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一百六十一


本站公告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一百六十)

    现在来说说美索人的行。

    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我们两条大腿(四脚着地的不能算人),美索人当然是很标准的人了,所以美索人最先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他们那两条不算健壮也不怎么修长的肉腿。

    最早的美索象形文字图案(楔形文字的原形)里,一只肉脚的图案,就代表行走(还有足和站立的意思)。

    苏美尔人就是靠着两条肉腿从“天堂”老家行(读hang)到了美索平原建立起了已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苏美尔文明,时间大约是公元前四千纪末。

    美索土著早先的交通工具也是两条白白的大腿,一天撑死也就只能走个24~32公里,这还是空身上路,要是再驮点东西(负重最多只能68公斤左右),为了能让自己能多运东西外加轻松一点,美索土著到埃及出差的时候,把驴(公元前6000年左右由古埃及人驯化,野生祖先为非洲野驴)进口到了美索地区。

    有了驴之后的美索土著轻松多了,不但能运的货了多了(驴的负重是人的3倍),自己也省了不少力(骑驴晃悠),但那时候车还没有被发明,载货能力和速度都有限,但不管怎么样,比光靠两条腿效率高多了。

    后来又有了橇,不过因为美索地区缺乏能搁在车下面的粗重滑木,所以撬在美索并不普及,最多只能算个插花而已。

    苏美尔人搬到美索后不久就发明了轮子,这种轮子可不是车轮,而是陶工们玩泥巴用的旋转盘,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把轮子安到了车上,历史上第一辆“宝驴”(一驴拖动,木制车体)诞生了。

    “宝驴”的用的两对实心木轮,直径约0.6米,车架象橇,车身上还有一个高箱,车的前,后轴都不能转动。

    虽然按照现在的眼光来评判,“宝驴”的缺点实在是太多,摩擦力太大,驴力太小开不快拉,只能直行不能转弯啦,站(只能站,不能坐)着不舒服wWw.啦等等,但“宝驴”一下线还是在在美索当地引起了轰动,有钱有权的挥舞手里的支票本想弄辆开开,没钱的也没闲着,争着抢着去一赌“宝驴”的风采,一边瞅一边把哈喇子流了一地:“好东西啊,好东西啊。。。”

    但毕竟攥这么一辆“宝驴”不容易,按照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不可能实现量产,所以有钱也不一定能弄到,比限量版还限量版,没有特权想都别想。

    随着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不断提高和改进,“宝驴”的性能增强了,成本也下来了,普通人家拥有私家车已不再是梦想,军方还研制出了适用于战争的“悍驴”战WWW.soudu.org车。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一百六十一)

    美索历史上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也是人类自汽车发明之前最重要的运输工具--马大约是在公元前4000年在东欧被驯化,这一地区也极有可能是印欧人的发源地。

    马的原始祖先是分布于俄罗斯南部的野马,现在早绝种了,不过该种的一个不同亚种仍然在野外有分布,它们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普氏野马(又名蒙古野马或准噶尔野马)。顺便说一句,20世纪60年代普氏野马已经在原产地之一的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另一原产地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干旱荒漠草原地带)灭绝了,1986年又从英、美、德等国运回18匹,现今我国境内半散放养普氏野马已达300匹左右(全世界总共也就2000匹左右)。

    刚驯化的马因为个头太小,还很弱,不能载人,一般的两轮或四轮马车都起码需要4匹马拉,看着挺猛,速度和冲击力其实不咋地,但经过1000多年的饲养,马的个头和力气慢慢变大了,能驮一个轻装骑兵了,又过了几个世纪,个头更大的马被培养出来了,然后就有了重装骑兵。

    马随着印欧人的向外扩张在公元前三千纪传到了美索地区,美索地区至此也有了“宝马”和“悍马”。已经有4500年历史的“乌尔旗帜”上就已经有了能载两人的四轮“悍马”参与PK的图案。

    但这种四匹马力“悍马”跟以前的“悍驴”一样,轮子由三块木板拼成,拐弯还是不行,需要靠拖转,并不能适应群P这种大场面,所以后来苏美尔人发明了一种轻便的两轮马车--“悍马”Ⅱ(公元前18世纪左右)。

    “悍马”Ⅱ采用轻便的辐轮,而且配有能将车体部分重量传递给马匹的挽具,使“悍马”Ⅱ的速度和转弯灵活性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悍马”Ⅱ逐渐成为战场的主力。

    与“悍马”Ⅱ相对的“宝马”Ⅱ也走进了大众的视线,美索人开着拉风的“宝马”Ⅱ把生意做到了东南亚和北非等地。

    此后,还陆续有骆驼(驯化),大象(驯服)等动物被用做陆上交通工具,但主力还是马和马车,特别是马鞍和马镫的发明之后,马在交通工具中的NO.1地位更不可动摇了。

    除了陆路交通工具,美索人制造水路交通工具的历史也是很悠久地。

    公元前5000年,美索土著们已经掌握了制造芦苇船的技术。

    这种芦苇船用到的是一种被现代伊拉克南部沼泽中阿拉伯人称为波迪的淡水生高芦苇,但波迪芦苇芯中有髓,吸收性很强,用作造船材料先天不足,苏美尔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给芦苇船糊上了一层特殊的黑糊糊的外衣。

    这层外衣就是美索地区盛产的沥青,所以美索的芦苇船几乎都是黑船。

    沥青包装过的芦苇船样子有点象我们中国的龙船,平底,没有桅杆,两头高高翘起并且内弯,不但能水运,海运也一样没问题。

    缺乏木材资源的美索地区后来也木船和皮船,但总的来说还是芦苇船使用的比较普遍(后期还出现了有帆的芦苇船)。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