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归来


本站公告

    不出所料,第二天江阿水就垂头丧气的返回课堂,他的胳膊,腿上还留着一道道青色的鞭迹,显然昨天回家被江戊伯痛揍了一顿,此时多数父母都信奉棍棒下出孝子,又没有什么未成人保护法,对不听话的子女,痛打一顿是通常之事,细细的竹条抽在小腿,胳膊上,既疼又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

    见江阿水如此,其余孩童心中更是凛然,昨天附合江阿水的数名少年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冲动,看着陈宣文的目光也变得越发敬畏,除了罗浩在陈宣文面前经常有点嘻皮笑脸外,其余孩童在课堂上都是一本正经,只有下课后一起踢球时,大部分孩童才敢和陈宣文讲话。

    罗芳伯开始还怕陈宣文镇不住这些孩童,抽空到了教室外面几场,听到里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罗芳伯才放下心来,过了数天,就彻底不管。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课。”

    “先生再见!”一个个孩童从陈宣文身边经过,都要弯腰向陈宣文行一个礼,然后再从教室大门鱼贯而出。

    经过十几天的授课,这些孩童慢慢由开始的怀疑,勉强变得越来越喜欢听陈宣文的讲课,陈宣文并没有按照清庭的教育模式只给孩子讲四书五经,说实话,作为一个现代人,要让他去讲四文五经肯定会吃力无比,陈宣文当然不会去自讨苦吃,他所讲的课程很杂,历史、地理、算术、物理、化学、天文……竟然无所不包。

    比起四书五经来,陈宣文所讲的内容无疑有趣的多,尤其是陈宣文将一些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时,即使是最调皮的学生也会竖起耳朵来听,做实验时也是如此,在竹筒里塞上火药,只要在下面点燃,竹筒就会冲天而上,把红磷放在铁罐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变白,这种白磷涂在纸上,只要在阳光下照射一会儿就会自燃……

    可惜东方津的条件实在太过简陋,许多东西都没有,物理实验还好办,总能找到东西替代,化学就没办法了,没有就是没有,陈宣文想变也变不出来,何况陈宣文只是一个二流大学毕业生,又出来了几年,许多东西都还给老师了,只能说是半吊子水平,不过,这些已经足够教学生了。

    这些知识让所有的孩童都学得如饥如渴,陈宣文等于这些孩童打开一扇神奇的大门,大门外,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许多东西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

    他们从没有想过陈宣文脑里懂得如此多的东西,许多人甚至忍不住怀疑就是以前的大总长是否能懂得这么多东西,只是随即就打消了怀疑的念头,若是大总长不知道,那现在小先生的知识从哪里来,大概以前大总长还没有教到这儿吧。

    若是在清庭,给孩童们讲这些东西简直是离经叛道,在这里却没人关心,这些送孩子过来的家长也不指望自己的儿子回到清庭考秀才,举人,能识字,算数已是了不起之事,只要听到孩子们传来的读书声,他们就放心了,陈宣文不亏是大总长的儿子,能管束得了自家孩子。

    无论什么时候,有知识的人都是受人尊敬的,即使这个人只是他们的同辈甚至年龄还要小于他们,若说刚开始众人对叫陈宣文先生还有抵触的话,十余天后,每个人面对陈宣文叫先生时,心中的抵触心里已经消退,变得自然起来,把陈宣文当成真正的先生看待,就是下完课,也绝不敢象以前一样在陈宣文身边随意胡闹。

    身份的转换,并没有让陈宣文感觉有何不适,他毕竟已是一名成年人的灵魂,以前和那些孩童玩闹在一起。其实是因为初到一个陌生地,心中莫名的惶恐,下意识的找同类罢了,并非他的心智就变成真正的孩童,那种隔膜并不是他心中想消除就消除的,反倒是现在的样子,让陈宣文感觉很好。

    陈宣文有时想起来,真应该感谢老天爷把他带到南洋而不是满清的土地上,否则以他七八岁的年龄,纵然有多少想法也只能被活生生扼杀,南洋却完全不同,这里充满了活力,加上读书人几乎没有,这些孩童就象一张张白纸,任由陈宣文怎么涂抹,陈宣文相信,十年过后,这些接受了自己思想,知识的孩童就会一个个成长起来,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

    这些孩童囊括了兰芳公司大部分高层的子侄,自己成为中 文首发他们的师长,又有首任兰芳大总长嫡子,第二任大总长女婿的身份,几乎可以肯定,只有不出大的意外,他成年后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兰芳公司的大权,直接成为第三任总长也不是不可能。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东方津码头上缓缓驶进一艘帆船,一名紫膛脸的汉子从船仓里走了出来,久久的立在码头上望着前方,眼眍一下子变得湿润起来。

    “四爷。”

    “四爷回来了,四爷回来了。”

    有兰芳公司的职员认出了紫膛脸汉子的身份,马上喊了出来,接着许多人向阙四伯的方向围了过来,此时距离陈兰芳带着阙四伯等人离开东方津快一年了,与兰芳公司高层对于是否向清庭献土纳贡有二种意见不同,普通的职员以及在东方津讨生活的华人都满心希望能够得到清庭的承认,毕竟他们出来的地方已经接受了清庭一百多年的统绐,他们的根还在家乡,绝不愿意一辈子背负着一个莠民的身份。

    在他们眼中,清庭是自己强大的母国,只要有清庭的支持,他们就不用再怕西人的欺凌了,只是事已愿违,没想到大总长一去不复返,数月前传来了病逝的消息,至于献土纳贡是否成功,阙四伯的信上语焉不详,只是勉强提到礼物已经送了出去。

    在大家看来,既然清庭收了礼,自然也就答应了兰芳公司献土的要求,从此他们就重新纳入大清的统治,脱离海外莠民的身份,回到家乡也不必再躲躲藏藏,担心官府的捉拿。只是没有进一步的确切消息,许多人心中究竟还是不安,最清楚此事的莫过于阙四伯了,因此听闻阙四_38605.html伯回来,一个个都激动难言的围了过来。

    “四爷,到底怎样,事情办成了没有?”

    “四爷,你们见到了皇上吗?”

    “四爷……”

    ……

    千奇百怪的问题向阙四伯飞来,阙四伯听得烦闷异常,陈兰芳病死,阙四伯深感自己没有照顾好大总长,这次万里迢迢回来,看到熟悉的土地,更觉对不起陈兰芳仅留下来的嫡子,心情激荡,哪受得了这些人的询问,大声吼道:“闭嘴,我要去见罗大哥。”

    听到阙四伯的大吼,众人顿时哑巴,让开了一条路,他们这才记起,阙四伯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兰芳公司的四爷,只要他一句话,足可以让自己的饭碗丢掉,心中暗暗奇怪,自己刚才怎么有胆量开口向四爷问话。

    “四爷,骑马去吧。”一名兰芳公司的职员牵过一匹马,对阙四伯道,码头是东方津最重要的地方,兰芳公司在码头备有快马,就是方便乘船返回来的公司职员有急事可以乘马赶路。

    阙四伯也不废话,牵过缰绳,跨上马背,立刻打马飞奔,很快就只在远方留下一个黑点,阙四伯走后,码头的人依然不愿散去,小声的议论起来,话题全是大清是否会接纳兰公司之事。

    ……………………………………………………

    祝书友们端午节快乐!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