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现在卫宁的新身份是慧娘的表兄,苏清等人的表舅,但无论如何慧娘是一个寡妇,卫宁是绝不能和她们长期住在同一个院落的。
卫宁当年行军打仗走南闯北的,社会阅历极为丰富,知道以他现在的情况,很需要从商置产积累银钱,之前为了寻找两兄弟的下落无暇考虑,现在是好好谋划的时候了。这想法当然和苏清等人不谋而合,她们对临州各类营生的已经了如指掌,还有沈家和林家两个靠山,现在老天终于给她们送来了一个有勇有谋的成年男子,看来是到了在商场上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于是在数日的仔细谋划之下,卫宁选择从开办酒楼开始,正式在临州安身立命。卫宁经过近两年的逃亡,早就学会了一套改扮之法,还学了一口南方的口音,因此只要不是极熟的人即使当面也未必能认出来,因此倒也不担心抛头露面。
计划确定后大家便分头行动,亦欣找沈馨涵帮忙,借了她所掌铺子里的一个精明干练的管事作帮手,帮着卫宁选铺面,谈价格,招人手。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卫宁一个异乡人,很多事自然不如本地人办起来方便。
晓楠忙着整理菜谱,设计菜单,物色大厨:年纪大老资格的不要,不懂得变通;不识字言语木讷的不要,大厨以后是酒楼的重要招牌之一;油腔滑调言行轻浮的不要,这里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晓楠的菜谱要给可靠的人。当然这一切晓楠只是暗中指挥,出面的自然是卫宁了。
苏清负责设计酒楼的一应装饰和员工服饰等,窗帘帷幔屏风椅垫什么的直接就在锦绣坊制作,员工服也已经各制作了相应不同职能的样装,等人员确定后再量体裁衣。
未出正月,卫宁已经盘下了位于城中偏东临近玉湖的一个三层的酒楼,原来的店名叫迎客居,几年前新建的楼,当时也风光了一阵子,但这几年经营不善,店主早有易主打算。苏清等人看过也觉得此楼占地宽敞,楼中布局简单易于改造,颇为理想。
原本苏清等人担心卫宁没有足够的银钱开办酒楼,自己家这一年虽小有积蓄但离所需资金还有差距,曾考虑请沈馨涵出资入伙,但卫宁却表示开办酒楼所需银钱自己可以筹得。苏清明白虽然文武兄弟一家遭了灭门,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暗地里自然还保有些实力或支持者,卫宁不说,她们也不急于探问,反正这也不算坏事。
酒楼的新名字早已确定,就叫“楼外楼”,简单而特别,适合品牌经营——这可是经后世验证了的。
亦欣请了临州第一风流雅致的林三公子题了匾额,又在楼中改建了中央舞台,设了诗画屏,并哄了谢琴师答应开张之日上台奏曲。
等待改建装修的时间里,卫宁又按照晓楠的要求亲自培训和考核招募来的人手,退了些不合格的,又招了几个新的。同时酒楼开张的各类“宣传”也紧锣密鼓的进行,比如挂匾之日的敲锣打鼓鞭炮喧天,城中主要街道的行道树上的横幅,设在东西两集市中心的倒计时牌等等。这段日子,他对这三姐妹神仙教化的能力早已经由一次次惊诧不已到现在的佩服之至见怪不怪了。
楼外楼尚未开张,全临州城的一半以上的人们都在谈论这个酒楼,谈论神秘的外乡人老板,谈论“御厨传人上古秘方”的菜单,谈论开业当天的免费试吃……
而另一边,在开张前的三天里,苏清姐妹请沈馨涵和林三公子出面邀请了城中名流前来试吃招牌菜,并请他们为各自喜爱的菜肴题名。结果每盘菜几乎都得到多个题名,于是再由众人投票定名,凡题名者都得到楼外楼八折消费的贵宾卡。此一来楼外楼菜品的精妙绝伦和环境气氛之高雅立马在临州的名流权贵中得以扬名。
二月二十二,楼外楼开张,果然盛况空前,楼内自然是坐得满满的,楼外的等候区从早到晚也或坐或站满了人。这一日来得客人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冲着免费试吃而来的平头百姓穷苦人家,这菜单上的定价可不是他们平常能吃得起的,但要的就是人气。一辈子没吃过这样的金贵的美食,回去还不得大肆吹嘘,这酒楼的口碑和名望可都在人们嘴里呢。楼外楼是走高端路线的,营销对象虽然主要是有钱人,但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打知名度还是要靠大众之口。
开张之日的热闹过后,全临州城都在谈论着楼外楼,从闻所未闻的美味佳肴到雅致舒心的环境,再到装束奇特但服侍周到的小二,去了的赞不绝口,没去的后悔不已,但看那价格,有几个钱的蠢蠢欲动,计划着花钱也要去吃两回,没钱的却只能望楼兴叹,再次感慨有钱的好处。第二日开始,那些持有贵宾卡的名流们这时便得意非凡地纷纷呼朋唤友地来楼外楼显吧了。
如此,不到一个月,楼外楼便成了临州城里名副其实的第一酒楼;不到半年,楼外楼的盈利便覆盖了买楼经营的全部成本;当年年底,楼外楼城西店在临州城西的临河边开张了;第二年开始,楼外楼的分店便以一年两家的速度在临州附近的清州、渠州等江南八州六府铺了开来。
之所以扩张如此迅速,主要还是掌握了人才的缘故。卫宁识人的眼光自是不差的,苏清等人的员工培训体系对外虽然秘而不宣,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早先沈馨涵派过来帮忙的管事精明而实诚,早就被亦欣要了过来,现在成了楼外楼的总管事,每年有分红,干起来不知道多欢。各分店的管事主要都是原来总店招募的“协管”们,等到开分店时卫宁才明白为什么当初三姐妹精挑细选了那么多人,明显多出当时的需要,没想到用兵之日这么快。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