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
起草,是动笔写作的第一步,是用书面语言将构思的成果物化为文章的一个过程,其实质是作者捕捉思想内容并具体建构其形式,是构思后作者主体生命的积极运作。起草又称拟稿、拟文,实际上就是标题、开头、主体、结尾的拟写过程。在通常情况下起草的最初形态是文章的初稿。
(一)起草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起草是文章从无到有过程的关键步骤。作者唯有跨出了起草这一步,才算是进入了真正的写作过程。起草是构思的实现。不管作者的选题如何恰当,立意如何深刻,搜集的材料如何丰富,构想如何精巧绝伦,若不经过起草阶段,这一切都还停留在‘运思‘阶段,还只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个未知数,至多不过是“腹稿”而已。只有经过起草,用语言文字把它固定下来,作者的脑中的存在才可能脱离作者的大脑,找到自己的独立形式,它才获得了文章的相对确定性和明晰性,形成自己的完整的生命。起草对文章来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既可以使运思成果书面化、物质化,又为下一步的修改和定稿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思想的深度、观点的新颖、思维与判断的严密与准确度、表达得体与流畅等,都会在起草阶段得到充分彻底的展现。起草过程是作者思想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期。起草是文章质量的基础。写初稿通常是动手写作的最重要工作,也是最需要花费心思的工作,甚至是文章写作成败的关键。所以不能马马虎虎,应当全力投入,力争使初稿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使文章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二)起草的原则
⒈围绕主题
动笔之前必须要将主题想得十分清楚,不然就无从下笔,即使勉强成篇也必然会杂乱无章。
⒉段意集中
起草时应以段为单位行文。段落完整是全文贯通的基础。对段落的要求是:一是段意要单一而不杂乱,不要把与本段段意无关的内容写进同一段落里去。二是段意要完整而不残缺,不要一个意思硬拆成两段说。三是段落长短要适度,根据内容多少而定。
⒊文脉贯通
在起草地过程中。作者地思路是逐步展开地。文章是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写出来地。可是在内容上我们要求文脉贯通、思路顺畅。这样才能使文章成为一个紧密连接地整体。这就需要起草时胸有大局、瞻前顾后。考虑文章地上段和下段、上层意思和下层意思地环环相扣、前后连贯。
⒋侧重表达
虽说文章地最终目地是为了传播。作者在写作时应该胸有读者。但在起草阶段。还是应该全神贯注于表达自我地主观意图。强调表情达意地充分、完整、正确、深刻。而将对读者接受效果地考虑放在修改阶段为宜。
(三)起草地方法
不同地作者有不同地起草方法。甚至同一个作者写不同内容、不同性质地文章所用地起草方法也不尽相同。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地情况和所写文章地特点选择适宜地方法。
⒈依据提纲
一般作者常常把构思的结果用简洁的文字固定下来。把要写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详略安排好,一篇文章要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哪些内容,使用什么材料,从头到尾有个大致的设想。然后依照提纲立定的格局去写。思维具有流动性和可变性,拟写提纲可以有效地避免偏题离题的发生和行文的混乱和盲目。朱光潜先生是这样来编写提纲的:“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紧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11这是朱光潜先生的经验之谈,比较切合实用,可以借鉴。这种方法,符合一般人的写作习惯。其好处是全文贯通,顺理成章,易于展开思路。
⒉一气呵成
作者将文章立意、材料取舍、结构安排、语言表述等全部在头脑中考虑成熟,一旦开笔就顺着既定思路奋力写下去,中途不要停顿,字迹、文理、标点、错误都先不去管它。不论结构,不讲语言,纵情挥洒,意兴淋漓,写就是一切。刘勰在《文心雕龙-养气》中说是“意得则抒怀以命笔”。作家秦牧说:“我创作时,喜欢一鼓作气地写,不太斟酌字句,而是在写成后再来推敲修饰。因为如果字斟句酌地写,端端正正地写,那就进展异常迟缓,甚至可能半途而废。写出初稿来,那就有了成果,什么时候修饰都行。写作这事,也要‘捕捉战机’,酝酿有七八分,八九分成熟了,就应当下笔,写时再不断思考、加工,如果要等到想到十全十美再运笔,有时就可能无法写成。”12这样起草的好处是思路连贯,能激发写作时的灵感,保障思路顺畅文脉贯通,还可以提高成文速度,避免因写作的中断延宕而破坏了写作时的热情和兴致。这样写看似一挥而就,其实是作者先酝酿好了腹稿的。
⒊边写边改
作者在认真构思后,遵从构思及提纲,讲究语法,字斟句酌,相对缓慢凝重地起草。写作时遇到有不妥之处,即随手改定,直到满意为止。是以理性思维为主、形象思维为辅的方法。历史学家范文澜就是如此。“范老写初稿,都是用零碎的纸。他不是摇笔即来。沉思许久,才写一两句,一感不妥,又删去重写。积累了一些篇幅才誊到比较整齐的纸上。”13采用此法的好处是,写出来的文稿文字通顺,逻辑严密,结构紧凑。但行文速度相对较慢。此法一般适用于理论性的文章,因为这种文章逻辑性强,需要逐字逐句推敲。一般不强调一气呵成,否则容易出现谬误漏洞,会影响其科学性。
⒋化整为零
