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东山再起


本站公告

    第七章 东山再起

    燕子侨迁后没多少天高梁就来到了燕子的新家,商量起了“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大计来:

    “现在生活不容易,我们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你可要多想想办法啊!”

    “你说的我都知道,在庄稼收割以前你可千万要挺住啊!”

    “喂!关庄稼屁事!我说的是我们大干三个月,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事。”

    “好!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我是说我在等待着您的指示,带领着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是历史赋予你的责任!”

    “可历史让我不见了一个亿,它怎么不赔给我?”

    “它这不是在考验我们嘛!我们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深信:艰苦就能创业,勤劳就能致富的真理。况且那些东西在地下多放几年也成破烂了,我们把它取出来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国家的物质文化遗产。”

    “呸!你顶多就属于识字一类文化水平,文化遗产关你屁事!”

    “文化遗产我当然管不着,但这物质遗产我们可是有份的。”

    “凭怎么?”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

    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八千里…….”

    “得了得了,别唱了!我不但知道你是中国人还知道你是上坡镇的人,让别人听见了还以为我在杀猪呢!”

    “那你快想个地方啊!”

    “秦始皇的皇陵怎么样?就在骊山距这不远!”

    “不是早发掘了吗?还有东西剩?”

    “发掘个屁!只是外围殉葬的兵马俑而已,地宫一直都没法动,据估计仅深度就五十米以上,五百米也说不定,一直都勘探不出来,如果你能进得去又出得来的话肯定又是一桩历史疑案,到时就算生十个败家仔也不用愁了。”

    “……哪里肯定有人把守,还是换个地方吧!”

    “你可以对他们说这是物质文化遗产,你也有份的呀!”

    “……那……就找点大家都没份的吧!”

    “你说得倒轻巧!上次在半月沟我们纯粹是瞎猫碰上死老鼠罢了,找那些东西要有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一般都是从历史文献、地方志、地方传说而来,尽管地点会因地貌变迁而难以寻找,但总是要有根据才能有迹可寻,难道我们像老鼠一样到处去打洞吗?”

    “这又不行那又不行,到底怎么办啊?”高梁搔头抓耳的一脸沮丧。

    “看你那样,还军官呢!除非…….”燕子摸了一下下巴停了下来。

    “除非怎么样啊?”高梁一听除非二字马上来劲了,知道事情有转机。

    “除非我们能找到同行带我们入行一起干!”

    “还有人专门干这行的吗?你认识吗?人家愿意吗?”

    “大墓往往埋得太深,工程量大他们也需要帮手,各取所需罢了,至于认不认识我想黑海会有办法,他就是做中介的,应该会有些人脉。”

    “那快点联系他啊!”高梁真是急不可耐了。

    燕子拔通了黑海的电话,可电话里却传来了所拔是空号的提示声,燕子有些不解地看了看电话屏幕,没错!是他的电话号码,想了想又重拔了一次还是传来同样的提示声,没办法之下只得又打通了黑海他姐夫的电话,幸好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燕子问了声好就把自己的身份说了,二人以前本也认识,黑海的姐姐没多问,很痛快的把黑海的新号码告诉了燕子,寒喧几句就把电话挂了。总算联系上了黑海,一番详谈后燕子才知道,原来上次那件事情黑海也受到了牵连,幸好他运气好也够机灵,一察觉到不对劲马上就开溜了,现在虽然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但依然躲在外地不敢回来。至于张老头更是老奸巨滑,把事情推了个一干二净,只苦了燕子和高梁二人。

    聊着聊着黑海忽然问:“你们现在有什么动作没有?我这里有几个朋友想找人一起搭伙做买卖。”为了避免隔墙有耳,谈话不方便时同行都会说暗语或黑话。

    “还没问你现在哪里呢?你那些朋友可靠吗?”燕子一听就知道黑海说的是什么。

    “我现在山西的浮灵县,这几个朋友我也认识很多年了,挺不错的,这次买卖挺大的,想找人一起合作,有兴趣吗?”说到后面黑海压低了声音。

    “行!我和老兵商量一下,等下答复你。”

    燕子说完就挂了电话,和高梁商量起来:“黑海先约我们了,但对方有几人尚不清楚。”

    “那快答应他啊!”

    “我以前听黑海说过,干这一行合作的不是兄弟就是好友,就怕到时会谋财害命或分赃不匀起内讧,和别人合作危险性大点,一个不小心,手尾长得很!”

    “要不我们先去看看,到时再说,不然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总得找个机会入行才行啊!”

