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玄一真人甫一见到风逸尘也是惊羡了许久,啧啧赞口不绝!自然一口应允下来。
再说玄一道人看到师兄的异常反应稍感诧异,略一思索即刻明白内中原由。就清了一下嗓子。张真人利马就被玄一真人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玄一真人右手成剑指立于身前,打了一个揖首笑道:“师兄,元尘上山后,俗家名字当中有一尘字,而他这一辈当占一元字。所以,他现今的道号为那元尘二字。”
张真人听后颔首说道:“大道之下,一切皆幻。名字不过行走尘世间的一个称呼罢了。但也难得师弟一片用心。”说完又慈眉善目的望向元尘。
这一不经意的看去,让张真人大吃一惊。只见元尘此时两眼直勾勾的看着地面,气色阴晴不定。由紫府中悄然的腾起一股虐气。
此时,玄一真人也感觉有异。侧首看向身旁的元尘,也不由的眉头暗皱。
原来,元尘因为张真人的突然出现,惊喜交加的同时又想到了暴毙的父亲及过去经历的种种苦难。一时间,积蓄小小心灵深处的那份愁绪被引发了出来。但是怎么说也不至于产生虐气啊!
玄一真人将放在案几之上的左手食指、中指,好象并不经意的而却又暗含某种韵律的那么敲弹了两下,瞬间就切入了元尘如岚似雾的意识当中。元尘只感觉眼睛眨动了一下,随即迷茫的看着静寂的气氛不由得对自己刚才的走神感到一丝迷茫。
张真人一看师弟施展了一记“心梦无痕”将元尘巧妙的拉回到了现实中。想了一下说道:“元尘,你先回正殿料理白日的功课,待酉时再来此处.届时,我和你师父将有话对你交代。”
元尘听后看到师父点头默许,就回了个礼,糟糟懵懵的转身向外走去。
看着元尘渐去渐远的身影。张真人对玄一真人问道:“师弟,元尘这孩子在山上这三载可曾经历过其他凶险之事?”
玄一真人想了一下,很肯定的说:“三年来,元尘从没有独自离开过玄天大殿十里开外。平日几乎都在元风的左右按时完成相应的功课。有元风在侧伴护,咱这武当山上还有什么他应付不了的事吗?而且,也没听下面的弟子与元尘这孩子提及过有何意外遭遇啊。”
“那元尘紫府升腾出来的虐气是怎么回事?”张真人转头看向自己的师弟不解的问道。
“这个……“玄一真人也是摇头。
半响,两人几乎是同时如梦醒之人的意识到:是了,是了!天道不偏,大道未证之下,任你是福德无双,夙慧独具,也是逃不掉一个缘字的。
元尘历经三世轮回,每一世都能道心不泯,矢志不渝的坚持修炼,如此累积三世才于这一世具备了长生久视,证道升仙的机缘条件。但是,大道虽一,可每个人的成道机缘又是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修道之人,普遍是依道而行,傍法而修。时时刻刻的与道不须臾离也。恰如唐朝佛教高僧神秀说的那样:“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扫,莫使染尘埃。”
不过,还有一类修道之人与上面的情况大有不同。他们天资聪颖,福缘深厚,修炼上使得一分力顶得上普通人修炼的九分力。因此,天道公允之下自然也让这些人在修炼一途上障碍多多。这实在是大道无私,不偏不倚的写照。元尘自然就是这一类人。
想到此,玄一真人垂帘闭目,默运元神推敲起自己徒弟的这一世修炼的果报。一番神测下来,只觉天机渺渺,朦朦胧胧!无奈之下,知道再探也无助益,就元神归位,睁开眼来看着张真人微叹道:“我刚才元神默运,天机掩盖之下,一片混沌,不得要领。不知道师兄对此事有何见教?”
张真人想了想,缓缓说道:“师弟的道法成就也不逊让我多少,即使我来推敲此事,想必也未能得到什么更多的信息。况,天道虽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但是天机演化之下却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此理恒而不变也。故我辈当以道祖‘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古训以静待动,方为上善。元尘历经这一世应该大道可证,仙途在望无疑。即使期间有何莫侧的变化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必然!须知,纵有不死药,却无坦途仙。你我二人当初又何尝不是卧薪尝胆,苦尽甘来呢?”
玄一真人听完这一番话,清癯的脸上并没有恍然之色。沉思了一会。只见他咬了咬牙,尤有不甘的对张真人说道:“不行,我还是去一趟南岩宫的好,找玄烨师妹用其‘羲皇玄机卦’再试一试。”说完也不待张真人回话,施展开缩地成寸的神通一个身影就到了门外的竹林边缘,身影又一闪,下一刻已经出现在玄天大殿门外下山的道路上。急急的向着南岩宫奔去。
张真人看着一起一落随即消失的玄一真人,欲言又止。这一刻他深深的体会到玄一真人对元尘的至情至爱。
谁言神仙皆无情?只是管窥天道自然的铁律下,未到动情之时罢了。
再说元尘出了“道意禅境”后,对自己刚才的行为举止似乎一点记忆也没有。心中还在揣揣的奇怪师父和师伯这是怎么了呢!让自己来了没呆多久,也没多说什么就让自己又回来了。而且晚间还要过去一趟。一时却是没有个头绪,索性也就不去管它了。
回到正殿后。正看到师兄元风道人坐在蒲团之上闭目养神。
元风道人虽然此时五感闭塞,但是灵识对周遭的丁点空气波动都是洞若观烛。所以,立即元神归位,睁开双眼看向元尘来处的方向。见是元尘,展颜一笑问道:“老师找你何事匆匆而去,又急急而回?”