有些文章的篇幅较长,各部分内容的成熟程度有先有后,要一口气全部写好不大可能。可以把一篇文章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几个部分,作为独立的文章来对待。然后打破顺序,从自己最有兴趣、最为熟悉的部分落笔,一部分、一部分分期去写,最后组接起来,就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一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学术性理论性文章。这里需要掌握好停笔和续写的方法。歇笔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地方,一般在每一章节层次的结尾处停笔,这样不大会对文脉的贯通造成大的影响。续写时要多读几遍上次写的内容以唤起对写作内容的记忆,较快地进入写作状态,续写也就容易顺理成章。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说:“我为着避免结构琐碎和头绪不清,在开始动笔前决定采取分单元集中描写的方法。几章(最多的有十几章)为一个单元,单元与单元轻重搭配,努力追求笔墨变化,色彩丰富。”14
⒌集散成篇
许多作者善于断断续续日积月累地写作,他们平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随时记录下来,待达到一定数量时就综合整理,形成文章。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写成的。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难度较小,可以各个击破,积少成多,因为平时积累的材料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用到文章里去。但此法费时较长,适用于分述性、语录性的的文章。
今天的作者更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强大的信息储存和文字编辑功能,平时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各种材料存入电脑,然后按一定的内在关系,围绕主题衔接组合,最终形成文章的整体。
⒍模板仿写:
现在的电脑办公软件功能强大。例如我们利用word写作,打开“文件—新建……”,就会出现“新建”窗口,在窗口内有许多模板可供选择,用来起草极为方便。国产的wps2000也有相似功能。依次打开“文件—建立新文件”,就会出现“创建新文件”窗口,在窗口的右边有一个“所选模板”框,内有“公文、书信、告示、启事、礼仪、契据、法律……”等模板,它们提供了这些文体的简单的“外在结构程式”,写作者可以依照这种程式按部就班地进行写作。在网络时代,还可以通过因特网查询可以具体仿写的材料文本,直接粘贴到自己正在写作的文档中进行借鉴仿写。这可使成文速度大大加快,文章的基本质量也能得到保证。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应用文体的写作。
(四)注意事项
⒈创造条件
写作是一种高强度的精神劳动,动笔之前最好能有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使心理进入规定情境。最好能避开稠人闹市,摆脱身边琐事的缠绕。根据各人大脑生物钟的运行情况选择一天中精神亢奋的最佳时间来起草。一旦出现写作冲动就抓紧下笔,切不可白白地使**冷却,坐失良机。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朱光潜先生也说:“须是精力弥漫,脑筋清醒,再加上风日清和,窗明几净,临时没有外扰败兴,杂念萦怀。这时候静坐凝思,新意自会象泉水涌现,一新意酿成另一新意;如是辗转生发,写作便成为人生一件最大的乐事。”15
对于从事写作这种的创造性精神劳动的人来说,保持一种宁静、专注、投入的良好心境最为重要。海明威说他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写作。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由于长期当记者当编辑,从来没有安安静静地写作过,但乱中觅静,依然写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可见作者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可以锻炼的,关键还是在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思维力的紧张活跃。
⒉因文而异
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更多形象性、模糊性和情感性。在起草初稿时,让创造力占主导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过于严谨的创作提纲虽然给作品勾勒出了轮廓,但也有可能给创作套上枷锁。所以在文学创作的提纲中,应有较大的形象创造自由。歌德曾这样描述写作灵感来临的情态:“事先毫无印象或预感,诗意突如其来,我感到一种压力,仿佛非马上把它写出来不可,这种压力就像一种本能的梦境的冲动。在这种梦行症的状态中,我往往面前斜放着一张稿纸而没有注意到,等我注意到时,上面已写满了字,没有空白可以在写什么了。”16此时所写的内容充满着灵性之光,作者必须快速地将它记录下来,稍有迟疑便可能永远消逝。因此每个作家都分外珍惜这些可遇不可求的东西,会毫不吝惜地否定原先的框架。