    燕了想了想觉得也是道理,富贵险中求!便回复了黑海说一、二天内便动身去浮灵县找他。一搭好线二人又照例去准备开了,高梁去找容易搞到的东西,燕子则去了老道处软磨硬泡的拐了不少符出来,并问清了每样符的不同用处,至于咒则没法记得了那么多,反正只是防身就可以了,又不是要除魔卫道。一切准备就绪二人立马就赶往了黑海所说的地方,中间转了好几趟车,到达浮灵县时已是一天后的事了。

    终于见到了黑海,三人找了间僻静的小餐馆坐下来细细的详谈了起来。原来黑海所说的地方并不是在这,而是远在内蒙古自治区,具体情况要到了那边才能了解清楚,黑海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他所说的朋友在这还有点事走不开,而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也还没完备,故此拖了下来,正好让燕子和高梁二人赶上了。

    吃喝间黑海还告诉二人:

    “现在这一行也已集团化了,从负责资料的史学家到具体的执行人都已形成了一条龙的系统,管理层只负责收集、发放资料并派人进行前后期的协助工作,但所得的东西他们要全部回收回去,然后按估算的总值给予执行人一定的价钱。东西收上去后再用固定的渠道如走私、黑市等手段散发出去,完成整个运作。但黑市中更多的是零散的业余者,像你们这种,在无意中发现了古墓便干起了这行,所得的冥器也会有部份流入他们手中,然后他们就会乘机把当中的杰出者吸收入集团中以补充新血。干这行的人流失很大,运气好的干几票赚够了钱马上就收手不干了,过起了优哉游哉的生活,运气不好的刚一入行就一命呜呼,不是在盗墓中死于意外就是在分赃中死于内讧,就是因为这样人才流失很严重,集团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就在各地物色了一些联系人为集团发掘人才,我就是其中之一。”

    听完黑海的话二人才知道原来这一行也受到了人的控制,燕子不禁担心起来:

    “那我们以后会不会惹上麻烦脱不开身啊?”

    “那倒不怕!只要你不在行动中私藏冥器或逃走,他们才不会理你的,相对还很自由,只要不是他们看中的大墓,是不会管我们做什么的,毕竟不管在哪一行要长久的做下去,都要有一定的信誉和保障。当然,如果是你自己私自的行动你也不会通知他,当然不能得到他们任何的帮助的。”

    “价钱方面肯定是不如自己做了。”高梁也来插上几口。

    “那是当然!所以执行的盗墓人都会把一些珍贵的小物件藏起来,等事情过去之后再回头取出来秘密变卖,我就是这样和耗子认识的。要自己做也不是不行,但你得有办法搞到墓葬的资料才行,集团也不会管,但你有办法吗?”

    “那倒也是!”

    “旧时干盗墓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盗,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名,他们往往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地大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他们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地区、陕西关中、湖南长沙周边一带等地。这些专职盗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而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开始时一个人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望风;以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随葬品。这两人多为有血缘亲戚关系的兄弟或者要好的朋友。两人合伙为什么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呢?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就是说,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他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掩人耳目,并有对付墓内防盗机关的一套办法。他们在确定盗掘目标后,如果小墓不须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速战速决,取出随葬品走人。如是大中型墓葬,便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二是在墓边盖间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从外面看不出什么问题,而墓内早被洗劫一空了。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内盗取财物。”

    “黑海,我认识你那么多年了,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些东西?”燕子没想到他居然还知道这个。

    “嗨!有什么好说的,行有行规,以前你和这个都不搭调,没必要和你说这些东西,现在自然不同了,我们都是战友了,和你们说说历史当讲故事好了,况且很多都是我后来才听圈内人说的。”黑海说完抿了一口酒。

    “那现在怎么样了?”高梁难得虚心请教起来。

    “现在一个现代的盗墓团伙,其成员一般在三到四人,不会三人以下,也不大可能超过五人,这几个人都各有分工。盗墓的工具也已经比以前先进多了,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不用,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成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用时接上,神不知鬼不觉的。

    旧时摸金门、搬山门、卸岭门、发丘门,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号称: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是旧时盗墓的四大门派。其中摸金校尉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注重技术环节。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专门掘丘,所以摸金门弟子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时至宋元之时,发丘、搬山、卸岭三门都少有弟子出现,因此往往被认为门派传承就此断绝,只剩下摸金一门。其实不然,只能说这三派都是正常人,想到了别人都能想到的事情,低调行事,保存自身。