“哦,回师兄的话,事儿到是没什么事儿。就是玄玄师伯回来了。”元尘还是礼貌依然的说道。
“什么?玄玄师伯回来了?”元风道人惊喜的问道。不等元尘回话马上又接着问道:“师伯这次回来说没说什么时候走,或者就不再下山了?”
元尘有点好奇的看着平时非常稳重,而此时却明显激动一些的元风师兄,右手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说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而且我去了后山,也没说上几句话就让我回来。告诉酉时再去晋见。”
元风道人年近花甲,尘里尘外的这么些年什么没经历过啊,应该说早已养得性光圆融,沉稳若山了。但是一日不证到与道合一的境地,就一日不能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无情”。况且,张三丰张真人承前启后的创编出“七星妙法元极拳”,元风道人学到手里,练在身上,虽然已有三十多年光景,但是每每上一个层次都感觉此艺意境悠远,回味无穷,直似没有尽头一般。所以,中 文首发常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真人回到山上,自然就会让他的一些不明之处能得以拨云见日。
元风道人稍一冷静下来,转念一想,晚间师父、师伯让元尘去后山,这不能去去就结了啊。他学的那点道法是于己身上得效应的事儿,顶多也就是有些疑惑请教一下。剩下的就是检验这“七星妙法元极拳”了。这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事。虽说元尘刚学完不久,但也越完美越好啊!精于世故的元风那是深谙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道理的。
想到这儿,从蒲团上散开跏趺,来到元尘面前对元尘说道:“兵荒马乱过后,这天下才安稳不久,咱这山上也难来什么香客。你不是说对‘七星妙法元极拳’拳式的拳意及承转不甚明了吗?趁这光景师兄给你详细讲解一番。也省的晚间去了后山如果真的让你演练一番,你再丢了面皮。”
看着师兄的和蔼可亲。元尘重重的点了一下头。就从起式练了起来。
但见元尘头正项直,下颌微收,百会虚领,敛神匀息;含胸拔背,肩坠气沉;尾闾回收,丹田托起,站若山岳。三盘相连好似云龙风虎般的一式一式绵延的演练开来。直看得元风道人内心欢喜,自觉不枉费这一年来的辛苦付出。
待元尘演练完毕收式后,元风道人说道:“此拳是咱们师伯学而后化,翻外家为内家的绝世手段。外家如果称为武艺,则咱们这拳就属于道艺。”
润了润嗓子,元风道人继续说道:“什么是道艺呢?天下万物虽然形式不计其数,但终归是同根同源的。没有一物能脱出于大道而生成,也没有一物不归于大道而湮灭。如果强论之有,那么有的不过是肉眼凡胎看到的表面差异罢了。而在这万物当中,灵性却的确有所区别。因此,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使得其与大道的本质有所区别。”
看了看元尘不甚明了的样子,元风道人转而说道:“人自母体出生以后落入后天,随着时日的增长,力气,速度,技巧等等也跟着增长。渐渐的就体现出力气,速度上的差异。那么在角力或者技击中就表现出出手速度慢不如出手速度快,有力气打败无力气或者力气不如自己的客观现象。因此,在主观上就逐渐形成了这样固定的模式,然后想尽办法强化自己后天自然具备的速度,力量,技巧,这就是外家的特性。不够即使这样练的再好,也仅仅是武术的艺术,是受不得岁月逝去的消磨的,故简称武艺。张师伯成就大道之后,发现从前所学的外家拳一是不养生,二是与大道的本质差距很大。于是,结合咱们道家的修炼诀窍,参天悟地的创编了这三十六个式子。以应天罡三十六的法象。而七星是指头、手、肩、肘、胯、膝、足这人体七处。这七处的关系就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一样,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一动则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总而言之,咱们的拳是与外家的武艺练法正好相反的,只有做到咱们拳的松静、柔缓、_38605.html圆活的练习规矩,才能将后天形成的脊椎构架,发力方法,精神气息等改变过来。进而才能让使得我们体内的先天元气被解放出来,壮大起来。同时,这个元气又对我们的元神的培补大有裨益。如此神气相依互恋,则阴阳调和,是与道通。另外,我们的拳在应付外来袭击的时候,以静待动。来者欢迎,不与其相抗衡,只引其入我身前,将其力导向我之偏处而无有着落点。其多会习惯性的使出反力让自己保持平衡,则咱们就可以借助他的这个反力打击在他的身上产生效果,如果其不使反力维持自己身体上的平衡,则咱们就可以瞬时将之制服。所谓‘引进落空合即出’是也!大道之下,一切平等,不以力大而为强,不以力小而为弱。只要你得机得势,那么只要那么一小点的力就可以产生很大的效应。这就是咱们的拳谓之道艺的概念所在。”58xs8.com