因此有人提出要“在一个较为松散和自由的概要基础上写作,这样既把握住了大致方向,同时又为即兴发挥提供了空间。它也许是一段曲折情节的突然闪现;也许是原先某个小人物令人惊奇的卷入,使你还须多添笔墨;也许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次主题的深化;或许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浪漫故事的发生。我_看 书斋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在动笔之前就熟知一切。”17较为妥当的办法是,在文学作品的起草中,不要去想提纲,一切随意生发,自由扩展。只有在创作遇到阻碍写不下去时,再参看提纲以提起思路。
一般应用性文章写作都需要编写提纲。写出提纲,一篇应用文的大致轮廓就显现出来了,动笔写作时就可以避免丢三落四、前后重复、本末倒置等写作中的常见问题;也有助于从整体出发,把握写作的意图和目的,突出文章主题。在正式动笔起草之前,对已经拟定的提纲还需要再进行推敲和审查。看有价值的材料是否都已经纳入提纲范围之内,如有遗漏,则需要补充到提纲之中。检查所拟提纲是否紧紧围绕主题,对突出表现主题作用不大的材料要考虑更换或增加。对提纲内的材料进行梳理调整,材料安排的疏密要合理,防止轻重悬殊。如有些部分或段落,同类的数字、例子一大堆,过于密集,而另一部分或段落则数据事例不够充分。纲与纲之间的内容不得互串,纵向层次要分明,横向之间要并列,防止出现互相包含等概念混乱的问题。线索眉目清楚了,材料准备充足了,结构基本成形了,就可以顺畅地写作了,就可以避免写作过程中大的修改或结构性的返工。初稿撰写顺利,就有望顺利完成既定的写作任务。
拟写提纲有简有繁,简要提纲只要求用简要的语句把文章的骨架勾勒出来;详细提纲则是在简纲基础上的进一步充实,充实到什么程度,视写作要求而定。一些大型文稿,往往需要详细的提纲,把大小标题、各层次的主要内容以及各层内部的段落、所用的材料,尽可能详细地开列。有些文章,详细提纲拟订后还要请领导审阅,以方便领导对文稿的写作提出更具体的意见和指示,同时也有助于自我检查写作思路是否准确地体现领导意图,这对保证文章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⒊展开思想
草拟初稿要尽情进入写作状态,在头脑中迅速搜索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串联组合。要尽量把语言展开一些,写得多些,尽可能地把与主题有关的材料都写进去,如实记录下思维的原始形态。不必过于拘谨苛求,以防思路阻塞,灵感消逝。
马克思在1861年8月至1863年6月期间,写成了一部手稿,共23个笔记本。后来马克思把他这部经济著作定名为《资本论》。马克思这些手稿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只是为作者自己研究问题、清理思想而写的。因此这些用笔记本写的手稿,有的问题较为展开,有的问题比较简单,有的甚至只有材料的摘录和简单的评注;思想进程常常被一些与问题无关的东西所打断;有的内容不连贯,存在重复;有的地方文字表达经过润色,多数地方未经琢磨,显然是按思想在作者头脑中当时展开的原样写下来的。这些大纲和手稿内容博大精深,其总体结构已然成形。
⒋坚持不懈
在许多时候,当我们写作时,灵感并不常常降临,写作并不那么顺利。相反,它艰苦孤寂,费心费力。“写作需要一点一滴地想,一笔一划地写,一点也不能取巧,一丝也无法偷懒。任你再多的生活积累,任你再高的艺术才华,谁都会碰到一个字也写不出的枯窘,谁也得经历将内心丰富的感受体验转换为公众认可的文字符号的‘语言痛苦’、‘写作痛苦’,还必然会碰到‘言不尽意’、‘言不达意’、‘意丰言枯’、‘言意两伤’等多种尴尬与磨难。这个时候的写作就不再轻快,就成为一种必要的工作、一种无法躲避的任务和一种考验人折磨人的文字操作。”18
一般而言,在写作时机还未成熟之时,我们不提倡硬写,否则想一句写一句,有了上句没下句,一句一句往外挤,往往中心模糊,语言乏味,前言不搭后语,即使勉强凑合,也只是一篇糊涂文章。
但是,写作更需要自信和毅力。作者在写不出时,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写一句有一句,写一段多一段。朱光潜说:“好比打仗,想出一个意思是夺取一块土地,把它写下来就象筑一座堡垒,可以把它守住,并且可以作进一步袭击的基础。”19一字一句,积少成多,取得扎扎实实的写作进展,最终就能走完艰巨的写作征程。
二、修改
(一)修改的含义
修改,通常是指文章定稿以前对已经写成的文稿的集中性修正加工,是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说“最后”这仅仅是从理论分析角度说的,就具体的写作活动言,修改是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体现在采集、运思、表达等各个环节里的一项基本活动。因为在采集中有对材料的增删调换,在运思中有对主题、观点的修正完善,在表达中更时时有对遣词造句的推敲选择,但是这些都属于个别或局部的修改。修改也包括作者出于各种考虑对已经发表的文章再次甚至多次进行的修正和润饰。文章修改的目的是使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最终达到完美统一,以最恰当的方式向读者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以期收到预期的效果。
修改就其性质以及要达到的目标看,有一般性修改与艺术性修改两个层次。一般性修改是基础层次的修改,主要是修补漏洞,追求通顺与准确,如立意要正确、结构要妥当、材料要确凿、语言要达意。就是把残缺的完善化,歧义的单义化,含混的清晰化,生僻的平易化,半文半白的白话化……等。不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应用文章,都要作这样的修改工作。艺术性修改是高层次的修改,主要是锦上添花,追求新颖与巧妙,精练和生动。文学写作中的修改更多的属于这一层次。
(二)修改的意义