    摸金一门中并非是需要有师傅传授才算弟子,他特有一整套专门的标识,切口,技术,只要懂得行规术语,皆是同门,不过在摸金门传承中,只有获得正统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称为摸金校尉,号称掘丘一行的民间正统,与发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于以风水星象计算出古墓宝藏的方位,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不做绝。摸金校尉不喜欢与人合作,但独干有困难而对方又是很信任的人,也会组成五人下的小团体,积极吸纳现代社会的工具与武器 ,并能将它们与风水术法结合起来使用,但对传统行规最为重视,极少有人违反。

    摸金校尉们干活,最擅长的是找墓,他们往往将搜集来的各种资料,结合对当地风水的观察,总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体地点,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里都要点上一支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棺摸金。动手之时,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轻手轻脚地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进墓前需戴口罩,入内绝对不把口罩取下来,第一里面的空气质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气息不能留在墓里,不吉利;第三,不能对着古尸呼气,怕诈尸。一般都是三人一组,一个挖土的,因为坑外不能堆土,所以还有一个专门去散土,另有一个在远处放风。

    摸金校尉与发丘将军互相看不顺眼,摸金认为发丘将军与官府合作,挖掘古墓时坏人尸骸,损人风水,对行内传统规矩多有违背;而发丘以为摸金因循守旧,空有精悍手艺只为衣食谋,不能去将行业发扬光大。

    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汉时就有雏形,但是兴盛于于清朝中叶,机关阵法是其所长,破解坟墓中各类机关很是拿手。风水上只是粗通门道,但与其他三派相差较远。搬山道人行事多独来独往,从不与他人合作。传统武功比摸金强一些,但对付僵尸多用提前设置的阵法,其前身与茅山略有渊源,但因为理念原因,也是互相排斥,因为创派时间比较晚的缘故, 继承风水法术不多,对传统行规彻底无视,被其他门派所排斥,所以极少表露真实身份,以道士的身份周游国内各地,没有太强烈的善恶与民族观念。

    搬山道人掘丘,只为求财,虽通机关,但一贯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为人身安全及销赃渠道计,亦有自然形成而流传下来的种种套路。搬山道人采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他们大都扮成道士活动,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术的法术。

    至于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的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卸岭门据说创始人得仙人传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岭门门人,多是力大无穷,通晓武功之人,因此被称为力士。当年威震九州的吕布也曾是卸岭门传人,为董卓筹备军饷,曾挖掘过多位汉皇墓葬。

    此派于北宋期间经过逐步wWw.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与崂山派两派特色,形成了具体的流派,对风水术法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擅长于破坏法阵,熟悉各类风水地形的的弱点。元蒙时期,因敌视元蒙政权,被大肆迫害,于是展开全面报复,以破坏成吉思汗陵的风水,败坏元朝江山为己任。最终破坏了成吉思汗几处附陵,恢复汉人江山,也因此和蒙人结下世仇,蒙古占据天下时,曾发出金鹰令,召集一只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组织追杀卸岭门人。据说直到今日,这一只刺客集团的后人依然遵循祖训,追杀卸岭门门人,也正因为如此,卸岭力士最为隐秘自己身份,非本门之人虽夫子妻儿也不会告知自己的身份。卸岭门门人后来淡出中原,曾经多活动于苗疆外蒙西北一带,近代也中亚北非欧洲也曾经出现过他们的踪迹。

    卸岭力士多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是重视,虽然活动范围不在中原,但传人只在汉人内寻找,对可能危害到汉人中原政权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精擅传统武功,行迹类于侠客。轻视现代科技产品武器,但对近代科学理论颇有研究,致力于将风水阵法等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并偶尔制作阴气测量仪,针对僵尸的干扰波发生器等产品。

    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真正的大行家对洛阳铲那些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地下土壤如果不够干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别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没,地下的土层被冲得一塌糊涂。

    卸岭派长期被蒙人追杀,门人多朝不保夕,为图自保,千百年来前辈的规矩多有变动。并演变出种种新的行规,比如从不对汉人甚至华人的陵墓出手等等。

    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此印原型据说毁于明代永乐年间,已不复存在于世。与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术上稍微逊色,但比较注重众人合作。古代经常以当铺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为掩饰,不轻易出手,偶尔行动多针对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方合作的一家。清代因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动于东南亚及美洲一带,曾经在诸多大型古代陵墓发掘队中发现过他们的身影,国内余支多以考古学者的身份混迹于政府部门。

    发丘将军行动多同时邀集多人,做好详细计划,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应对措施。然后按部就班,依次进行。因此在掘丘过程中危险性最低。而麻烦多来自事后分赃保密等等程序,因此有所针对地又产生了一系列规矩,但具体细节暂时不详。

