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台湾男生Richar…


本站公告

    到英国以后第一个让我产生好感的是一个台湾男生,他的英文名叫做hard。来到英国以后,我才发现大家使用英文名字的时候反而不多,也不如在国内普遍。在国内,几乎只要稍微和外企或者外事沾点边的人都会沾沾自喜地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告诉你他的英文名字,英文名似乎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身份的象征和显示。如果你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叫的是你的英文名,那说明你要么是个外国人,要么就是个在外资公司工作的中国人,要么就是在国外呆过,再要么就说明你有个外国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最差的,比如说我,就是正在办理移民或者打算出国。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似乎还不只是“崇洋媚外”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中国,任何东西一和“外”沾边就好象镀了金一般,立刻升值。比如说,有钱人不会炫耀自己在中国银行有多少存款,而会装做漫不经心地告诉你他在瑞士银行开有帐户。立刻,城乡爆发户在银行存折上的尾数任凭是有八个零还是九个零中 文首发,也被他在瑞士银_38605.html行的一个空头帐户给比了下去。在中国读书读到博士后,毕业工资也不过是年薪几万元,可你要出国去转了一圈,哪怕是拿了一个谁也不知道野鸡大学的MBA或者别的什么文凭,回国来年薪立刻超过一、二十万。当然,拿这种文凭的人肯定不会去美国公司或者跨国公司找工作,否则他那是找死,但他们如果去一家对外国上千所大学完全懵懂又对“海归”人员有着一种难言的崇拜情绪的民营企业,那他可真是成了当地罕见的高级人才。如果这家企业的老板属于白手起家,或者是这个乡镇企业还不会上网,那拿着“克莱登”的假洋文凭去混个好工作也绝不是什么难事。

    这是在中国。在中国人民一阵风地盲目迷信“外国”(尤其是美国和英国)和“现代”(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的大环境下,有一个新鲜的英文名字就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就比如说当作家吧,如果你取一个笔名叫“王爱国”,那作品肯定没法畅销,可如果你取名叫什么“宝贝”或者“贝拉”,那你的书一定立刻倍受瞩目(也不管作品本身如何)。这是中国文化领域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话说回来,到了英国以后我才发现,真正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反而很少使用自己的英文名字,更不会奇怪地把这个英文名字当作一种身份的标签。如果有人跟你以一种炫耀的口气说:“我叫Charlie,以后你不要叫我陈红军,就叫我Charlie好了。”你肯定首先要怀疑这个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因为这是在英国。

    来到英国以后,我发现其实除了在上课老师点名的时候会使用英文名字以外,其他时候基本上都在用我们本来的中文名字。甚至在超市买菜刷信用卡的时候你也需要签你的中文名,因为你的银行卡上就是你的中文名拼音。而且即使在和英国人交往的时候,如果你告诉他们你的英文名,他们也往往会问:“那你的中文名字是什么?”因为他们知道那不是你的真名。所以我发现,其实在英国我反而很少有机会使用我的英文名字了。

    因为在同一所大学上课,所以我们学生之间都按课堂上的习惯称呼对方的英文名字,不管他是来自中国还是日本,英国还是法国。hard来自台湾,但是我不知道他具体来自哪里。关于台湾的笑话也很多,和我同班的有三、四个同学都来自台湾,有一个和我同岁的男生一听说我来自大陆北京就拼命跟我抱怨台湾的种种荒诞。他最大的怨气就是不满意台湾当局的兵役政策。“你知道吗?我们所有的台湾男生毕业都要去服两年的兵役呢!不去不行哦,是必须的哦!两年呢!”他怀着无限悔恨而又无奈的心情说,“纯粹就是浪费了我们两年的时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