文章修改的本质是修改思想。由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作者的思想在不断变化,才使得文章不得不变。表面上看修改常常是语言的润色,其实是修改思维。通过数次修改,最终就更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使文章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具可能性。《安娜?卡列尼娜》起初作者是把安娜写成“一个不忠实的妻子”,“她的外表与行动中充满着感官成分,在她整个精神气质上也含有某种品行不端的因素”。但在最后一稿时,做在对女主人公的评价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安娜变成了一个有非凡魅力高尚动人诚实真挚的人,这是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发生了变化。人们还常常把写作看作是一个由“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思维和语言的不同步,更由于主体运用语言能力的有限,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和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不完全一致。修改,就是通过检查初稿,发现试图表达的和已经表达之间存在的距离,寻找出尚未表达出来的东西,使“言”和“文”尽可能地逼近‘意‘和‘物‘,最大限度的符合自己的写作意图。
修改是写作过程的必有阶段。修改作为写作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写作行为的始终。落笔而成的初稿实际上只是一个毛坯,很难做到称物逮意,完全有精益求精、再作修改的必要。在起草文章时,为了保持气脉的顺畅、思路的连贯,作者往往跟着感觉走,不可能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表达更难做到准确完美,容易出现不规范的毛病,留下疏漏在所难免。在修改阶段,作者可以高屋建瓴地检查推敲中心论点是否突出、结构层次是否妥当。再说,文章在行文过程中若受到干扰而中断,容易出现粗糙、脱节的情况,也可在修改时加以缝合弥补。
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在初稿“一气呵成”的过程中,对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常常顾不得过细的考虑,因此初稿中就可能出现一些疵病。如该用描写的地方只用了叙述,内容就粗疏;该用议论时却只用了解说,就显不出分量;在**处没有多种表达方式交替使用,就缺乏感染力等。文章固然是写出来的,但好文章则往往是改出来的。前人说,善作不如善改。写作者认识的深化,新材料的发现,更恰当完美的表达形式的获得、灵感的迸发等,都有可能使得修改后的文章比之原稿在质量上有明显提高。孔子在《论语_宪问》中曾称赞过郑国人反复修改润色官方文件的作法:“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这就是说,一篇公文的诞生,要经四人之手。一人写成初稿,一人进一步斟酌推敲,一人再加以修饰,最后再由一人润色完成。经过这样缜密的修改程序,公文自然内容精密而又富于文采了。作品修改,古今一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写作者要有一种精品意识。倘如自恃才高八斗,文稿不肯下功夫修改,那么本有可能成为佳作的文章也许会因某些疵病而沦为平庸。
修改能力是作者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可以在修改文章的实践中,领悟出写好文章的道理。美国的威廉_w_韦斯特说:“记住,修改作文既是加工一篇值得加工的文章,又是学习写作技巧的主要机会。”20鲁迅曾把领悟“不应该那么写”称为极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文字频改,功夫自出。经过认真修改文章,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这是写作能力会在修改中得以同步提高的关键。初学写作者如果能够认真仔细地研究写作大家的文章修改范例,则更能从中获益非浅。据宋代朱弁《曲杂洧记》记载,:“黄鲁直于相国寺得宋子京唐史稿一册,归而熟视之,自是文章日进。此无他也,见其窜易句字与初造意不同,而识其用意所起故也。”
将经过精心修改的文章提供给读者是一种认真负责的表现。文章是一种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工具,人们写文章,主要是出于社会和工作的需要,自然应该替读者着想,对读者负责。欧阳修对写作的讲究为世人所称道,据《晏简》记载,欧阳修晚年为自己编文集时,仍下苦功修改,夫人问他:“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他笑着答道:“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不将半生不熟的文稿遗留于身后,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读者、社会和未来负责。
