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1027年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次年又主持铸造针灸铜人两具,是最早的针灸教学模型。
1045年根据解剖刑犯内脏,绘制《五脏图》。
1057年宋代设校正医书局于编集院,全面校勘十世纪以前医籍。
1060年宋代官办医科大学——太医局,学生定额一百二十人。分大方脉、风、小方脉、产、眼、疮肿、口齿兼咽喉、金镞兼书禁、疮肿兼折伤九科。掌禹锡等编著《嘉祐补注神农本草》。
1061年中国政府再次令各地绘图呈送所产药物,并由苏颂编成《图经本草》。
1068年医官马世辰应邀前往高丽国治病。
1075年《苏沈良方》首载秋石制取法,为最早的性激素制剂。
1076年改革医学教育,采用“三舍法”,重视临床实习考察,令生三百人分习各科。京师、开封道等设官营药铺医局熟药所。
1082年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1086年记述银作镀金工人为水银所熏,引致头手俱颤;及贾谷山采石入,石末伤肺等职业病。韩祗和著《伤寒微旨》。王安石新法失败,医学三舍法教育制度被废止。
1093年董汲著《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为中国第一部小儿急性斑疹热专书。
1095年十一世纪前后,中国火葬之风盛行。十一世纪,已掌握淡水养珠法。中国南昌于夏季有制售驱蚊药者。
1098年杨子建著《十产论》。
1100年庞安时著《伤寒总病论》。
1103年恢复医学三舍法教育制度。
1106年泗州刑人时,郡守遣医与画工往视,并绘制成图,医学家杨介校以古书,编成解剖图谱《存真图》。
1107年陈师文等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14年中国政府设医药和剂局、医药惠民局。实行药政管理。
1116年寇宗奭著《本草衍义》。
1117年中国政府公布次年运历,示民预防疾病.
1111~1117年宋医官合编《圣济总录》。
1118年中固派兰茁等赴朝鲜教授医学。
1119年阎孝忠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儿科专著。翰林医官院人员达979人,次年精减三分之二。
1127年中国首都(临安)设专人于每年新春清理下水道(地沟),建立每日扫除街道垃圾及清除住户粪便等公共卫生制度。窦材《扁鹊心书》首载山茄花(曼陀罗花)和大麻花作全身麻醉剂。
1131年中国政府设养济院收治无依及流离病患之人。
1182年许叔微著《普济本事方》。
1133年张锐著《鸡峰普济方》。
1137年中国始有镶牙术。临安府将近城寺院等设为安济坊收治无依病患。
1144年成无己著《注解伤寒论》。
1149年中国陈旉《农书》内,记录农村对于垃圾粪便之合理处理和利用。
1150年刘昉等编《幼幼新书》。
1156年《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刊行。
1165年东轩居士《卫济宝书》首先记述了“癌”。
1170年洪迈刊《洪氏集验方》,首次记述同种异体骨移植木。
1174年陈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176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强调:鼻闻臭秽,能致温疫传染。
1181年郭雍著《传寒补亡论》。
1182年刘完素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刊行。
1186年刘完素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张元素著《珍珠囊》。
1189年张杲著《医说》。崔嘉彦著《崔氏脉诀》。
1195年中国诸路提举司,置广惠仓,修养胎令,保护孕妇婴孩。
1200年张杲已能明确鉴别天花,水痘。王执中著《针灸资生经》刊行。
1217~1221年张从正著《儒门事亲》。
1227年艾原甫著《本草集议》,有“猪胆合为牛黄”之记载,为最早之人工牛黄。
1231年李杲著《内外伤辨惑论》。
1232年药肆中始有“饮片”之名。
1237年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之妇科专著。
1247年宋慈撰《洗冤录》。系现存第—部法医专著。其中人体解剖,法医检查、鉴别中毒、急救等达到先进水平。该书流传国外,有多种外文译本。
1249年李杲苦《脾胃论》。
1253年严用和著《济生方》。
1254年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论》。
1265年请尼泊尔·阿尼哥修补明堂针灸铜人像。
1268年中国颁布卫生法规,设官医提举司掌医户差役词讼。令各路荐举,考试儒吏(法医),执掌卫生法规。禁售乌头、附子、巴豆、砒霜等剧毒药品,禁卖坠胎药,禁止乱行针医。因医死人,必须酌情定罪。
1270年南宋末已成功栽培茯苓。元政府设“广惠司”。
1280年元制规定,向大汗献食者,皆用绢巾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是为应用口罩之最初记载。
1285年各路医学教授学正,训诲医生每月朔望到指定处交流经验。
