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大门派”综述(三)


本站公告

    读者朋友:

    当现代人,试图以现代的观点解读《论语》的时候,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的先进文明,已经被中国人接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也消失了。“五四”运动吹响了反封建的号角,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中,“孔老二”的一套,被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啦!

    封建王朝的覆灭,“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当年“读书人”赖以“金榜提名”,“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儒学,顿时失去了“身价”。儒学成了一门普通的学问,孔子也从“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王位上跌下来,成了一个普通的“学者”。

    以“读圣贤书”,参加“科举考试”,猎取“荣华富贵”为一生事业的“读书人”,已经在中国消失。青少年们都涌入了西方式的学校,他们学习的,是西方的科学、民主,还有西方的人生价值观。他们“学成”之后,也不叫“读书人”了,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知识分子”。

    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但是,儒学并没有被人彻底地忘记,还有一些所谓的学者,试图用现代的眼光,对儒学进行“研究”。

    这个时候,由于儒学已经成了一门生僻的学问,和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合拍,所以,只是在少数“学者”之间“研究”。学者写给学者看,和大多数人民群众,没有什么关系。

    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学者”,还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论语》的认识,还停留在古代儒者的水平上。有些人本身就是崇拜孔子的儒者。所以,他们对《论语》的解读,还采用传统的模式,注重“章句”的解释,最多也就是发表一些读书“心得”。

    可以说,对《论语》的现代研究,这时还没有开始。

    这就是“传统派”。

    古人认为:《论语》是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学生们追忆老师的教导,相互讨论,把老师平时的言行汇集起来,编成了一本书。这就是《论语》。

    所以,《论语》虽然分了二十个章节,但是,章节和章节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章节中,每个段落之间,也没有什么联系。

    所以,古人认为,《论语》中的每个段落,都是独立的。

    “传统派”基本上还是认同古人的这个观点。他们对《论语》的解读,也是建立在这个观点之上的。

    “解读”的固定模式是:

    一)《论语》原文;

    二)原文的今译;

    三)注解;

    四)简单的讲解。

    对《论语》的整体思想,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传统派的祖师爷,是宋朝的理学家朱熹。

    什么是“理”?什么是“理学”?

    “理”,就是所谓的“天理”。它是整个世界,整个宇宙的“本原”。整个宇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这个“本原”演化出来的。以这样的观点来解释世界,就称为“理学”。研究“理学”的专家,就是“理学家”。

    “理学”是儒学高度发展的结果。

    到了宋朝的时候,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播和消化,佛教在中国已经“本土化”了,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博大精深”的佛教哲学,也为当时官僚阶层的“士大夫”所接受。“士大夫”们用佛教的哲学来研究儒学,为儒学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找到了哲学上的理论根据。

    这个“根据”就是“天理”。

    在理学家看来,儒家的思想,也是天理演化而来的。

    什么仁义道德,什么君子小人,这些理论,都是天理。所以,也是万古千秋,永远不变的真理。人的感情、欲望,吃饭、性交,通通是“人欲”,和“天理”是背道而驰的,应当通通地消灭。

    孔子的“原始儒学”被后世的“儒者”发展成了理学,已经和孔子的思想,相去很远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学,主要就是指宋代的理学。孔子的原始儒学中,应当说,包含有理学的因素。但是,毕竟不是理学。孔子活动的时代,专制的封建社会,还没有形成,孔子当时也没有封建专制制度来让他维护。所以,把孔子说成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维护者,是有失公允的。

    说到理学,闲扯了这些废话,让我们回到正题。

    朱熹先生,对儒家典籍,还是很有研究的,他一生著述丰富,特别是写了部《四书集注》,成了“读书人”学习的范本。

    这个本子,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传统派”对《论语》的解读,主要是根据这个本子,所以,我把朱熹定为“传统派”的祖师爷,可是有根据的呀!

    “传统派”的掌门人是杨树达。

    杨树达的部下,有五员大将,也可以称为“五虎上将”。有了这些能人,“传统派”就形成了。可以说,这个门派人才济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各位读者坐好,稍安毋燥,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掌门人杨树达。

    和那个时代的所有知识分子一样,杨树达也是一个先学了“国学”,对传统文化很有研究。以后又“出国留洋”,学习了“西学”,对西方的文化科学、自由民主,也有一套。但是,他的主要“学术成就”,还在“语言学”方面,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可以说是很贫乏的。有所谓的“训诂学”,是用来读古文的;有所谓“音韵学”,是用来做诗的。至于词汇的研究,语法的研究,好像还没有进行。

    现代的知识分子,把西方研究语言的方法,拿来研究我们自己的“汉语”。于是,在词汇研究上,就有了“实词”、“虚词”,“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等。在语法研究上,就有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等。中国的现代语言学才形成了。

    这些工作,都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进行的,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工作。

    杨掌门,就是研究这个的。但是,他主要的成就,还是在古汉语方面。

    一个对古汉语很有研究的学者,来解读《论语》,那不是小菜一碟吗?所以,杨掌门在一九四二年,写了一本解读《论语》的书。书名是《论语证疏》。

    《论语证疏》?什么意思?

    “疏”,就是“疏通”的意思。

    现在下水道堵了,脏水流了满地,就要请环卫工人来疏通一下。

    今天的人们读古汉语,也磕磕绊绊的,不顺畅,也给堵住了。怎么办呢?就要请古汉语专家来疏通一下。

    杨掌门就是来“疏通”《论语》的。

    他怎么“疏通”的呢?

    疏通的方法,是“证”。也就是,“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意思。

    比如:

    我们读《论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堵”住了,不知道其中的“时”是什么意思。

    怎么办呢?

    就要找出孔子时代,其他古籍中有“时”字的句子来“疏通”一下。《论语》中,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个句子。

    于是,我们把“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两个句子相比较,“相互印证”,从“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句话中,我们知道“时”的意思是“时机”的意思。由此,我们也就知道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中,“时”的意思,也是“时机”的意思。

    这样,“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我们就读懂了。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就应当翻译成:“学习之后,在适当的时机实践运用。”

    《论语证疏》这本书,就是这样“互相印证”,来解读《论语》的。

    我上面举的例子,是以《论语》中的句子来“相互印证”。此外,书中还以其他中国古代书籍中的句子来印证《论语》中的词义。

    这就是“证疏”。又因为是解读《论语》的,所以,就叫《论语证疏》

    读这本书,要有个先决条件,必须有一定的古汉语的知识基础。起码要能基本读懂《论语》原文。在此基础上,读《论语证疏》,更能理解《论语》的意思。如果对古汉语一无所知,读《论语》原文更是一点不懂,那么,读《论语证疏》恐怕就要越证越糊涂了。

    所以,杨掌门的这本“剑谱”,虽然独步武林,但是,读懂它也不容易。

    所以,让我们暂时越过《论语证疏》,看看“五虎上将”都有什么法道。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读者朋友:

    谢谢您的阅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