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当妃子?


本站公告

    最近兴起的后宫文中很多年纪很小十几岁的女孩子写的书,一开头就是自愿入宫为妃,当妃子真有那么好吗?如果说《金枝欲孽》中的尔淳,玉莹等人都因家族的原因或生长环境的原因而入宫,这还有一说,但是很多当代的女孩子,架空虚构历史,一开头就写我选择自愿入宫,好像个个都将自己当成了武则天,一开头就来一句怎知入宫不是好事?

    唉,翻开《红楼梦》且看元春省亲一回她抚着贾母王夫人等人痛哭失声,说道送她去了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再坐在上首听了贾政的一番的大道理歌功颂德,接受贾政的朝拜,这中间的纠结谁能体会?后宫本就是你争我夺,阴谋权术的地方,特别是皇上,为什么偏偏都要爱皇帝,皇帝能知道什么是真情吗?翻翻史书,有几位皇帝能够保全住他们渴望的真情,或者他们曾有过真情吗?在这里来求权势和地位而已,却失去了人的自由和尊严。

    很多女孩子是不愿去改变纯真的本性去适应后宫的腥风血雨,比如林黛玉就能将北静王赠的鹡鸰香念珠给丢了,正是林黛玉的刚烈秉性,才有文人挺立的清竹风骨,环境所迫不入宫不行的女子,她们则是一种悲哀,就只能在宫内恪守着更残酷的规则,在上层你不争不行,你不斗,人家斗死你,这些女孩子必须学会一整套的阴谋诡计,改变自然的本性,如若有小女子十几岁就将阴谋耍得如鱼得水,那这些wWw.女孩子还能谈什么诗琴书画,谈谈而已,不会用毕生来呕心沥血的创作真文章,她们写出的也是毫无灵气,毫无个性的文章!类于元春和凤姐,前者出于身份,更洞察人性,但是诗才只能当当皇家的点缀而已,后者如凤姐,只更爱杀伐决断,并不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于文字则不通不通。

    屈就于环境,造成人性自由的萎缩,人的想法会落入一个固有的深渊之中,渐渐的变成一潭死水,不兴波澜,慢慢以为这套法则就是本性,就是生活的真相,典型的如同宝钗,在环境中打磨,纵然活得如刘姥姥一般的年寿,又能知道自我是谁呢?林妹妹与宝姐姐之间的差距,更多的在于人性的追求方面,林妹妹就像如某些人所说被北静王选妃逼婚,也是一个潇湘的孤魂,以翠竹为骨,绝不屈服。这种女子才是真正的水做的骨肉的女儿,因为她纯净,不会像某些人想办法,削尖了脑袋向那个黑暗不见底儿的地方钻,金钱权势只是过眼烟云,执着这些只会湮灭灵性的本我,寻找不到自我,无法达到超我的境地。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