古今写作大师都很重视文章的修改。吕叔湘说:“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曾经修改他们的作品三遍五遍乃至十几遍才定稿。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21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已经为许多人的写作实践所证明,许多大家的名作都经过了反复的修改。左思呕心沥血,10年写成《三都赋》,使洛阳为之纸贵。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作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正是有了对《围城》的精心琢磨,才使得这部作品总体上日趋精致,最终导致了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学经典的诞生。在没有电脑的年代,要修改文稿是多么困难的事,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把那些多卷本的长篇修改了多遍以至十数遍,丝毫不亚于构思起草时对作品的生命投入。没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也难怪他们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大文豪。在计算机成为了人们文章写作和文章修改的全新工具以后,不但修改更为便捷,而且处理海量的信息也成为可能。像申办奥运的材料,申请加入wto的材料,各种评估、评奖的申报材料等等,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可以数易其稿,还可以“百”易其稿,甚至“千”易其稿,最终才“修改”出一个精品文稿。
虽然影响修改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作者的写作态度以及对修改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所以我们应该首先培养认真修改的习惯,然后不断提高自己的修改能力和技巧。不愿修改文章的人,自然不会修改;越不会修改,就更不愿去修改。要从这种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还是得提高对修改文章重要性的认识。
(三)修改的基本原则
⒈多个角度,审视思考
(1)政治角度的审视。这里讲的政治角度,概念较为宽泛,它既包含政治路线、党性原则、宗旨信念等,也包括法律、政策、道德等角度。文章千古事,舆论关社稷。任何一个作者都不可能真真远离“政治”而搞纯粹的所谓“私写作”。任何一个严肃的作者也都不会对政治、法律、政策、道德等对写作产生重大影响要素视而不见。因此在修改中,对文章涉及的政治观点和立场、思想意识和观念,以及对政策的吃透与把握、对法律的理解与运用、对道德的遵守与维护等等都是需严肃把握的。
(2)事实角度的审视。文章必然涉及具体的人、事、物,材料的真实及遵循客观规律,是事实角度审视的基本原则。它包括对具体的人、事、物真实性的核实,对典型材料、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典型性意义的把握。通过修改这最后一道关卡,使文章内容尽可能地贴近生活真实,既可信可靠又合情合理,同时还要符合生活本质的真实,使文章更能体现时代精神和更具普遍的社会意义。
(3)读者角度的审视。“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等在很多场合里我们能够理解它的意义并娴熟地运用。写作中由于作者注意力高度集中,主观色彩、感□彩等较重,所以容易仅从单一的作者角度思考问题,有时也难免出一些“想当然”的偏差。如果说写作阶段需要作者全神贯注地将文章“一气呵成”,那么修改阶段则需要作者冷静地换位思考,十分理性地从读者的角度、立场、观点、感情出发,重新审视文章,就会有全新的感受,就会发现原先发现不了的问题。这样就更有利于文章的修改了。
(4)技巧角度的审视。这是从写作行为自身特征出发的审视,运用写作过程自身规律的视角,使我们对文章技术层面的修改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一般来说修改时对文章的体裁先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作者的文体感觉把握要有分寸。有了准确的文体感,再来看选材立意是否精当有创新,结构谋篇是否合理并严谨,叙、描、议、抒和说明是否正确且到位,遣词造句语言是否准确具感召力说服力等。这一些使文章修改有一个大致的评价标准和依据,也使修改者工作有一定的目标和范围。
⒉整体着眼,局部入手
首先从宏观上检查那些决定文本整体风貌主导因素的质量,使文章在大的方面确定下来,然后再一段一段、逐字逐句地推敲分析那些展现文本风貌的具体因素质量。只有在大的背景下权衡,才能做出恰当的取舍与调整。如果一下子就斟酌词语、句子等枝节问题,而忘记主题、材料、结构等重大问题,那难免事倍功半。
文章修改的顺序一般是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在一般情况下,立意和选材若有严重问题则属于“大改”。若只是结构安排或表达方式有较大问题属于“中改”,若只是语病较多便是“小改”。
⒊不同文体,各有侧重
作者应该以自觉的文体意识对文稿进行修改。记叙文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具体,构思新颖。议论文要求观点正确,立论新颖,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富于逻辑性和有说服力。如公文,对文头、主体和文尾各组成要素及次序的要求就非常严格明确,语言也要求庄重、严谨、准确;而规章制度类文种,如章程条例,格式要求按标题、签署、正文三大部分书写,撰写时要求条文严密、周全、准确、贴切,切忌表述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⒋实事求是,尊重原作
