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品红楼从第一章谈起


本站公告

    第一章 石头的来历

    亦真亦幻红楼梦从第一篇谈起,在红楼梦中我们经常感觉到无常,虚实,幻真等字,如同看一部佛经,但再细细品味,在开卷亦点明书的来由甚荒唐,女娲炼石而丢于大荒山的一块顽石,合周天之数,暗寓了人生的起步本自荒唐,无中生有,那周天之数,正是生生不息,为何只单单丢了这一块顽石?竟将抛于情根峰下,莫非情根处皆不堪入选之人?脂批中的故无入选的故字,我想应该解作,因堕入情根故无法入选,暗寓入情根之人不会被重用补天.可见雪芹心眼之所在.脂批问之何不用之填地,石头自生灵造化,若用之填地,也许自甘命运,不亦再生诸多鬼话,情根之人的作用是用来填地,可又是真真精道之言.石头灵性已通,灵性经锻炼,未经锻炼的石头又是如何?石头就是石头,灵性又是什么?灵魂?石头生有心肝也,何处赋给其灵性,是有心补天的女娲的灵性,自赋于石头,非石头之过,弃之者亦是女娲,亦非石头之过,却让石头日夜悲哭惭愧,这是何谓,自有人生之苦之开端?

    一僧一道远远而来偏偏要坐于石头边,来谈论人世的繁华富贵,如果不是一僧一道坐于石头边上谈,偶然中的必然,又怎么会发生,石头听了动了凡心也要去享受人间的富贵的呢?可见因果自相生,渺渺茫茫中自有定数.脂评道问石头口在何处是为可笑,真是可笑石头已通灵,自有心肝,还有人的情感,知道日夜悲哭,怎能无口?石头自道粗蠢,粗蠢外形而已,所以脂评道自是岂敢岂敢.石头对两位仙师说,自有补天济世之才,再次提到补天,石头尚记补天之事也.两仙师道出人间的乐事但不永久,皆美中不足好事多磨,乐极生悲,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这是佛家道家之言,佛道皆劝世,有虚无的观念,脂批一部之总纲.这是最重要的,去人间何WWW.soudu.org必呢?但是佛道劝世,也无用,世人贪恋富贵繁华自要去的,石头静极思动,总是变化的,就算那痴人圣女也是要入世来修真方才真能觉悟.

    僧道言我们带你去受享受享,只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头道自然自然.这切莫后悔,事到临头后悔难,人的灵魂已有,人生即已经开始,就必须走完它,哪里有地方能后悔呢?僧道说:‘虽说你性灵,但如此质蠢,没有奇贵之处,只好踮脚而已.‘脂评道‘经锻炼尚只能踮脚,不学者又是如何?‘僧道见石头虽赋灵性但在僧道眼中能有贵贱之分别吗?情根之处的石头又是用来踮脚而已,看来在僧道眼中情根之处的石头亦为凡品,也是佛家的观念中的凡人,仍有仙凡之念.脂评学过的尚且为人所踮脚,即有情有心的石头还是为人踮脚,何况万物哉?再接下去看,大展幻术助石头一助,而后回归本质,以了此案,此处正如脂评所说凡事须有了偿时,石头此番经历,有始必有了,有去必有回,这石头的一番经历心血也等有情人来偿还?此处再提到幻,幻幻真真,真真幻幻,wWw.正是作者心思所在.于是将大石变成一块美玉,小巧晶莹,僧道形体是个宝物了,脂批道自愧之语,重点自愧,莫非指作者自愧自己形体是个宝物,这句细看,又岂是在说一块石头的变化,还是说人呢?那假宝玉三个字,岂不是因此石头而得名的吗?再脂评笑世人以看得见的为凭,看得见处是金玉的价值,看不见处是石头的灵心.只没有实在的好处,光是金玉世上的人未必希罕,关键在于要有实在的好处,能长寿亦可,能富贵也罢,其看穿世人之处可其厉害?脂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皆不大欢喜了,也正是看穿世人之言.正世上人心而在通灵的石头上非镌上几个字,正是悲剧的开始,莫非因这几个字生出无穷的事故来?脂评世上爱假不爱真,那几个字莫非是影射后文?世人自爱上边的假字,也不爱其性灵的真质.

    第一回的标题为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即真事隐,贾雨村即假语村言,假语村言风尘中怀念闺阁历历人等,而真事隐着却是梦幻通灵,可见通灵玉是何等重要,岂可不知不晓其含义而读红楼呢?接前言道僧道对石头言,带石头到昌明隆盛之邦,脂批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脂批伏荣国府,花柳繁华之地伏大观园,富贵温柔乡伏紫芸轩,这几个地方从大到小顺序写来,一一点明所在,而安身乐业这四字倒是可圈可点,红尘中多少事业等着做呢,但石头落凡间,并非立业,而是乐业,来受享乐事的目的哦!脂批道何不再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余亦恨不得不能随此石而去.此石本生自情根峰下,又通灵有心,即去乐业,何不正选个绝世的情痴的主人方才相配,那个主人才是真正的本书的主角.而如果不是绝世的情痴,又怎能配有通灵的石头呢?石头自己都不知自己有哪些奇处,自问仙师,望指示以不迷惑,脂批,不知其奇方才是真奇.又点出真字,石头那份灵心灵气,情根深处有真意,本来就是奇处,但石头正如人生一般并不知自己哪有慧根哪有真知,所以知道了倒不是奇了而人生的开始哪有不迷惑的呢?每个人对自身存在都是有迷惑的.那僧道不必多问,以后自会明白.那石头上的字只有因缘,引出的命运到时,正是的欲说不说自在机缘中.于是带着石头飘然而去,不知何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