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这是什么跟什么嘛!兵力和装备上大清国都占有优势,作战地点也是在北洋水师自己熟悉的海域,天理也更是在大清这边的,可以说大清国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怎么最后还是被小日本给打败了呢?太丢人了。”魏爱林坐在他自己租的房间里气愤地将手中的遥控器扔到床上,义愤填膺的说道。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一名研究生,最近他为了研究清末的历史翻遍了图书馆所有的历史史料,可是仍然感到不满足,又去租了《北洋水师》、《甲午风云》、《庚子风云》等一些关于描写清末历史电视剧的碟片回来认真的一一仔细观看了几遍,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了解清政府连当时的日本都打不过的原因。可是越看越研究就越替前人生气,通过这几个月的研究他也小有收获,拿起笔将自己对清政府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做了一个小结。
一,此战清政府是以一人之力以抗日本全国。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创办的,我们先不说历史上对李鸿章毁誉参半的评价,不少人骂他卖国求荣,丧权辱国。可是李鸿章只不过是成为了慈禧太后那个老妖婆子的替罪羔羊,由于他在清末一直活跃在清政府对外谈判上,西方列强对他比较了解熟悉,李鸿章也与西方列强的许多外交官员有一定的交情,因此清政府经常派他与西方列强进行谈判,每次谈判的结果又都得割地赔款,所以他最终才背上了这个千古骂名,本人窃以为这是李鸿章的一种不幸。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1895年>,李鸿章受命,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须不知道他在与日本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回住处的路上遇刺,世界舆论哗然,日方因此在和谈条件上才稍有收敛。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对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让步,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谓,在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光绪皇帝同意签约,命令“即遵前旨与之定约”。二月二十三日,《马关条约》签字。李鸿章视马关签约为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再履日地,在“国人皆曰可杀”的汹汹舆论下,成了清廷的替罪羊。可是他一手创办的北洋水师曾经拥有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吨位,远远胜过日本,可是清政府的腐败,慈禧老妖婆一而再,再而三的挪用海军军费去修她的颐和园,致使北洋水师一直无钱购买新舰,甚至连基本的训练都成了问题。与此同时的日本自明治天皇以下,为了添加新舰皆节衣缩食,从而在短短的十余年间,此消彼长之下,日本海军的吨位很快就超过了北洋水师的吨位。
二,坐视朝鲜平壤的丢失而不管不问。对日本侵略朝鲜的行动,清政府竟为了讨好日本国而置藩国安危于不顾,先不谈清政府这样做会使得中国许多藩属国因此而寒心,从而纷纷脱离清政府的管辖范围。众所周知日本要想侵略中国,必须先攻占朝鲜,进而再以朝鲜作为跳板侵犯中国。
三,甲午战争爆发前清政府和李鸿章曾一再下令,禁止北洋水师的将士擅离港口,不可擅自挑衅,更不可率先开第一枪,从而坐失良机,使日军占得先机,封锁港口,北洋水师被困在狭小的港口无法展开形成有效的攻击队形。
四,海军将领在指挥上犯了严重的错误。作为当时水师提督的丁汝昌是位爱国将领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这位淮军出身的陆军将领至死都没有能很好的掌握指挥海军舰艇作战的能力,两国开战前又没有能考虑周全,没能事先安排好万一自己受伤后无法指挥作战时该由谁接替自己指挥的问题,以致他受伤后北洋水师群龙无首,各舰无法协同作战,只能各自为战,待确认由刘步蟾指挥时,清政府败局已定,就算是诸葛孔明复生也无能为力了。等等......
