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孩子有错,“打”父母


本站公告

    我有一个宝贝儿子,从小到大,我管得他服服帖帖的。我靠的并不是“武力”,而是“以德服人”。别人的家长常用的口头禅是,骂是疼打是爱,不打不骂成庸才。我想换在古时候,这句话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换在现在,别的我先不说,就按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先就绕不了你。

    但是我得明确告诉各位,我的想法并不是溺爱孩子,管住孩子有硬功,也有软功。对待孩子问题上,你不仅仅要当好“导演”,指挥好你的宝贝“演员”。而且有时,“导演”也要充当一下“演员”,换位一下来教育。面对我的孩子问题上,我会让我孩子从心底里服气。我的孩子今年八岁了,却得到了初中组级别全市绘画第一名。我知道,我的孩子并非天才,而是我把别人父母尽量抹杀掉的东西给保留下来而已。

    我懂得一个道理,一个孩子有了错,作父母的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问题。一天,我的孩子踢足球踢坏了别家人的玻璃,我的孩子逃跑了。那家父母来“告状”,我亲自赔礼道歉。我回到家,我的孩子早就后悔到了极点。但我一句也没说他,只是告诉他,今晚九点我会到他房间里谈心。我一到房间,孩子就先向我道歉认识错误。我也向孩子承认错误,因为我并没有事先告诉孩子下面不准踢球的事情。

    第二天你猜怎么着?我的孩子居然主动登门去道歉。我想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好处了,要是换成用打的,但我想孩子尽管嘴里服你,但心里可能就跟你较劲呢。更别说,去跟别人道歉了。这就是一个好“导演”的基本准则。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学好,当好导演是不够的,要在孩子面前,也要尽量展现你好的行为,这就是一个优秀“演员”的特殊要求。

    我不喜欢打孩子,但这却恰恰不是人们传统认为的溺爱行为。啥是溺爱?就是对孩子百依百顺。但我却不是这样,孩子有了错,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错误。打孩子的“武力”效应和“以德服人”哪种效果真的好?我想这区别只在于,口服心不服和心服口服两种。所以,孩子有了错,我主张是先“打”父母自己,即是从自身寻找问题……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