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中)


本站公告

    在两家人跟学校要求后,为了方便上下学一起,两人从小一直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仗着司徒志的一身肌肉,从小学到初中,两人一直是风云人物,属于那种上厕所都要先打发手下去占好坑的大哥级人物,本来如无意外,两人也许就从学校一路混上社会,彻底混成大地痞级别人物就到头了,结果初一暑假时,却碰到了改变两人一生的事情,那就是中国初代机甲的出现。

    新生事物的发展相对来说总是比较缓慢的,作为二十二世纪初刚刚出现的机甲来说,只能说是刚刚有了钢铁巨人的模型,相比起在小说中已经畅销了百来年的机甲,那简直是扯淡,动不动就上天入地,攻城掠寨的更是不可能,太多太多不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等着科学家继续去完善和改进,同时也说明了机甲的巨大潜力。

    中国新开发的初代机甲其实就好象一个巨大的钢铁人偶,外行彷人设计,体形比例也都按照人类的黄金体形分割放大后制造,总高十五到二十米,四肢和躯干拥有各自的小型安全核动力引擎,为四肢提供动力,动力分开也是为了防止受到攻击或者意外引擎失灵或者毁坏时机甲整体失去动力。

    躯干中全是连接四肢的各类传感器以及所有引擎的能源供应地,所有信号的转换和收集也都在躯干中完成后传送到机甲的头部,也就是机甲控制仓,连机甲的脖子部分设计共高约三米,头部使用T钢材一次成型,厚约六十到八十厘米,防护里卓越,四周围留下安装电子眼的孔洞,同时也内置安装有声音传送扩大和收集设备,信号对外传输和接入设备,四周采用飞船防护罩设计了几层内空球状控制仓,就是一个球外面再套一个球,两个球同时产生磁极,磁极正负排斥让小球悬浮在大球中间,用来防止控制人员受到撞击和震荡。

    控制仓内有一件厚厚的WWW.soudu.org好象二十世纪宇航员的宇航服一样的东西,控制人员进入后,该服装就自动充气,使衣服紧贴着控制人员的身体,衣服上安放的一千多个传感器随着控制人员的动作采集数据,经过智能电脑控制机甲做出相应的动作,反映时间总会有一定的延迟,想要机甲灵活,这就严重考验控制人员的技术,仓内设置了无重力系统,衣服上也有正磁极用来防止控制人员的动作过大碰撞到控制室的墙壁,所有数据用无线传输模式,给予了控制人员最大最方便的发挥空间,控制人员的头盔采用三百六十度全景显示模式,机甲头部四周都安装了电子眼,和声音采集仪器,让机甲变成了人,而人就变成了机甲的大脑。

    机甲的脖子就是一个弹跳装置,让控制人员在危急的情况下迅速脱离机甲,此设计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控制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飞行员一样,合格的驾驶员往往比飞机更难获得,同时也可以保存下机甲的头部,机甲的头部可是占了wWw.机甲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机甲的优越性就靠机甲头部同步电脑的性能决定,延迟时间越短,机甲的灵活性越好,头部完好的话,只需要往组装好的机甲躯干上一安装,立刻可以投入战场,而头部被击毁,则需要补充人员,新的人员光适应一台新的机甲就需要几百小时的**作。

    同时躯干拥有机甲上最优越的防护,因为躯干不需要设置太多的关节部位,只需要分成十几节就可以保持机甲的灵活性以及保证它的平衡力,所以躯干的防护力非常好解决,使用了最新型宇宙飞船使用的T钢板,厚达八十公分到一米,小型的导弹攻击也只能造成凹陷,无法破开,但是机甲如果在优秀的**控者的控制下,是不可能被巨大的导弹攻击到的,所以除非是机甲对攻,机甲的防护力相对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起码战场上一般的作战坦克和各类车载火箭拿它是没有什么办法的,由于要保证机甲的灵活性,整体设计都是和仿人体一样的关节。

    机甲内部并不能安装任何武器系统,也没有地方可以安装,所以机甲除了背后外挂了一把巨大的光能狙击枪,大腿侧吸附了一把同样放大的光能手枪外,并无其他武器安装,狙击枪需要的瞄准以及射击环境使的在战场上同样的用处不大,所以机甲的主战武器就是背后携带的巨大战刀,同样的T钢材制造,加倍折叠锻打后冷磨开锋,硬度超越T钢材,长八米左右,宽四十到五十厘米,重达六百至八百KG,在机甲的背部。

    另有刀鞘设计,每次插入后,可自动再次为锋刃部分进行保养和冷磨,保持每次战后的锋利,所有战刀同一尺寸设计,更换相当方便,磨损过度即可以更换新的战刀,握在机甲的手中,每次下劈力度可以达到50000-100000KG,这样的力度集中到那一条锋刃上,现今战场上的各类坦克,都可以一刀斩开,机甲手腕部分仿照人类的手腕关节设计,利用关节之间设置的弹性减震装置合理卸去震动力的传导,也避免了硬接触之后会对机甲手腕部分造成物理损伤。虽然不能彻底隔绝,但也成百倍的提高了机甲的使用寿命。

