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奈鞋山对我的诱惑力是在是太大了,大得让我无法言喻,不知如何去表达心中的那一份渴求。因此,便上演了一场饥游鞋山的人生短剧。
记得那是三十年前的一个夏天,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我因被选招飞行员通过了初检,后随接兵官去九江复检。车过北港湖时,正值夕阳江天,晚霞映红了湖面。远处的湖面上一山耸屹,形状婉若一只古代仕女的绣花鞋,被夕阳镶嵌了一道亮闪闪的金边,迷人极了。听同学告诉我说,那就是鞋山。于是,我黙默地在心里深种下一个愿望:哪一日,我一定要登上鞋山游历一番。
还有,就是在以后的二十几年来,我几乎每次去浔或是路过鄱阳湖口,我都会不经意的透过车窗远眺湖的上游,为的就是多看一眼鞋山。因为儿时看的《夜闯鞋山湖》的连环画图书在我心里铬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总会不由自主地让我产生许多的遐想。
再有就是我经商的那十几年,经常在红安、常徳、武汉等地捣腾点香烟来赚取些微薄的收入。为了躲避稽查,我们大凡走的是水路。可每次路过鞋山时,不是夜色矇胧,就是遑遑而过。因为离鞋山不远的石钟山下,便有个水上稽查队,我们根本不敢逗留,更不用奢求上山一游了。
下午两时许,我们终于上了去鞋山的游船。船是渔家的小型铁皮机动船,航速不快,无奈行的又是上水船,短短九公里的水路却用去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样也正好,我们便欣赏起鄱阳湖口的两座大桥来。首先进入视线的是“鄱阳湖大桥”。这是一座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桥,它的建成,改变了以前排队等渡的交通拥堵情况,为人们的出行和物流的畅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带动了都湖彭鄱等地区的经济腾飞。它象一条蛟龙守卫在九派汇流之地,保众生平安吉祥。
穿桥而过,在不远的上游,铜九铁路鄱阳湖大桥象一条巨龙跨湖而过,逶迤而去,气贯长虹。这是国家十五规划中的重点工程,是长江南侧的沿江铁路线。这条铁路的建成,将大大地带动沿江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增添强大的动力。
鞋山终于清晰地映入眼帘。庐山脚下,石钟山南侧九公里的鄱阳湖中,有一孤峰拔水而起,其形似鞋,这就是人称鄱湖仙女神岛的鞋山。唐代画家李思训、诗人苏东坡将其称之为与彭泽小孤山遥遥相对的大孤山。
站立船头仰观鞋山,但见一层一层的危岩重叠,似堆砌而成,一层一层的岩纹斜斜地分布其中,脉络清楚。从山前向山后看,每根斜线向下射入湖中,向上延至绝壁。看起来,鞋山似乎是某座大山在整体塌陷后幸存下来的某一个残角。好在我后来找到了这一揣摩的佐证。
据资料记载:1936年,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鞋山的形成进行过考察。他指出,在200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庐山顶上的冰雪日积月累形成一条条巨大的冰川,分布在高山深谷之中,其中一条冰川发生剧烈运动,终于抵达鄱阳湖,使那里的地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鞋山,就是这次冰川运动的杰作。
鞋山长约500米,宽约200米,最高处海拔90余米。别看鞋山的体积不大,但她的故事却流传不少。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就,鞋山的自然风光美丽异常。岛上有女娲娘娘庙,禹王台,大孤塔,得胜炮台等人文景观。她四面临水,三面绝壁,在湖上乘舟绕看,石骨峥嵘,矫若龙蟠,一似仙女发髻,黛绿弥香;又如青色芙蓉,婷婷婀娜。远近高低,形态各异。登山远眺:西有庐山群峰叠翠,欲揽怀中;北有石钟小巧玲珑,遥想应和。四面湖水浪涌,烟波帆影渔翔鹭舞,置身其中,胜入蓬莱仙境,叫人好不怡然。
离船登上得胜炮台,首先闯入眼中是那披着红绸的三门火炮,张着大嘴似要发出怒吼。我仿佛听到了鄱阳湖上的古战场,那一片惨烈的嘶杀声遥遥传到了耳边:三苗立国,大禹南征。周瑜破曹,朱陈大战。翼王锁江,曾帅困湖。烈钧讨袁,志敏兴师,长江横渡。无一不是在鞋山的见证下写入历史?缕缕硝烟幻成了今日的薄雾轻笼,给鞋山罩上了一袭神秘的面纱,让人向往,景仰留连。兵器陈列馆中的火枪,火铳和戈予刀剑,渔叉长斧等等无不向我们昭示着兵与火的冼炼和考验。
沿山道环岛而上,各种摩岩石刻比比皆见,奈岁月留下的痕迹太深,大部都己剥落难辨。唯有咸丰时一湘人书丹的“凌波第一”的岩刻尚清晰可见,字体刚劲雄浑,自有一种气势。
一路行来,观训腰石,感女娲歧黄之术,福播天下;敲馨音石,沐竼音普渡众生。沿九曲迴廊似的山道来到了娘娘庙前,我们虔诚地跪拜在女娲座前。想女娲炼石补天,不经意造出了亚当、夏娃两人,后来在伊甸园中偷吃了禁果才成就了我们人类,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贡献,成就了一项多么伟大的事业啊!
出了娘娘庙,一路攀行到山顶,我们来到了大孤塔前。塔高七层,六面环形,翘角飞檐,气势巍娥,镇妖降魔。山上似乎到处都可见到郦道元求索的艰难步履,乐天晚归时的怡然惬意,东坡戏题时的谐趣,四光考察时的敏锐与睿智。沿着螺旋楼梯上到塔顶,顿觉眼界一下子宽阔了许多。向东看,滔滔湖水汇入滚滚长江势不可挡,一路奔腾扑进母亲大海的胸膛。往南望,烟水苍茫,浩渺无边。舟帆隐入天际与鄱阳湖融为一体,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道理:“有容乃大”。
塔前有条小道,道旁有一玉白巨石状若巨兔向东奔跑,石名“玉兔东奔”,栩栩如生。沿小道径至绝壁处有一高台,名曰“禹王台”。相传为当年大禹治水有功,在此峰刻石纪念,故名禹王台,又名禹王峰。
傲立在禹王峰前,不由想到了三顾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大禹治水的神话留在了神洲的每一个角落,他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勇于牺牲小我而顾大我的品质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
船工已鸣起了第三遍唤归的笛声。伫立山上览天际飞舟,看飞龙腾跃于江湖之间,我不禁随口吟道:一岛湖心立,傲然视云飞。鄱湖三千里,急流脚下迥。静看大江去,不使英雄悔!水天几鸥鹭,声声唤魂归。用来抒发心中那难以抑制的无限感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