从修改主体言,文章修改有“自改”与“他改”两种情况。一般而言,多改出华章。但修改必须以保持作者的独立人格和文本魅力为限度,只有不损害原文而又有助于表达的修改才是合理的修改。要尽可能地把握原作的精神和原作的文体特征,准确解读文章的优劣长短和捕捉它的特色及精华所在,以便在修改中扬长避短,保留并张扬其优势,提高文章的修改质量。对有必要删改的地方,要有勇气对自己的文章动手术。但对于文章中不应改动的地方,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维护它,坚决反对迫于各种压力或一味迁就而损害作品生命的改动。尤其是对于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学作品,更要宽怀大度。
老舍针对话剧《茶馆》发表后有些读者提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批评,并没有一味盲从,而是坚持自己的主见,使得话剧《茶馆》具有独到的艺术魅力。曹禺在五十年代曾对剧本《日出》进行修改,为了突出阶级斗争的主线,它把金八写成日本人纱厂的总经理,杀害了小东西的父亲——一个纱厂工人,剧情的最后是地下革命者方达生率领纱厂工人把小东西从金八的虎口中救出。这种修改从强化阶级斗争意识出发,在相当程度上瓦解了原作的诗性智慧和悲剧力量,使这部30年代的话剧杰作的艺术完整性受到明显损伤,令人感慨和深思。
(四)修改的范围
文章存在的问题不同,需要修改的范围也不一样。
⒈完善文本思想
修改文章首先应考虑主题是否正确、深刻、集中、鲜明、新颖,认真比较权衡,寻求主题的深化和完善,使它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为集中、突出、深刻。特别是要求主题能顺应时代潮流,反映现实情况,倡导文明和进步。主题方面的毛病,最常见的是文章立意不正确,或有偏颇,或没有新意,或缺乏深度,基本观点立不住脚等等。一般来说,修改主题至少应该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不是表达了写作的基本意图?
文章的主题是不是充分体现了材料所包含的意思?
文章的主题对于读者和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主题是否是以正确的主题句表现出来的?
一九七八年,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位教师写了一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实践与真理的关系的文章,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光明日报》编辑部、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同志和作者共同对初稿进行了九次修改,对主题进行挖掘和深化;特别是针对当时有碍拨乱反正的“两个凡是”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题目也改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最后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九七八年五月十日在《光明日报》正式发表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托尔斯泰创作《复活》,十年间两次大修改都是主题的改动。1889年,作者把“科尼的故事”写成中篇小说,写一个贵族青年出于悔罪与一个□结婚;小说表现一个贵族青年的忏悔,主题纯属道德心理方面。5年后托尔斯泰重写这个故事,经过开掘深化,使《复活》的主题由表现道德心理方面转向社会政治方面,有了批判意义,却安排了一个幸福的结局。后来作者几经探索,思想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他把人物的悲剧命运看作是社会罪恶的必然结果,由此对沙皇专制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批判,使作品的主题更为深广。
思想的翻新、原有观点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对作品内容的大幅修改。以巴金的《家》中的人物形象为例,在1931年作品刚发表时,作者突出了觉慧在爱情上飘浮不定、缺乏勇气、不愿牺牲的贵族少爷特性,当然也显示了他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献身社会的热忱。经过多次的修改,觉慧对鸣凤的爱则更深沉,强化了他在爱情和事业选择上的矛盾心态,也抹去了贵族少爷的怯懦性。最后定型的觉慧被英雄化和完美化了,这自然与50年代巴金刻意强调《家》的反封建主题直接相关。
⒉增删文本材料
看文章是否言之有物,即材料是否准确、典型、丰富、生动和新鲜。材料的真实与否,决定文章的存亡;材料的典型与否,决定文章的生命力的强弱。
材料的使用要合理。材料过少导致表现不力,而材料过多则会淹没主旨。对确实需要但还没有的材料要设法取得,对表现力强但有缺陷的材料要设法丰富完善;对丰富有趣但可能产生误解或影响表现主题的,只能割爱;对虽然与主题有关但与事实有出入的材料则应坚决删除。通过大刀阔斧的删削,改正文稿的缺点。梁实秋指出:“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得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22
鉴定文章材料,可以考虑这些问题:
文章里所用的各个材料和主题各有什么关系?
文章里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文章所用的这些材料足以表达主题吗?需要增加吗?可以减少吗?
