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求学


本站公告

    关靖字士起,他是父亲的好友,他本是山西太原人,在父亲游学时与父亲认识,并与父亲结为好友,与父亲一起来到了辽西,他比父亲小六岁,在历史上他是父亲手下的首席军师,但是我知道在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里,他的才华只是中等,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也只是谄而无大谋,他与郭嘉,贾诩,诸葛亮等大才相去甚远,或许让他治理一郡一县,指挥一些小型战役还是可以的,但是两国大战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更明白我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我对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不了解,而且我知道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容小看的,尽管我比他们多两千年的智慧。因此我需要学习,我要学兵法我要学理政。因此,关靖先生成了我的启蒙老师,先生是个士人,士人有他们自成体系的思想。自从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强调人君受命于天,神化专制皇权以及尊君抑臣为特点的儒家大一统思想便取得了独尊地位,并成为统治阶级的主要工具之一。而儒学的这种独尊统治地位不但表现在两汉封建王朝的统治原则和政治权力中,同样也体现在士人阶级身上。作为在儒家正统思想哺育之下成长起来的两汉士人们来说,儒学不但是士人们立身的基本准则,更是他们做官食禄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可以说,儒家思想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是一种垄断士人们精神思想的工具,并且儒家思想和以及所谓的名教治国也确实在统治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到了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以柔治天下”的政策。而这种政策的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培植出了一种侵蚀皇权的强大势力,这便是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出现。作为视“臣事君以忠”的儒家思想为立身准则的两汉士人来说,外戚与宦官历为被士人阶级所不齿,对于他们的独揽朝政,扰乱朝钢,常使一心一意维护统一王权的士人们痛心疾首。因此先生在最初时教了我很多儒学经典的文章,当然这也有好处,因为初时我连字也不认识几个,毕竟汉代的古体文字与现代的繁体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同时我也重新理解了诗经与论语,孔子真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思想大家。

    三年时间里我了解了这个时代,东汉是一个很奇怪的朝代。在大部分时候,朝政不是由皇帝主管,而是由外戚和宦官们轮流把持着,这些目光短浅只会谋取个人利益的家伙把天下祸害的乱七八糟,民不聊生;而皇帝则一个比一个差劲,不仅在比赛着谁更昏庸无能,还在谁更短命。到了汉灵帝,修宫室、铸铜人、造万金堂、增收赋税,把个汉帝国搞得乌烟障气。而且他还搞出了一个创举,这真的是开创了一个时代,卖官赚钱啊,我发现这个糊涂皇帝其实也蛮有商业头脑,我想或许这也是我的一个机会,我也可以用钱买个官当当,因为这个时代讲究名正言顺,当个官就占个天子大义。在这个士人的时代里,我要学会他们的语言,我记住了,这个初次见面要说“久仰久仰”;等候客人要说“恭候大驾”;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请人指点要说“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中途先走用“失赔”;赠送作品用“斧正”……哎,这也蛮麻烦的,还是有点不适应这个时代。

    三年时间里我还学了一些武艺,这是叔叔公孙范教我的,尽管他的武艺也不怎么样,但教我这个六七岁的小毛孩还是可以的。哎,其实我的两个启wWw.蒙老师都不咋滴,都没有什么名头。

    光和三年五月我决定外出游历,我知道父亲曾今在卢植门下求过学,所以我决定也去拜访一下这位老先生。卢植字子干,涿郡涿县人,也算是我的同乡啊,都是幽州人。他年轻时与郑玄师从马融,马融是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尤长于古文经学。他一生注书甚多,注有《孝经》、《论语》、《诗》、《周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在当时他可以说是在士人阶级中说一不二的人物,皇帝老儿看到他都要客客气气。可见卢植出生名门啊。而卢植自己也是一个很牛的人物,通古今学,为当时大儒。时人谓:“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灵帝时征为博士,与蔡邕等在东观补续《汉纪》。可见卢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要是能拜他为师我的身价就能如大鹏一样扶摇而上,要知道三国时代名气是很重要的,袁本初四世三公,因此他在三国初期时是所有诸侯中实力最强的。

