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越虚越逞能


本站公告

    腊月的一天,仁东河的妈妈上街买了一些布匹,决定给全家每人做一身新衣裳,来年春节穿新衣。

    农民做衣服,有的人家把裁缝师傅请进家门,量体裁衣。主人家供缝纫师傅一日三餐茶饭,好酒好菜款待,按日结算工钱。也有人家将布料送到裁缝铺里,按件付工钱。不包生活做一件衣服比包生活做一件衣服,裁缝师傅收费稍高一些。为省工钱,农家接师傅进屋给家人大批量做换季新衣裳。一日三餐的生活,不计成本,不必花钱去买,物质是自产自给的鸡蛋腊肉大米蔬菜。精打细算,细水长流。吃不穷,穿不穷,不会划算一生穷。

    一天早晨,仁东河与父亲仁良德一道去菊花家抬缝纫机。操持家务的母亲早已与小裁缝师傅菊花姑娘谈好,请她来家里做上门工,要做个三五天光景。

    妈妈要请菊花来家里做衣服,仁东河喜出望外。方园几十里,裁缝师傅不少。母亲单单请小裁缝菊花上门,是照顾本村小组的乡亲,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是另有图谋,想给小儿子一个接近心上人的机会呢?仁东河没有去深想,总之他朝思暮想的菊花要在家里呆上好几天,他认为真是老天开眼。

    菊花来家里做事吃饭,一天到晚,很少说话,总是客wWw.客气气地与家里人打着招呼,言行举止得体,时常婉尔一笑。每次同桌就餐,仁东河反而如害羞的大姑娘一般,闷头自顾吃饭,不敢抬头与菊花对视。

    一次菊花用软尺给仁东河量身材各部位的尺寸,她的嫩粉小手将软尺印在他的身体上比划肩宽、臂围、腿长,他浑身麻酥酥如触了电,顷刻之间,大脑仿佛失去了意识,成了僵硬的木偶人。

    村小组一位大婶来仁东河家串门,正遇菊花给他量身材。大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突然对仁东河的妈妈夸奖小裁缝心灵手巧,人儿也玲珑可爱,谁家的小伙子要是娶了菊花做媳妇,真是福气。一夕话,说得仁东河心惊肉跳,浑身很不自在。仁东河对菊花处于暗恋初期,不希望有人发现他内心的小秘密。大婶似乎窥视到了他的心事,恰恰在一对小青年挨得最近处得最紧密的时候,夸人家姑娘,真是那壶不开揭那壶。

    腊月里,村小组的青年小伙子差不多都突击结了婚,为了多分一个人的责WWW.soudu.org任田。仁东河只有两人给他提过亲,高不成,低不就,仍然打着光棍。小裁缝菊花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却没有人给他提亲,将她介绍给他,显然在世俗的眼里,他配不上她,因为他黑得像锅底又一事无成。仁东河内心深处,也有点儿自卑。他看上了菊花,不敢请人出来做媒,上她家提亲。他已经被田玉桂拒绝了一次,担心再次被拒绝丢人现眼。

    爱情的烦恼,使仁东河在文学创作上更加发愤,试图出名的愿望更加强烈。起初他从事创作的目的,仅仅只想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小说,从而能被县文化馆农转非,调到县城从事专业写作。自从悄悄地单恋上了小裁缝菊花,文学创作又成为了他一种显示身价的手段,试图以此证明自己与众不同,从而博得心上人的青睐。

    县文化馆打算在1982年底出版一本在本县内流传的民间故事集,主要内容是本县城关镇和下面各乡镇村落地名由来的民间传说,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有点儿县志的味道。文革期间,一些村镇老名,都被改为团结、联合、先锋、同心、红旗、跃进、春风等等富有红色味道的地名。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这些红色地名,都恢复了原来的老地名。炮船口、泥巴砣、古丈堤、普济观、周家楼、王家湾、高家台、焦家铺等等老地名,极富有乡士民俗文化气息。县文化馆编辑这样一本民间故事集,传承江汉平原乡村民俗文化,功德无量。

    仁东河一次去镇文化站图书室借小说名著,图书管理员周之琴问他们村里是否有人会讲民间故事。仁东河说,村里会讲民间故事的人有许多。周之琴就叫他有空多多收集整理一些民间故事,交给县文化馆出书。

    周之琴大仁东河一岁。1977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她平时爱好文艺,在学校是文艺骨干,经常做各种文艺活动的主持人,参与表演文艺节目。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不久,她在地区文艺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曲艺作品,被镇文化馆调去从事文化方面的工作,主要负责图书室管理和录相放映管理。

    仁东河结识了村里的文友李厚莉,常与他一道去镇文化站图书室借阅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慢慢与周之琴结成了文朋诗友。

    周之琴的男朋友在部队当兵,有一次仁东河发现图书室有个英俊的军人在与她说说笑笑,他内心产生了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原来潜意识中,他很欣赏周之琴这种有文艺气质显得高雅的女子。在没有爱上菊花之前,仁东河一度曾对周之琴有些迷恋。

    同是文学青年,周之琴对仁东河勤奋借阅名著颇有好感。有一次仁东河还了一本小说,周之琴向他推荐了一部外国文学名著《亲爱的,你别走》,这是英国作家丹尼斯?罗宾斯写的一部著名小说。仁东河受宠若惊,爱不释手,一夜之间,将小说读完了。但是,周之琴为什么要推荐他看这本书,一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意味深长。慢慢被文学名著培养起来的浪漫情怀,促使仁东河创作了许多对周之琴表示倾慕的炽热情诗,却从来不敢拿给她看。直到亲眼看见了周之琴的军人男朋友,他才停止做白日美梦,不再写那些毫无力量苍白空洞的情诗。

    仁东河从周之琴那里接到了收集村里的民间故事的任务,如获圣旨,兴奋不已。

    198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仁东河带领李厚莉到菊花的隔壁家听一位老人讲民间故事。这位老人故事不多,讲了三个笑话便词穷言尽。村小组里谁人会讲民间故事,仁东河心中有数。他挨家挨户采风,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其实就是想在菊花一家人面前显摆,他是文化人。

    最后仁东河带领李厚莉去菊花家采风。菊花正在堂屋里的一架缝机上缝衣服。

    菊花的爸爸、妈妈热情了接待了仁东河、李厚莉两位文学青年。仁东河开门见山地请他们讲过去的故事,两人都推说不会讲。仁东河提示他们讲讲1954年长江发大水江北溃口,政府是如何救济灾民的事情。史会计来了兴致,很快进入了角色。菊花停下手中的活计,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爸爸讲述他们一家当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逃水灾的往事。仁东河时不时看菊花一眼,她很平静地微笑着,他心里格外满足与得意。故事讲完,仁东河使劲鼓掌,坐在他身边的李厚莉却没有响应。仁东河正准备叫他鼓掌,才猛然想起,他只有一只手,孤掌难鸣。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