    崂山道士擅长于驱鬼捉妖,镇压僵尸,诅咒解咒,传统中医,地脉风水,内家功夫等,其中地脉风水与传统功夫两法分流到山贼组织,形成了卸岭力士一派。曾经辉煌一时的绿林军中多有崂山门下。唐末义军领袖黄巢就传说学过崂山之术,并曾经在陕西挖过多处唐墓以充军饷,而崂山派内部这些本领却逐渐失去传承。崂山道士多以驱妖捉鬼,周游行医为生,也有人为富豪官宦服务,对付他的敌人。崂山弟子素来以不分正邪,行事胆大妄为著称,号称只尊天命,不理人情,弟子中颇多和四大门派合作盗掘古墓牟利之人,四大门派中回避僵尸的法器药物,也多为崂山弟子所创,与茅山弟子为宿仇。

    茅山一派擅长寻穴找墓,风水祭祀,迎亲典礼,机关阵法,相面测字,看八字,算吉凶,甚至逆天改命等等。其中机关阵法与搬山分甲术因意外流失,形成了掘丘一行中的搬山道人一派。茅山派人多以道士身份,巡游四方,以参赞红白喜事,看风水找坟地,看相算命等行为生。茅山派认为天命虽不可违却可变,所以最擅长利用墓穴改变他人命运,也因此和掘丘者水火不容,中土墓穴中的守墓机关,号称有半数为茅山弟子所创。

    茅山崂山两派为宿仇,结仇原因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追溯,实际上后人多数是因为谋生过程中产生冲突。崂山道人惯于破坏墓葬取利,茅山弟子则要费尽心思研究如何不让人掘丘破运,一来二往两派中人死在对方手下不计其数,数千年岁月下来,仇恨之深,集合江海也不可洗清。

    到了近代,尤其是文革时期,两派都被极力打压,又没有出逃外国的经验,几近失传,开放后,随政策的放宽,又逐渐兴盛起来,但声势大不如当初。不过在港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华语文化影响范围内,两派依然颇有影响力。

    民国时这一行都是师带徒,所得物品、钱财大部分都归师傅所有,发展到现在师傅成了集团首脑,徒弟则成了打工仔,以前所流传的派别和手法基本上都已消亡。但并不能说完全消失了,靠这行发迹的富贵人家依然把它作为一门手艺流传下来,以备万一家道中落时可以东山再起,所以真正的高手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低调行事,混迹于社会的各个阶层。”黑海讲故事一样把这几年的所见所闻告诉了燕子和高梁。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燕子及时擦了一下鞋作为学费。

    第二天出发时燕子和高梁见到了其中的一个合伙人,长得五大三粗的四十多上下,就是黑海先前提及的耗子。这一行多不以真名示人,以免在合作过程中出了问题时留下手尾,只有合作了几次才会彼此信任对方,知道一点底细建立起长久的合作关系。到了内蒙古时又见到了另外两个合伙人,一个叫格济,另一个叫狼牙。

    路上黑海告诉燕子和高梁,格济和狼牙一直都是跟着耗子干,算是他的副手,自己则是在早些年帮他出货时结下的交情,本来自己一直都不干这个的,但是几个月的避风让手头已捉襟见肘,不得已才拉上燕子和高梁二人,客窜一下填补空空的腰包。

    路上一切早已安排好有人手接应,一行人在一个极小的镇上弃车换马,在狼牙和格济的带领下往北面没路的旷野一路奔跑前行,直到大半天怕有二百多公里才停了下来,格济说道:

    “到了,大概就是这里了!”

    众人所处的地方乃是一片大山谷,北面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山岭,山岭上长满了松柏和杂木,而山谷中除了一片丰茂的水草外却一颗树也没有,草上开着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小花,漂亮极了,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张缀满了丝绣的绿色大地毯,让人有一种躺在上面就不再想起来的感觉。山谷深、宽各约十余里,有几十平方公里大,耗子带领众人走到谷中偏上的地方,在一块略高的草地上下了马,并说道:

    “就在这扎营吧!”

