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年将至(三)


本站公告

    陈一玄和秋如、小玲忙了大半个下午,才把工作全部完成。

    中午时,第一笼包子出锅后,悟空几个人一人拿了几个,自己找个地方吃去了,午饭就不另准备了,把大包子当午饭吃算完。秋如和小玲两个人因为在厨房和陈一玄忙着把熟的拿下锅台,把生的补上蒸笼,所以只一个人尝了一个,觉得味道还不错,陈一玄抽空吃了两个,便忙着照顾炉火了。

    吃晚饭时,菜包子放在桌中央,一干人吃着都有了过年的喜庆感觉,一个个笑嘻嘻的,品尝包子,还有包子里蕴含着年的味道。

    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的,又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果实,所以觉得吃着十分香甜。小玲单捡不好看的吃,因为她断定那包子多半是她包的,所以不好意思让别人吃“残次品”包子,别人拿了,被她看到,她一定夺了来非要自己吃,众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遂让着她。不过,还是不时的取笑她,说这位学生进步实在挺大,饺子、菜包子现在都会包了,而且学起来也蛮快的,看起来平时在学校里读书没百读,有了理论基础,学起别的来也比较快。

    小玲却不好意思,说在学校里书发下来的是不少,不过自己也没怎么看过,看过的书也没觉得有什么用,来到外面一看,实际工作时那些书本知识都用不上,这不,连包子也是现学的!

    小玲说了一大堆书本无用论,以示自己只是受其害没受其益,所以不会包饺子和菜包子不能怪她,小玲说非要怪人的话那人便是她爸妈,说以前在家过节时都是买现成的,哪里会自己动手去包饺子什么的,所以她才不会的。

    小玲怨了一圈人,把社会、学校还有她爸妈全扯进去了,得出的结论是她是受害者,所以不会包饺子不会包菜包子那是理所当然的事,现在她会了完全是她个人努力的结果跟别的因素没关系。

    八戒觉得这个观点挺新颖,首先带头鼓掌,悟空和乔喜也随即表示赞同,沙义净只笑笑,不置可否,秋如称赞小玲乃巾帼英雄,完全具备以后成为女英雄的潜力,考虑事情比较周全,但个人主义作风比较浓厚。

    小玲觉得八戒是个马屁精,同时觉得秋如说的比较实在。当下肯定了秋如的说法又放出豪言,说以后要做个大公无私的女英雄,要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首先想到别人然后才想自己,做个没什么个人主义的女英雄。

    悟空等都称小玲是个可塑之才,以后会大有作为。陈一玄在首位坐着,只是笑着看众人说笑着,他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听,广泛收集各方说法,到末了,来个精辟的发言。

    只听他道:“佛家有语,凡事皆有因,凡事皆有果。这世间万事都有个因果关系,不是独立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其社会性,单独的人是没法独立支撑起社会的,所以个人会同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个人作为个体都又其明显的独立性;因此,做事能不能成功一部分是看个人所在的社会环境,那么剩下的大部分则在自己身上,是自己奋斗的结果。所以做一件事要把周围的影响因素和个人努力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单靠个人脱离他人和环境的帮助,个人是不能成功的,单靠环境的影响,个人却不懂努力,事情也不会成功的,所以考虑问题要兼顾其它,论功之时,也应兼顾其他对己有所帮助的事物。是这个道理。”

    陈一玄说完后见下面鸦雀无声的,便问听明白了没有,悟空几个人不住的摇头,陈一玄叹口气道:“看来你们是确实没懂,都怪我说的有问题,针对性不强,不怨你们!”

    悟空几人明白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所以都嚷起来说刚才陈一玄说的没错,几个人又说些碎话,便离了席,各自忙各自的了。

    转眼又过四五天,到腊月二十八了。

    马上要过年了,悟空等人都止不住心里喜悦之情。这几日里,在陈一玄师父的英明领导下,茶馆一干人把茶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做了迎接新年的充分准备,又把厨房及各类饭具等都搽的锃亮。

    因为生意已经不做了,所以把大堂的桌子收拾了几张叠在一起放到了不起眼的地方,又把剩下茶桌上的茶具一个个仔仔细细的用干净的软抹布搽了一遍,整个茶馆顿时焕然一新。

    小玲抽这几天回了一趟家,在家里过了两天便回来了,过年准备跟陈一玄一干人一起过,把她爸妈晾在家里。她爸妈只当她工作忙。他们自己的工作在春节时更忙,所以便任小玲回来,但也不强制她过年时非得回家,她想回家看看的话,就回来一趟,若不想回的话他们也没什么意见。

    小玲满口答应了,心里却铁了心过年前后一定不会回去那一趟了!小玲觉得在茶馆过年一定比在自己家过年好百倍。

    茶馆里人多热闹,比回自己家空荡荡的感觉好多了,所以她把茶馆当成了自己的家。

    腊月二十八这天,按农村的习俗是要贴春联和贴神像的。各家各户在这一天都会喜气洋洋的把早已写好的春联贴在门楹上,贴完春联还要把家里请的几位神仙的旧像撕了,连同装裱的神像对联一并撕下来,拿浆糊涂了新的神像的背面,细细致致的重贴到原来的地方。

    这年一到什么都要换新的,神像也不例外。把落了一年尘土的旧像取下来,把新的贴上去,以此希望各神能给自家带来好运和福气。陈一玄分别请了四个神,分别是财神爷、老天爷、灶君,还有一对门神。

    陈一玄又写了几幅对联。最大的那副是茶馆门外用的,其他的几幅里,一副是厨房用的,别外的都是楼上各间住处,都裁了小一点的条幅。陈一玄写好后便喊小玲和秋如到她房间来取,然后根据春联的大小分别贴到各门各房。

    小玲和秋如早在厨房熬了半小锅白面做成了浆糊用,这时听了陈一玄喊早用清亮的声音接了,小玲去陈一玄那里拿春联,秋如把浆糊用勺子盛在一个碗里,端着碗拿了一把小刷子便出了厨房,等小玲从楼上下来是两人会合。

    不一会儿,小玲便下楼来了,手里拿一叠长短不齐的红纸裁成的春联,上面整整齐齐的写着字用的还是繁体字,乌黑油亮,显出了墨的优良品质和写这春联的人的笔墨饱酣,功底深厚。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