    当然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也为以后的发展作下了一个伏笔。

    在走之前,就在这一年二月,我派人找来了一群酿酒师,这个时代的酒是水酒,汉代,酒的酒精含量较低,成酒不易久存,久存便容易酸败。因为酒里的水分含量较高,酒味也不烈,所以当时的一些能饮者才可能多至石余而不醉。因此我要帮这帮酿酒师提高一下酿酒技术,说实话我不会酿酒,我只是前世时在树上看到过一些酿酒的知识,我就把我知道的告诉了他们,人真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只是我稍加提点这帮酿酒师就有了灵感,一个月后他们搞出了一套新的酿酒流程,也解决了部分技术问题,当然最重要的第一批酒也酿出来了。我不懂喝酒,但据我父亲喝酒后的表现来看,那是相当的满意,据他所说这酒应该是千金买不来的好酒,甘醇,香浓。

    我的第一个产业也就有了,我相信这酒会给我带来很大的收益。而且我相信以后会更好因为酿酒的技术问题还有一大部分没解决,等这些问题解决了,我相信酿出来的酒还会更好,当然技术问题就不是我的事了,就交由那些“专业人员”来解决吧。

    出发了,我要去卢老爷子那里了,走之前我把我的酒业交给了一直跟着我的仆人童良手中,这人怎么说呢,就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出生,其实让这种人当一个总经理一样的人物是很不合适的,他没有商人的那种奸的品质,俗话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吗。但事实上我也不指望他给我带来多大利益,我只是希望他能帮我管理好下面那些我眼中的酒业“技术人员”我只希望他们能改进酿酒技术,哪怕不改进也行至少要保持原样,盈利只要稍微有一点就可以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不对基调不对,怎么搞得来跟荆轲一样了,我还要回来的。庄园门口,呼呼啦啦地围了一大帮人,爷爷笑呵呵地摸着我的脑袋,“好啊,我的小续儿,本来还以为是个傻子,现在看来也蛮聪明的,出去好啊,去历练历练,你比你父亲强,你父亲一直到十四岁才出去游学,你现在八岁(虚岁,十足年龄七岁)就出远门了,不错,不愧为我公孙家的子孙,有出息。”而另一边,我的母亲用手绢抹着她的眼泪,一个劲地跟我唠叨要照顾好自己,如果外面过的不好就早点回来。同时叮嘱着我的伴读小叶好好地照顾我。哎,母亲就是这样,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对自己的孩子疼爱地不得了,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母亲永远都是这么温柔,此时一股暖意从心底油然而生。最后父亲来到我面前,把一封信交到我手里“续儿收好,这是我给老师写的推荐信,听老师的话,要是惹老师生气,看我不打烂你。好好向老师学习,当年我读书不认真,还经常惹老师生气,现在想来还真后悔,记住好好学,不要跟为父一样。”“恩。”我重重的点了点头,我心里暗想,怪不得历史上的父亲在某路和经学上都不咋的,原来是读书不认真啊,怪不得跟卢植老先生差这么远。

    终于向各位长辈一一道别,最后我跪地上对所有的长辈深深一拜,转生出发了。不要觉得奇怪,我跪地上也太郑重了,其实不然。在汉代,孝是很重要的,汉代时以孝治天下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孝就是修身的很重要一步,连修身都做不到何以谈治国平天下。汉代把父母看的很重,父母就是天,父母的命令有时甚至高于天子的旨意,当然一般情况下这两者是没有冲突的。所以我对长辈行这样的大礼是很正常的,一点都没有过分。我和小叶就上马出发了,突然我那叔叔的声音冒了出来“小子,不要忘了武艺啊。”我回头点头大声答道:“恩,叔叔放心。侄儿不会松懈的。”心想我哪敢松懈啊,马上将要来的乱世给我的压力是很大的,学点武更容易保住小命啊,至少也不能让小兵砍死。关于身家性命的事怎么能开玩笑,小命是很要紧的。

    扬鞭出发,我的这批马可不错,是父亲托人到乌桓部族那里买来的,好东西啊,我给他取名小白,为了这个名字父亲还责备了几句,他说哪有这么取名的,像他那匹青雅,这才有取名的艺术,马名喊出去也有霸气。我可不管,孩子吗总要有点童心的,怎么说我也才是个八岁的小孩子,尽管我在思想上是很成熟的。还有大家不要误会,我这批马事实上它只有四个蹄子是白的,它是一匹正宗的白蹄乌。