写完后魏爱林感觉精力疲惫,放下笔躺在床上暗自为之感到惋惜,如果甲午战争清政府稍稍做的好一些,那么中国的现在肯定会好的多。当时日本要是没有那笔高达二亿五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日本也不能发展得那么快,也就不一定有全面侵略中国的能力了。清朝末年,清政府全国财政收入仍高达9000多万两白银,若是举全国之力与西方列强一战,清政府并非毫无一战之力,没有一点胜算的。可是光绪皇帝过于软弱,他虽然主张变法,但是他却始终不肯同意以武力除去慈禧太后<光绪曾经说过夫武后,君也,母也;中宗,臣也,子也。以子犯母,以臣犯君,其可乎?可见光绪在等级森严的旧礼教面前,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致_38605.html使光绪亲政后,大清的朝政实际上仍然还是为慈禧所掌控,而慈禧又是一个宁与友邦,不予家奴,贪得无厌极尽奢华的主。想到此处魏爱林不免也YY了一把。若是自己是光绪该如何如何?想到兴奋处魏爱林从床上爬了起来,提笔将自己YY的内容写在纸上。
一,除掉慈禧,加强中央集权,将清政府的一切军政要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除掉慈禧后,还必须逐步消弱各地督抚手中的权利,收回他们手中的兵权和税收权利,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这样一旦爆发战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更好的领导全国与之斗争。民主虽好,可是在那个时代是行不通的,当时的百姓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封建王朝的统治,百姓已经适应了他们头上有个高高在上的皇帝,突然一下子没有了皇帝,老百姓一下子肯定会将无法适从,从而造成内乱。各地拥兵自重的督抚也定会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而相互厮杀不止,北洋时期的军阀混战就是最好的中 文首发证明,蒋介石在当时能统一中国与他能将军政都一手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有很大的关系。
二,整饬吏治、惩办贪污。在中国悠久而漫长的封建王朝里也曾出现过几位圣主明君,可要想成为一位圣主明君就必须得先整饬吏治。通过整饬吏治将那些贪污腐败的贪官污吏们从其中剔除出来,挑选一些年轻有为的官员来充当朝廷各部门的要害官员。
三,改革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自隋朝而生,在唐宋时期得以发展成熟的科举制,在封建王朝时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至今仍未能完全消去,唐朝之所以能雄霸于海内外,与之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自明清以来,八股文的出现严重阻扰了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使之倒退了不少。应加大科举所包含的范围,应使之包括明科,制科,兵科等各个方面。再通过创办各种复合型的大学为大清全国各领域的建设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还要增加对国民教育的投入,从而全面提升国民的素质。德国之所以能在一战、二战都宣告失败,国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仍能在短时间内就恢复了国力还领先于世界许多国家。这与他们全体国民的素质是分不开的,战前德国就拥有了大量各领域的专家教授,拥有大量的技术工人,因此战后全国的生产力在短时间内就能恢复和提高,其被战火烧毁的工厂可以迅速的恢复生产。而许多战胜国因为国内缺乏人才,生产力的水品远不如战败国国的德国,因此最终还是被德国远远的抛在后面。
四,整顿旗务,编练新军。清朝以前的王朝都只需为了吏治而烦心,往往只要将离职整饬好了,就能出现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可是这对清王朝来说却还不够。自清世祖顺治带领清兵入关开国以来,如何整顿旗务一直就是当权者感到头疼的事情,从清圣祖康熙以后开始,清朝的每位皇帝几乎都一直在整顿旗务,可是其中的利害关系过于复杂,以致其收效甚小。随着不用当差就能每月在大清国库白领粮米的八旗子弟日益增多,致使大清国库的负担不断加重,成为了清政府无法甩脱的毒疮。故此应当全力整顿旗务,免去旗人每月能领到的例钱,强迫其自力更生。清朝的八旗兵在清末已经完全丧失了入关前的战斗力,军力还不如曾国藩组建的湘军,李鸿章创建的淮军等一些由汉族官员组建的民团,可是八旗兵所领的饷银却远远的高于这些民团的将士的饷银,致使民团官兵心怀不满,因此也急需改变这一现状,重新编练新军作为大清国防的中坚力量。
五,开办银行,鼓励通商。通过创办银行积累民间资本用以改革币制,创办重工企业;而历史也已经证明鼓励发展经商不仅可以加速商品流通,扩大市场需求,满足百姓的需求,还能增加国库的税收收入,这样还能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去经商,可以缓解由于土地被兼并后无法生存的农民与朝廷之间的矛盾。
六,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虽说弱国无外交,李鸿章之所以会被后人诟病不已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做了清政府和慈禧这个老妖婆子的替罪羔羊,是由他代表清政府一手签订的《马关条约》,《庚子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甲午战争之前,美国曾经有意与清政府签订一份对当时的清朝政府较为有利的条约,可是没有能引起清政府的足够重视,而被日本间谍察觉到,日本政府进而对美国政府施加外交压力,抢先一步与美国签订了这份条约。甲午战争期间竟无一人一国声援清政府,而清政府从国外购买的武器弹药中竟然还出现了坏弹,哑弹,如此这般当时的清政府能打得赢日本人那才叫奇怪了。
ps:这是小弟第一次写作,属于新手上路,请大伙小心,如果被小弟雷到了,还请多多包涵,多多支持呀!大伙都是在外面讨口饭吃的,还请多多关照。先谢谢了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