1292年元政府在大都(北京)、上都(多伦)各置回回药物院。
1294年曹世荣著《活幼心书》
1297年杭州有冷水浴场。
1300年滑寿发现小儿麻疹之粘膜疹。
1301~1699年
1301年外科已应用水疗法。
1316年政府规定医生必须精通十三科之一,始准行医。
1330年忽思慧《饮膳正要》成书,是第一部营养学专书。
1331年李仲南著《永类钤方》,首次提出“俯卧拽伸”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指出膝关节“半伸半屈”最有利于髓骨骨折之整复。
1335年齐德之著《外科精义》。
1337年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1341年杜本增订《敖氏伤寒金镜录》,列三十六舌苔,是最早之舌诊专书。
1347年朱震亨著《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1359年滑寿著《诊家枢要》。
1368年王履著《医经溯回集》。
1384年徐彦纯著《本草发挥》。
1403~1408年明政府编成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其中收载明代以前的大量医书。
1406年朱棣等著《救荒本草》。《普济方》约成书于此时。
1443年明太医院复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重铸针灸铜人。
1476年兰茂《滇南本草》约成书于此时。
1492年王纶著《本草集要》。
1505年梅毒(广疮)经广州传入中国。
1513年李濂著《医史》。
1529年高武著《针灸聚英发挥》刊行。薛己著《内科摘要》。
1535~1550年中国土茯苓输至印度,土耳其、波斯,被视为治花柳良药。沈之问《解围元薮》为第一部麻风病专书。
1549年江瓘著《名医类案》。
1554年薛铠著《保婴撮要》,创用烧灼断脐法预防婴儿破伤风。
1556年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大全》。
1565年楼英著《医学纲目》。陈嘉谟著《本草蒙荃》。
1567年安徽太平县以接种人痘法预防天花,逐渐传至全国。
1568年徐春甫等在直隶赋天府(今北京)组织成立“一体堂宅仁医会”。
1575年李梃著《医学入门》。
1578年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1593年首次印行金陵刻本。
1586年马莳著《黄帝内经索问灵枢注证发微》。《医部全录·诸余龄》记诸氏与徐镗结“天医社”。
1591年高濂撰辑《遵生八笺》。
1601年杨继洲著《针灸大成》。
1602~1068年王宵堂著《证治准绳》。
1604年龚云林著《小儿推拿秘旨》刊行。
1615年龚廷贤著《寿世保元》。
1616年蒙族医学家精骨伤科,创用患者入新杀驼腹内急救战伤休克。
1617年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述鼻息肉摘除术、气管缝合术等。
1620年武之望著《济阴纲目》。
1622年缨希雍著《炮炙大法》。
1624年张介宾著《类经》。
1632年陈司成著《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学专著。论述了梅毒的接触,间接传染、遗传以及预防治疗等。
1636年胡慎柔著《慎柔五书》。
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强调采煤时排除毒气,防止冒顶等安全卫生措施。
1640年张介宾著《景岳全书》。记有鼓膜按摩术与自家耳咽管吹张术。
1641年胡正心《万病验方》,提出蒸气灭菌法。吴又可撰《温疫论》论述传染病传染途径、病源及特异性等。1644年清政府设查痘章京,理旗人痘疹及内城民人痘疹迁移之政令。傅仁宇著《审视瑶函》。
1662年北京通沟浍(下水道),其沟皆以巨石筑之,其中管粗数尺,皆生铜所铸。中国黄履庄仿制显微镜。
1667年张璐著《伤寒缵论》、《伤寒绪论》。
1669年柯琴著《伤寒来苏集》。
1670年张志聪著《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
1675年中国渔阳天花流行,有人设坛厂,购求出痘夭亡儿尸火化以控制传染。
1681年中国政府命令全国推广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
1682年江昂著《医方集解》。
168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医生瑞尼(W.T.Rhyne)介绍中国针灸术到欧洲。
1689年赵献可著《医贯》。
1688年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习预防天花之人痘接种。
1694年德医甘佛氏介绍中国针炙术到德国。汪昂著《本草备要》。
1695年张璐著《张氏医通》。
1697年王宏翰卒。王氏为我国第一个接受西说之医家,生前曾撰《古今医史》。
1700~1899年
1717年中国人痘接种术传入土耳其。英国公使夫人蒙塔古(Montagu,M.W.)在土耳其学得人痘接种术,为子女和皇家子女接种人痘以防天花,人痘接种术传入英国。
1721年波尔斯东(Boylston)在美国首先推广中国人痘接种术。
