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慈云寺


本站公告

    母子两人收拾些细软,沿着山后的石头路上山,沿路清泉潺潺,花香鸟语,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因为饱经洪水之苦,有村民在山腰筑起屋舍居住。开垦荒田自给自足,崔玲母子欣羡不已!

    半日功夫,他们来到了慈云寺山门之外。

    慈云寺是座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刹,建于隋朝,至今已换了七位主持。

    第一位主持据说是隋文帝杨坚的车骑将军莫深,深受杨坚宠信,立下许多汗马功劳。隋文帝去世,隋炀帝杨广继位,杨广性情暴戾,滥杀无辜,荒淫无道。莫深苦劝不听,深知再在朝廷混下去说不定株连九族,而是托病辞去车骑将军一职,避祸深山。某一天,他的船只来到李家村,见到村后天云岭云雾缭绕,山清气爽,是适宜隐居的好场所。乃出巨资修建慈云寺,并出家为僧,担任慈云寺第一代方丈。

    慈云寺方丈的衣钵传至第七代主持大丘禅师,此人曾是道君皇帝的太医院御医,因为得罪了童贯,刺配阳平府,后逢皇帝大赦天下,从牢里出来,决心不再回去东京,留在慈云寺出家,得到慈云寺第六代主持海深禅师信任,成为第七代主持。

    海深禅师俗名半山客,曾是广东神刀门的第十二任掌门人,善使二十四把飞刀。行侠仗义,黑道人物闻之为之丧胆。后来突然在广东南华寺出家,由于上门求学飞刀和寻仇的冤家实在太多,而是悄悄来到阳平府天云岭的慈云寺出家。不久,他将主持之位让给徒弟大丘禅师,从此云游天下。

    话说崔玲母子来到寺里。看门小沙弥通报给大丘禅师。大丘禅师出来迎接崔玲母子,安排斋菜请他们吃。饭毕,大丘禅师倾听崔玲的来意,并得悉徒弟李镇球的失踪,深感难过,连连合掌念道:“阿弥陀佛!”

    大丘禅师对崔玲说:“本寺还没有收过女尼的先例,但你的遭遇实在可怜,就暂且在寺里戴发修行吧。山寺后面有一间茅屋,附近有山田若干,你可带李应自耕自食,闲时念念经书,教育小孩读书,并随时探听李镇球的消息。”

    崔玲含泪谢过。自有寺里的执事带崔玲母子去了后山居住。

    茅屋建在半山,旁边是一条深涧,上有一道瀑布日夜川流不息。哗哗的水声如歌似梦。站在石头上观望水涧,升腾的水汽扑到脸上,具有清凉舒爽的感觉。

    茅屋旁边一株两个大人才能合抱的杨梅树看来已有两百年的树龄了。杨梅树在春天开花,初夏结出深红的杨梅,颜色诱人,仿佛不咬上一口必将抱憾终生。

    杨梅树紧邻茅屋,它是茅屋的依靠,是茅屋的坚实伙伴。

    推开茅屋大门,主厅一床一几两椅而已。侧屋为一小厨房,一土灶上,安放铁锅一口,灶台上摆放两只陶碗、一个陶罐、两只碟子、一双筷子。厨房还有一只竹筐,那里装着半筐糙米。细看地上,还有一只小陶罐,那里盛放着半罐子粗盐。

    窗台上还有油灯一盏,已经没有灯油,漫漫长夜,将是黑暗的,如果渴望光明,需天朗气清,让一个圆月照进茅屋来。

    将来是一个凄清寂寞的日子。

    崔玲有些心酸。

    趁太阳还没落山,她赶紧到菜田里摘了一捧白菜回来,熬了一锅白菜汤,放些粗盐,这是今晚她和李应的菜。

    舀了半升米,煮了两碗糙米饭。饭菜都很难吃,可是他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小李应也没埋怨一句。崔玲望着这孩子,暗暗称奇。

    上山辛苦,当月亮出来的时候,母子俩已经进入了梦乡。

    天刚亮,崔玲就被叽叽喳喳的鸟声唤醒了,她准备去涧里洗衣服。李应也醒了,他说:“娘亲我出去玩。”

    当崔玲回到屋子,早晨的阳光洒满了大地,门前的向日葵仰起金黄的笑脸,新的一天如此静谧安详而又温暖!

    桌上多了几只鸟蛋,那是李应从附近树丛里栖息的鸟窝里掏回来的。

    “娘亲,我抓住母鸟了,可是我想起佛门不该杀生,放它飞走了。”小李应对她说。

    “吃鸟蛋也是杀生啊!”她本来想说这句话,可是看到小李应清瘦的小脸,她把话吞进了肚子里。

    她用清水把鸟蛋煮熟,放在李应的碗里。

    她想起了涧里还生长着许多巴掌大的黑鱼,这些鱼傻呼呼的,她用手一抓就是一条。

    第二天,小李应的碗里多了一条盐水煮鱼。

    她在邻近涧水的田里种上了稻谷,在缺水的山上种下了红薯,在通往水涧的小路上种下一排向日葵。

    正午时分,方丈派火工道人送东西来了。那是一罐香油,一包大米。还有一件大人穿的蓝色僧袍,一截蓝色布匹,几本经书。

    火工道人传话给他,明天方丈请李应到寺庙里去见方丈,方丈要教他念经书。

    崔玲把头发盘起来,戴上一顶蓝色帽子,穿上僧袍,涧水照出了她的容貌,她莞尔一笑!

    她给小李应做了一件小僧袍。

    第二天,小李应背着经书,穿着僧袍上学去了。

    从此夜晚的茅屋,响起了诵经的声音: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小李应念起《金刚经》,声音清脆悦耳,崔玲合掌静听。

    不多久,他们母子都学会了背诵《金刚经》,之后是《法华经》、《楞严咒》、《大悲咒》、《三宝歌》……

    山中不知日月短,当向日葵的花朵开了谢、谢了开,李应已经长成十二岁的男孩了。他身材高大,能吃三大碗米饭。崔玲另在屋中用竹子给他搭了一张小床,他像一个男子汉一样独自睡觉了。只是他晚上经常踢被子,崔玲半夜总要起来给他盖被子,以免受凉。

    这一天,崔玲把他叫到面前,对他说:“孩儿,我们平日总是接受寺庙里的资助,未有一丝一毫为寺庙做些贡献,实在惭愧。今天你也渐渐长大了,你把我捆好的两捆木柴挑到市集去卖,之后买些豆油回来,你夜晚读书也可读的晚些,也不用老是接受寺庙周济。”

    李应应诺,挑起两捆柴禾也不觉吃力,这与他平日在山里抓小鸟和帮母亲耕种有关。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