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段真实的历史还是稍微打了点折扣,象阿卡德内乱,王国被蛮族做了之类是不争的史实,而最大的争议就是纳拉姆辛到底有没有带人把埃库尔神庙给砸了?
根据对尼普尔的考古发掘,发现埃库尔神庙并没有被砸过的痕迹,纳拉姆辛非但没砸反而重建了埃库尔神庙,这一点在乌尔第三王朝再一次重建埃库尔神庙的铭文中可以得到旁证,该铭文压根没提过纳拉姆辛砸庙那档子破事。
那为什么后世会给纳拉姆辛栽赃呢?
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后世无意识的讹传。纳拉姆辛重建神庙并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推倒了重来。这一推就推出问题来了,知道的是“破而后立”,不知道就以为纳拉姆辛发狠把庙给砸了。
不过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不厚道的,把写《阿伽德的诅咒》的哥们的IQ忽悠的也太低了,虽然事青隔了好几百年,但“砸”跟“建”还能分不出来?砸完走人那才叫“砸”,“砸”完了再盖个新的怎么着也不
不能算是搞破坏吧?所以这一观点太离谱。
另一个观点就比较靠谱了,那就是后世有意识的造谣。
纳拉姆辛老是自命为神,把自己整成天上有地上无的。如果他光自己喊喊,过过嘴瘾也就罢了,反正自娱自乐别人也管不着,可他非得让别人发誓的时候都带上他的名字,把大神们都扔在了一边,大神们有没有意见不知道,反正祭司们的意见大了去了。
祭司们的传统是只拜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神,无缘无故的空降了一个看的见也摸的着还时不时指手画脚的“神”,祭司们就如同猛啃了一顿苍蝇,那叫一个恶心。
从纳拉姆辛自命为神的那一天起,纳黑也随之诞生,其主力就是祭司阶层。
阿卡德时期的纳黑们的不满还只是写在脸上,毕竟纳拉姆辛是个狠角色,得罪了他基本就只能去地狱旅游观光了,后世的纳黑们就无所顾及了,阿卡德都没了,还怕个毛,所以明目张胆的造谣,栽赃,于是就有了《阿伽德的诅咒》里的“纳拉姆辛狂砸大神庙”。
虽然纳拉姆辛后来被人栽了赃,但在当时他还是很滋润地,阿卡德人民不但不敢当面发表不满言论,反而大拍马屁,谁让纳拉姆辛是王国一把手呢?
还别说这马屁还真拍出花来了,正是因为对纳拉姆辛的歌功颂德,使得美索的艺术事业有了一个巨大的发展。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一百二十一)
阿卡德的工匠们为了能活的更滋润,想着法的哄纳拉姆辛开心 ,这一时期私人艺术品已经没多大销量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颂扬君主的艺术品。
此类艺术品小到拇指般大小能挂在身上的印章,大的则有比真人还大的石雕。
印章开始的作用是表示某物的可靠性和归属性,表示某人参加了某项合法交易wWw.或是起防盗作用,实用性比较高,后来又有了非实用性的印章,用来表达心中的某些愿望或是颂扬君主,纳拉姆辛时期的印章大多是此类,这样的印章被称为“奉献印章”。
印章作为古代美索文明的象征性物件,其历史是非常悠久地。
大约在公元前7千纪出现了平印,即平面印章(stamp seals)。公元前5千纪则出现了“滚印”(cy-linder seal)。后期还出现了“平滚印”(ylinder seal)。
“滚印”又分两种,一种是圆柱印章,另一种是圆筒印章,“柱”在前,“筒”在后,两者是同一物品的不同发展阶段,人们为了携带方面就把圆柱钻成了圆筒,这样一来印章的重量减轻了,某些赶时髦的女筒子就把圆筒印章做成了耳环,还别说,戴上怪好看的。
早期的印章只刻有图案,“盖”出来的也是图案,在一定的范围内起文字的作用(一般是平印),文字被发明后,印章才被刻上了文字,不过图案印章并没有因为文字的出现而消失,有些印章是纯图案,有些是纯文字,而有些则是既有图案又有文字。
印章上的图案或文字一般都是凹雕(凸雕也有,只是不常见),因为美索的印章都不用印泥,而是直接印在可塑性极强的软陶泥上,所以印迹就自然成为了浮雕或是凹雕,不加任何颜料已经很清晰了。
平印跟偶们现在的图章差不多,都是用盖地,一次只能盖一个图案或一组文字,“滚印”就猛了,不是用“盖”而是用滚地,一滚就是一组重复或部分重复的图案,重复部分一般都对称,十分美观。
虽然平印比“滚印”出现的要早的多,不过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延续性,也就是说“滚印”并不是由平印发展而来的,这一点跟圆柱印章和圆筒印章不一样,它们只是出现时间有早晚而平行发展的两种物品。
相比较而言,“滚印”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平印,因为“滚印”的出现是苏美尔人到达两河流域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