    这个时代马蹬还没有出来,因此在公孙范叔叔一开始教我骑马时总觉得少了什么东西。开始学骑术摔得真是鼻青脸肿啊,后来重要明白哪里不对之后,就让童良给我找了个木匠给我做了个马蹬,从此,我的骑术那是越来越熟练,小平同志说的没错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卢老爷子,现在在洛阳任博士,与蔡邕一起著书呢。

    于是,我和那年轻的书童(当然他比我大七岁十五岁了)一路向洛阳赶去。

    半个月以后我们来到了洛阳城的城门前,洛阳不亏是一国之都,在没进城前我就感觉到了这座城市的气势,洛阳城墙高五丈(约合12米,自己瞎掰的,找不到明确资料),长170丈(3890米),宽6丈(合14米),这就是帝都的气象。我和小叶进入城门时,煞风景的事情出现了,城门口的士兵懒懒散散地躺在边上,这难道就是帝都的士兵,大汉是走到尽头了,一个国家的军人都成了这副样子,而且还是帝国比较精锐的军队的士兵,我心里默默地想着。

    进城后我更感觉到了洛阳的繁华,一路上人们来来往往,真可谓川流不息啊。按照父亲告诉我的地址,我找到了卢老爷子的家。通名报信后,家丁告诉我卢老爷子出门办事了,要我去客厅等。在家丁的带领下,我们穿过前厅,走过回廊,来到了客厅,坐下后有仆人给我上了茶,接着他们都出去了。我观察一下周围,卢老爷子为官多年家里还是那么清贫,还是我家的老爷子富有。哎,好官啊。想想卢老爷子现在也四十三岁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儿子,记得历史上他是在四十六岁时才有孩子的,这在古代真的是老来得子了,要知道古时男子十七八岁就结婚了啊。我想我就像儿子一样孝顺下老爷子吧,让老爷子欣慰欣慰。

    大概两个时辰后卢老爷子回来了,老爷子一进来,我急忙上前恭敬地拜倒,口称:“晚辈公孙续拜见师公!”怎么说他也是我老子的老师。老爷子,马上上前将我扶起来,“续儿,快起来,在家里没那么多规矩,从辽西到洛阳那么远的路,累了吧,来,坐。”卢老爷子老神在在地坐在了主位上,老爷子坐下后我也坐了下来,又有仆人给老爷子端上了茶。老爷子喝了口润润嗓子,对我说道:“你父亲进来还好吧?”“恩,托师公福父亲一直很好,现在是孝廉了,还任了平岗县令。”我答道,“哦,这里还有父亲给您的信一封。”于是我恭敬地给老爷子递上了信。老爷子拆开信封,看了一会,抬头盯着我看了一会道:“你父亲公孙瓒在信里对我说,你想在我这里求学,我记得那小子以前在我这里读书就没怎么认真过,你要是和他一样,我可不会手下留情,马上把你扫地出门奥。”我心里这个乐啊连忙答道:“师公放心,小子以后一定努力学习,觉不丢您老人家的脸。”“恩,不错,不过以后记住既然是我弟子了就不要叫我师公,喊我老师就可以了。”老爷子纠正道。“可是父亲是您的弟子,我称您老师,这样恐怕有点不妥吧?”“没事,那是你与你父亲之间的事,我说了你以后就叫我老师,记住了。”

    “是,弟子明白了。”

    “好了,时间不早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哦,对了,老师,小子给您准备了两小坛酒,您尝尝。”说着我从小叶包袱里拿出两坛酒。老师一闻到酒香就笑道“不错,还是你小子有良心,比你那该死的父亲好多了,知道孝顺我这个老头子,恩这个酒不错闻起来就香,好的你先下去吧,我呢喝几口小酒,卢福带续儿去他的房间。”

    门外,进来了一个老者,对我说道:“公子,这边请。”于是我跟着卢福去了我的房间……

    从此我真正的学生时代开始了。在卢老爷子家里我一直学习到熹平六年秋天。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