都让这个姓陈的给挤垮了.这还不是能人?能人就得认字?刘邦也不认字,一样开创汉朝四百年."

    家驹说:"他那是靠着捣鬼,不是什么真本事."

    卢老爷说:"我说,这做买卖的有几个不捣鬼的?再说了,人家捣鬼也好,不捣鬼也好,满周村那么多人,哪个不佩服?不用说周村,就是在张店一提陈六子,哪个不挑大拇指?本事大小咱先不说,咱先说那人性.当初他要饭,常去一个饭铺子,那撩帘的断不了给他点剩饭.现在这陈六子发了财,十几年供吃穿,还雇上房东太太给撩帘的当老妈子.那人性不好能办到?不错,这陈六子是不认字儿,但不是没文化.光凭知恩图报这一条,二十四孝不过如此吧?多少念过书的人一旦得势就变脸,甚至爹娘都不认.陈世美倒是状元,杀妻灭子的还不够狠?书是得念,但得分什么人念.好人念了书更好,可是坏人念了书,干起坏事来更毒.那秦桧不认字吗?你看他注的那>头头是道,写的那字龙飞凤舞,才俊非凡,绝对不在苏黄米蔡之下.甚至咱现在印书印报用的这老宋体,就是由秦桧那字演变而来.可是这样的读书人有什么用?家驹,你是留了洋了,是见了世面,可是你也应当知道,真正的工业不是大学里能教出来的.要是能够教出来,那咱中国就多造这样的大学就行了.干买卖,什么是真本事?能挣钱就是真本事.除了你,哪里还有专学染织的留学生?那些染匠多数不认字.陈六子人性又好,又是染行里的尖子,和这样的人搭伙能错得了吗?"卢老爷讲演完后开始咳嗽,家骏赶紧过去倒茶,同时示意大哥少说话.家驹也跟着照料.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