著名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初稿写焦裕禄逝世后,“贫农的泪水,湿润了坟头的黄土,湿润了坟头的青草。田野寂然无声。过路人擦着眼泪,悄悄地走开了。……”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情况,但使读者产生压抑的感觉。后来作者把这些文字删掉了,而在结尾加上了这么一句话:“他没有死,他还活着。”一扫原来阴郁凄惨的气氛,增添了铿锵振奋的音响。
⒊调整文本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文章的思路。对谋篇结构的修改,就是力争使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呈现最佳形态,以求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起草时,由于注意力常常被一个个具体局部层次所牵制,没有能从整体功能的角度上掂量它们的关系和地位,便有可能造成层次之间比例关系的失调。在修改时就要反复斟酌,将自己的思路调整得合情合理,使结构严谨匀称和谐自然。调整文章结构,一看层次是否分明,条理是否清楚;二看思路是否清晰,段落是否匀称,详略是否得当;三看前后是否呼应,过渡是否自然,结构是否严谨。尤其应该考虑层次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是否能够正确体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譬如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文章各部分的安排合理吗?文章是否已出现不完整的情况?
一层意思向另一层意思过渡发展是否符合逻辑?
各个层次段落的衔接是否严密连贯?
每一段落是否都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
金圣叹把《水浒传》繁本结局的“曲终人散”式改成简本的“合家团圆”式,砍掉招安故事,只保留了120回本中的前71回。他在简本70回回批中写道:“一部书七十回,可谓大铺排;此一回,可谓大结束。读之正如千里群龙,一齐入海,更无丝毫未了之感。笑杀罗贯中横添狗尾,徒见其丑也。”23这一删除,描绘了“官逼民反”的过程,将小说的主旨也体现得十分充分。从效果看,金圣叹的《水浒》也比繁本更受读者欢迎。
**的《采桑子_重阳》上下片的次序,原先是这样的: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修改时,把它的上下片次序进行了调换,结构调整后,上、下片的核心意象由“黄花”转到“江天”,思路由“重阳”转到“春光”,这样由小而大,由近而远,正好上下衔接,切合此类文体开篇点题且层层推进的特点,有利于开拓视野,深化主题,给人普遍而深刻的哲理启示。
⒋推敲文本语言
文章的修改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语言的修改上。语言作为一种艺术,对于其表达方式的修改和磨练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不但尚欠成熟的稿子需要在语言上进一步推敲锤炼,即使是较为成功的文章也需要在修改中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修改语言一般放在最后完成,古人所谓先炼意,再炼句。推敲语言可以考虑下面的问题:
文章的语句有可能引起歧义的吗?有重复罗嗦的吗?
文章的表达方式用得合适吗?
每个句子是否正确地表达了内容?读者是否能理解词语?
文章中有没有一些可能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的印象的语句?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一些词语,看似平淡,实则是经作者反复推敲锤炼而改定的:“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其中的“埋”,原稿中最早用的是“闷”,后改为“淹”,最后改定为“埋”。“闷”的义素是“密闭不透气”,“淹”的义素主要是“液体盖过”,而“埋”则是“土、沙、雪等固体盖住”。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埋”一词与上下文“层层淤积起来”和“算是从泥中挖了一个小孔”的语义线索相联系。用“埋”一词更有力地揭露了的反动派残杀革命战士的罪恶,抒发作者对爱国烈士深切的怀念之情。
再看**对《卜算子_咏梅》这首词的修改: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旁边笑。
诗中“犹有花枝俏”原本是“独有花枝俏”。改“独”为“犹”,便于与上句承接,更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能把尽管已经是朔风坚冰,然而梅花却还怒放夺目的意蕴表达得更为生动有力。“她在丛中笑”一句,原本是“她在旁边笑”。改“旁边”为“丛中”,不仅“笑”出了交相辉映、浑然融合的意境美,而且“笑”出了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风范。
《人民日报》1958年4月23日发表《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原文在介绍这座纪念碑时这样写道:
第一幅浮雕是“焚烧鸦片烟”,记述鸦片战争前夕,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群众在虎门烧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焚烧,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
这篇文章后来曾多次入选初中语文教材,但对原文的词语作了几处修改:
第一幅浮雕记述鸦片战争前夕,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
“虎门禁烟”,是用石灰加水产生高温去“销毁”熔蚀、毁掉鸦片,而不是点了火去“焚烧”“烧毁”鸦片。修改时删去“焚烧鸦片烟”,并把“烧毁”“焚烧”改为“销毁”,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重大行动,符合历史的真实,也合乎科学的常理,也表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者的细心。
⒌规范文本文面
文面是文章的外表,由文字书写、标点符号和行款格式组成,是内容的视觉化。文面整洁会给读者良好的印象,引起愉悦的感受;反之则会使读者望而生畏,反感厌弃,直接影响到读者阅读文章时的情绪,进而影响到文章的客观效果。诚然,对于文章的好坏来说,内容是根本性的,但文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态度和修养。检查文面,是指在修改和抄写时检查文面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检查卷面是否整洁;书写汉字是否合乎规范;标点符号是否合乎规则。