1723年清政府编成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内有《医部全录》520卷。
1727年清代刑律规定:凡庸医为人用药针刺,因而致死者,责令别医辨验药饵、穴道,如无故害之者,以过失杀人论,不许行医;若故违本方,诈疗疾病,而取财物者,计赃准窃盗论;因而致死,及因事故用药杀人者斩。
1727年程钟龄著《医学心悟》。巫山县潘毓祺设医馆,以药防治瘟疫。
1736年中国蒙古族医觉罗伊桑阿以袋装笔管模拟骨关节进行整骨教学。
1740年王洪绪著《外科证治全生集》。
1742年清政府令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刊行。
1743年德国推行中国人痘接种术以预防天花。
1744年中国李仁山在曰本长崎专施中国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
1740年叶天士著《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1750年陈复正著《幼幼集成》。
1752年张宗良著《喉科指掌》。
1759年赵学敏著《串雅外编》,《串雅内编》刊行。
1761年吴仪洛著《成方切用》。
1765年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
1768年中国桐城疫疹(猩红热)流行。余霖著《疫疹一得》论述之。
1770年魏之琇著《续名医类案》。
1772~1781年清政府编辑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著录医书97部,存书目94部,附录6部。
1786年清政府命各省广劝栽植甘薯,以备荒疗痴。陆耀因有《甘薯录》之辑。
1792年唐大烈主编《吴医汇讲》,为我国最早医学杂志。
1794年中国始制狗皮膏,由是流传。
1797年王清任于滦州查视义冢及刑场,曾剖视人体之脏府等,于1830年撰成《医林改错》,纠正前人解剖中的许多错误。金鸡勒治疟疾,自广东传入。
1798年吴鞠通著《温病条辨》。
1805年英国皮尔逊(pearson)的《种痘奇法详悉》在广州刊行,牛痘传入中国。程文囿著《杏轩医案》,详论血崩(宫颈癌),石淋(膀胱结石)等。高秉钧著《疡医心得集》。
1808年钱秀昌著《伤科补要》。
1820年真性霍乱(俗称吊脚痧)传入中国。
1821年汪期莲辑《瘟疫汇编》,记载苍蝇为瘟疫《霍乱》传染之媒介。天津发生疫病,寇兰皋以隔离与焚名香、嗅香药得免。
1822年清政府下令在太医院内废止针灸科。
1827年罗天鹏创造医疗幌床,用于正骨等患者以舒通血脉,帮助消化。
1828年北京设种痘公局。
1834年高文晋著《外科图说》记述外科刀剪钳针等器械图式。
1836年中国第一次施行割除乳癌手术。
1837年林则徐查毁鸦片。
1838年郑梅涧著《重楼玉钥》。
1840年江考卿著《江氏伤科方书》用骨移植木治疗复杂骨折。
1844年中国第一次施行膀胱结石手术。
1844~1848年英、美以教会名义相继在澳门、厦门、宁波、上海、福州等地设立医院和医学校等。
1847年第一本医学字典《中英文医学辞汇》出版。
1848年中国第一次试用氯仿麻醉法。吴其浚著《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篇》。
1851~1864年太平天国兴办医院、疗养院,并明令禁止鸦片,废除娼妓。
1852年天津设保赤堂(后改名保赤牛痘局)施种牛痘。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王氏医案》等。
1856年关韬任军医,为中国军队任用西医之始。
1857年中国第一位在国外习医者黄宽,在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毕业回国。
1858年陆定圃著《冷庐医话》。
1860年中国第一次施行胚胎截开术。
1861年苏州雷如金创制六神丸,治咽喉诸病颇效。陈国笃著《眼科六要》。
1863年赞伯雄著《医醇賸义》。屠道和编著《本草汇纂》。
1865年中国湖南设牛痘局。
1864年吴尚先著《理瀹骈文》。
1868年中国河南设牛痘局。费伯雄著《医方论》。
1871年中国福建一带发现丝虫病(阴囊象皮肿)患者。
1872年中国第一所中西医院成立,为香港东华医院,分中西医两部分诊治疾病。
1878年中国海关(上海、厦门)开始办理检疫。中国第一次施行卵巢肿瘤截除手术。
1880年《西医新报》在广州发行,为我国最早之西医杂志。
1881年天津开办医学馆。
1882年雷丰著《时病论》。李纪方著《白喉全生集》。
1884年唐宗海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中西汇通”之名自此始。
1885年中国女子留学第一人金韵梅毕业于美国纽约女子医学校。佛山成立中国疯人院。
1887年第一种英文医学杂志《博医会报》在上海发行。《中国医学杂志》创刊。
1891年第一所女子医校苏州女子医学校成立。
1891~1911年周学海编著《周氏医学丛书》刊行。
1892年中国博济医院施行第一例剖腹产术。朱沛文著《华洋脏象约纂》,亦试图中西医学之汇通。马培之著《外科传薪集》。
1894年余景和著《外利医案汇编》并作气管切开术,抢救白喉患者。
1898年中国广州建立精神病院。
1899年广州女子医学校成立,后改名夏葛医学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