    由于生意是他接下的,故在行动中众人都必须要以他为主导。各人也不多话,从马上卸下带来的一应物品,分工合作扎起营来。营地很简单,就是支起几个小帐篷,然后在里面铺上防潮布,再在外面挖一道排水的浅沟就是了,格济和狼牙则带几匹马去附近的山脚拾了不少枯柴回来,以备晚上燃起煹火,防范草原的狼群。

    晚上众人围在煹火旁讨论行动方案时,燕子等三人才知道,原来此处早已出了内蒙古的边界而远在外蒙古了。这里是外蒙古大肯特山脉东南部的斡山必儿岭附近,而据耗子得到的信息内容,这里极有可能就是元朝帝王的埋骨之地——起辇谷。蒙古贵族的墓葬和平常的蒙古人不同,成吉思汗鉴于历代盗墓毁骨之苦,下令建陵时,陵上不建敖包亦不留明显之处,在下葬之后陵上以万马踏平,然后守陵到来岁春草俱生便会拔帐而去,痕迹全无。离去之前在上面杀骆驼子,来年祭奠之时以骆驼母为引导,骆驼母就会自动把人们带到骆驼子被杀的地方踯躅悲鸣起来,后人一看就知道是陵墓所在的位置了。

    元代皇陵在历代的朝代中最为特别,乃死后方筑陵墓,不像汉族历朝,帝王一登基就开始造陵,陵上还有明楼,前面还有庙,更设立郡县成立一个庞大的守陵队伍。蒙古大汗驾崩之后由贵族护送灵柩返回大漠,安葬在成吉思汗生前指定的陵园,汉室官员一律不得参与,所以其墓穴形制、仪式、地点均没有记录下来,成了历史之谜。

    “建在内蒙鄂尔多思高原伊克金盟伊金霍洛旗的八白室成吉思汗陵,乃是后人兴建的祭祀之所,根本不是埋骨之地,伊金霍洛在蒙古语中是主人的陵园的意思,而成吉思汗生前指定的墓地也可忽鲁黑即大禁地却是起辇谷,可能就是这里,只是你们也看到了,这里有几十平方公里大,怎么个找法大家说说吧!”耗子征求起大家的意见来。

    耗子一说完六对眼睛就相互望了望,燕子等三人也没料到难度是如此之大,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那你想怎么干?来之前你应该有了主意的。”黑海开口道。

    “难度当然是肯定的,不然也不会叫上你们搭伙,平时我们三个人什么都能办妥了。只是蒙古人的墓葬不讲风水堪舆之术,那一套在这怕是用不上了,我想在这居中的地方,向四周呈圆形逐一打个深七八十公分的探洞寻找,运气好的话大半个月就会有结果了。”耗子也有些无耐。

    “蒙古的墓葬的确是不讲风水堪舆之术的,但皇陵却未必!”燕子也开了口。

    “为什么?”耗子有些不明白。

    “你们忘了一个人!”

    “谁?”

    “丘处机!”

    “丘处机?”

    “不错!丘处机是全真教的第二代弟子,成吉思汗晚年时向道教寻求养生之术,拜丘处机为国师,由于得到了成吉思汗的资助,道教中全真一脉得以快速发展,最后成为和正一教并驾齐驱的两大教派,全盛时教中弟子数万人,信徒更是遍布天下。还有,你们看,这山谷更是大漠中少有的阴穴,想必是当年成吉思汗受到了丘处机的指点,才会将此处钦定为世代的皇陵所在处!既然丘处机能帮成吉思汗选择陵地,那当然也会把中原的风水堪舆之术带过来运用在上面。”

    “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下手才好?”耗子听了半信半疑。

    “先用觅砂定穴法找出中宫的位置,蒙古人信奉萨满教其向必向西南,而蒙古墓葬中的敖包习俗也不可能完全废弃,必是以宽广低矮的土堆代替了,我们只要找出中宫的位置就好办了。”

    耗子听了燕子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便决定明天就按燕子说的办法做,如果真如估计的一样,起码能缩短搜寻时间的八成。吃过干粮,格济和狼牙把马匹分散拴在营地四周的木桩上,众人就早早休息了。草原上的狼群凶狠得紧,但有马匹在,它们发现狼群时会嘶鸣起来报警,况且狼牙等人还带有步枪,所以众人也不以为意,不留人值夜放哨,分成三组进入帐篷休息去了。

    竖日,当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照在西面的砂山脚下时,燕子就记下了时间,然后当太阳下山时第一道阴影映在东边的砂山脚下时又计WWW.soudu.org下了时间,跟着用罗盘推算出大致的中宫位置所在处,这是利用砂山定位的日影法。一整天下来众人均无所事事,于是打猎的打猎,吹牛的吹牛,直到燕子记录下太阳落山的阴影时间后,众人就开始了这天最丰盛的晚餐——烤獐子和烤野兔,悠闲得不像是在做贼而像是在度假。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