    机甲的出现却是必然的,对现代的战争包括生活,机甲都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那就是便捷,是的,机甲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总的来说就两个字,便捷。

    对战争来说,机甲的便捷非常巨大,首先就是无地形要求,人类可以走过的地方机甲就可以翻越,潜伏,突袭,攻坚,更可以充当各类武器的运输工具,能顶上一个加强团使用的机甲保养费用更是只有军队一个排的日常开支,隐蔽性也是任何武器比不上的,在优秀的控制人员手中,机甲完全可以无声的潜入到没有人眼睛观察的任何地方,因为机甲引擎都在体内,本身的声音很容易屏蔽掉,自身行走发出的震动在优秀控制人员的手下,也可以处理的很微弱,就象咱们掂着脚走路一样,不会发出多大声音,只是人家控制机甲这样走路非常的不容易而已。

    本身又是机械,不会有生命能量反映,产生的热量也可以在机甲内部循环用一层制冷装置屏蔽,一般来说,不碰到感应装置或者埋地类装置,基本不会考虑暴露,它一蹲着的时候就好象一堆石头或者金属,对于各种扫描装置来说,它只是地上突起的一块东西,隐蔽性很好,当然各国的技术力量也体现在对机甲的控制和反机甲装置上,有专门针对机甲的感应装置,也有专门屏蔽次类感应装置的伪装装置,各种相关的技术开发就好象人类历史上开发的任何武器一样,总是那么个过程,也不多说那些。

    同时机甲在开发过程中也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地面类机甲,也就是上面介绍的,一类是飞行类机甲,飞行类机甲采用了一些基本的可实现的变形技术,基本还是机甲形状,只是双臂部分采用了变形技术,当需要飞行时,机甲的双臂部分会两边张开保持固定,并从机甲的髋部拉出两片长三角形机翼与机甲手腕部分嵌合,形成固定机翼,由机甲腿部推进器产生动力升空并做为主动力推进器,机甲的胸部同时安装有四台小型推进器做为平衡以及方向控制,同时也失去了地面型机甲的物理攻击能力和卓越的防护能力。

    主攻击手段靠机甲胸部和背部的八个狙击炮台提供精确光束攻击,对地面大型活动物体狙击能力出众,对空能力也很强悍,信息采集与目标观察能力也很好,速度可以达到音速的六倍,能源系统和机甲相同,能源消耗非常剧烈,地面机甲十小时的能源消耗只能让飞行机甲活动三个小时,是各国生产的反地面机甲的机甲,与地面机甲形成辅助作用,为地面机甲提供远程火力掩护,支援,因为地面机甲胸部空间很大,地面机甲也可以为飞行机甲提供移动能源补充,可以说两者是不可分割的黄金组合。

    机甲对平常的城市也有巨大的作用,卸下武器的机甲可以做为一台可以自己走路无任何地形或者环境限制的起重机,可以如同一个巨人一样干出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带上巨大的狙击光能枪的机甲更是可以做为一个城市的保护神存在,如同悬与那些不法分子头上的一把利剑,让他们收起那日渐嚣张的气焰,更是要考虑干完坏事的时候,能不能跑离机甲手上那把精确射程达到五十公里也就是50000米的范围。

    限制机甲发展和应用的最大因素就是控制人员的来源,机甲控制需要控制人员具有非同一般的反映能力和出众的体力以及耐力和精神,更要有对信息传输和动力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就造成合格的控制人员非常的难找,比如专业知识过硬的,一般都是书生型,身体方面根本不行,能上去驾驶机甲活动一下采集一下数据,已经非常为难他们,更不要说全天驾驶去作战或者奔跑之类的。

    而特种军人身体方面没有问题,但是缺乏专业知识的他们,经常都会因为对机甲缺乏了解,不知道能做出什么样的动作,也不能全面的应用机甲上的各种功能,也不能计算出机甲系统对信号传输方面产生的延迟,做出的动作不能达到自己的设想,就会出各种问题,比如机甲对攻,你一刀砍下后立刻翻刀横扫,你自己做完了动作之后发现机甲才刚刚砍完准备翻手提刀横扫,这时候背后偏偏有人攻击你,或者对方避开了你的下劈攻击你,你就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人攻击,因为你刚刚的整套攻击已经被电脑转换成信号,然后发出各种信号协调机甲的四肢,做出你的动作,要改变指令一样需要时间,强制停下动作只能导致机甲失去平衡,产生更多的破绽,所以说控制人员一定要非常了解机甲各方面的知识,了解信号传输方面的知识,更需要机械原理和光电传输方面大量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长期强调身体强化锻炼的军人也缺乏身体柔韧性,这一来就不能控制灵活,机甲失去了灵活性,也就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能力,你总不能要求你一刀下去的时候,人家不躲吧?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