⒍重视行款格式
文章的行款格式包括文章标题、作者署名、分段、引文、对话的书写格式。
1标题
无论标题是两个字或是很多字,都要写在一行的中间。两个字的标题,中间要空一格;三个字以上的标题居中连写。过长的标题要转行时,则要使两行字的安排适当,大致匀称。一般文章的标题上下各空一行;重要标题上下各空两行。如有副标题,应写在正标题下面,前面应加破折号;一般比正题缩进两格,如转行时应与上行第一字对齐。标题中一般不用标点,中间停顿多用空格或间隔号。文中的小标题也应写在一行的中间;如需转行,要求与正标题相同。条目标题占一行,顶格书写。条目下的层次小标题空两格书写,后面空一格写正文。
2署名
作者的姓名写在全文标题下面一行的正中间。如果姓名是两个字,两字之间空一格;如果作者不止一人,各姓名之间要空两格。
3分段
每个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段与段之间一般不空行。
4引文
文章中的引文要加引号。需要强调的引文或较长的引文可以独立置段。这种另起一段的引文,第一行空四格,转行后空两格。
5对话。文章中的对话用引号标明。一般对话写在段中,需要强调的对话才提行写。提行的对话开头的引号空两格写,转行时则顶行写。
⒎其他注意事项:
(1)数字
①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夏历和中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中国民国纪年和日本年号纪年使用阿拉伯数字。
②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
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一、二……九可以用汉字。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国际通行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半个阿位伯数字的位置。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较多的,可改为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一个用阿位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移行。
(2)名称
同一名称在一篇或数篇报道中出现不止一次者,要注意前后统一。凡外国国名、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均应以新华社译名为准。各种名称第一次出现时,应尽量用全称。年、月、日、人名、地名、文件名称、事物名称、技术名词等一般不要简化。有些名词在口头语言中颇为流行,但见诸文字时应按规范书写。
(3)序码
关于序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明确规定。这些规定是:序码一般分为四层:一是汉字小写的一、二、三、四等,后面用顿号(小标题的层次顺序不用顿号,空一格);二是半圆括号和汉字,如(一);三是阿拉伯数字1、2、3、4等;四是半圆括号和阿拉伯数字,如(1)。以下还可以有这样一些序码:第一,第二,第三等;a、b、c、d等;甲、乙、丙、丁等。要注意不可直接从第二层或第三、第四层引用,要保持一致,不能混乱。
要把一篇有毛病的文章修改好,必须从以上七个方面进行综合诊治。当然,也可能其中的某一方面成为突出的顽症,需要花力气集中治疗。
(五)修改的方法
修改文章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为了能够发现文章的问题,需要尽力突破思维惯性。可以假设自己是读者,从读者的立场来审视文章的成败得失,寻找应该修改之处,然后再按照一定的程序来修改。
⒈看读法
最基本而又最有效的修改方法。它的优点是利用语感来修改文章,根据平时说话的习惯以及朗读时的语感,容易发觉文字上的疏忽之处。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有语病的地方。
清人何绍基谈到:“自家作诗,必须高声读之。理不足读不下去,气不盛读不下去,情不真读不下去,词不雅读不下去,起处无用意读不起来,篇终不混茫读不了结。”24
⒉冷却法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思考问题形成一定的思路后,相隔时间越短重复同样的思路的可能性就越大。作者刚停笔时,思维状态仍处于延续的状态,此时修改不会有明显效果。过了一段时间,作者换一种情绪、换一种思维方式,冷静地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能比较容易地发现文章中的缺陷。此时行为主体虽然并未改变,但行为角色已经改换。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文章出自己手,无一非佳;诗赋论其初成,无语不妙。迨易日经时之后,取而视之,则妍媸好丑之间,非特人能辨别,我亦能自解雌黄矣。”
⒊求助法
作者因写作时字字辛苦,总是钟爱自己的作品,觉得经过自己酝酿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正所谓“敝帚自珍”。不容易觉察文章中的毛病,舍不得忍痛割爱。当事者迷,旁观者清,通过求助他人,可以发现自己不能发现的问题。白居易说:“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裁,或失于繁多。……必待交友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25
他人的意见反映了他人的认识和见解,可能与作者的感觉相左,但却正因为此,更要虚心听取,用心体会,从中寻找到修改的着手点。尤其是一些政策性强、业务难度大的公文文稿,更应邀请熟悉政策的有关领导或熟悉业务的权威人士,对文稿进行把关或提出意见,使文章更加真实、准确、科学。
⒋商讨法
一些内容复杂、事关重大的文章,初稿草就后,可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集体修改,先就文稿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认真的讨论和研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然后确定专人汇集整理大家看法并进行必要的修改。通过集体的力量,将文章改得更全面、深透和精辟。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